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218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岔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道岔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道岔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道岔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道岔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岔培训教材.docx

《道岔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岔培训教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岔培训教材.docx

道岔培训教材

道岔安装培训技术资料

第一部分:

ZD6型转换装置

一、ZD6型转辙机(如下图):

 

二、结构

电动机:

为转辙机提供动力,采用直流串激电动机

减速器:

降低转速以换取足够的转矩,并完成传动。

由第一级齿轮、第二级行星传动式减速器组成。

摩擦联结器:

用弹簧和摩擦制动板,组成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摩擦连接,以防止尖轨受阻时损坏机件。

(如下图):

 

主轴:

由输出轴通过起动片带动旋转,主轴上安装锁闭齿轮、由锁闭齿轮和齿条块相互动作,将转动运动变为平动,通过动作杆带动尖轨运动,并完成锁闭作用。

动作杆:

与齿条块之间用挤切削相连,正常动作时,齿条块带动动作杆,挤岔时,挤切削折断,动作杆与齿条块分离,避免机件损坏。

表示杆:

由前后表示杆以及两个检查块组成。

随着尖轨移动,只有当尖轨密贴且锁闭后,自动开闭器的检查柱才能落入表示杆的缺口之中,接通表示电路。

挤岔时,表示杆被推动,顶起检查柱,从而断开表示电路。

移位接触器:

监督挤切削的受损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削折断时,断开道岔表示电路。

自动开闭器:

由动静接点、速动爪、检查柱组成,用来表示道岔尖轨所在的位置。

安全接点(遮断开关)用来保证维修安全。

外壳:

固定各部件,防止内部器件受机械损坏和雨水、尘土等的侵入。

三、ZD6型转辙机各主要部件及作用

1、、电动机

要求具有足够的功率,以获得必要的转矩和转速。

电动机要有较大的起动转矩,以克服尖轨与滑床板之间的静摩擦。

同时,道岔需要定反位转换,要求电动机能够逆转。

通过改变定子绕组中或电枢(转子)中的电流的方向来实现。

两个定子绕组通过公共端子分别与转子的绕组串联。

额定电压160v;额定电流2.0A,摩擦电流2.3—2.9A;额定转速2400r/m;额定转矩0.8826N,单定子工作电阻(2.85±0.14)×2Ω,刷间总电阻4.9±0.245Ω。

(如下图):

 

 

电机接线图

2、减速器

为了得到足够的转矩要求将电机的高速旋转降下来。

其由两级组成:

第一级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速比103:

27,第二级为行星传动式,减速比为41:

1,总的减速比为103/27×41/1=156.4

行星减速器中内齿轮靠摩擦联结器的摩擦作用“固定”在减速器壳内,内齿轮里装有外齿轮。

外齿轮通过滚动的轴承装载偏心的轴套上。

偏心轴套用键又固定在输入轴上。

外齿轮上有八个圆孔,每孔插入一跟套有滚套的滚棒。

八根滚棒固定在输出轴的输出圆盘上。

当外齿轮作摆式旋转时,输出轴就随着旋转。

当输入轴随第一级减速齿轮顺时针旋转时,偏心轴套也顺时针旋转,使外齿轮在内齿轮里沿内齿圈作逐齿咬合的偏心运动。

外齿轮41齿,内齿轮42齿,两者相差1齿。

因此,外齿轮作一周偏心运动时,外齿轮的齿在内齿轮里错位一齿。

正常情况下,内齿轮静止不动,迫使外齿轮在一周的偏心运动中反方向旋转一齿的角度。

(即输入轴顺时针方向旋转41周,外齿轮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带动输出轴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这样达到减速目的。

