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三高考一模.docx
《生物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三高考一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三高考一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三高考一模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在线粒体中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H]与氧气结合释放能量B.把化学能转变成化学能
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D.控制某些蛋自质的合成
2.在真核细胞中,有关物质的转移,叙述错误的是()
A.tRNA能在核糖体与细胞质基质间循环转移
B.mRNA通过核孔往返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
C.高等植物细胞可经胞间连丝运输信息物质
D.神经递质经突触小泡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
3.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
B.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
C.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
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
4.有关“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离,但作用不同
B.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如果显微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可判断低温诱导成功
5.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实验前后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Mg2+、Ca2+的数量增加
B.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决定了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速度
C.两种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方式差异导致吸收速度的不同
D.两种植物选择性吸收离子由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
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复等位基因((S1、S2、S3…)与该种植物不能自交的现象有关,其机理是花粉与母本相同的S基因分别合成S受体与S蛋自,能特异性结合导致花粉细胞质内Ca2+浓度增加,激活相应核基因而导致花粉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基因型为S1S2,S2S3的植物随机传粉,子代有4种基因型
D.该现象实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
7.某科研小组利用玉米和大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
项目
CO2浓度
375umol.mol﹣1
CO2浓度
750umol.mol﹣1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净光合速率﹣Pn(umol.m﹣2.s﹣1)
29.88
22.24
32.95
34.79
蒸馏速率(mmol.m﹣2.s﹣1)
3.24
6.04
2.09
4.90
水分利用效率(mmol.mol﹣1)
9.22
3.68
15.77
7.10
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消耗单位重量的水所同化CO2的量,是Pn/Tr的比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O2浓度的升高能增强暗反应而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
B.CO2浓度的升高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大于玉米
C.玉米是主要通过降低Tr而大豆主要通过提高Pn来提高WUE
D.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大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9分)
8.当物体刺破手指,人会迅速缩手.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是___________,刺破手指产生的兴奋沿着__________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兴奋并对传人的信息进行__________最终引起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婴儿多次刺破手指后会通过__________的建立而形成刺痛的长期记忆.
(2)当取指血进行化验时,感到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__________对缩手反射中枢的控制,这说明神经系统具有__________调节.有人会看见抽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__________调节.
(3)手受伤严重,需手术时,注射的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导致___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4)若手指伤口感染,首先通过__________免疫抵御病原体攻击.未被清除的病原体侵人细胞后,T细胞分化形成的__________去接触、裂解靶细胞.
9.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试验结果建立__________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__________,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纺织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萎陵菜
4.36
0.37
0.81
①如长时间进行化学防治,会使草原经历___________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__________为主的植物群落.
②用绿僵菌防治更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__________为使草原可持续发展.我国已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_________保护.
10.月季因花色艳丽、芬芳迷人而被称为花中皇后,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而用于生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流程是:
制备MS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接种、培养、移栽、栽培.该实验能成功培育出植株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2)在配置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各种母液的__________,计算用量.将分装好的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灭菌.
(3)如图为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月季叶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①蔗糖浓度为__________,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②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将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__________(填使用顺序),提高分化频率,有利于重新分化成根或芽.
③蔗糖浓度为90g/L时,无愈伤组织形成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11.(14分)为研究玉米(2n=20)的甜质性状的遗传,进行如下实验(基因用A/a;B/b…表示).P:
甲品种(甜)×乙品种(甜)→F1(非甜)→自交→F2:
非甜:
甜:
超甜=9:
6:
1请根据杂交实验分析回答:
(1)玉米甜质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定律,F2中甜玉米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甜玉米中基因型与亲本相同的占__________.
(2)超甜的基因型是,F2出现超甜的原理是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染色体杂交技术,将小麦中的抗病基因R和高产基因H的染色体片段导人多种玉米体细胞,再培育成可育植株,其中一种植株的基因型如图.
①该植株自交,减数分裂中A与a所在的染色体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联会,而其它染色体能正常联会,可观察到__________个四分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完成后,可产生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概率及活性相等,产生的子代均正常发育,则该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抗病、高产、超甜的概率为__________.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在线粒体中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H]与氧气结合释放能量B.把化学能转变成化学能
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D.控制某些蛋自质的合成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
【分析】线粒体:
(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解答】解:
A、[H]与氧气结合释放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A错误;
B、线粒体可形成ATP,故可把化学能转变成化学能,B错误;
C、丙酮酸分解成酒精和CO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
D、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故可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比较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2.在真核细胞中,有关物质的转移,叙述错误的是()
A.tRNA能在核糖体与细胞质基质间循环转移
B.mRNA通过核孔往返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
C.高等植物细胞可经胞间连丝运输信息物质
D.神经递质经突触小泡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
(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
(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
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解:
A、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因此tRNA能在核糖体与细胞质基质间循环转移,A正确;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但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错误;
C、高等植物细胞可经胞间连丝运输信息物质,C正确;
D、神经递质经突触小泡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
B.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
C.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
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
【分析】1、添加蔗糖,目的是提供营养,同时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四个值对比可知:
植物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解答】解:
A、据图分析,②③与①相比较可知,②③瓶插鲜花寿命较①长,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分别都能延长插花保鲜功效;④与②、③相比,瓶插鲜花寿命较②③更长,所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A正确;
B、水分子以自由扩散形式被吸收,不需要能量,B错误;
C、②与③相比较,③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较②长,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C正确;
D、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分析图可知,①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最短,因此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及在生产实践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有关“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离,但作用不同
B.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如果显微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可判断低温诱导成功
【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专题】观察类实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解答】解:
A、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A错误;
B、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用显微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还不能判断低温诱导成功,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实验前后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Mg2+、Ca2+的数量增加
B.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决定了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速度
C.两种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方式差异导致吸收速度的不同
D.两种植物选择性吸收离子由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
【考点】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专题】图形图表题;物质跨膜运输.
