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材.docx
《武术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教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术教材
武 术 简 介
近代中华武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岁月,也是愚昧的岁月;这是信仰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季,也是绝望的冬季。
以狄更斯这段写于《双城记》卷首的说话来形容本世纪初的中国是最贴切不过的。
一九一二年满清被推翻,民国成立,然而,中国并未因此而步入光明的坦途,反之,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军阀混战、北伐、日本侵华,国共战争……。
等待著中国的是一段血泪交织的岁月,但在这段混乱黑暗的日子中,却也出现令人振奋的新气象。
许多新事物、新制度的确立,深深影响中国往后大半个世纪的路向。
比如在学术方面,新式大学、中央研究院的出现,培养出一批卓然特立的学者和奠下优良学风。
武术方面,民国初年涌现一批武术组织,如精武体育会(上海)、体育研究社(北京)、中华武术会(天津)、四川武士会(成都)、拳术研究社(长沙)等。
还流传著好些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武林故事,中国拳家打败外国武师的传奇,这些流风余韵是真是假似乎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武术的地位已日渐提高。
而一九二八年中央国术馆正式成立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这十年时间,更有人称之为国术界的“黄金十年”。
以下就让我们透过一张张老照片来对民国年间中国武术界飞跃发展的那段惹人遐思的岁月管窥锥指,缅怀一番。
清朝末年,清兵操练的情景
从图中可见士兵在演练刺术。
火器在清末已广泛应用,武术在军中的重要性已大不如前。
到了二十世纪初,武术的定位已遂渐从向强身健体的方向发展。
民国初年,上海市广东小学七至十五岁学生的体育课设有武术的传授和操练。
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界风行军国民主义,“强国强种”一时成为教育界响亮的口号。
一九一五年,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武术被明定为体育课的内容。
但毕竟武术在中国社会长久不为人重视,当时西方近代体育活动又方兴未艾,加上义和团事件后,很多人对习武存有偏见,所以纵使武术被明确规定的体育课内容,但实际效果不彰。
据北京体育研究社一九二四年六月对全国四十所大中学校的调查,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只有37.5%,只在课外开展一些武术活动的占35%,既未列正课,课外也不开展的占27.5%。
一九一六年,精武体育会教师在上海中华铁路学校技击部传授武术留影
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在一九一○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武术学校──精武学堂,其后发展为精武体育会,以“从文尚武”为宗旨。
上海精武会最初之会址
精武体育会是民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群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民间体育组织。
一九一七年起,广东、武汉、江西相继成立精武体育分会。
一九二一年以后,精武体育会更向南方各省的一些大中城市,以及香港等地发展,其后东南亚华侨集中的城市也先后出现精武体育会的组织。
至一九二九年,国内外精武总、分会已达四十二个,会员超过四十万。
霍元甲的两位得意弟子:
刘振声(左)和赵汉杰。
据说刘振声出身镖局,本已精通武艺,因仰慕霍元甲的人格和武艺,才拜他为师。
故两人名为师徒,实为师友。
李小龙在《精武门》中饰演陈真这一角色,有人以为真有其人,其实不过出于虚构。
是次国考的目的在选拔尖端武术人才,充实中央国术馆,进一步推动武术事业。
考试内容相当全面,参赛者先要参加十月六日开始的预考,内容是刀、枪、剑、棍、拳。
通过预考后才能参加十月十五日举行的对抗赛,对抗赛分摔跤、散打、长兵器和短兵器。
对抗赛不分年龄体重,抽签配对参赛,拳脚击中对手算得分,打倒对手算全胜。
最后还有一项口试内容:
“三民主义”。
从中可见当时的武术家相当注重技击,并非只会套路的花架子。
但由于当时规则、护具等问题未能解决,对打比赛中常酿至头破血流、筋断骨折的场面。
而套路比赛评分标准不明确、不统一,裁判常受门户之见和其他因素左右,致使出现不公情况。
原西北军将领,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壮年时照片
