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074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6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docx

武汉某工程二期c组团桩基工程锤击管桩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简介

武汉××二期(C区)工程由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武汉××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

由××监理公司监理。

我公司凭借雄厚的实力以及丰富的施工经验来参与本工程的桩基施工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该工程基础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锤击法施工。

根据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为PHC-A300(70)和PHC-A400(95)两种,总桩数为1005根,预计总桩长为35145延米。

设计桩端持力层为第⑦层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或第⑧-1层粉细砂夹粉土、粉质粘土。

桩端全断面入持力层≥1.2m和≥2.0m。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550KN(700KN)和800KN(1200KN),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

预计工作量见表1.1。

预计工作量统计表表1.1

序号

楼栋号

预计工作量(m)

预计工作量(m)

备注

φ300

φ400

1

301#楼

755

5440

φ300桩24根,φ400桩158根

2

302#楼

810

2900

φ300桩284根,φ400桩100根

3

303#楼

4238

3159

φ300桩122根,φ400桩91根

4

304#楼

4591

3219

φ300桩119根,φ400桩81根

5

305#楼

2964

φ400桩78根

6

306#楼

3081

φ400桩78根

7

307#楼

2402

φ400桩78根

8

308#楼

737

855

φ300桩25根,φ400桩29根

合计

11133

24021

含试桩

为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以及自然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依据

2.1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2.1.1《××二期(C区)桩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1.2《××二期(C区)桩基工程招标图》;

2.1.3××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二期(B、C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2.2质量、技术相关规程规范

2.2.1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2.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2.4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2.5国家标准《钢筋焊接验收规范》(JGJ18-2003)

2.2.6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2.7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2.2.8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国标图集03SG409)

2.2.9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2.10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

2.2.11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

2.2.12湖北省地方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DB42/489-2008)

2.3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2.3.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2.3.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2.3.4《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2.3.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96)劳部发138号)

2.3.6《职业安全卫生公约》(第155号公约)

2.3.7《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

2.3.8《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92)

2.3.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3.10《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99)

2.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4号)

2.3.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3.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J33-2001)

2.3.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2.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相关法律法规

2.4.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2.4.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6号)

2.4.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32号)

2.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

2.4.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

2.4.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第49号)

2.4.7《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主席令第90号

2.4.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4.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77号)

2.4.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32号)

2.4.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4.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号)

2.4.1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2.4.1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4.15《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2.4.1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3-93)

2.4.1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2.4.1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

2.4.19《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

2.4.2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J3082-99)

2.4.2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

2.4.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GB15562.1-1995)

2.4.2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GJ46-2004)

 

3.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施工水电需求

3.1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有序的布置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其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经过对施工现场及现场平面图的细致研究,对该场地平面布置的原则如下:

3.1.1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临时设施。

全部临时设施的平面位置和占地范围不超过业主提供的征地红线范围。

3.1.2临时设施除满足施工需要外,还要符合环保、安全及卫生要求。

考虑好环境保护规划。

3.1.3水、电、路、临时建筑等综合考虑,尽量避免重复设置。

3.1.4不妨碍施工测量放线,同时保障施工道路的运输畅通。

3.1.5依据实际地形布置场地、修筑施工便道。

3.1.6材料堆场靠近施工现场,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距离。

3.1.7尽量集中,便于管理,布置具体,分区明确,减少交叉,便于文明施工。

各专业施工队之间作业相互不产生干扰。

3.2施工用水

综合考虑工期要求和设计工作量大小,拟在现场设置2个接水口,开工前在场地四周布设供水管线,并预留接水口,保证施工的现场生产、生活用水。

在施工现场场地地势较低的一侧设临时排水沟,并将水引至主排水沟(保证施工区先完成排水沟的施工),确保雨水、冲洗水、场地积水等能及时排出。

对于因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废水均经过水沉淀处理池处理后,方能外排,做到不污染环境。

3.3施工用电和施工照明

根据工期要求和工作量大小,施工现场需提供400KW施工用电量,方可满足施工需要。

拟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1个总配电柜,施工前从总配电柜引出多个分配电柜,用以提供本区施工用电。

施工前沿施工现场周边架设电缆,设置3~4个分配电柜。

从总配电柜到分配电柜上的电缆线,按主电缆布设要求进行架设。

由分配电柜到操作箱上的小电缆则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架空布设。

总配电柜、分配电柜及操作箱均应用良好的接地接零及漏电保护装置。

所有配电柜、操作箱均应搭建防雨棚。

在各施工作业区域四周设置镝灯,机台设置碘钨灯,保证夜间施工作业区照明充足,同时在施工道路、临时设施、生活办公区设置照明灯具。

3.4施工通信

为保证施工现场内外联系畅通,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移动电话,便于联系。

3.5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在项目部所区域地设置机械设备存放场地及维修组、材料备件仓库和办公室、会议室、保卫值班室及厕所等临时设施。

