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69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docx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一、概述

本工程结构复杂、形式特殊,施工难点众多。

特别是混凝土梁、柱构件截面尺寸大,部分梁截面尺寸达1300×2000mm,最大的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1500×1000mm,较大承台尺寸有4800×4800×1900mm、4986×4318×1900mm、4800×4318×1900mm等;单层建筑面积大,如A区+16m标高层楼面单层面积已达1.37万m2。

大量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构件使得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工作难度加大。

因此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尤其是混凝土构件平整度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本工程的关键工作,是工程的重点及难点之一。

二、平整度控制方案

本工程各层面积较大,楼地面的平整度控制要求较高,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根据我集团公司以往的成功经验,拟在本工程采用水平滑移刮平托架体系进行大面积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施工。

二.1.施工准备

(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并做好图纸会审。

(2)、编制并审批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作业进度计划、作业区段的划分、施工顺序、混凝土的输送与布料、工程量等情况。

(3)、确定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机具、劳动力需量,并保证水、电供应能满足施工需要。

(4)、施工前在实验室通过试验确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力求获得设计人的支持,在混凝土内掺微膨胀剂,利用微膨胀剂产生预压应力抵消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同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减少温度应力,做到“抗放兼备”,相互补充,使大面积混凝土楼面裂缝得到控制。

(5)、在混凝土的拌制中采用“双掺技术”,因减水剂可有效地降低水灰比及用水量,而粉煤灰具有圆珠润滑效应,减少水泥用量,所以“双掺技术”对泵送混凝土既可提高合易性又可减少收缩。

二.2.操作工艺

在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我集团公司拟在本工程中采用水平滑动刮平托架体系的技术,其操作要求如下:

二.2.1.工艺流程

钢筋绑扎(包括梁、板及预应力筋)—→放线打水平—→焊接螺母—→安装控制混凝土面平整度槽钢—→放置横向方钢—→浇捣混凝土及粗面刮平—→机械磨光机粗磨—→混凝土养护

二.2.2.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利用托架体系采用可调式支座,调平水平高度,再用刮平板沿托架轨道方向刮平混凝土。

这样,就可以利用固定的托架体系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

二.2.3.托架体系的制作

材料选用为槽钢[14、Ф20螺栓杆、方钢65×65,将槽钢与Ф20螺栓杆焊接成支托,支托与已预先焊好在底筋上的螺母旋紧,支托上放上方钢为刮板的轨道,这样,刮板与方钢及托架就形成一个刮平混凝土的支架体系(详见下图)。

二.2.4.托架体系在施工现场的布置

(1)、一个托架两个支托之间的距离小于4m,支承轨道支托之间的距离约为3m,从而形成一个刮平混凝土面的体系。

(2)、螺母预先焊接于板面的钢筋上,螺母所处位置应放置马凳加以支撑固定上下钢筋,在此范围加密混凝土垫块,螺母应焊在板面筋交叉处,以保证支托稳定。

(3)、使用水准仪抄平,安放支托和槽钢。

二.2.5.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20mm左右,最大不超过140mm,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2.5~3小时。

(2)、底层钢筋与面层钢筋之间设Ф16@1000×1000支撑筋,保持钢网平整度。

壁板钢筋与底板钢筋焊牢。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在底板面每3×3m设置一道标志筋,以控制厚度和保证平整度。

(3)、混凝土浇筑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用刮尺刮平,初凝前将支托拿掉。

将此部分混凝土用铝合金刮尺摊平,刮平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面浆要饱满,不留有小凹洞。

初凝前可用磨光机将面层粗磨一次,可起平整、振实的作用。

当混凝土即将收水干硬时,再细磨一次。

板、柱边的混凝土用人工压浆抹面。

二.2.6.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14d,采用淋水加盖塑料薄膜养护,每天淋水不少于2次,以保持混凝土面湿润。

(2)、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防止温度收缩变形而产生裂缝。

楼面混凝土收缩多出现在板边缘,特别是边柱、角柱附近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缝,故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应加强板边缘、边柱附近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强养护期间应禁止过早上人上料工作,避免混凝土过早受压产生裂缝,待混凝土强度达一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三、防止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案