【分析】1、由图例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植物对矿质元素是一种选择性吸收,而对水是无选择性吸收,所以植物体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2、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Mg2+吸收量少,而番茄吸收的Ca2+和Mg2+较多,对Sio44﹣吸收量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3、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多,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44﹣多,造成培养液中Sio44﹣浓度上升.
【解答】解:
A、实验结束时,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Mg2+、Ca2+的数量减少,浓度增加,A错误;
B、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与离子浓度无关,B错误;
C、两种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错误;
D、两种植物选择性吸收离子由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为核心命题点,考核了植物水分代谢、矿质代谢的内容,还综合了载体、细胞膜、细胞呼吸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对直方图的识图能力.
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复等位基因((S1、S2、S3…)与该种植物不能自交的现象有关,其机理是花粉与母本相同的S基因分别合成S受体与S蛋自,能特异性结合导致花粉细胞质内Ca2+浓度增加,激活相应核基因而导致花粉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基因型为S1S2,S2S3的植物随机传粉,子代有4种基因型
D.该现象实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
【分析】由图示和题干可知,烟草无法完成自交的原因是:
花粉所含S基因与母本的任何一个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因此烟草没有纯合子;两种基因型的烟草间行种植只能完成杂交;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
【解答】解: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S1,S2,S3基因中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A正确;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由题意可知,当花粉所含S基因种类和母本相同时,就不能完成花粉管的伸长.现在S1S2和S2S3间行种植,就有两种交配方式:
①S1S2♂×S2S3♀和②S1S2♀×S2S3♂,①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1一种类型,后代有S1S2和S1S3数量相同的两种;②中的花粉S2与卵细胞的S基因种类相同,花粉管就不能伸长完成受精,花粉只有S3一种类型,后代有S1S3和S2S3数量相同的两种,故后代共有S1S2、S1S3和S2S33种基因型,C错误;
D、该现象与细胞识别及蛋白质的形成有关,故实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故选:
C.
【点评】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懂图示理解自交不亲和的原因.
7.某科研小组利用玉米和大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表.
项目
CO2浓度
375umol.mol﹣1
CO2浓度
750umol.mol﹣1
玉米
大豆
玉米
大豆
净光合速率﹣Pn(umol.m﹣2.s﹣1)
29.88
22.24
32.95
34.79
蒸馏速率(mmol.m﹣2.s﹣1)
3.24
6.04
2.09
4.90
水分利用效率(mmol.mol﹣1)
9.22
3.68
15.77
7.10
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消耗单位重量的水所同化CO2的量,是Pn/Tr的比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O2浓度的升高能增强暗反应而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
B.CO2浓度的升高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大于玉米
C.玉米是主要通过降低Tr而大豆主要通过提高Pn来提高WUE
D.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大豆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专题】数据表格;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分析实验表格,本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植株、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蒸馏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可以结合表格中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答题.
【解答】解:
A、表格中看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所增加,这是CO2浓度的升高能增强暗反应而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A正确;
B、CO2浓度的升高,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
=1.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
=1.7,B正确;
C、水分利用效率是Pn/Tr的比值,表格中数据看出,玉米是主要通过降低Tr而大豆主要通过提高Pn来提高WUE,C正确;
D、由试验结果可推测,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即干旱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玉米,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思想分析实验表格,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难度适中.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39分)
8.当物体刺破手指,人会迅速缩手.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是_反射弧,刺破手指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兴奋并对传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最终引起效应器作出应答反应.婴儿多次刺破手指后会通过新突触的建立而形成刺痛的长期记忆.
(2)当取指血进行化验时,感到痛但并没有缩手,是因为大脑皮层对缩手反射中枢的控制,这说明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有人会看见抽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手受伤严重,需手术时,注射的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导致_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4)若手指伤口感染,首先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抵御病原体攻击.未被清除的病原体侵人细胞后,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去接触、裂解靶细胞.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解答】解:
(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至神经中枢,进行分析综合,再由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引起反射活动.经过多次刺激以后,可以通过新突触的建立形成长期记忆.
(2)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活动收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说明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机制;有人会看见抽出的鲜血而导致肾上腺素增加,出现目眩心悸.调节该生理活动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神经递质,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麻醉剂能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导致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受阻.
(4)病原体侵入人体之前首先经过非特异性免疫的抵御,未被清除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刺激T细胞形成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故答案为:
(1)反射弧传入神经分析和综合新突触
(2)大脑皮层分级神经﹣体液
(3)化学信号向电
(4)非特异性效应T细胞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9.蝗虫灾害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重大危害之一,生态学家特进行试验来研究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该试验的因变量是牧草产量,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学模型.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亚洲小车蝗,它与其它蝗虫的关系是竞争
(3)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的取食量,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4)禾本科植物是草场的主要牧草,冷篙和星毛萎陵菜是草场退化代表植物.以下为防治蝗虫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草原植物群落产生的影响.
植物
不同纺织方式下植物类群所占百分比
用虫胆畏油剂进行的化学防治
用绿僵菌进行的生物防治
无防治措施
禾本科植物
45.3
60.6
52.3
冷蒿
32.6
0.67
1.32
星毛萎陵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