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docx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
(1)《资本论》的体系
(A)最初拟定的体系——
马克思最初所拟定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比现在的《资本论》体系要大很多。
他在1844年开始计划写两本大书:
一本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另一本则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但未能实现。
后在1851年他又拟定写三本书的计划,一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三是论述政治经济学史;也没有实现。
此后他既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部分的研究,在他的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把他所拟定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下面各篇:
“〔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过的意义上。
(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
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
它们的相互关系。
城市和乡村。
三大社会阶级。
它们之间的交换。
流通。
信用事业(私人信用)。
(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
就它本身来考察。
‘非生产’阶级。
税。
图债。
公共信用。
人口。
殖民地。
向外国移民。
(4)生产的国际关系。
国际分工。
国际交换。
输出和输入。
汇率。
(5)世界市场和危机。
”
后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修改如下: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
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二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后,继续修改稿子,在他的1861—1863年手稿中,又将以前拟定的整个体系改变,以相当于第一卷部分而论,又修改为:
“
(1)导言;商品,币。
(2)货币转化为资本。
(3)绝对剩余价值(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e)同一时间的工作日。
剩余价值额和剩余价值率(大小和高低?
)。
(4)相对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比例。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
资本的生产性。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6)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原始积累。
(7)生产过程的结果。
(占有规律的表现中的变革可以在第6点或第7点小考察。
(8)剩余价值理论。
(9)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曲理论。
”
(B)决定写作时拟定的体系
——马克思自从在1861—1863年经济手稿中拟定了全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后,就按照这个体系进行撰写。
他将其全部手稿分为两大部众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理论史部分”,或“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计划分册出版。
他先将理论部分编好并出版了第一卷,在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说: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
”(第12页)后来恩格斯编辑时,基本上是按照这个体系,只是将原稿的第二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二卷,题名为《资本的流通过程》;而将原稿的第三卷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三卷,题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至于原稿的第四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史部分,则由考茨基改编,书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分三册出版。
所以《资本论》的全部体系,共分为四大卷,前三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即通常所称的《资本论》部分;后一卷则是关于政治经济学说史部分,书名《剩余价伦理论》。
关于《资本论》理论部分的全部体系,马克思在第三卷第一篇第一章的开始—段文章中,曾作了详细的总括说明。
他说:
“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
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
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
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
第三篇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
相反地,这一卷要指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
这就是此马克思著作《资本论》,是按照资本这个经济范晚在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关系中所反映的运动过程,作为理论的全部体系,而撰写出来的。
因此,《资本论》的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仪括它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
在这个场合,暂时将流通过程存而不论,而把它作为既定的过程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抽出来,留在以后分析。
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以外,即在生产开始之前关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过程,以及在生产结束之后关于所生产的商品的销售过程,亦即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与资本的流通。
在这里形式上虽然没有包括生产过程在内,但亦把它作为既与的过程存而不论,而专门分析流通过程,借以作为生产过程的补充;同时在这里还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卷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研究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上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资本所具有的各种具体形式例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土地资本等;实质上亦即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分配、及其所表现的各种具体分配形式如象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总过程和总结果。
根据资本的整个现实运动过程,就形成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个理论体系。
此外,关于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则是系统地批判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派学说,从而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过程。
实质上,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资本家无偿地剥削和占有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的实质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所以《资本论》的全部理论,就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和阶级矛盾。
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那样“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全部过程。
他还指《资本论》的全部体系是;“第—卷表明,资本家怎样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第二卷则表现这个最初包含在商品里的剩余价值怎样实现为货币。
可见前两卷所谈到的剩余价值,只是它在第一个占有者即工业资本家手里的情形,然而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留在这个第一个占有者的手里;随后它就以商业利润、企业主收入、利息.地租等形式在各个有关方面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第三卷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
”“第四卷将对剩余价值理论作历史的批判性的极述。
”
(C)《资本论》书名的由来—
—马克思为什么把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的巨著以《资本论》为书名呢?