大体积、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多种,如:

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不适当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应力、构件厚薄不均匀而引起的不均匀收缩等会造成大面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裂缝不仅会影响结构外观质量,更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速度,破坏钢筋的钝化膜,使钢筋锈蚀,大大缩减结构的正常使用年限,严重的会危及结构安全。

因此控制钢筋混凝土裂缝是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点、难点。

三.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了:

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和作业时间的选择、施工方法、混凝土的养护等等。

三.1.1.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的选择

混凝土选用的材料、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选用要经过不断的试验才能得以确定。

若施工时气温过高,则应采取措施降低骨料温度,如:

加冰屑降温或利用制冷机提供低温水;料场搭棚防烈日暴晒,或对骨料淋水;将袋装粉料提前存放于通风库房内降温等。

混凝土配合比应采用缓凝早强减水剂、掺合料,使混凝土延缓水化峰值的出现及提高早期强度以增强混凝土抗裂能力。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选择可见本节第五点“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中相关内容。

三.1.2.作业时间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应避开在烈日下施工,若须在夏季较为炎热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时应设至临时防晒棚,并确保空气流通。

三.1.3.梁板交接处沉缩裂缝控制

对于较大截面梁混凝土浇筑时,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进,分层浇筑。

首先将主梁混凝土浇至次梁底;第二次浇至次梁梁高1500mm处,并适当停顿一段时间(停顿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产生冷缝时间),以利于混凝土的沉降密实;混凝土初凝前同板混凝土一同浇筑。

三.1.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水化放热,使得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存在较大的温差和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

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混凝土的测温措施详见本节第四点4.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中相关内容。

考虑到木模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如下方法:

(1)、梁、板等构件底、侧采用木模板保温;大截面梁用泡沫覆盖梁侧模,泡沫厚度为20mm(泡沫厚度计算可参考计算本节第四点4.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中计算示例);顶面在混凝土浇筑完毕12h内覆盖2层湿透水的麻袋,麻袋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面上再覆盖一层湿麻袋,作保温蓄热养护之用。

混凝土表面应处于潮湿保温状态,防止失水干裂,将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下。

混凝土保湿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2)、柱等竖向构件可采取带模养护、外挂麻袋、加强淋水的方法加强混凝土养护。

(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可采取加强淋水、覆盖湿麻袋和塑料薄膜等方法进行混凝土养护。

三.2.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

本工程大部分楼板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当楼板混凝土的强度达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张拉混凝土强度时就可以进行张拉工作,预应力张拉后混凝土被压缩,能有效地控制楼面混凝土的裂缝,因此大面积楼面裂缝的控制实际上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

为减少因温差和干缩引起混凝土拉应力,避免混凝土在预应力施加前的混凝土楼面开裂,我集团公司拟结合以往的成功经验,采用“跳仓法”施工,即把整体结构按施工缝分段,隔一段浇一段(跳开一段浇一段)。

由于各区的楼面结构大致相同,故以A区+16m楼面为例说明“跳仓法”施工的分块方法:

(1)、以+16m梁板中的东西方向两条后浇带为界限,中间的区域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九个矩形块;北边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三个矩形块;南边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三个矩形块。

考虑到中部有有粘结预应力施工,加之工期紧,中部九个矩形块的混凝土先施工;然后施工北、南边的矩形块的混凝土。

(具体划分见“跳仓法施工分块示意图”)

(2)、各分块之间的接缝用密目铁丝网或快易收口网封闭,按施工缝的施工方法处理。

各分块的施工顺序如下:

首先施工—→第二天施工

—→第三天施工

—→第四天

—→第五天施工

—→第六天施工

—→第七天施工

—→第八天施工

—→第九天施工

—→第十天施工

(3)、混凝土浇筑

1)、梁的浇筑可采用“赶浆法”施工,其具体做法见本节3.1.3“梁板交接处沉缩裂缝控制”中相关内容。

2)、板混凝土浇筑:

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用刮尺抹平。

刮平过程中,混凝土面要饱满,不能留有小凹洞,初凝前可用磨光机将面层粗磨一次。

板边和柱边混凝土面因磨光机不能靠近打磨,必须用人工预先边压浆边抹面。

梁板混凝土的振捣,梁板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及平板式振动器振捣。

梁振捣时,可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应垂直插入,并插入到尚未初凝的下层中50~100mm进行振捣,以使上下层混凝土相互结合。

振动棒插点的间距一般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时应“快插慢拨”。

振捣时间一般每插点约为20~30秒,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波纹管、预应力筋、预埋件和模板等。

楼板混凝土浇筑时可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使平板底面与混凝土全面接触,并要保证振捣面前后重叠,每一处振到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向前移动。

3)、由于分仓施工,在楼板各仓之间会造成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旧混凝土表面进行打凿,并用水清洗湿润,以保证新老混凝土间连接平顺、密实。

(4)、主、次梁混凝土施工缝密目钢丝网的安装

1)、由于梁较高,在混凝土浇筑时,在施工缝处形成较大的混凝土侧压力,为保证密目钢丝网在混凝土的侧压力下不变形,需要对密目钢丝网进行加固,拟定用钢筋网进行加固。

2)、加固钢筋网中竖向钢筋的直径选用Ф20螺纹钢;横向钢筋的直径选用Ф16。

3)、主、次梁中用于加固的钢筋网中竖钢筋的间距为200mm;横向钢筋的间距,二分之一梁高以上为200mm,梁高二分之一以下为100mm(见下图)。

如存在影响波纹管的安装,钢筋网的间距可作适当的调整。

4)、钢筋网中靠近梁底的横向筋与梁底纵向筋点焊,靠近梁侧模的竖向筋与梁面、梁底纵向筋点焊。

(5)、楼面混凝土整平

楼面混凝土的整平可采用水平滑移刮平托架体系进行大面积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方法,其具体操作要求可参考本节第二点“平整度控制方案”中相关内容。

(6)、混凝土养护

楼面养护方式采用加盖塑料薄膜自然养护,每天淋水流过薄膜面不小于两次,避免产生干缩裂缝。

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小于14天。

待混凝土强度达一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本工程桩承台尺寸较大,最大的为4800×4800×1900mm;梁截面尺寸较大的有1300×2000mm;最大的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1500×1000mm,这些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因大体积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所产生的温度和混凝土收缩,以及外界约束条件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而影响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故必须制定相应措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是本工程一项重点、难点。

我集团公司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如下措施:

四.1.技术措施

(1)、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并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施工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混凝土掺粉煤灰和复合型的减水剂,且控制水泥和粉煤灰的总用量在450kg/m3之内。

同时也可掺加缓凝剂,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2)、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宜选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当在气温较高的天气施工时,通过对粗骨料遮盖淋水降温、混凝土搅拌时加入冰水、用湿麻包袋覆盖泵管等措施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分段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每层厚度约400~500mm,可以使混凝土早期的水化热能尽快散失。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会造成混凝土的表面极易出现裂缝。

因此所选用商品的混凝土需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用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5)、若在夏季较为炎热的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时应设至临时防晒棚,并确保空气流通。

(6)、承台、梁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终凝后用湿润麻袋加薄膜为一层,面再加湿麻袋压住,并浇水养护,以达到适度保温的效果,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

对于大截面柱,应采取带模养护、外挂麻袋、加强淋水等措施加强柱的混凝土养护。

待混凝土强度达一定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四.2.混凝土的测温

为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对承台、梁等大体积混凝土须进行测温,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这样可采取相应降温措施。

下面以截面尺寸1300×2000mm的梁和4800×4800×1900mm的承台为例:

(1)、测温点的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测温点采用预留测温孔洞方法测温,每个测温点要布置上、中、下处的测温探头。

(2)、测温制度——测温时间由混凝土入模到该温度监测点开始,先测试其混凝土入模时温度,之后七天每四小时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

