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634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docx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

XX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最新西师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5及课堂活动,第74页练习十四2~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试商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2÷4

  63÷7

  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朵?

还剩几朵?

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上面的3道题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

像第2题这样的除法叫有余数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探究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引导学生观察:

这两个同学的竖式有哪些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

这两个同学的竖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余8个没分;第二个竖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还余2个没分。

   议一议:

哪一位同学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汇报:

第一个竖式,余数是8,比除数6大,还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还能再分1个;第二个竖式,余数是2,比除数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个了。

所以第二个竖式得到的商是正确的。

   教师:

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余数能不能再分的?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余数比除数小,不能再分。

   小结:

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自主练习

   做“试一试”的题,指名板演,全班评价。

   三、课堂活动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

最大能填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初步体验试商过程。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先观察竖式,引导学生比较题目中余数与除数的大小,找出错误原因,再改正。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3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②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练习十四第4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②找做题速度快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验。

  教学反思:

    

  六、时、分、秒

  第1课时

  认识钟表

(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例1、例2和第78页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在感受用1分时间所做事情的活动中,初步建立起分的时间观念。

   3.在观察、认识钟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以及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的多媒体(画面中设计有8时8分的钟面)或图片。

   2.实物钟面教具1个,每个学生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多

   媒体演示: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场景。

(场景中有一个显示8时8分的钟面)

   教师:

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些什么?

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老师简要介绍:

这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开幕仪式的场面,在XX年8月8日晚8时8分,北京举办了盛大的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大会,这是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日子,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教师:

刚才我们从哪里知道开幕仪式是在8时8分进行的呢?

(画面的钟面上)

   教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面。

板书:

认识钟表。

   二、依托学生经验,感知钟面

   1.提问

   关于钟面,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2.观察钟面,根据学生回答引导观察出示钟面。

   

(1)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学生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板书:

秒针)引导学生看一看自己的钟面,指一指秒针是哪根。

   (3)教师:

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秒针外,还有些什么?

(数字和格子)

   (4)引导学生观察:

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及其关系。

   3.分别说一说

   分针走1小格和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各是多少?

   4.拨一拨,看一看,说一说

   当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正好走了多少?

(1圈)是多少小格?

(60小格)

   就是多少分?

(60分)

   思考讨论:

1时等于多少分?

   板书:

1时=60分。

   老师介绍:

如何用字母表示时、分?

(时可用字母h表示,分用min表示)并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这些字母。

   5.完成第106页的填空内容

   三、联系生活,构建1分的时间概念

   教学例2。

   教师:

同学们知道1分的时间有多长吗?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学生分组活动1:

   

(1)1分大约从1能数到几?

   

(2)1分脉搏大约能跳多少次?

   (3)1分大约呼吸多少下?

   学生分组活动2:

   

(1)1分大约击掌多少次?

   

(2)1分大约跳多少下?

   (3)1分大约写多少个字?

   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活动拓展

   

(1)用1分(老师看时间)读一段话,看看读了多少个字。

   

(2)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

你能在1分内完成吗?

   (3)要求学生自学完成第78页第1题,读一首你喜欢的儿歌,看大约用了多少时间。

   五、总结回顾

   教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认识钟表

(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例3、例4及相关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拨钟等活动,继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参与1时、1秒的活动,体会1时、1秒的长短,初步建构起1时、1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探索1分等于60秒的形成过程。

   4.进一步体会时间与生活学习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各1个实物时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钟面。

指一指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

   

(2)说一说:

1时等于多少分?

   

(1)汇报。

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回去读一首自己喜欢的儿歌,看看大约用了多长时间。

谁来汇报一下你读的是什么儿歌,用了几分?

   

(2)同学们感受了1分的长短,那1时有多长呢?

   板书课题:

1时有多长。

   二、操作探索,建立1时的观念

   教学例3。

   

(1)说一说:

1时有多长?

   我们上1节课是40分,加上课前和课后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就正好是1时。

   

(2)想一想,议一议:

你知道生活中做哪些事情的时间大约是1时?

   学生充分表述。

   三、实践感知,建构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例4。

   

(1)教师:

我们拍皮球1分大约拍60下,那拍1下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呢?

用什么时间单位恰当?

   教师:

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

   

(2)听一听,说一说。

   ①教师:

大家安静后,听一听自己带来的时钟。

   ②说一说:

听到了什么声音?

(滴答声)

   教师指出:

“时钟滴答1次是1秒。

   (3)看一看,议一议。

   教师:

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就是1秒。

   分组观察钟面:

   ①秒针走1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②当秒针走1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了多少格?

   思考:

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板书:

1分=60秒。

   教师:

秒可用s表示。

请学生跟读字母s,并书写。

   (4)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时候要用到秒作单位?

