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484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docx

农村产业化与其经济发展

农村产业化及其注意

【摘要】

本文以亲生体验走访社会各界为基础,以相关部门的文本文档为依据,着手分析了解茶叶产业化的趋势及利弊,通过对宁海桑洲与杭州淳安两地茶叶产业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两个地方在生产、经营上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感想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产业化

一、概述

农村产业化是在1993年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十余年时间。

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部分农村由贫穷走向了富裕。

农村产业化到底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到底农村的产业化是否应该扩大其运用的程度、领域,中国的农村是否会凭借产业化走出低谷、走出贫困,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农村的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其注意也应该是值得熟虑的。

1.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是围绕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农副产品项目,组织众多主体参与,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活动,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的过程。

其中,经济利益是各方主体追求的共同目标。

1.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

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

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

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1]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目的

2.1农产化现状

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二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

据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的综述(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1997)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认识至少有11种观点。

本文认为,意见分歧是由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总的说来,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从分析角度看有人侧重从宏观进行研究,也有人侧重从微观进行研究,而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加以全面研究的却较为少见。

有很多同志侧重从宏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化。

他们大都认为。

农业产业化,与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衣业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等是个问层次的概念,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

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大都只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而一般不深入讨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问题。

由于研究问题的立足点不同,他们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也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①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农业产业比c即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咆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与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关联产业的协作与联合,而不是“质”的归一。

对于这种观点来说“农村经济产业化”比“农业产业化”的提法更恰当(秦少伟,1997)。

②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来认识农业产业化。

即由于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农业还不太像产业,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改造传统农业,“农业产业化即农业的工厂化生产”。

总之,要把农业“化”到工业方面去,或者“化”成工业那样(陈吉元,1996)。

③从农业产业的分化和综合来认识农业产业化。

即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业,而且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和服务业,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张慎,1996)。

农业产业化已不仅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协作和联合,而且是它们“质”的归一。

这种观点与第二种观点正好相反,它不是把农业“化”到工业方面去,而是要把农业关联产业“化”回农业。

[2]

也有不少同志侧重从微观的产业组织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化。

他们大都认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一体化”等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或“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简称(牛若峰.1997)c他们均强调农民的创造性和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为获取某种利益而自发进行的诱致性制度(组织)创新;如果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仅通过市场建立商品交换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农业产业化。

牛若峰则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某一经营实体是不是产业化经营的三个标准(牛若峰1997)。

但在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诱因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内涵是外部规模经济”(甘舒宁、钟甫宁,豆998),“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是农户为解决家庭经营的外部环境(增强掌握信息的能力,提高谈判地位等)而进行的组织创新(丁力,1997)。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纵向合作化的过程”,“集约化就是要求农业应以适度的资金、土地和技术、管理、劳动的投入,实现高效率的经营”(杨旭,1997)。

因此,农户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追求的不仅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有内部规模经济。

总的说来,从微观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研究,还缺乏深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胡定寰的博士论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农业产业化,并提出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胡定寰1997),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尽管大多数同志在给农业产业化下定义时,能兼顾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但真正将两者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见。

实际上,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见分歧正是因此而产生的。

如侧重从宏观角度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同志大都强调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而较少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创造性,以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机制的建立,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解也较为宽泛(张开华,1997)。

侧重从微观角度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同志大都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重视农民的创造性;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出要对龙头企业与农民间的契约行为进行规范;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王西玉,1997)。

但他们对政府通过制定农业产业化规划和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政府的作用只限于培育市场、提供服务和“当好裁判”(丁力,1997)。

[3]

2.1.1宁海茶叶及桑洲镇茶叶现状

茶叶是我县传统的大宗农产品,也是山区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2007年茶叶总产2370吨,总产值11148万元,其中名优茶570吨,产值9988万元,大宗珠茶1800吨,产值1160万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的24.1%,而产值占总产值的89.6%。

名优茶生产已占茶叶产业的主导地位,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茶叶是我县传统的大宗农产品,也是山区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5万亩,2007年茶叶总产2370吨,总产值11148万元,其中名优茶570吨,产值9988万元,大宗珠茶1800吨,产值1160万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的24.1%,而产值占总产值的89.6%。