3.6施工场地总平面管理

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及施工内容实行动态管理。

出入口处悬挂标牌、出入制度说明牌、安全警示牌等,教育职工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纪律。

凡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所指定的材料堆放位置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场地、物品勤维护打扫,保持现场环境干净整齐、无垃圾、无污染。

3.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后)

3.7.1施工临时用地表

施工临时用地表表3.7.1

用途

面积(m3)

位置

需用时间

门卫

20

场地东侧

70天

生活区

400

场地东侧规划空地

70天

办公区

100

场地东侧规划空地

80天

材料仓库

400

场地东侧

70天

管桩堆场

800

场地北侧、东侧

60天

配电室

30

场地东侧

70天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图纸会审:

在收到甲方提供的施工图后,认真阅读,记录图纸中存在的疑问;参加由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疑问,设计院答复后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4.1.2技术交底:

项目部及时组织项目部成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和应注意的事项。

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熟悉地质情况,了解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了解场地地下管线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

4.1.3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水准点、坐标控制点及红线图建立适合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其中重要的控制点要做成相对永久点加以保护,并请业主和监理予以核验。

4.2生产准备

4.2.1施工临时道路:

施工前在现场内修筑二条主干道,并确保通过30T载重车和吊车,在场地内布置环形临时道路,保证进出车辆行车畅通。

在场地出口处设置洗车槽一个及高压清洗机两台,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避免车辆将渣土带至场外污染环境。

4.2.2供电:

从分电箱沿周边道路或围墙铺设电缆至桩机配电箱,以免影响场内车辆运行。

4.2.3供水:

从水源点沿围墙在场地四周铺设现场用水管道。

4.2.4场平:

施工前期需对场地进行平整,保证正常施工和施工机械正常进出。

对于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采用挖掘机或空压机进行清理。

4.2.5现场规划用地

4.2.5.1制定现场规划平面布置图,充分利用外围空地,设置临时设施(包括办公、仓储、生活用地);

4.2.5.2合理布置现场临时道路,尽量避开桩位;

4.2.5.3组织人员、机械和材料有序进场

对所有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树立安全警示标志牌及各岗位责任制牌。

 

5.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

该工程采用锤击法施工,其施工技术方案及主要分项难点控制措施如下:

5.1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方案

5.1.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5.1.2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要求

5.1.2.1地下旧基础及其它障碍物进行清理、排除,严禁用桩段直接打入。

5.1.2.2各项施工参数应严格按照试桩确定的施工参数执行。

5.1.2.3锤击桩机应根据土层情况、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等因素取足额定重量。

5.1.2.4锤击桩场地坚实、平整,并采取措施保证锤击桩机平稳无较大沉降,锤击过程中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同步校正桩身垂直度,以保证桩身轴心受压;严禁直接用锤击桩机将桩身拨正,桩基施工应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

5.1.2.5桩帽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桩帽宜做成圆筒型,套桩头用的筒体深度宜为35~40mm,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2~3mm,并设有导向脚与桩架导轨相连,保证与柴油锤的中心线重合;桩帽应设有桩垫层和锤垫层两部分,”锤垫”设在桩帽的上部,与柴油锤的下冲击体接触,保护柴油锤和桩头。

”锤垫”一般采用坚纹硬木或盘圆层叠的钢丝绳制作,厚度宜取15~20mm。

”桩垫”设在桩帽的下部套筒的里面,与管桩顶面相接触,一般是用麻袋,硬纸板,水泥纸袋,胶合板等材料制作。

5.1.2.6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

送桩器长度宜做成送桩深度的1.5倍。

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一般采用套筒式送桩器,套筒深度宜取250~350mm,内径应比管桩外径大20~30mm。

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垂直。

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

桩帽、送桩器内应垫有缓冲垫,对缓冲垫的要求:

在桩帽内先盘好三层钢丝绳,并加垫好厚100mm的圆盘木,木头的竖纹应与桩帽平面垂直,中心部分应有内排气孔,桩帽、送桩器应有足够度和刚度。

5.1.2.7桩身强度应达到100%设计强度后自然养护5天以上才能进行锤击。

5.1.2.8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每节桩的入土深度和相应的锤击读数。

5.1.3平整场地

5.1.3.1采用挖掘机和空压机提前处理地下障碍物,并平整场地,确保锤击桩施工顺利进行。

5.1.3.2若道路和施工场地坑洼不平、积水,可采用粘土或砖瓦砾石等铺筑并压实,以便于管桩材料进场、堆放和桩机正常行走。

5.1.4桩位放样

5.1.4.1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计算出每个桩位的坐标,采用全站仪测量放点。

