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033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感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细菌感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细菌感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细菌感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细菌感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菌感染.docx

《细菌感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感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菌感染.docx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

本资料来源:

第一节 伤 寒

  

(1)病原学:

病原体

  

(2)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病理解剖特点

  (4)临床表现:

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

血象、培养及肥达氏试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

  (6)治疗:

病原治疗

  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一、病原学

  引起伤寒的是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的D群,不形成芽孢,无荚膜,革兰阴性杆菌。

伤寒沙门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机体感染后诱生相应抗体。

以凝聚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抗原和“H”抗原即为肥达试验,有助于伤寒的辅助诊断。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病人从潜伏期起即可从粪便中排菌,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

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价值。

  2.传播途径:

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

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力。

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

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三、病理解剖特点

  伤寒的病理解剖特征是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具特征。

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

镜下可见淋巴组织内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增生,胞浆内常出现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伤寒杆菌。

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

若波及病灶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导致肠穿孔。

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瘢痕。

此病变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有强大吞噬能力,可见胞质内含有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

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小结”。

少数患者痊愈后伤寒杆菌仍可在胆囊中继续繁殖而成为慢性带菌者。

心脏、肾等脏器也有轻重不一的中毒性病变。

  四、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

发热是最早的症状。

相当于病程第1周。

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

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脾肿大和皮疹等。

该期的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

体温开始波动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脾脏开始回缩,食欲好转。

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注意限制饮食。

  4.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

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常旺盛,但体质虚弱,一般约需1个月方全康复。

  五、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

  

(1)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可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其消长情况可作为判断病情与疗效指征之一。

  

(2)尿液检查:

常出现轻度蛋白尿、偶见少量管型。

  (3)粪便检查:

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

少数病人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出现粘液便和/或脓血便。

  2.细菌学检查

  

(1)血培养:

发病第1周采血阳性率可达80%以上,以后阳性率下降。

对已用氯霉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以除去血清中所含的氯霉素及其它杀菌因子。

  

(2)骨髓培养:

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第1周可高达90%,且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

  (3)粪培养:

在第3~5周时阳性率较高,但在判断结果时,要注意排除慢性胆道带菌者。

  3.肥达试验

  肥达试验是辅助诊断依据。

“O”抗原是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乙的共同抗原,血清高效价“O”不能区别三个不同的病原菌感染,但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可以从三种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来判断感染的菌种。

  评价肥达试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相反,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上升为不久前患过伤寒或接种伤寒菌苗,或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回忆反应。

  

(2)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病原体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

  (3)沙门菌D群和A群有部分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能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

  (4)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

  六、治疗

  病原治疗:

主要是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药敏率高,列为首选药。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1)病原学:

病原体及其菌群

  

(2)流行病学:

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解剖

  (4)临床表现:

急性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5)鉴别诊断:

急性普通型菌痢、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6)治疗:

病原治疗

  (7)预防:

预防措施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

分为4群:

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氏志贺菌。

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福氏志贺菌为主要流行菌群,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菌痢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消化道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人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中青年。

  三、病理解剖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为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和回肠下段。

粘膜的基本病变,急性期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表面有大量的粘液血性渗出物覆盖,与坏死的肠粘膜上皮融合形成灰白色假膜,脱落后可见粘膜溃疡,病变一般局限在固有层,很少引起肠穿孔和大量的肠出血,中毒型则局部病变轻微,很少有溃疡,但全身病变重。

  四、临床表现

  

(1)急性普通型:

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天十余次到数十次,量少,脱水少见。

开始为稀便,可迅速转变为粘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2)急性中毒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病势凶险,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可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腹泻症状,发病24小时后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

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五、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如下表:

菌痢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病原

  志贺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流行病学

  散发或流行

  散发

潜伏期

  1~7日

  数周至数月

临床表现

  起病急,多有发热等毒血症,腹痛、腹泻较重,便次频繁,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压痛明显

  缓起,多无发热,腹痛轻,便次少,右下腹轻度压痛

粪便检查

  外观多呈粘液脓血便,量少,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量多,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臭味,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可见趱科雷登结晶,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乙状结肠镜检

  主要为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

  散发性、潜形溃疡,周围红晕,溃疡间肠粘膜大多正常

  2.急性普通型菌痢和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普通型:

肠道症状重、中毒症状轻

  中毒型:

肠道症状轻、中毒症状重

  3.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1)高热惊厥:

此症多见婴幼儿,既往多有高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史,常可寻找出引起高热惊厥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一经退热处理后惊厥即随之消退。

  

(2)中毒性肺炎:

此种肺炎病前多有受凉史,多伴感染性休克,有肺炎症状与体征,出现较早,胸部X光片提示肺部感染证据。

无典型肠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粪便(包括肛试)检查无特殊发现。

  (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夏秋季节发生的中毒性菌痢需同乙脑相鉴别。

乙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有个过程,极重型亦需2~3天,较中毒性菌痢为晚。

粪便(包括肛试与灌肠)镜检无异常;细菌培养阴性。

脑脊液检查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有诊断价值。

  六、治疗

  病原治疗

  主要是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学治疗。

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可酌情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等。

  七、预防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

管好水、粪、饮食,消灭苍蝇。

  3.增进人体抵抗力。

第三节 霍 乱

  

(1)病原学:

病原体及其分型

  

(2)流行病学:

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

  (5)诊断:

诊断方法及确诊依据

  (6)治疗:

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一、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性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

  二、流行病学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

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

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

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

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

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三、病理生理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与入侵菌量较多时,弧菌即进入小肠,依其粘附因子紧贴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肠毒素,细菌崩解还可释出内毒素。

霍乱肠毒素为分子量84kd的蛋白质,由亚单位A和B组成,不耐酸,不耐热。

肠毒素借助于亚单位B与细胞膜表面的单涎酸神经节苷脂结合,使活性亚单位A进入细胞膜,A单位中具二磷酸腺苷(ADP)一核糖基转移酶活性,刺激ADP-核糖,使其转移到具有控制腺苷环化酶(AC)活性的三磷酸鸟呤核苷(GTP)结合蛋白中,使GTP酶活性受到抑制,GTP不能水解成GDP,使AC活性相对增强,促使细胞内三磷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

cAMP浓度的急剧升高,抑制肠粘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导致肠腔水分与电解质大量聚集,因而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

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

病程通常分为3期。

  1.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

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

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五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

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

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2.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

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

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

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工手,腹凹陷如舟。

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

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心律不齐等。

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3.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

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五、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1周内曾在疫区活动,并与本病患者及其排泄污染物接触。

  2.临床表现

  具有剧烈的“米泔水”样腹泻、呕吐,严重脱水等表现者应想到本病;对于流行期间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泻吐患者应作为疑似病例处理;对离开疫区不足5天发生腹泻者也应按上述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红细胞总数和血细胞比容增高,白细胞数可达(15~60)×1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增多。

血清钠、钾降低,输液后更明显,但多数氯化物正常,并发肾功能衰竭者尿素氮升高。

  

(2)细菌学检查:

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或呕吐物悬滴直接镜检,可见呈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暗视野下呈流星样运动,可用特异血清抑制。

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

细菌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增菌,后用选择培基分离,生化试验鉴定。

  (3)血清学检查:

抗菌抗体病后5天即可出现,两周达高峰,故病后2周血清抗体滴度1:

100以上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其它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杀弧菌试验也可酌情采用。

  六、治疗:

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本病列为甲类传染病,故对患者应严密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培养致病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

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须彻底消毒。

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是:

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1.静脉补液法

  静脉补液可采用5:

4:

1溶液,即每升液体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和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20ml;或用3:

2:

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或1/6mol/L乳酸钠液1份。

输液量与速度应根据病人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血细胞比容而定,严重者开始每分钟可达50~100ml,24小时总入量按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4000~8000、8000~12000ml。

小儿补液量按年龄、体重计算,一般轻、中度脱水以100~180ml/kg·24小时计。

快速输液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2.口服补液法

  霍乱患者肠道对氯化钠的吸收较差,但对钾、碳酸氢盐仍可吸收,对葡萄糖吸收亦无影口向,而且葡萄糖的吸收能促进水和钠的吸收。

因此对轻、中型脱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补液。

口服液配方有:

①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和氯化钾1.5g;②每升水含葡萄糖24g、氯化钠4g、碳酸氢钠3.5g、柠檬酸钾2.5g。

成人轻、中型脱水初4~6小时每小时服750ml,体重不足25kg的儿童每小时250ml,其后依泻吐量增减,一般按排出1份大便给予1.5份液体计算,也可采取能喝多少就给多少的办法。

重型、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则先行静脉补液,待病情好转或呕吐缓解后再改为口服补液。

  3.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短腹泻期,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

可首选四环素,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0.5g;小儿按40~60mg/kg/日计算,分4次口服,疗程为3~5日。

对于四环素耐药株感染患者可予多西环素300mg/次顿服。

其他如氟哌酸、红霉素、磺胺类及呋喃唑酮等也均有效。

小檗碱不仅对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缓肠毒素的毒性,也可应用。

  4.对症治疗。

  5.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已6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

如无病原培养条件,须隔离患者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5天方可出院。

  七、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及时检出病人,及时隔离,对密接者严密检疫,进行粪便检查和药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

病原体

  

(2)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

皮肤粘膜瘀点的发生机制

  (4)临床表现:

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5)诊断:

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依据

  (6)治疗:

普通型流脑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伤,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一、病原学

  脑膜炎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白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的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发现。

  二、流行病学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染期多数超过发病后10天,本病隐性感染率高。

通过呼吸道传播,病原菌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仅约1%为典型流脑表现。

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11月到来年5月,3月到4月是高峰。

人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力,但随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多,使流脑呈周期性流行。

  三、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和毒力强弱、人体防御功能有关。

若免疫力低下而细菌数量多毒力较强,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少数发展为败血症。

败血症期间,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出现皮肤粘膜瘀点。

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四、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90%以上。

前驱期仅表现上呼吸道症状。

败血症期重要的体征是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开始为红色,以后为紫红色,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大泡。

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和毒血症状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和脑膜刺激征。

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五、诊断

  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发病,儿童多见)、临床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体征(脑膜刺激征)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及细菌性脑脊液改变(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升高为1×109/L,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核氯化物降低),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六、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就地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药物,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尚未出现耐药,作为首选药。

此外,氯霉素通过血脑屏障较为容易,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疗效相似,用于不适合青霉素或氯霉素治疗的患者。

  七、预防

  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d;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多拥挤的人群;菌苗预防注射制剂为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磺胺类药。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

  

(1)病原学:

常见致病菌

  

(2)发病机制:

微循环障碍学说

  (3)临床表现

  (4)治疗:

抗休克治疗原则

  

  一、病原学

  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等。

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多见,约占1/3,如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菌属、类杆菌属等。

亦可见于革兰阳性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球菌、链球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等。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也极易引起。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则较少见。

原有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烧伤、器官移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或长期留置导管等易于继发感染性休克。

  

  二、发病机制:

微循环障碍学说

  微生物及毒素致机体反应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功能失常,特别是循环和微循环功能障碍乃是休克发生的中心环节。

  1.休克早期

  休克早期由于毒素对心肌的作用,心肌收缩开始即稍有减弱,但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减少而血管阻力亦低,故呈现为高动力型即高排低阻型暖休克。

  2.休克中期

  随着组织细胞、血管内皮在前述细胞因子、活性物质作用下,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血液渗出、血浆浓缩、毛细血管外漏,血管在血小板等释放的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同时心肌抑制因子释放,使心肌收缩进一步减弱,心排血量减少,结果形成低动力型即低排高阻型冷休克。

  3.休克晚期

  血液浓缩、粘稠、易凝,加上病原体、毒素及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的直接作用,血小板的凝集及破坏,激活了内凝血系统及外凝血系统,导致先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着即有继发性纤溶发生发展。

由于心搏出量和血压进一步降低,此时细胞受损对钙摄入与排出受阻,血管张力进一步下降,且对各种血管活性药物不起反应。

为了保证心脑的血液供给,组织大量释放组织胺使皮肤、肌肉、肾、肺、肝、胃肠道等血液灌注不足。

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网,使静压增高,血浆外渗,有效循环量再度减少,这种病理生理过程终致血液动力严重改变,组织器官从功能到形态发生改变,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4.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1)肺:

感染性休克时肺的微循环灌注不足,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大小肺泡不能维持一定张力,从而发生肺萎陷。

当肺部发生DIC时,微血栓形成致肺组织淤血、出血,间质水肿,肺泡有透明膜形成,因而肺实变。

  

(2)心:

休克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断裂、间质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缺氧。

亚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肌质网摄Ca2+能力减弱,Na+-K+-ATP酶泵失活,代谢紊乱,酸中毒等可致心力衰竭。

  (3)肾:

休克时为保证心脑的血供,血液量重新分配.而致肾小动脉收缩,使肾灌注量减少。

因此在休克早期就有少尿甚至间隙性无尿。

在严重而持续性休克时,可造成肾小管坏死,间质水肿,致急性肾功衰竭。

并发DIC时,肾小球血管丛有广泛血栓形成,造成肾皮质坏死。

  (4)脑:

脑组织需氧量很高,其糖元含量甚低,主要依靠血流不断供给。

休克时脑灌注不足,星形细胞发生肿胀而压迫血管,血管内皮细胞亦肿胀,造成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态异常而加重脑缺氧,致脑水肿。

  (5)肝和胃肠:

休克时易致缺氧,持久的缺氧使肝脏代谢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功能受损,糖元耗竭。

肝小叶中央区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

胃肠粘膜在休克各期也同样存在微循环的变化,缺血的粘膜损伤可以形成溃疡,病人表现为呕吐或血便。

  

  三、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

  机体应激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呈现寒战高热,个别严重病人可有体温不升反降低之表现,血压正常或稍偏低,但脉压差小,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眼底检查可见动脉痉挛,唇指轻度发绀,神志清楚但表现有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