名优茶生产已占茶叶产业的主导地位,对山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桑洲镇目前有茶园近6000亩,其中无性系良种占50%以上,为宁海县茶树良种最高的乡镇,有近40个村2000余户农民从事茶叶产业,多数茶农的茶叶收入占其年度总收入的70%--90%,茶叶产业成为桑洲农业的支柱产业。

2.2.2淳安茶叶现状

淳安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茶叶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我县也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种”的原产地。

我县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是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全县有茶园面积14.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2万亩,2004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2.69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达到690元。

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5.8%,茶叶产业真正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我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2.2农业产业化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现阶段部分农村贫困的原因,了解农村产业化在农村的发展中起着的目的,使更多的农村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大农村农业化的投入。

三、两地的农业产业化对比及其分析

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等方面都是两地的重要对比之处。

如下将具体展开

3.1桑洲镇

由于不少村在落实生产责任制时,已将山林、土地分到各农户,村集体无可支配的土地,使我镇的规模开发项目实施较难,客观条件制约着这部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镇各村的规模茶园基本上是利用各种承包形式从各户反租到村集体后承包给经营大户的,茶园的承包租金基本上都是分派到户的,村集体并没有从中得到经济效益。

同时,由于受现时的土地政策制约,不允许改变土地用途,加上现在的城郊土地开发速度加快,基本农田减少,而农村的土地大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内,使各村不能划出土地建设标准厂房进行出租,减少了给村集体经济“造血”的一条出路。

全镇缺乏集中连片的高标准无性系良种示范基地,基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目前桑洲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大户,生产上仍然以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

在整个镇里面还是极度缺乏大规模的户主。

我镇各村的土地、山林资源多,借“以茶富民”政策的契机,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方式,增加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

随着近几年新发展各类经济林(特别是茶叶)的逐年投产,林业经济收入在我镇农民人均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市场建设滞后于名茶发展,桑洲茶叶市场是目前我县唯一的茶叶市场,交易品种以中低档茶叶为主,辐射范围仅限于宁海、奉化、三门、天台等县市,辐射面狭窄,带动力不强。

桑洲茶叶市场早期是自发形成的,近几年在镇政府的引导下,市场逐步规范,交易量明显增大,对促进桑洲茶叶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但一直以来以中低档茶叶交易为主,总体的市场辐射面不广。

3.2淳安

(1)确立新战略“杭为茶都、淳为茶乡”这一战略的提出和付诸实施,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措施、新的探索,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要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全县上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茶叶协会要围绕打造“淳安茶乡”这一目标,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做好全面接轨杭州“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的准备,综合各方力量,不仅要做好茶产业领域的文章,还要在旅游、文化、休闲、市场等诸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充分营造“茶乡”氛围;二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深入调查研究、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对涉及茶乡打造的各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

首先要全面规划,茶乡的打造,不仅涉及茶产业的发展,还包含茶工业、茶旅游、茶文化等诸多方面,农业、供销、旅游、城建、计划、经贸、宣传等多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其次要科学规划,合理划分茶园基地、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的重点区域,对产茶自然环境优越、生产基础扎实的区域实施重点扶持,在城镇、旅游设施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茶馆、茶休闲购物等茶叶休闲区的规划,同时,利用我县一流的生态旅游环境和茶文化遗存,科学规划好1~2条茶业旅游线路;第三要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制度,强化规划的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三要强化领导,协调发展。

“接轨杭州茶都、打造淳安茶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农办、农业、供销、旅游、城建、计划、文化、财政、茶协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各部门经办人员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对茶原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旅游基地、茶研发基地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工作做好协调,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夯实茶基础 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希望。

一要继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的发展。

无性系良种在名茶生产中发挥的效益已日益凸现。

通过发展,力争使良种茶园所占的比例五年后增至60%。

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新建基地的标准化,品种选择上要合理搭配,注重早生与高质的协调格局;二要加大老茶园改造力度。

我县茶园总面积14万亩,其中经省级认定的无公害茶园7.1万亩,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园近千亩。

因自然条件、培管水平的差异,尚有2万亩地势环境较好的茶园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急需对这些茶园进行改造,提升茶园基础水平。