没有张之江,就没有中央国术馆。
这话说出来大概没有人会反对。
张之江,河北盐山人。
原是冯玉祥麾下的西北军将领。
张之江在统领西北军时期即极重视武术,凡西北军均须通过“练拳”、“劈刀”、“刺枪”、“体操”四项主要科目。
据说他在南口指挥作战时,因日夜操劳过渡而患严重神经衰弱和眼口神经麻痹症,后来靠练武遂渐恢复健康。
他认为武术是中国的国粹、国宝,遂于一九二七年向中央申请把武术改称为“术”,以提高武术的重要性,并筹办国术研究馆。
但当时教育部认为武术是已经淘泛的产物,不予支持。
张之江奔走呼号,最后终于找到当时国民政府常务委员李烈钧支持,建议由中央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以国民政府直属机构的方式办起“中央国术馆”来。
中央国术馆最后在一九二八年三月成立,馆址位于南京西华门头条巷,馆长由张之江担任,最初副馆长是李景林。
在军阀混战时期,张之江和李景林两度在战场上对垒,是昔日的仇敌。
但李之江深知李景林精通武当剑和内家拳术,遂不记前恨,一心以振兴国术、选贤任能为念,三请李景林,终邀得他担任副馆长。
中央国术馆建馆之初设有少林门和武当门,以王子平和高振东为门长。
后两门囿于门派之见,互相倾轧,终于在一九二八年年底,两派矛盾激化,终至择日比武较量,互争高低。
其后张之江决定取消少林、武当门,改设教务处代之。
中央国术馆成立不久,国民政府即通令各级行政区设立相应机构。
因此三十年代初,各省市均相继成立地方国术馆。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张之江应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之邀,到第五战区担任高级顾问,协助李宗仁在台儿庄指挥作战,无暇顾及馆务。
而当时战况发展,南京恐迟早遭兵燹之灾,故中央国术馆由南京迁出,经长沙、桂林、昆明,一九四○年抵达重庆北碚。
这段时期中央国术馆的经费来源已断绝,学员大部份离去,中央国术馆可说已名存实亡。
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抗战胜利后,国家百废待兴。
中央国术馆亦忙于复员,但南京馆址已毁于战火。
当时教育部对于张之江的复校申请百般刁难,既不发复员经费,又不拨给馆舍。
张之江四出奔走,终觅得天津河北体育场作馆址,并筹募经费,准备把国术馆改为私立。
一九四六年教育部长朱家骅得知中央国术馆在天津复员,并改为私立,随即提出教育部拨给经费,把中央国术馆改回国立。
一九四八年,中央国术馆从天津大资本家募得十二万圆作建馆之用,但在这笔捐款到手之前,天津已被解放军攻占,中央国术馆的历史亦于此告终。
在中央国术馆建馆前和经营中,张之江都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当时一般人对武术并不重视,斥武术为“土”、“不科学”、“亦妙神秘”等议论甚盛,反而对西方传入的体育趋之若鹜。
比如张之江在一九四一年三月任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在会上大谈国术,被引为笑柄,舆论界批评他为“时代的落伍者”。
难得是他择善固执,敢于拂逆潮流,坚持自己的信念,否则历史上就不会有中央国术馆的存在了。
中央国术馆自一九二八年成立至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近十年间,共收了五期学生,总人数估计不超过五百人。
抗战爆发,不少学员都投入抗战,分配到各部队中任武术教官。
抗战、内战结束后,分处两岸的武术教师,有不少是出身于中央国术馆。
中央国术馆对于近代中国武术发展有著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为张之江在中华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演武
当年中国派出七人(其中六人来自中央国术馆)组成国术表演队,随同参赛奥运队伍远赴柏林。
傅淑云生一九一五年生于上海,自幼学拳,其后考入中央国术馆。
擅长各式太极拳、绵拳和八卦连环腿,为中央国术馆教务处处长吴俊山之高足。
四九年后随同服役空军的丈夫孟昭勋迁到台湾。
曾于文化大学任教。
晚年定居高雄冈山镇.刘玉华一九一六年生于河南开封,一九三二年毕业于中央国术馆,一九三三年国术考试中获“国士”称号(国士、侠士、武士为国考前三名的称号)。
四九年后先后在华中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任教。
五十年代在各种武术大比赛上均获一等奖。
一九八五年获国家体委颁发“荣誉奖”;八八年获中国国际武术节武术贡献奖。
又为湖北省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中国武术协会委员。
刘玉华的夫婿温敬铭亦是中央国术馆学员,精通绵拳,也是柏林奥运会国术表演队队员之一。
傅淑云和刘玉华既是中央国术馆同学,又在柏林奥运会上同台献技。
然而中国时局沧桑,日后两人各自选择了迥异的道路。
两人睽违半个世纪后,到了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在中国武术协会从中牵线之下,才得以在北京首体公寓重逢.