   四、课堂练习,实践体验

   

(1)完成教科书第79页第3题,填一填。

   

(2)户外活动,完成第78页第2题,走10步大约用了几秒?

   (3)请同学们课后用1时帮助妈妈做家务,看看1时能做多少家务活,或向大人了解1时大约能走多长的路,小汽车大约能行驶多远。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认识钟表(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的例5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几时几分,掌握几时几分的两种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

我们早上是几时到学校的?

   学生齐声答道:

8时。

(出示可以拨动指针的钟)

   教师:

8时在钟面上怎么拨?

(在学生说的同时拨动指针)

   学生:

时针指到8,分针指着12。

   教师:

那看看我现在拨出的是几时呢?

(拨动指针到4时半)

   学生们大声答道:

4时30分(4时半)。

   教师:

(再拨指针到大约7时)这个是几时呢?

   学生高声答道:

大约7时。

   教师:

这些都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几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

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我拨的是几时呢?

(拨动指针到2时55分)

   学生:

这大约3时。

   教师:

对!

这个时间我们可以说成是大约3时,但是今天我们要有个小小的约定,大家都不说“大约”。

那这个时间是几时呢?

和你同桌的伙伴商量一下,怎么说这个时间呢?

   同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1:

3时不到。

   学生2:

2时多很多。

   教师:

能再具体一点吗?

3时不到,差多少才到呢?

2时多很多,是多了多少呢?

   学生3:

分针走了1大格就是5分,现在分针指着11,从刚才的2时到现在分针就走了11大格,也就是走过了55分。

所以可以说是2时55分。

   学生4:

分针再走5小格就到3时了,1小格就是1分,5小格就是5分,所以是3时还差5分。

   学生5:

分针指到6时就是半时,也就是30分,分针从6到11,分针走了5个大格,5个5分就是25分,30分加25分就是55分,所以就是2时55分。

……

   2.活动巩固

   

(1)教师拨(几时几分),学生观察回答是几时几分,并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2)同组的同学互相在钟面上拨(几时几分),互相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3.时间的写法

   教师:

我们今天认识的几时几分怎样书写呢?

例如:

2时55分。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结合教师拨的时间2时55分说一说)。

   教师示范:

2时55分,2:

55,并说明意思。

   教师分别拨出几个不同的时间,学生用两种方式写出来,并交流。

   4.教学例6

   学生独立把例6的空填在书上,完成后交流。

   5.活动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第110页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80页第3题。

   2.完成教科书第81页第4题。

先在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几时几分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教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解决问题第1课时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1。

  【教学目标】

   1.会进行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时、分、秒)关于时、分、秒的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针对性地板书1时=60分,1分=60秒)

   对于时、分、秒,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一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

   

(1)了解跑得快慢与时间长短的关系

   教师:

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

乌龟、兔子和小狗它们三个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

瞧,比赛开始了。

   播放:

第一次比赛情景,并出示比赛成绩表。

乌龟小兔小狗2400秒80秒85秒

   教师:

谁得了第一?

为什么?

   小结:

谁跑得快,谁用的时间就少。

当时间的单位统一时,我们很容易看出谁用的时间少,谁跑得快。

   

(2)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教师:

小狗得了第2名,它可不服气,要求再比一次,于是它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播放:

第二次比赛的情景:

小兔中途睡着了。

   教师:

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

到底谁跑得快?

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

我跑了1时。

小兔:

我跑了3分。

小狗:

我跑了120秒。

   教师:

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

好比较吗?

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3)组织交流汇报

   教师:

谁来说给大家听?

   学生:

1时=60分,120秒里面有两个60秒,是2分,小狗用了2分,小兔用了3分,乌龟用了60分,小狗跑得最快。

   教师:

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小结:

当时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不容易直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如果把单位换算一致了,就很容易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2页课堂活动第2题。

   

(2)判断对错。

   ①2分7秒=27秒

   ②1时25分=125分

   ③90分=1时30分

   (3)比一比。

   ①谁跳得快?

在(

  )里画。

小红跳100下绳用了40秒。

  )小兰跳100下绳用了1分5秒。

  )

   ②谁拍得快?

在(

  )里画。

小明拍100下球用了1分10秒。

  )小刚拍100下球用了65秒。

  )

   ③谁踢得快?

在(

  )里画。

小丽踢100个毽用了120秒。

  )小江踢100个毽用了1分25秒。

  )

   (4)下面是60米跑的成绩,请给他们排名次。

姓名小刚小红小丽小明小勇时间1分35秒90秒1分40秒2分1分20秒名次

   四、课堂总结

   教师: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2、例3、例4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掌握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

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学生激动地高声答道:

去过!

   教师:

游乐园里有些什么?

你最喜欢玩的是什么?

   学生1:

有碰碰车、摩天轮、过山车。

我最喜欢玩过山车!

   学生2:

还有海盗船、旋转木马。

我喜欢玩旋转木马!

