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18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A.世袭、君主、总统B.世袭、首相、议会

C.选举、君主、议会D.选举、首相、议会

2.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

“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加速发展陆路交通

3.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

“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B.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C.明清八股取士制度值得推崇D.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4.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

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

A.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C.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D.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中央财政的是

A.唐朝中书省B.唐朝节度使C.北宋三司使D.北宋通判

6.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

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D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

7.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

其中,第五期毕业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第五期

1926.11—1927.8

3300

2418

第六期

1927.10—1929.5

4400

3970

①国内战争②政治分裂③外敌入侵④经济停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某一个主题展览中出现了下列关于我国某民主革命势力发展态势三幅图片,下列有关的解说正确的是

A.图一到图二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的态势

B.图一到图二出现的原因是中共左倾错误的结果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

D.图二到图三的发展是中共反击国民党的结果

9.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虎门销烟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义和团旗帜

A.反抗外来侵略B.探索救国之路C.掀起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10.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

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

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过渡时期D.文革时期

11.小明同学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在网上下载到与之相关的资料,他研究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事件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事件

开幕词

“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

评价

“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九次APEC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2.“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一次公开演讲称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容,一场战争不可避免。

3月5日,丘吉尔发表针对性的铁幕演说。

半岛实际成为冷战实验地。

”以下符合材料的信息有

A.“战争”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B.“半岛”是指德国

C.“铁幕演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可同时存在

13.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

“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4.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

“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其“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

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A.直接民主B.人民民主C.分权制衡D.法律至上

15.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

“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C.“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16.2011年5月,庄则栋书法展《祖国在我心中》在京开幕,其中他的一副书法对联引人注目,上联“左右开攻,打出新世纪”,下联“乒乓外交,改变旧乾坤”.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乒乓外交直接促成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C.乒乓外交改变了中国外交环境

D.中美关系的改善开始于乒乓外交

17.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

B.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C.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

D.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

18.若穿越时空隧道让当今的美国和法国总统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包括①是国家元首②是军队最高统帅③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④掌握行政权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9.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不包括:

A.奉行不结盟政策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一边倒”政策D.对外开放

20.英国人SirJohnTenniel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右图)的历史漫画非常有名。

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帝国皇帝B.内阁成员C.联邦议会D.帝国议会

21.有文章指出,1917年9月布尔什维克在市杜马选举中得票率在彼得格勒占33.5%,而在5月仅为20%;在莫斯科区议会的选举中布尔什维克所获得的选票从7月的11%上升到10月的51%。

材料不能说明

A.十月革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岌岌可危

C.和平夺权仍有很大的可能性D.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

22.“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令,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大大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B.议会掌握了王位继承权

C.议会控制了任命法官的权力

D.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23.观察下边柱状图,指出造成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①江苏投资环境的改善②“九二共识”的达成③十五大的召开④香港、澳门的回归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4.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

右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B.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D.日本侵华与“二十一条”

25.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这一年是中华民国

A.12年B.13年C.14年D.15年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4分,第27题26分)

26.(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

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泰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三: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分)

(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

(4分)

(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10分)

 

27.(26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也是民主与法制建立、发展、完善的演变过程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二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应该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互相制衡。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对后世有借鉴意义的做法。

(6分)

(2)材料二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些特点(3分)?

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获得重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的政治根源。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关系的演变。

并由此点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模式。

(8分)

(4)材料四说明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在18世纪后期,最能体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主张的是哪部宪法?