当年的开幕式上,东北五省市的运动代表皆身穿黑色丧服,所举旗帜,黑白各半,以示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被日寇践踏。
总领队王阜然说:
“东北五省市参加之目的,不在竞争胜负,惟希国人勿忘东北而已。
”
画了京剧剑谱,穿起戏装的武术艺人对打表演。
以往的武者社会地位不高,纵使身怀绝技,也常常沦为江湖卖艺者。
这是庙会上的耍叉技艺表演。
这类耍叉需要高度技巧,掌握叉,使它沿著身体上下左右飞舞。
一九三六年柏林奥运会上,中国派出的国术表演团成员之一,来自中央国术馆的郑怀贤就表演了飞叉技术。
北京天桥的张狗子摔跤。
北方民间素来流行摔跤活动。
一九二二年前后,北京天桥一带出现以盈利为目的的职业摔跤场。
张狗子、沈三、满宝珍等都是当时有名的跤手。
这些跤手有的是清廷的扑户,清帝逊位后就来到天桥靠摔跤为生。
跤手在摔跤上场时必须慷慨陈词以招徕观众,表演结束后要钱时也要说上一段漂亮话。
内行称这种人为说买卖的。
既是为了谋生,摔跤双方都是真真假假,配合默契。
一般开始是认真比拼的,待三五回合之后,观众渐多准备收钱时,就耍花架子了,目的是摔得漂亮,以取悦观众,才好收钱。
摔跤是中国武术中实战性很强的技术,六十年代,出身中央国术馆的常东升就到美国推广摔跤。
原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门长王子平亦高度评价摔跤,将之比喻为“风绞雪”,形容它像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再加上卷起阵阵夹带冰雹的雪浪,迎面劈来,以示其凶猛险恶。
在庙会中常有武会或打擂等武术活动,舞狮亦是其中之一。
这些武会一般是这样进行的,以各拳会,如华北各省的少林会、五虎棍会为先导,狮子、藤牌、秧歌、毽子、杠子等诸会随后,从各自村庄出发,沿途表演,到达庙会进香后演武献艺,回程时亦是沿途表演,直至返回本村。
有些地方有狮堂、狮团、狮队等较稳定的舞狮组织。
广西这类组织的成员平时除利用空闲时间练习狮艺外,一般还要参加本村武馆练拳习武,因此狮团成员大多娴熟武艺.