外齿轮既在输入轴的作用下作偏心运动,又与内齿轮作用作旋转运动,类似于行星运动,既有公转,又有自转。

3、传动装置

包括有减速齿轮、输入轴、减速器、输出轴、起动片、主轴。

3.1、起动片

介于减速器与主轴间的传动媒介。

,它连接输出轴与主轴,利用其正反两面相互垂直成“十”字形的沟槽,在旋转时补偿两轴不同心的误差,同时,还能够对自动开闭器起到控制作用。

3.2、主轴

带动锁闭齿轮,通过与齿条块配合完成转换和锁闭道岔。

4、转换锁闭装置

锁闭齿轮、齿条块:

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以带动道岔的尖轨位移,并完成内部锁闭。

 

动作杆:

一端与道岔的密贴调整杆相连,带动尖轨运动。

通过挤切削和齿条块联成一体,正常工作时,与它们一起运动。

挤岔时,动作杆与齿条块能够迅速脱离联系,保护了机内的部件。

5、自动开闭器

用来及时、正确反映道岔尖轨的位置,并完成控制电动机和挤岔表示的功能。

5.1结构

5.1.1、各主要部件及作用(如下图):

 

 

5.1.2、结构组成

接点部分:

动接点、静接点、接点座

动接点块传动部分:

速动爪、滚轮、接点调整架、连接板、拐轴

控制部分:

拉簧、速动片、检查柱在正常转换过程时,对表示杆缺口起到探测作用。

道岔不密贴,缺口位置不对,检查柱不会落下,它阻止动接点块动作,不构成道岔表示电路,挤岔时,检查侏被表示杆顶起,迫使动接点块转向外方,断开表示电路。

5.1.3、速动片

配合起动片完成解锁和锁闭功能,使速动爪落入其梯形凹槽之中。

5.1.4、动作原理

其动作是受起动片和速动片的控制。

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起动片转动。

速动片由起动片上的拨片钉带动转动。

从而将速动爪顶起或到位后落入,带动动接点块的运动。

5.1.5、自动开闭器接点

有2排动接点,4排静接点,编号是站在电动机处观察,自右向左分别为1、2、3、4、5、6排,每排有3组接点,自上向下顺序编号,例11、12,13、14、15、16。

定位状态时,有第1、3排接点闭合,和2、4排接点闭合。

其中,2、3排接点是表示用,1、4排为动作用。

道岔转换时,先断开表示接点组,最后断开动作接点组。

 

6、表示杆

通过与道岔的表示连接杆相连随道岔动作,用来检查尖轨是否密贴,以及在定位还是在反位。

由前、后表示杆以及两个检查块组成。

前表示杆的前伸端设有连接头,用来和道岔的表示杆相连。

后表示杆前端与并紧螺栓相连的是一长孔,所以有86—167mm的调整范围,以满足不同的道岔开程需要。

道岔转换到位后,自动开闭器上的检查柱就落入表示杆检查块的缺口之中,两侧的间隙为1.5mm。

现场调整表示缺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密贴调整完成后,才能进行表示的调整。

先伸出,再拉入。

现调密贴,再调表示。

 

前后表示杆

7、摩擦联结器

保护电动机和吸收转动惯量的联结装置。

其主要是在道岔因故转换不到底时,电机的电路不能断开,如果电动机突然停转,电动机将会因为电流过大而烧坏。

另外,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消耗电动机的惯性,以避免内部器件受到撞击或毁坏。

正常情况下,依靠摩擦力,内齿轮反作用于外齿轮,使外齿轮作摆式旋转,带动输出转动,使道岔转换。

当发生尖轨受阻不能密贴和道岔转换完毕电动机惯性运动的情况下,输出轴不能转动,外齿轮受滚棒阻止而不能自转,但在输入轴的带动下作摆式运动,这样外齿轮对内齿轮产生一个作用力,使内齿轮在摩擦制动板中旋转(摩擦空转),消耗能量,保护电动机和机械传动装置。