同时强化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三要全面推进茶厂的优化改造。

利用浙江省实施茶厂优化改造项目的契机,积极开展我县的茶厂优化改造工程。

整合现有资源,鼓励扶持有条件的茶叶生产大户进行茶叶加工厂无公害标准建设和改造。

并通过标准化加工厂的示范带动,推动我县茶叶生产的无公害标准化进程,培育茶叶加工大户和企业。

(3)强化茶开发 一是强化普通茶类的多种类开发。

在全面提升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鸠坑毛尖等现有名茶质量的基础上,并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适时地进行适合机采名茶的开发,以实现全面应用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名茶质量,增加茶叶生产效益;二是积极招商引资。

利用千岛湖的知名度、优质的一级水体、“工业兴县”的浓厚氛围,依托鼓山、坪山等工业园区等载体,积极引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蒸青茶、花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茶叶经济的增长;三是抓好地方特色茶开发。

我县的黄金茶、苦丁茶很有开发潜力,要有意识地利用区域和山地资源优势,积极培植特色茶基地,创新开发机制,做足特色茶文章,提高山区茶农收入。

(4)加强茶研发 首先要强化合作,建立茶叶研发中心。

利用淳安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契机,全面加强与在杭“国”字号茶叶科研、学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依托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积淀,建立茶叶研发中心,力争在茶叶生产、深加工利用等方面走在前列;其次,要健全茶叶科技推广网络。

我县茶叶在这几年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全县茶叶科技推广队伍为提高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所做的努力。

县财政要设立茶叶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工新工艺研究、无公害技术示范等方面,确保茶叶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使茶农、经营者能有效地将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三是要建立国家级茶叶科技示范场。

以县茶叶良种试验场为基础,以实施农业部项目“茶树良种科技示范场建设”为契机,切实增强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相应的生产、教学设备,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的茶叶科技示范场,为全县茶叶科技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提供支持。

(5)激活茶贸易 我县的茶产业是市场主导型的产业,要进一步激活茶贸易,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要完善市场网络。

抓好新千岛湖茶叶市场的建设,努力将之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集茶叶交易、茶叶休闲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茶叶市场,全面提升市场的档次和品位。

同时以此为基础,扶持乡镇产地市场、茶叶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订单+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二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加强与淳籍在外茶叶经营者和外地茶叶市场的联系,收集市场信息和营销经验。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并在互联网上设立千岛湖茶的网站,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掌握可靠、及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茶叶生产;三要鼓励经营者在外开设茶庄、门店。

对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庄、门店,销售千岛湖茶的经营进行奖励扶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推销我县的茶叶,提高千岛湖茶的市场占有率。

(6)打造茶品牌 品牌是一个产品能经久不衰的源泉,没有品牌的支撑,产业的发展很难健康长久,茶叶产业的发展,品牌的作用尤为明显。

一是要统一思想,突出重点。

“千岛玉叶”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历经十余年打造,已是浙江省著名商标,对我县茶叶产业发展意义非凡,各乡镇、部门、企业要切实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打响“千岛玉叶”品牌,将之打造成为淳安的地方品牌、千岛湖茶的“金名片”和淳安的“蓝宝石”;二是要加大宣传促销。

依托杭州茶都这一龙头,利用千岛湖的生态旅游优势,扩大宣传,积极促销。

县财政应逐年增加茶叶品牌宣传资金,用于千岛湖茶的品牌宣传促销。

利用各种机会在我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业来淳,积极参与外地举办的茶事活动,加强交流,全面推介千岛湖茶;三是要强化品牌管理。

要以茶叶产品推行QS认证为契机,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茶叶品牌、茶叶质量、茶叶包装的管理。

(7)弘扬茶文化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积极接轨杭州茶都,充分挖掘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积极筹建三大中心:

茶艺表演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千岛湖茶推介中心。

组建茶艺表演队,寻找一套适合千岛湖茶特点的品茗茶艺,在茶艺表演中心,充分展示千岛湖茶的风采;挖掘、收集整理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建立茶文化展示中心,向游人、客商介绍我县茶叶文化,提升千岛湖茶文化内涵;建立千岛湖茶推介中心,精心设置推介载体,向外推介我县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贸易,提升我县茶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8)发展茶旅游 我县拥有举世闻名的千岛湖,为发展茶文化、茶旅游提供不可多得的平台,我们要借助这个平台,做优做强茶旅游文章。