(3)、测量工作应由经过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

测温记录,应交技术负责人阅签。

并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的控制依据。

(4)、测温工具的选用——测温用JDC-2型电子测温仪测温,当发现温差超过25度时,应及时加强保温(加盖一层湿润麻袋加薄膜)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以降低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和避免出现裂缝。

四.3.1300×2000mm混凝土梁中心温度及梁侧保温材料选择计算(示例)

四.3.1.梁中心温度计算方法之一

(1)、计算公式

Tmax=T*×R1×R2×R3×R4

式中:

T*为温升值;

R1为水泥标号修正系数;

R2为水泥品种修正系数;

R3为水泥用量修正系数;

R4为模板修正系数。

(2)、参数选择

R1=1.13(42.5水泥);

R2=1.2(普通硅酸盐水泥);

R3=400/275=1.45(设水泥用量为400kg/m3);

R4=1.4(木模)。

(3)、Tmax计算

当主梁宽度为1.3m时,T*取18度℃,则:

Tmax=18×1.13×1.2×1.45×1.4=49.55℃

主梁混凝土的中心温度=Tmax+入模温度=49.55+25=74.55℃(入模温度取25℃)

四.3.2.梁中心温度计算方法之二

(1)、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度计算公式

Tmax=(C×Q)/(c×ρ)

C——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m3);

Q——每公斤水泥水化热量(J/㎏);

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0.92~1.00,取0.96(J/㎏.K);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m3。

(2)、参数选择

C=400㎏/m3;

Q=461J/㎏(42.5普硅水泥);

C=0.96;

ρ=2400㎏/m3。

(3)、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度计算

混凝土最高水化热绝热温度=(C×Q)/(c×ρ)

=(400×461)/(0.96×2400)

=80.03℃

(4)、预测主梁混凝土中心温度为:

80.03×0.6+25=73.01℃(主梁处于散热条件,散热影响系数取0.6,入模温度取25℃)。

四.3.3.1300×2000mm混凝土梁保温材料的计算

(1)、保温材料的选取

梁的保温材料拟定选取泡沫板保温。

(2)、保温材料厚度选取的的计算

计算公式:

δ=(0.5×H×λ×(Ta-Tb))/(λ1×(Tmax-Ta))×K

δ——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

H——结构物的厚度,取1.3m;

λ——养护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取0.06;

λ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W/M.k;

Tmax——混凝土的中心最高温度,取74.55℃;

Ta——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的温度,当内、外温差控制在25℃,则:

Ta=74.55-25℃;

Tb——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温度,取25℃;

K——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取1.3。

(3)、计算

δ=(0.5×H×λ×(Ta-Tb))/(λ1×(Tmax-Ta))×K

=(0.5×1.3×0.06×(54.55-25))/(2.3×(74.55-49.55))×1.3

=0.015m×1.3=0.02m=2cm(实际使用的泡沫取2cm)

五、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商品混凝土质量要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工程施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五.1.厂家选择

为了加强混凝土供应的控制,每宗混凝土的供应,都要有三家以上的备选合格供应商,以便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在初选供货厂家后,按相应的程序进行报监手续,经业主、监理批准,最终确定混凝土供应商。

五.2.材料选择

五.2.1.水泥

(1)、优先选用低收缩性的水泥。

如铝酸三钙含量较低,水化游离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硫尽可能低的低收缩性的水泥。

(2)、优先选用低、中热水泥。

(3)、不得选用早强水泥和含有氯化物的水泥。

(4)、应选用含碱量≤0.4%的水泥。

(5)、进场水泥应作复试检验并且应检验合格。

(6)、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应进行水化热检验,其7d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K,当混凝土中掺有活性粉料或膨胀剂时,应按相应比例测定7d和28d的综合水化热值。