调整过紧会失去摩擦联结作用,损坏电动机和机件,过松则不能正常带动道岔转换。

其松紧可以通过调整螺母来调整弹簧的压力实现。

标准是1.3---1.5倍的额定电流。

8、挤切装置

包括挤切削和移位接触器,用来进行挤岔保护,并给出挤岔表示。

两挤切削将动作杆与齿条块连成一体。

正常转换时,带动道岔。

当来自尖轨的的挤岔力超过挤切削能承受的机械力时,主副挤切削先后被挤断,动作杆在齿条块内移动,道岔即与电动转辙机脱离机械联系,保护了转辙机的主要机件和尖轨不被损坏。

9、ZD6—型电动转辙机整体动作过程,解锁→转换→锁闭

9.1、电动机得电旋转

9.2、电动机通过齿轮带动减速器

9.3、输出轴通过起动片带动主轴

9.4、锁闭齿轮随主轴逆时针方向旋转

9.5、拨动齿条块,使动作杆带动道岔尖轨运动

9.6、转换过程中,通过自动开闭器的接点完成表示。

第二部分:

调查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所施工的线(站)之中的道岔情况进行摸底,找出安装前道岔铺设的病害,以便提前进行整治,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调查的内容

1、道岔组数: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道岔的组数,包括单动、双动和多动道岔,提速道岔。

2、道岔型号: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道岔的型号,包括(9#、12#、18#、30#、38#)等。

9#道岔在岔尖只有1个牵引点;12#道岔在岔尖有2个牵引点;18#道岔在岔尖有3个牵引点,而在岔心还有2个牵引点;30#道岔在岔尖有5个牵引点,在岔心还有3个牵引点;38#道岔在岔尖有6个牵引点,而在岔心也有3个牵引点。

3、钢轨型号: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道岔的(43KG、50KG、60KG等)。

4、道岔开通方向: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道岔(左开、右开)的方向。

5、转换装置安装方向:

根据设计文件调查所施工的线(站)道岔转换装置所处位置(直股、弯股),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转换装置在设计位置是否适宜。

否则,还要变更该转换装置的安装位置,以便于施工。

6、道岔方正: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每一组道岔的铺设是否达到安装要求。

即用方尺放在直股基本轨上测量,两尖轨尖端的连线与直股基本轨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或者测量固定第一连接杆的两螺丝中心的连线与直股基本轨是否垂直。

以偏差不超过20mm为基准,一旦超过标准,就要进行整治达标后方可进行安装作业。

第一连接杆的中心至尖轨尖端不得少于380mm。

7、道岔吊板:

凡是新铺设的道岔,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吊板情况。

检查道岔吊板情况时,可以观察,也可以用1mm以上厚度的纸片或铁片插入滑床板和尖轨底部之间进行。

最好的情况是各个滑床板和尖轨底部之间能均匀摩擦,这样可以减少转换过程中的阻力和尖轨的颤动。

8、第一至第三连接杆的安装: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每一组道岔的第一至第三连接杆(外锁闭除外)的安装是否牢固,各部绝缘是否齐全完好。

9、枕木的方正:

调查所施工的线(站)每一组道岔的枕木位置是否阻挡钢轨钻眼和角钢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文件上的距离要求。

道岔调查完毕后,要将调查情况写出明细,对于不符合安装要求的道岔要联系站前单位或者工务部门配合进行整治,然后才能进入施工程序。

第三部分:

道岔测量打眼

一、要求

1、道岔要求方正,两岔尖前后偏移不得大于20mm,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不爬行,反弹,轨枕影响角钢安装的道岔,应先由工务部门采取措施整修。

2、转辙机装置安装应符合:

角钢铁应与钢轨密贴,长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道岔中心线垂直,长角钢与短角钢相垂直,三杆应与角钢平行(尖轨连接杆与长角钢两端因钢轨爬行而引起移位时,其前后偏差不大于20mm),转辙机应与单开岔直股基本轨或对称型道岔中心线平行,其偏移不大于10mm(指转辙机壳与道岔间),螺栓采用防松螺栓。