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这个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占统治的范畴,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
为资本是会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资本家用来无偿地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手段,是资本家从事生产活动和发财致富的手段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和统治的手段。
资本家不外是资本的人格化,而资本则不外是资本家的物化。
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所以“资本”这个经济范畴体现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实质,反映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它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完全标志着整个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内容与规律,因而以“资本”达个经济范畴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队就能掌握住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由于资本的实质是剥削剩余价值的价值,因而《资本论》的研究主题,虽然在形式上是“资本”这个经济范昧但在实质上必然是以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为其所研究的中心内容。
全部《资本论》三卷体系的构成实际就是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三部分构成的。
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成为贯串《资本论》全书的一条红线,形成为它的整个体系的实质,从而把全书三卷紧密地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备建立为体系完整和结构严密的统一体。
(2)《资本论》体系的特点
《资本论》的整个体系是以“资本”为主,根据资本的运动规律和过程,亦即是根据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和过程将《资本论》的理论划分为三卷,具有种种特点: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资本的运动首先必须表现为“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即它首先必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固有的和根本的职能,生产剩余价值,即资本对雇佣工人剥削剩余劳动,使资本价值实现增殖,因而《资本论》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个问题,这就必然的构成为它的第一卷的研究主题;其次,则表现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还包含在所生产的商品体内,必须将这个商品投入流通过程进行交换,由资本价值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并把包含在商品体内的剩余价值实现为一定数量的新增的货币,才能成为现实的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里,资本的价值亦将实现形态变化,并形成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运动,而社会总资本进行再生产和流通,所以《资本论》就必须研究这些流通过程的问题,这就必然的构成为它的第二卷的研究内容。
最后,资本的运动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通的一般生产过程,是实现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是一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但是《资本论》体系所阐述的生产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也就是专门地分析资本主义这个历史社会的特定的生产。
它的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并且还是生产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
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策211页)
第二,《资本论》体系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2006-4-26
由于《资本论》是阐明资本主义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伟大革命经典,所以全书的整个体系,都在于揭示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压迫和无偿剥削的关系,也就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与阶级斗争。
第一卷就是揭露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第二卷则是揭露流通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关系;至于第三卷亦是揭露分配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关系,并且是以指导无产阶级起而推翻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
它的阶级立场是极为鲜明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故,充分表明这个体系是革命的和进步的。
第三,《资本论》体系的另一特点,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都用历史观和发展现来考察,
因而它把各种经济范畴都看成是过渡性的不断变化的,是基源于它们本身内在的矛盾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的,亦即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部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第24页)也就是说,《资本论》主要在于阐明资本主义这个一定社会的有机体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及它由另一个高级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规律而没有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永恒的和不变的社会制度。
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各种经济范畴亦都是如此。
第四,《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都视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对它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以及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地进行辩证分析。
例如首先在分析商品时,则把它当做是一个矛盾物,因而分析出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达对矛盾所构成;进而再分析商品的属性,认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达对矛盾所形成。
其次,在分析劳动时,则探讨出劳动的二重性,认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凝结为商品的价值。
又从商品的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探索出它的内在实体的价值:
再次,如对资本的分析,则揭示出它在生产过程,则形成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矛盾对立统一;而在流通过程,则形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矛盾辩证关系。
至于在分析商品价值形式时,则科学地考察了商品价值形式由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以致一般的价值形式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又如对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先从简单商品的考察,进而研究复杂的资本主义商品;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过程的分析,也是先从简单协作,进到复杂的机器工厂大生产的发展;还有对于再生产的分析,也是先从简单再生产,进到扩大再生产的复杂过程。
最后,关于《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体系对第三卷的关系,正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典范。
。
第五,《资本论》的体系更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形态转化论,亦即是许多经济范畴由内在的实质形态转化为外在的具体形式,虽然二者在表现外形上有所不同,但在内部本质上都是一样。
《资本论》中关于一定的经济范畴的形态转化问题第一卷里先有关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形态变化,即商品内在的价值通过交换过程,最初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已经有所说明。
以后在第二卷里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更是以资本的形态转化论的原理来深刻论述,说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
在第三卷里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再转化为企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等,更是形态转化论的重要例子。
正因为这样,《资本论》的理论,才能无可疑议地阐明这些经济范畴的一般的内在实质和它的具体的特殊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资本论》的体系也才能完整无缺,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3)《资本论》的结构
关于《资本论》结构问题,可以概分为狭义的结构和广义的结构二种。
《资本论》本身.虽然共有三卷之多,但其阐述的内容.皆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涉及其他,所以它的体系结构,属于狭义的范围。
此外另一种结构除了现行的《资本论》三卷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部分,也就是包括剩余价值学说史,这就使《资本论》的全书结构较广。
马克思关于《资本论》著作的原计划,就是如此。
后来,末完成这个计划,只有第一和第二卷关于阐述经济原理部分是以《资本论》的书名出版,而论述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的原稿,由考茨基编辑以〈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书名单独出版。
虽然如此,但在论述关于《资本论》结构问题时,仍然应将它合并在总的《资本论》结构之中,才与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的原意相一致。
现行《资本论》全篇三卷的全部体系是:
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从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探讨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从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则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基础上,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具体形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地主等剥削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