(7)、选用的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五.2.2.粗骨料

(1)、选用结构致密、强度高且不含活性二氧化硅的骨料。

(2)、粗骨料尽可能选择大粒径,但最大不得超过钢筋净距的3/4。

使用泵送混凝土时,应尽量选择卵石。

选用石子时,粒径≤D/3(D为泵管直径);选用卵石时,粒径≤D/2.5。

(3)、石子级配应连续,针、片状粒含量应≤15%。

含泥量不大于1%。

五.2.3.细骨料

(1)、优选中、粗砂,不宜选用细纱。

砂的粉状含量通过筛孔0.315mm不小于15%;泵送混凝土通过0.16mm筛孔量不小于5%为宜。

细骨料细度模数以2.6~3.2为宜。

(2)、砂的SO3含量应<1%;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0.5%。

五.2.4.水

拌和水应洁净,PH值不得小于4,质量要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五.2.5.掺合料

(1)、粉煤灰不应低于Ⅱ级,以球状颗粒为佳。

(2)、粉煤灰的SO3含量应<3%。

(3)、粉煤灰质量标准要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有关规定。

五.2.6.外加剂

(1)、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低收缩率,特别是早期收缩率低的外加剂。

外加剂厂家应提供该外加剂的混凝土3d、7d、和28d的收缩率试验报告,任何龄期混凝土的收缩率均不得大于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

(2)、外加剂必须与水泥的性质相适应。

外加剂带入每立方混凝土的碱量不得超过1kg。

(3)、泵送剂、缓凝减水剂应具有良好的减水、增塑、缓凝和保水性,引气量3%~5%之间。

五.3.配合比设计

(1)、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填加掺合料,粉煤灰不低于二级,其掺量不宜大于20%。

(2)、送达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80~140mm。

(3)、混凝土最小水泥量不低于300kg/m3,掺活性粉料或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

(4)、根据水泥品种、施工条件和结构使用条件选择化学外加剂。

(5)、水灰比宜控制在0.45~0.5之间,最高不超过0.55;用水量控制在170kg/m3左右。

(6)、粗骨料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为1150~1200kg/m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为1050~1150kg/m3。

(7)、砂率控制在35%~45%,灰砂比宜为1:

2~1:

2.5。

(8)、混凝土中总含碱量限制在3kg/m3以下。

(9)、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0.3%。

(10)、在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选择满足本工程的最优化组合。

五.4.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运输车辆计算:

n=(Qm/60V)[(60L/S)+T]

式中:

n――混凝土运输车台数;

Qm――运输车计划每小时输送量(m3/h);Qm=ηQmax

Qmax――运输车额定输送量(m3);

η――混凝土泵的效率系数,底板施工时取0.43;

V――运输车额定容量(m3);

L――运输车往返一次行程(km);

S――平均车速(一般取30km/h);

T――一个运行周期总停歇时间(min),包括装卸料、停歇、冲洗等耗时。

五.5.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五.6.

质量管理点的设置

项目

控制

项目

管理点

设置

规范标准

对策措施

检查工具

及方法

 

 

 

 

配合比,振捣

梁、柱上一处不大于100cm2;累计不大于200cm2;基础、墙上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

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

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2m,应分层捣固,并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预留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及垫块位置;

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

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设置适当冲洗孔。

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下料,振捣

无孔洞

凿除孔洞周边松动石子,尺量面积及深度

保护层厚度,振捣

无露筋

尺量钢筋外露尺寸

振捣

无缝隙夹渣层

凿除夹渣层,尺量缝隙长度及深度

混凝土浇灌,振捣

允许偏差值在5~15mm间

模板固定牢固;

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将吊线拉直,及时调整误差;

模板应稳定牢固,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

门洞口、预埋件位置正确无误;

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下料;

振捣混凝土时,避免振捣钢筋、模板及预埋件;

混凝土浇筑并切初凝后,应及时进行并养护,混凝土强度低于1.2Mpa时,严禁在混凝土面上走动和操作。

尺寸检查

振捣,养护

框架允许偏差值为8mm,大模板允许偏差值为5mm。

2m靠尺或楔形尺检查

下料

允许偏差值为5mm

2m托线板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5~2mm

 

振捣

允许偏差值为±10mm

 

五.7.混凝土质量的预防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预防措施

主体

影响因素

采取预防措施

技术素质低

进行技术培训

赶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