想要了解孙中山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该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

(6分)

答案解析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所学可知,法国共和制中国家元首是总统,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是选举;德国君主立宪制中国家元首是皇帝,政府首脑是宰相,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8世纪中后期”为清朝统治时期。

A项,清朝统治者并没有忽视海防,海禁的实施也离不开海防,故A项错误;

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国内市场不可能进行积极培育,故B项错误;

C项,清朝统治者认为中国为“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要扩大海外通商贸易,因而“选择了陆地”,即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C项正确;

D项,该选项是对“选择了陆地”的误解,“选择了陆地”表示清朝通过海禁和闭关锁国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而不是加强发展陆路交通,故D项错误。

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中“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人才辈出”可以看出,孙中山充分肯定了中国古代科举制,他认为科举制不依据门第而以考试成绩决定录用与否,使得人才辈出,故选D;A表述错误,BC与材料无关。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的是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清政府在立宪派的压力下,考查欧洲宪政。

德国君主立宪为虚,君主专制为实。

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实际是要维护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故选C。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唐朝中书省是中央的决策部门;节度使是唐朝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宋朝的三司使是北宋前期最高财政长官;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故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题干材料“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部偷袭了阳明堡飞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等信息说明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故B项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太原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战役,体现的是正面战场国共合作抗战的状况,不能体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的状况,不能反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的主力,故A项错误;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

故选B。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黄埔军校第五期时间从1926.11-1927.8,这一时期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随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故①②正确;

外敌入侵、经济停滞均不符合史实,故③④错误.故A项正确;

故选A。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8.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中两幅图一、图二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图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两阶段。

A项中图一到图二反映了长征后中共根据地分布的态势,故A错误,B正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导致图二到三的原因,故CD错误;

故选D。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9.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虎门销烟和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致远号”战舰的目的不是推翻清王朝,而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BD;虎门销烟、甲午战争和义和团都不属于民主革命,排除C;虎门销烟反对英国走私鸦片,甲午战争反对日本侵略,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故A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和调动历史知识的能力。

颠倒的历史拼音暗喻历史事实黑白颠倒、是非曲直不清,练习所学知识可知,与此相对应的历史时期是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所以选择D,排除ABC。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文化大革命

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失事事件、“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

”、“人类历史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1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故选C;“战争”是出战争外的一切对抗手段的冷战,A错误;“半岛”是朝鲜半岛,排除B;D选项表述错误。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1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美国、日本都是世界上几个大的经济实体,这说明当今世界由一国决定别国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今国际事物要由在世界上经济政治实力强的多个国家来裁决,充分说明了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选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A、B错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C错误。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其“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约翰•亚当斯主张美国应实行分权制衡,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15.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信息“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反映的是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A不对,A反映的是法律的公正;B不对,反映的是保护子女的权益;C反映的是财产继承的问题,排除C;D符合题意。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1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1971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并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佳例,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从此中美关系逐渐改善进入了正常化阶段,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促进了中国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改善,BCD正确;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

故选B.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1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解题关键要注意时间限制“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据所学可知,1993年欧洲共同体发展为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属于20世纪概念,排除AB;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瓦解,时间是20世纪,排除D;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③不符合美国,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都是掌握行政权,都是军队的最高统帅,都是国家元首。

因此①②④均正确,故选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内容包括:

奉行不结盟政策、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外开放,而“一边倒”政策则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对外政策

2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皇帝有任免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故A正确,B项错误;帝国行政权有皇帝控制,议会无实权,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只是门面的作用,所以CD项错误,排除CD。

故选A。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2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依据时间1917年9月可知,材料叙述应在十月革命以前,而“布尔什维克党已掌握苏维埃”应该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符合题意,所以选D;ABC与题干时间符合,也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2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权利法案》的内容: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

确立议会的言论自由权和集会权。

《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限制国王的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权利 。

法令共同的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共同的意义:

使英国的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故选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2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1992年以后,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显著增加。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包括江苏在内全国各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1992年10月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997年十五大召开,时间不符,故③错误,香港、澳门的回归分别是1997年、1999年,时间不符,排除④,故选A。

考点: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2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片反映的是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马关条约》中开放的。

该条约规定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势力进入到中国的腹地。

故选B;《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CD项未开放新的通商口岸,因为中国已经实现了门户开放的政策。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25.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改民国纪年法,规定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就是说1912年是民国1年,所以要知道民国的XX年是公元XX年,只要加上1912再减1,就是加上1911就可以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1924-1911=13,应该是民国13年,故B正确。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

26.

【答案】

(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

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

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

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

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10分)

(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

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

(4分)

(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

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