武术技击法的产生和发展
武术技击法,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使用各种手法、腿法、摔法、拿法,或利用器械进行劈、刺、格、架等武术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攻防技术。
它是中华武术的精华和核心,也是武术运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使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实践斗争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抵御自然界的灾害,对付猛兽飞禽袭击和摄取食物,学会了拳打、脚踢、擒拿等格斗技能,以及利用石器、木棒等和飞禽猛兽搏斗的本领。
这些简单的格斗技能就是技击术的萌芽。
进入氏族社会后,氏族部落之间经常为了领地、俘虏及财富而发生战争。
在激烈的战争中,有时一个人要同时对付好几个人,一旦武器脱手,就进行徒手搏斗。
为了保存自己,战胜对方,人们把在战斗的实践中运用成功的一拳一脚、一劈一刺,进行相互传授和反复练习,又在下一次的战斗中有意识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殷周时期,奴隶主武力镇压奴隶的反抗,以及向外的掠夺战争都十分频繁。
长期剧烈的军事战争,不仅促进了兵器的改进和多样化,而且使攻防格斗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长期的军事战争,造成武人执政。
统治阶级主张“文武俱行”,军事上需要励兵选士,促进了讲武论勇的社会风气。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激烈动荡的时期,政治上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而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其自身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练兵习武、攻防格斗的水平已远远超过了殷商时代。
此时,“拳勇”、“相搏”、“技击”不仅是战争的需要,而且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这一时期,武术在民间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当时的“技击”是一种兼有擒拿、摔打的搏斗。
为了战胜对方,攻防招数真假虚实,变化多端。
由于武术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少技艺高超武术技击家。
例如越女、袁公、鲁石公等。
秦汉三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保全其统治地位,焚书坑儒,禁绝武艺,曾收天下兵器,于咸阳铸成十二座金人,是技击习武之风受到影响。
但至汉时,尚武之风复兴,手搏颇为盛行。
这一时期,由于人民生活处于相对安定状态,武术逐步由单纯军事技术向强身健体、娱乐表演方面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逐步实现民族融合。
南北不同特点的武术也相应得到了交流,相互渗透与吸收。
隋唐五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繁荣昌盛,为武术技击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主要表现在器械的改革,套路演练技巧的提高等方面。
两宋时期,由于辽国和西夏的不断侵扰,战争频繁。
因此,尚武为国的社会风气盛行,出现了自愿结合的练武组织——“社”。
在宋代的军队中,特别是捍卫京师的禁军中,技击格斗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
宋太祖赵匡胤在宋朝建立之初,就曾经讲武于近郊,亲自选拔在弓矢,骑击中的优胜者。
宋代武术除单练的“使拳”、“使棒”外,对练的有枪对牌、枪对刀、空手入白刃等。
当时,民间不少武艺出众的人,以“卖艺”为生,再汴凉、临安等地表演。
元代,是隋唐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又一个大统一时代。
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已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
元朝统治者为防止人民反抗,巩固其统治,一方面在军队已开始蒙古族喜爱的传统项目:
骑马、射箭、摔跤等项目,以保持部队的精锐;;另一方面对本民族之外的传统武术进行百般摧残,民间民间的武术运动一律禁绝。
虽然元朝统治者不准汉人练武,但民间的武术家们仍冒着生命危险,秘密的以家传方式暗中向本门弟子传授武艺。
从此,武术被蒙上一层神秘玄虚的色彩,并产生了一些难以消除的门派偏见。
元朝的戏剧,尤其是杂剧极为兴盛。
民间被禁止的武术被巧妙而合法的搬上舞台,成了武术中不可缺少的技艺。
虽然武戏中的开打和武术技击并不完全一样,但两者有着密切渊源关系,是武术中的传统练功法和部分套路得到了保留和发展,并通过戏曲艺术的宣传,使武术更加深入人心。
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朝代,也是中国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最兴旺的时期。
由于明清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特别是明代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彻底冲破了不许民间习武的禁令,众多的武术家们兴起的“寻师访友”、“以武会友”之风。
他们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并开始出现了一些武术专著,那种凭口传身授,只传嫡系不传外人的保守思想,初步得到了突破。
武术发展到明代,其体系已逐渐形成:
1.建立了有特定内容的武术系统。
对形形色色的拳械技击之术,综合归并,并通称为18般武艺。
又把不同技术风格的拳法分为“内家”和“外家”两大流派;2.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结构。