一是要开发茶旅游产品,制作开发适合旅游销售的茶叶产品及相关纪念品,创新营销模式,与旅游紧密结合,即促进茶产品的营销,又提升旅游内涵;二是要开辟1~2条茶旅游观光线路,依托千岛湖强大的旅游优势,在茶叶生产、茶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开辟茶文化、茶观光、茶休闲等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关注茶叶,宣传茶叶;三是开发休闲观光茶园,选择交通较便利、茶园景观秀美之地,配套相应的供游人采制设备、品茶休闲场所,积极拓展茶园休闲观光游;四是推进茶馆业的兴起,千岛湖镇作为“休闲度假胜地”,要科学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味浓、品味高、富有特色的茶馆,增添城市休闲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茶文化、茶旅游、茶产业的和谐发展。

[4]

四、结论

4.1农业产业化具有极大的利益前景

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

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得做很多的工作。

说得专业一点,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大家都知道,荷兰的花卉产业世界闻名,但鲜花贵在一个“鲜”字,因而对营运体系的要求特别高,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运输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这一点,荷兰人比谁都明白,他们的花卉拍卖和配送系统效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个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每秒钟能完成2笔以上的交易,而且完全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

光是玫瑰,就分成2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又按颜色、等级、花期等分装打捆,形成标准的规格。

交易商无须到现场看货,只需坐在交易大厅里,根据报出的规格,按动电钮就可以竞价成交。

后续的清算交割,完全由电脑处理,几小时后,花卉就被装上飞机,最迟到第二天,便摆到了世界各地的花店里。

没有如此高效的服务体系,荷兰的花卉,绝难成就今天的热门产业,更不会领导世界花卉的新潮流。

[5]

4.2农业产业化的具体解析

农业产业化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

在一些发达的农村中都能看到产业化在其中的作用。

淳安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点,一个小小的标志。

农业产业化必定带领这农村走向富裕,走向永远的顶峰。

4.3农业产业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点

1、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不等于实现现代农业。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经营体制都很不完善,还不能说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即使农业产业化了,离现代农业也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

2、农业产业化是通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那种认为等现代农业实现了再发展农业产业化或那时自然就有产业化的观点是不对的。

我们强调农业产业化发生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是要人们在指导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既不能观望等待,以为条件不成熟,又不能一哄而起,违反客观规律。

  3、在实行农业产业化中,要重视农业生产专业化对推动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的作用。

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不发达是自给半自给农业得以保存的条件,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把原来从属农业的家庭工业、副业、农业内部各业(如种植业内的粮食作物、养殖业内猪、牛、羊、家禽)一一分离出来成为新的独立农业产业部门,则是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社会化程度的关键环节。

而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一个部门生产的产品,现在往往由几个部门共同完成。

以农业为例,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小而全”的农业必然为大而专所取代,从种到收许多生产环节逐步成为专门的部门,如育种有种子公司、收割有收割公司、农产品加工运销有专业部门,不需要农户完成。

专业化生产越发达,专业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合的要求也越迫切,这就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

  4、近现代农业发展中,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出现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乃至流通部门的结合、协作,或者农业生产部门与农业生产领域独立出来的育种、饲料生产、肥料生产等部门的联营、联合,都是在农业、工业分工的基础上,农业与工业、商业从专业化生产进而实现联合或农工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的开端。

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近百年(特别是近半个世纪)在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都相继出现,并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和高于各自独立经营的效益。

顺便说一下,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虽有多年实践,但其名称不一定叫产业化。

例如,国务院研究室农业培训考察组1999年赴荷兰、法国、对两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合作制实地培训考察。

他们在“考察报告”中说:

在两国20多天的行程中,没有听到一个荷兰人或法国人使用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词,但所见所闻确实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容。

该报告还说:

在欧盟国家看来,农业早就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即所谓“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的效益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务必在它的实质、内容上下功夫,切不可徒有农业产业化之名,而无产业化之实。

5、只有按经济内在联系来经营农业,才能增强农业自身经济实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弱质性问题。

6、只有按经济内在联系来改革经济体制,才能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为农业产业化、持续农业、现代农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

[6]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宏观制度性根源[J].改革,2002,(3)

[2]刘希宋,王héng@①,赵德海.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2,(6).

[3]马忠富.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经验及其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1,(5).

[4]对湖南6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调查[J/OL].中国农网采编中心,2002,(09).

[5]茹晴,李秋叶,温铁军: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一个综合治理政策[N].中国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