……

   教师:

有这么多啊!

那如果去游乐园玩的话,一定要花不少的时间吧!

   学生们肯定地答道:

嗯!

   教师:

你们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

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教师:

二年级

(1)班的小红在下午2:

00~4:

00(板书:

2:

00~4:

00)去了游乐园,她在游乐园里面玩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全班汇报。

   学生1:

我1时1时地数,从2时到3时经过了1时,从3时到4时又经过了1时,一共玩了2时。

   学生2:

我用减法做,4-2=2时,小红在游乐园里面玩了2时。

   教师小结:

计算从几时到几时经过的时间,可以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教学例3

   教师:

第二天,小红去上学。

算一算,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出示例3图,引导学生观察:

小红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

什么时间到达学校的?

   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方法一:

小红出发时,分针指向1,到校时分针指到5,从1到5是4个大格,是20分。

   方法二:

小红出发时是8时5分,到校时间是8时25分,用25-5=20,所以是20分。

……教师:

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说出喜欢的理由。

   尝试练习:

“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4

   教师:

小红所在的学校在周末举行了春季运动会。

(演示运动会的场景)看,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

拔河比赛从8:

30开始,9:

40结束(板书:

8:

30~9:

40)想一想,拔河比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

谁愿意介绍你的方法?

   方法一:

把8:

30~9:

40分成两段,8:

30~9:

00是30分,9:

00~9:

40是40分,30+40=70分。

   方法二:

把8:

30~9:

40分成两段,8:

30~9:

30是1时,9:

30~9:

4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方法三:

可以用减法,9时减去8时是1时,40分减去30是10分,所以经过了1时10分。

   教师:

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你喜欢哪一种?

说一说,单项赛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小结:

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

   生生互动,互相说一说自己参加的一项活动经过的时间。

   

(2)小强的星期天。

   先计算经过的时间,再填在书上。

   (3)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情境图,说一说有哪些活动,先估一估自己做每件事用的时间,课后再实际验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对于时间,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反思:

       七、收集与整理

    

  第1课时

  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1及91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能积极思考,选择适宜的方法整理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3.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

  【教学难点】选择简便科学的统计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小鱼、小鸟、小兔卡片若干张。

为学生准备学具盒6个,每个盒子里放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卡片共15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教师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学具卡片。

   谈话:

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

看一看都有谁呀?

   学生看图把小动物分成小鱼、小鸟、小兔。

   教师:

谁来告诉我们大家,小鱼的卡片有几张?

   学生1:

看不清楚,太乱了。

   学生2:

数不准。

   教师: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清楚地看出小鱼、小鸟、小兔的卡片各有多少张吗?

   (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教师:

现在你能说出它们各有多少张了吗?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

   教师:

像这样分一分、再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学习过的统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出示课题)

   二、统计图形,探索统计方法

   1.设置问题,激发兴趣

   

(1)教师: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来看一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卡片。

(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

咱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来看一看盒子里的这些卡片,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1:

太乱了,我没看到圆形卡片。

   学生2:

我想知道三角形的卡片有几张,就是数不准。

   学生3:

我想知道正方形的卡片有几张,但看不出来。

   教师:

我也想知道你们小组里圆形卡片有几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1:

我们把卡片拿出来在课桌上摆一摆,再数一数就行了。

   学生2:

我认为不行,如果课桌太小了,放不下怎么办?

   2.参与活动,探索方法

   

(1)教师:

我有一个办法,你们愿意听一听吗?

   

(2)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

哪个小组完成得好,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就送给那个小组做奖品。

   (3)学生活动,整理卡片。

   (4)小组汇报,教师按照学生回答的顺序分别将记录的结果编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

   ②△△△△△△△△□□△□□□□○△○□○○○○○○

   ③△丨丨丨丨丨丨

   ④△□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⑤△正一□○正

   (5)比较择优,掌握方法。

   让学生面对整理的结思,说一说感受。

   学生1:

现在比原来清楚多了。

   学生2:

我感觉比原来好数了。

   学生3:

我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

刚才每个小组都汇报了自己统计的方法和想法。

我们想很快知道每种图形卡片有几张,哪种方法比较好?

   学生1:

我认为第4种方法比较好,简便好数。

   学生2:

我认为第5种方法比较好。

我发现这种方法每1画代表1张卡片,一个“正”字正好有5画,只要数出有几个“正”字,乘5就可以了。

   教师:

如果我们需要统计的物品有很多很多,哪种方法会更方便呢?

   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更简便,更科学。

   (6)教师小结。

   把黑板上的小动物卡片奖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组织练习,巩固方法

   1.课堂活动第1题

   多媒体出示四种体育活动。

   让每个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让学生用画“”或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想一想,根据统计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独立整理,并根据整理的结果说一说每种动物各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统计的内容有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收集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

(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

唱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