3、道岔安装装置应采用部颁标准图安装,角钢及杆件应镀锌,电转机短角钢采用长孔(20×60mm)。

4、电转机蛇管采用钢线双层橡胶管。

二、画线

1、先用方尺(如图一)卡在直股基本轨上,必须使其贴紧。

用方尺的一面作为基准,观察第一连接杆两固定螺丝中心是否和方尺的边沿重叠。

其偏差如果小于20mm时,就可以进行画眼,否则就得整治。

当偏差小于20mm而大于0mm时,就要按照取中原则进行操作。

(如图二)

1700mm

 

640

mm

图一

取中线

第一连接杆

方钢连接螺丝

图二

2、方尺卡好后,才能在道岔两根基本轨上画线表示如O、O′点。

2.1、在一根基本轨上以O点为基准,向岔前方向测量XXmm,在轨面上标注(A点),此点为前角钢安装孔位置。

2.2、再以O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XXmm,在轨面上标注(B点),此点为后角钢安装孔位置。

2.3、在另一根基本轨上以O′点为基准,向岔前方向测量XXmm,在轨面上标注(A′点),此点为前角钢安装孔位置。

2.4、再以O′点为基准,向岔后方向测量XXmm,在轨面上标注(B′点),此点为后角钢安装孔位置。

2.5、用一块角形铁(宽60mm、一头60mm、另一头40mm)分别将A、A′、B、B′点引到轨腰上,做上钻孔标记的中心位置,并用点铳铳一眼。

三、打眼

打眼用M21mm的钻头,打眼时,钻架必须调整好,必须稳固。

浇水必须及时,否则容易造成钻头损坏。

钻头必须对准点铳做过的记号,不宜偏差过大,否则安装出来的角钢会不平行,造成动作杆在运动过程中和轴套之间摩擦过大和别劲。

打眼之前必须对尺寸进行再次复核。

 

第四部分:

角钢画线打眼

一、角钢打眼前首先要将道岔的L铁安装到基本轨上。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后角钢处的L铁固定螺丝对于普通道岔应该是薄帽的,AT型道岔有的不需要。

将前后L铁固定紧后,用卷尺开始测量前后两个L贴内眼的中心距离,分别标明L1和L2,角钢要以此为基础进行画线打眼。

测量L铁尺寸时,一定要反复测量,务必要准确。

1、右开左装示意图

画眼方向

36081260L260

B

A

36081260L160

画眼方向

2、左开左装示意图

360<81260L260

B

A

36081260L160

画眼方向

 

3、左开右装示意图

画眼方向

60L260812360

B

A

60L160812360

画眼方向

4、右装右开示意图

60L260<812360

B

A

60L160812360

画眼方向

二、在对长基础角钢进行打眼时,需要选用规定的M28mm的钻头,该钻头可以适当加大,但是,不能超过M30mm。

第五部分:

安装

1、材料:

以ZD-6型为例主要材料有:

长基础角钢、短基础角钢、L铁及固定螺丝、垫板及固定螺丝、长短基础角钢之间的连接螺丝、电机连接螺丝、尖端杆、表示连接杆、动作杆、电动转辙机、遮沿等。

2、工具;大扳手、小工具、专用死扳手、电机钥匙、摇把等。

3、安装注意事项:

L铁固定(注意:

这里有普通道岔和AT型道岔之分,普通道岔时,固定后角钢L铁的螺丝应该是薄帽螺丝,而现在有些AT型道岔尖轨本身在腰部带有凹槽,所以不需要薄帽螺丝,因此在调查中还要注意这一点)。

在固定长基础角钢时有几个方面要引起重视(绝缘板和铁垫板不能放反,短铁垫圆眼距边沿最近的一头对着钢轨方向安装,两眼之间的连线与铁垫板边沿垂直距离最短的一面朝着角钢的里面放置),绝缘箍必须完全进入长铁垫板里面去。

