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037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docx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

《春联》语文实践课(转贴)

fntsize=“6”>《春联》语实践(转贴)

 

作者:

佚名转贴自:

转载点击数:

63

 

江宁小学胡发表

对联趣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外阅读和内交流,知道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学遗产,是我国学园地中的一枝奇花草。

 

2、丰富拓展学生的语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

 

3、激发学生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话和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向学生推荐一些谈对联的书籍和,并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隼精彩的对联,准备内交流。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化特产。

这些化传统以其形式之奇和意趣之美,如同奇花异草,装饰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人类化大观园,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人学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学对联,古往今,许许多多人墨客、才子佳人以对对子展现自己的才华,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

 

二、说对联故事。

 

苏东坡愧改对联

 

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应该说,苏东坡的雄心壮志无可非议,但是“天下字”多如牛毛,你能“识遍”吗?

“人间书”汗牛充栋,你能“读尽”吗?

未免有点儿“狂”啊!

 

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

一天,他拿一本小书,向苏东坡请教。

苏东坡接过小书一看,有许多字并不认识,这本小书也没见过,不禁十分羞愧。

老人取回小书,盯着这副对联看了好一会儿,不禁摇摇头走开了。

苏东坡看在眼里,觉得自己的这副对联确实狂了一点,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笔,在开头多添了两个字: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努力的方向了。

从此以后,苏东坡变得谦逊起,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大豪。

 

村妇巧对名人惊

 

某日,宋代学家、大学士苏东坡效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

二人相对,各不相让。

苏学士出大言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我。

”妇人一笑,说道:

“既自称为读书人,当能对?

”苏东坡说:

“胸藏斗牛,当然能对!

”妇人于是脱口而出:

 

“一担重泥(仲尼)挡子路。

 

苏东坡听后大惊,半响无言以对,两旁埂上送泥往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

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

 

“两行伕子(夫子)笑颜回。

 

他虽然对出了下联,但仍然心有余悸。

心想,这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的农妇,再也不能等闲视之,而故作此狂态,随即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

 

 

“头落地”对“角朝天”

 

从前,有位书生赶路上京考试,走到一个三叉路口时,不知从那条路走好。

刚好看见有位老大爷在河边大石上磨斧头,他走上去向老大爷问路。

老大爷抬头看看书生,想了想,就说了几句话:

“磨斧头,上头,砍木头,头头落地”。

他说:

“如果你对得上,就指路给你。

”书生想了很久都答不出,只好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妻子奇怪地问他:

“为什么又走回?

”书生只好将路上遇见老大爷,问路出对的情况告知妻子。

叹了口气说:

“你别着急,明天一早我就帮你想出,今晚上你就安心睡觉吧!

 

第二天一早,妻子早早起床,叫书生跟着她去,看她做工。

她走出门外,就折起一边衫角,直走到塘边,坐上小船,到塘里摘菱。

书生看看瞧瞧,果然有所醒悟。

于是,辞别妻子赶路去,又在三叉路口遇上老大爷,他对:

“折衣角,落塘角,摘菱角,角角朝天。

”老大爷听了,高兴地指路给他前去。

 

 

(1)讨论对联的特点:

 

从这三个对对联的故事中,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

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

 

对联一般有四个基本特点:

 

A、字数要对,就是要求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平仄相合,音调合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有抑扬顿挫之美。

 

、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以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D、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自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作用。

 

三、学生交流对子、对联

 

1、同学们前都收集了许多有趣的对子、对联,请说说给班上的同学听听。

 

2指名说。

 

四、练习写对联

 

欣赏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也写写对联,那就让我们一起试试。

 

1、对对子

 

桃红对(柳绿)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2、老师这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下联。

 

蚕吐丝——(蜂酿蜜)辞旧岁——(迎新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神如东海阔——(寿比南高)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冬去清水秀——(春鸟语花香)

 

2、个人或小组出对,同学应对。

 

3、我这里还有不完整的几副对联,请大家帮忙对对。

 

(1)写缺字对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精)(益)(求)(精)。

 

(2)猜数字对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得快揭不开锅的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横批:

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

二三四五----缺一(衣)

 

下联:

六七八九----少十(食)

 

你知道这副对联含着的意思吗?

 

(3)敦沫若幼年在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问学生,没人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

先生曰: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敦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四、欣赏对联

 

(a)对联有着广泛的用途,你在哪些地方,哪些场合看到过对联呢?

 

(b)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一副副精妙的对联,我们不难发现:

对联确实是中华民族的奇葩,它能表达种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它能增强喜庆气氛,给人一种喜气洋洋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让我们再欣赏几副对联:

 

(1)无得似巫好,何水能似河水清。

 

(2)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3)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五、赠言结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墨精华的象征。

通过这一堂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素养。

 

(友情提醒:

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

春联)

此转载http:

//drg/user1/276/arhives/2006/2203ht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