5.1.4.2定桩位时采用短钉、短钢筋钉入地下或涂红漆定位,然后沿桩轴线用白灰粉撒成网格状以便施工时核查桩位。

5.1.4.3桩位测放时,应分批分段放样,不宜放的太多或全部放出,以免施工时挤压偏位。

5.1.4.5桩位放好后,质检员用5m钢卷尺按图纸复核相邻桩位间距,控制桩位偏差≤1cm。

5.1.4.6自检合格后立即做好测量报检资料,及时申报监理验收,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1.5桩机就位

5.1.5.1桩机就位后调整机座水平,然后按管桩规格尺寸,以桩位为中心,画一个与管外径相等的圆,桩管对中时,管外径应与圆边框线重合。

5.1.5.2在桩机周围可通视安全处(一般距桩机15m左右)呈直角方位分别设置两台经纬仪,测量桩管的垂直度。

机长也应在机座前方吊挂一个线锤,时刻注意观察桩管锤击时可有出现的遇障碍物挤偏等异常情况。

5.1.6插桩

5.1.6.1桩打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

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要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

开始要轻轻打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打。

校核桩的垂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互成90°)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

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

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并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

5.1.7沉桩

5.1.7.1工程桩在施工前,应根据桩长,在匹配的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作为原始记录。

5.1.7.2为保证打桩机下地表土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保证打桩机施工安全,采用厚度约2cm厚的钢板铺设在桩机履带板下,钢板宽度比桩机宽2m左右,保证桩机行走和打桩的稳定性。

5.1.7.3桩机行走时,应将桩锤放置于桩架中下部以桩锤导向脚不伸出导杆未端为准。

5.1.7.4桩机进场安装调试后移至起点位置处就位,利用导杆垂直仪,使导杆调至初步垂直,而后进行第一节桩起吊,且对准地面已放好的桩位,使桩尖缓缓地插入土中30~50cm,并处于稳定状况,然后用两台经纬仪进行双向垂直校正,直至桩身垂直度符合要求(注:

桩端入土3m后不得校正垂直度,若发现有偏差,应起拔回填后重新插入),此时应松开起落架,根据现场地质情况,控制桩锤的打击能量,若遇到虚土或软弱土层时,应先关闭油门冷打,若每击贯入度小于100mm时,打开油门,启动桩锤进行锤击;在沉桩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桩锤、桩帽、桩身中心三者在同一垂直线上,不得偏心锤击,施工过程要求连续,中途不得人为停锤。

遇到异常情况,如贯入度突变,桩身倾斜或桩顶碎裂,桩身开裂等现象应立即停锤并通知有关部门。

5.1.7.5打桩顺序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关系确定:

a)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b)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c)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d)根据桩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

根据管桩规格,宜先大后小。

5.1.8焊接接桩

遇到多节桩需接桩时(电焊接桩),下节桩至地面预留高度为50~75cm。

操作时,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应保持顺直,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对直后,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

5.1.8.1焊接准备

a)焊接前操作人员应检查电焊机是否运行正常;焊把线是否有破损;焊钳钳口的磨损程度以及焊把接线是否良好等,必须保证实能安全而充分地进行焊接。

电弧焊采用3台BX3-500-2交流电焊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焊接电流500A;焊接电流调节范围160~210A;额定工作电压40V;100%负载持续率时焊接电流388A。

b)焊接前应将两个桩头上下角钢连接范围内及桩帽顶面的铁锈、油污、混凝土渣、泥土、水垢等清理干净,并且两桩帽应紧贴后方可施焊。

5.1.8.2焊接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焊接时,应由三个电焊工在互成120度角的方向同时施焊。

焊接时应使焊矩角度保持在30°~45°之间。

第一层必须用Φ3.2mm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以后方可用粗焊条(Φ4mm、Φ5mm),拼接处坡口槽的电焊应分三层以上对称进行环缝连续焊接,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每层间的焊渣必须清除后再焊下一道,坡口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