拳械之术由各种招势形成完整的套路并定名,多完成于明代;3.总结了较为丰富的理论。
历史上长期的实践经验,为明清的武术技击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明代无疑是我国技击理论的兴盛时期。
明代,技击形式主要有手搏、摔跤、棍法、枪法等,竞技形式也逐渐完善。
正规比赛叫做“打擂台”,筑台叫“露台”,裁判叫“部署”。
古时擂台两侧楹联为:
“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以增加比赛气氛。
赛前,先设擂主,由擂主安排好高手准备应战。
当时,手搏虽不断发展,但仍没解决安全问题,为了避免纠纷,比赛前双方先立好生死文书,以先败下台者为输。
此外,随着明清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商户之间银钱货物往来增多,因此,兴起了专门以武装保卫行旅和财货的“镖”行业,镖局也成了武林豪杰谋生和扬名的重要场所。
各个流派的镖师在镖局里演练武艺,传徒授技,对于当时武术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时武术家们,虽然各有师承,但在互相交流借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风格特点,产生了新的流派。
各种技术流派被分为内家、外家、南派、北派,或者按地名分为武当派、少林派、峨嵋派等。
清代,伴随着农民运动,出现了不少秘密“社”、“团”、“馆”,这些组织后来成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抵抗外族的重要力量。
如“小刀会”、“长枪会”、“义和团”、“拜上帝会”等。
在清朝统治的270多年里,农民起义军将武术技能作为反抗压迫的武器。
如太平天国规定:
“摸沙刀矛,操练武艺,以备临阵杀敌,不得偷安……”,不论“各衙各馆兄弟”,还是能征惯战的女军、童子军、都要从事武艺训练。
天国的许多将领如英王陈玉成,东王杨秀清,西王肖朝贵,元帅罗大纲,女将洪宣娇、苏三娘等都以精通武艺、擅长技击而著称。
民国期间,人们并没有因为火药武器的广泛运用而忽视拳法“活动手足、惯勤肢体”的健身自卫作用和在战争中的实用价值。
出现了许多武术社、团组织。
如“精武体育会”、“上海中华武术会”、“武当太极拳社”等。
这些社团组织培养了大量的武术技击人才,出版许多刊物和书籍,影响波及国内外,促进了民间武术活动的开展。
如由津门大侠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体育会”,不仅在许多省设立了分会,在香港、东南亚一带也建立了组织,在当时影响很大。
1909年,自称“世界无敌第一大力士”的美国人奥皮音,在上海扬言要与中国人比武,霍元甲同其徒弟刘振声应邀赶赴上海,在上海静安寺路莼园内所设的擂台上与其比武,结果奥皮音大败而逃。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显示了武术在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中所起的作用。
当时仅北京城内就设坛800余所,参加义和团(又叫义和拳)的群众不下10余万人。
景山后面的宫墙下,每天都有大批青少年操练拳术枪棒。
1926年,武术被改名为“国术”,并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张之江任馆长。
以后各大城市也建立了地方性国术馆,培养出众多的武术人才。
1929年10月16日,全国武术界为了光大我国传统武术,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在杭州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武术擂台赛,定名为“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
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和南京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任名誉会长,李景林为会长,教育厅长陈步雷、省民政厅长朱家骅为副会长。
报名表演者共192人,打擂者有百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挖掘、扶持和提高武术这项民族文化遗产。
1949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后,把武术提到了新中国体育工作的议事日程中。
国家体委于1982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
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3所体育学院,火车头武术协会的负责同志以及新老武术工作者和特邀的老武术家共367人出席了会议。
1955年,中央体委成立了武术研究室,专门进行武术的研究整理工作。
刘少奇同志指示国家体委:
要加强研究和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其科学价值,采取各种方法传授推广。
贺龙同志也提出了“挖掘、整理、提高”的方针,使武术运动得以稳步向前发展。
从1957年开始,国家体委组织部分武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先后整理出版的各种武术专著、挂图、画册,并翻印了一些有价值的武术古籍。
为了广泛推广和宣传武术活动,国家体委不仅多次举办武术竞赛、表演,而且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研究会和武术指导小组,1958年正式成立全国武术协会,许世友将军任名誉主席,郑怀贤任主席。
1960年起,各省、市、自治区纷纷成立了武术运动,各体育院、系设置了武术专业,培养出了很多武术专门人才和专业人员。
教育部也把武术列入大、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其为体育课的重要内容。