至于广义的《资本论》,除上述《资本论》三卷外,还包括它的第四卷,标题《是剩余价值理论》,又名《剩余价值学说史》,其内容是围绕着剩余价值学说史,对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各派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从而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发展历史,因而它形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部分”。
现在这一卷按照原来手稿,改编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分为三册出版。
第一册介绍和批判李嘉图以前的政治经济学说;第二册分析和批判李嘉图学说体系;第三册主要说明李嘉图学派的瓦解过程和批判庸俗经济学的反动谬论。
总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第一章
《资本论》第一卷、第四货币转化为资本、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二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第三卷第一章
《资本论》第三卷、第二、第九、第十、第十六章
《资本论》第三卷、第十七、第二十三、第二十七、三十七章
《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九、第四十、第四十五、第四十八章
《资本论》第一卷重点问题
一、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而价值则是商品的本质因素,因此,研究商品要看望研究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从质上看,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效用决定的,或由机器、生产资料等资本创造的。
劳动者的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劳动,不是正在进行的劳动,而是已过去的劳动,它物化在商品里,凝结在—定的物体中。
商品价值所体现的,就是在商品与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劳动与劳动的交换关系。
所以价值不是物,而是凝结在—定物体内的抽象社会劳动,它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从量上看,既然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而价值量就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时间。
但是,商品价值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这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
但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二因素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曾把价值归结为劳动,但由于他们弄不清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马克思指出;“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部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
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思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250页)。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第一次批判地论证的,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只有掌握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正确理解商品的二因素,才能正确分析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的本质,才能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同时,掌握劳动二重性原理,又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不了解劳动二重性,就无法区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就不能科学地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
如果不理解劳动二重性,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那么,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地租等一系列问题。
也都不能正确理解。
马克思也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第一次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彻底革命,创立了完整、科学和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三、商品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被蒙上物的外衣,表现为物与物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
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使商品具有神秘性,从而产生了对商品的好感,即商品拜物教。
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透过物的外壳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价段的产物,不是永恒的,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交换过程的矛盾发展必然产生货币。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
只有通过交换,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实现为社会劳动,价值才得以实现。
当商品转到购买者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进入消费过程,使用价值才能实现。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交换过程的矛盾。
在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为解决商品交换中的矛盾,就要求在众多商品中确定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使一切商品部同一般等价物发生关系,并用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
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作为商品,它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作为货币的特殊使用价值,即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货币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的本质。
五、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贷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只是充当交换的媒介,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则是价值增殖,即得到了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但是,剩余价值不会在流通中产生,即无论是等价交换或不等价交换,都不能说明整个资本家阶级如何获得剩余价值,因此资本总公式和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发生了矛盾。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
因为在流通以外,:
商品生产者只是和自己的产品发生关系,因而商品生产者不能靠剥削自己得到剩余价值。
既然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那么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不但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只能是劳动力。
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就成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六、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
劳动力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成为商品:
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由的人,不存在对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结他人。
第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力商品的突出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它商品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因此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就可以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支出:
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的费用。
第二,劳动者养活家庭和子女的费用。
第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费用。
七、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作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它生产了一定使用价值。
但是资本家从事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价值,而是要取得剩余价值。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产品价值包括:
第一,生产中消耗的原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第二,生产中消耗的劳动资料的价值;第三,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的价值。
价值形成过程结束时,产品的价值和资本家预付的资本价值相等。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积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的价值,可以是不同的量,后者可以大于前者。
这样价值就可以增殖,剩余价值就可以生产出来。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后,就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使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取得劳动力耗费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差额。
正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这种价值增殖,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八、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中,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部分。
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客观条件,它的价值只会保存和转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创造出补偿自己消耗的劳动力价值部分,还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部分,即剩余价值。
马克思根据资本这两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不同作用,把它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剥削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可变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