5.1.8.3焊缝冷却

采用E4303焊条焊接的焊缝须在焊后自然冷却1.0分钟,待焊缝冷却后,再继续沉桩。

5.1.9送桩

当设计桩顶标高在自然地面以下时,必须利用送桩器进行送桩。

送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送桩器应套正桩头,不得倾斜而影响桩头的质量;

b)送桩器帽内与桩头之间设置钢丝绳垫圈及木板作衬垫,防止打爆桩头;

c)送桩器应进行垂直度调整后方可进行锤击。

5.1.10终止沉桩

5.1.10.1成桩时的成桩标准应按设计要求和试桩经验进行。

以沉桩贯如入度和桩长双控,以贯如入度控制为主,桩长控制为辅。

终止沉桩以最后三阵(每阵十锤),每阵贯入度小于2cm可停止沉桩。

5.1.10.2当遇异常情况,如遇孤石、送桩深度过深等现象,应找有关技术人员商讨处理方法。

5.1.11空孔处理

由于送桩后产生的空孔对工地安全及文明施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防止人身伤害,送桩后产生的空孔应及时用砂回填至自然地面。

5.1.12桩机移位

单桩施工完成后,施工员应如实做好施工原始记录,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桩机移位方可至下一桩位进行施工。

5.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5.2.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位测量及垂直度控制:

5.2.1.1桩位测量及垂直度的控制:

本工程测量时,建立统一的测量控制网,利用全站仪测放桩位,确保桩位准确,桩的垂直度控制采用两台经纬仪来控制,施工中每台打桩机尚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量测桩身的垂直度。

5.2.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质量及桩基施工时的质量控制:

5.2.2.1施工用桩选用建华管桩。

沉桩前对桩身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管桩的外观,有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对管桩尺寸进行检查:

桩径(±5mm)、管壁厚度(±5mm)、桩尖中心线(<2mm)、顶面平整度(10mm)、桩体弯曲(<1/1000L)。

管桩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且要达到龄期。

5.2.2.2管桩进场后现场堆放时堆放场地坚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按施工流程、不同长度分别堆放,严禁混堆;场地许可时要单层堆放,需叠层堆放时,不得超过3层。

5.2.2.3贯入度的控制:

采用锤击法打桩,由桩长和贯入度双重控制,根据试桩时确定的参数来控制收锤标准。

为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应将地质勘察情况标注于施工图纸,必要时现场作标记划定范围,在施工前进行的技术交底上向现场施工员、各桩机班组成员交底清楚。

严格按照试桩时经质检部门检测提出锤的落距要求执行,防止施打时管桩爆裂,若出现爆桩,应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执行并及时上报给业主、监理及设计院。

5.2.2.4穿越淤泥淤泥层施工

本工程存在④淤泥质粉质粘土、⑤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管桩在穿越该层时应保证其垂直度,应采取控制落距,重锤低落的锤击方法。

另外管桩对接必须保证接桩的焊接质量。

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电焊条用E4303,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电施焊时,宜先在坡口周边先行对称点焊4~6点,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焊接层数不得小于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在外层施焊。

焊缝应饱满连续,焊接部分不得有咬边、焊瘤、夹渣、气孔、裂缝、漏焊等外观缺陷,焊缝加强层宽度及高度均应大于2mm。

5.2.3桩基施工时的安全控制

5.2.3.1施工前进行安全交底,由专职安全员向现场施工员、各桩机班组成员交底清楚,起吊管桩时,下面严禁站人。

5.2.3.2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盖,确定安全生产目标,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措施,设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专职安全员随时随地巡查施打现场。

5.2.4遇到孤石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5.2.4.1若孤石埋深较浅,采用挖土机开挖。

5.2.4.2若遇到埋深较深的孤石可采取引孔的措施。

5.2.4.3若碰到孤石而断桩和偏桩时要及时上报甲方设计部及监理和设计院等有关单位前来进行处理,同一承台有一根桩异常情况时,应停止该承台施工,桩机移至第二个承台进行施工,待处理方案完整之后方返回前一承台施工。

5.2.5打桩常遇问题及防止措施与处理方法:

5.2.5.1桩急剧下沉:

遇软土层,土洞;接头破裂,或桩尖劈裂:

桩身弯曲或有严重的横向裂缝,落锤过高,接桩不垂直。

将桩拔起检查校正重打,或在靠近原桩位补桩处理。

5.2.5.2桩不易沉入或达不到设计标高:

遇到埋设物,坚硬土夹层,打桩间隙时间过长,摩阻力增大,遇障碍或碎石层。

用钻孔机钻透后再打入;桩身跳动桩锤回弹桩尖遇树根或坚硬土层;桩身过曲;按桩过长。

检查原因,穿过或避开障碍物;如入土不深应拔起避开或换桩重打。

5.2.5.3桩顶击碎桩身折断施工中遇到坚硬砂土夹层;混凝土强度不足;桩身不直或桩顶不平:

桩帽顶板变形,锤击能力偏心,锤击次数过多,混凝土疲劳破损;遇到大块石,旧基础等。

不能强穿硬砂夹层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的办法;选用与锤重相适应的桩帽及弹性垫,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