这些都大大的促进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1960年,中国武术团首次出访,向国外介绍宣传中华武术,宣传、扩大我国的武术影响,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在10年动乱期间,武术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大量古老的拳谱及武术书籍被抄毁,武术器械被收缴。
使武术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民族发展方向。
武术包含哪些拳种
我国武术源远流长,因而拳种流派繁多,异彩纷呈。
民间流传较广较多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内家拳
内家拳产生于明代中期,当时少林拳勇名闻天下,但有些武术家认为,少林拳法“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
”意思是说,少林拳法主要是进攻别人,但别人也可乘机还击,有不足之处。
因而创造出“以静制动,后发制人,顺势使力”的拳法。
为了和少林拳法相区别,这种新型的拳法称之为“内家拳”。
但到了清代末年,有人把形象和某些特点与内家拳近似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统称之为内家拳,并把以沙林拳法为主的拳法,称这为外家拳。
二、长拳类
长拳是查拳、华拳、炮拳、洪拳、花拳,少林拳、戳脚、翻子等拳术的总称。
长拳的特点是姿势舒展、起伏黑心折以及闪展腾挪等动作和技术。
其中各个拳种又各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风格。
如查拳、华拳舒展大方,飘洒优美;炮拳、翻子拳干净利落,发力充实等。
三、短拳:
又称短打拳、绵张短打、绵张拳。
短拳套路共有十六趟,会前八趟,后八趟。
短拳是一种攻防兼备,以防为主的拳种。
讲究上顾面门,下顾腿,中护前胸和软肋。
它的主要打法有拳打、掌击、肘打、腿踢、肩靠、胯打、臂顶、膝撞、头碰等。
四、南拳:
南拳流派很多,主要有洪家拳、蔡李佛拳、虎鹤双形拳、侠家拳、咏春拳、五祖拳、太祖拳、鹤拳,罗汉拳、蛇拳、狗拳等。
五、象形拳:
主要有醉拳、醉拳、鹰爪拳、猴拳、蛇拳、螳螂拳、鸭拳、地趟拳、武松脱铐拳等。
拳术的基本手型
★掌:
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掌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掌面(图)。
★拳:
四指伸直并拢向后伸张,拇指一节屈拢于食指一侧。
(图)
★勾:
五指尖捏拢屈腕。
(图)
拳术的基本步型
☆并步:
两脚内侧靠近直立。
☆开立步:
两脚左右平行站立和前后平行站立。
☆弓步:
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盖向前与脚尖垂直,后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两脚全掌着地。
☆马步:
两脚平行开立大于肩宽,两腿屈膝半蹲,大腿屈平。
☆仆步:
一腿全蹲,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平铺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掌着地。
☆虚步:
一腿屈膝半蹲,大腿近似水平,另一腿稍屈膝前伸,脚拇指虚点地面。
☆高虚步:
两脚前后开立步站立,屈膝全蹲,后腿膝盖前插与前腿膝窝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后腿脚跟处。
前脚全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
☆歇步:
两脚前后交叉站立,屈膝全蹲,后腿膝盖前插与前腿膝窝小腿外侧贴紧,臀部坐于后腿脚跟处。
前脚全掌着地,后脚前脚掌着地。
☆插步:
同弓步,前腿脚尖外展,后腿脚跟提起。
武术基本功(内容图解)
拳 掌 勾
1.拳:
四指合拢卷屈,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上。
2.掌:
四指合拢伸直,小指一侧微内扣,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上。
3.勾:
屈腕,五指尖互触。
(基本手型)
(侧压腿)0.23MB (正压腿)0.28MB
1.腿挺膝勾脚,将脚跟放在物体上,左胳膊屈肘上举,右掌随屈臂放在左胸前,两腿伸直,立腰、开胯,上体向右侧压振。
2.练习中两腿交替进行。
(压腿)
并步
1.右腿屈膝提起,与腰平,右脚绷直。
(弹腿)
2.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
3.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高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
两眼平视前方。
(大字马)
(正踢)0.32MB
1.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尖勾起向前额处猛踢。
(侧踢)0.22MB
1.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跟稍提起,身体略右转,左臂前伸,右臂后侧举。
(马步)0.07MB
1.两腿左右分开,两脚全掌著地,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部不超过脚尖,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弓步)
1.两腿前后分开,两脚全掌著地,脚尖微内扣,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后腿蹬直。
(马步冲拳)0.56MB
1.手抱拳于腰间,完成马步后,左右手轮流冲拳。
(弓步冲拳)0.37MB
1.完成左弓步后,右手冲拳;配合进步上前转为右弓步,完成右弓步后,左手冲拳。
基本组合0.16MB
(一.弓步冲拳)
1.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
2.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后收抱腰间,右拳前冲成平拳;目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