尖端杆在固定时必须将带丝扣的一段朝着远离电动机的方向安装,要特别注意尖端拐铁不能安装错误,要根据尖轨尖端的弧形来安装,在固定尖端杆时要先将道岔的开程调整到位才能将螺丝拧紧,道岔开程的调整可以通过加减调整片来进行。

动作杆在安装时,象鼻铁带弧面的一方朝着岔后方向安装。

在安装短基础角钢时,要注意其前后的安装方向,最后将转换装置抬上短基础角钢上安装固定。

各部螺丝拧紧后,最后安装开口销,开口销的扳开角度为60-90度。

在安装和调整试验的过程中不要将手和脚伸入到尖轨与基本轨之间,防止受到挤伤。

要因工作需要必须伸入时,要提前和安装人员打招呼,做到心中有数。

第六部分:

调整

道岔调整时,先将道岔摇至伸出位置至电动转换机自动开闭器后排接点打落,此时如果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完好,则可以用4毫米检查片进行检查,将道岔摇至四开位置,用4毫米检查片插入方钢处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再将道岔摇至伸出位置,如果自动开闭器后排接点不落,电机空转则说明压力合适,这时再用2毫米检查片进行检查,如果2毫米检查片检查时自动开闭器后排接点能落锁,则说明伸出位置已经调整好,可以调整拉入位置了。

反之,如果4毫米检查片检查时任然落锁,说明动作压力不够,此时要将动作螺丝往前拧,直至4毫米和2毫米两种检查都能顺利进行。

拉入调整的程序和伸出调整的程序一样,不再重叙。

当道岔在定位或反位时,自动开闭器中两排各三组接点闭合,动接点进入静接点片不得少于4mm。

当发生挤岔时,自动开闭器应在中间位置,切断表示电路和动作电路。

密贴调整完后,将表示连接杆与锁闭杆连接上。

道岔摇到伸出位置至自动开闭器后排接点落锁,用专用死扳手调整尖端杆上的螺丝,直到锁闭块在(检查块)锁闭杆的最小缝隙达到1.5-2毫米的范围内最好。

拉入调整时,先将锁闭杆上的主副锁闭杆连接螺丝松开,然后卸开电动机后面锁闭杆的防护罩筒,调整其尖端螺丝,直至锁闭块在(检查块)锁闭杆的最小缝隙达到1.5-2毫米,再将锁闭杆上的主副锁闭杆连接螺丝拧紧,最后将道岔反复操作几次,观察缺口有无变化。

到此,调整过程基本完毕,再次检查各部螺丝的紧固情况(用手锤敲打各部分的螺帽,听音就可以辨别是否紧固,拧紧的螺丝敲打起来时蹦蹦的脆响)。

第七部分:

试验(以单动道岔为例)

1、试验电动机之前,先要了解道岔启动与表示电路的基本原理。

即电路时如何启动电机的,如何将表示电路沟通的。

X1线——反位动作和定位表示的共用线

X2线——定位动作和反位表示的共用线

X3线——表示线

X4线——动作回线

2、在每一次道岔转动时,机械室内的1DQJ都要励磁一次,同时带动2DQJ转极,电源经过1DQJ和2DQJ的接点向道岔供出DZ电源使电动机动作,电动机动作完成后由电机内自动开闭器的接点断开电路的启动电源,使1DQJ落下,再由1DQJD的落下接点配合2DQJ接点使表示电路沟通,表示继电器励磁吸起,由此完成了道岔的一次转换过程。

3、启动电路动作过程如下(定位往反位转动时):

DZ2201DQJ1-2线圈1DQJ11-122DQJ111-113X2自动开闭器接点11—12电机线圈2-4安全接点05—06X41DQJ21-222DQJ121-123RDDF220

4、定位表示电路动作过程如下:

DJZ220RDBB变压DBJ4-12DQJ132-1311DQJ11-13

2DQJ111-112X1线41———31-32插接件7——11

插接件12—933-3413-1403-04X3线R2-1(750欧姆)BB变压DBJ3-2DJF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