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docx
《云南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云南省砚山县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
1前言
1.1设计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是项目实施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
它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利用必要的准确的设计基础资料,以图、表方式对项目的各项工程进行通盘研究、总体安排和概略计算,对各项拟建工程作出基本技术、经济规划,并为后续的项目投资建设实施进度和质量,落实组织管理。
是分析评价项目建设综合效益的主要依据。
通过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也能使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的具体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工作能力,学以致用。
1.2设计思路
(1)在地形图上划定一个完整的小流域(回龙小流域),并量算流域面积;
(2)对小流域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对每一类型的面积进行量算;
(3)根据立地类型的特点配置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4)对每一种林业生态工程林种进行造林模式设计,包括树种的选择、整地方式方法、种植点配置、苗木规格、造林季节、种植等内容;
(5)进行简单的效益分析;
(6)进行简单的经费概算。
(7)设计结论
2回龙小流域概况
回龙小流域位于云南省砚山县中部,距县城西北3km,属珠江流域水系,流域面积19.64km²。
耕地占46.2%,林地占33.7%,荒山荒坡占15%,水域占2.7%,难利用地占0.3%,非生产用地占2.1%。
最高海拔1900米,呈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400米。
地层以碎屑岩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12.5mm,80%以上降雨集中在5~9月,11~4月为旱季。
土壤侵蚀模数为2600T/km²·a,年侵蚀总量5.1064万吨,属中度侵蚀。
流域内的回龙水库是砚山县城区唯一水源地,同时担负着江那坝子0.66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323国道从流域内穿过,所以必须做好流域规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回龙小流域位于云南省砚山县中部,距县城西北3km,距州府文山35km,距省会昆明336km。
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04°17′44″,北纬23°36′50″。
东与江那镇大外革村委会相邻,南与江那镇郊址村委会相邻,西与江那镇路德村委会迤勒村相邻,西北与江那镇舍木那、铳卡两村委会相邻。
回龙小流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公革河的一个集水单元,为公革河的源头,交通便捷,323国道从境内穿过。
2.1.2地质地貌
回龙小流域位于云贵高原南缘,总体地势自西向东倾斜,高原面保存较完整,地貌类型属侵蚀构造——浅切割中山山地地貌。
构造侵蚀中山丘陵地形,地质构造较复杂,其两侧为三江褶皱系哀牢山褶皱带,褶皱的翼部伴有平行的小断层,地层以碎屑岩为主,出露有第四系、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地层。
2.1.2.1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河谷、洼地、山坡、山麓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较小。
(1)残坡积层(Qel+dl)
分布在山坡、山麓等部位,岩性为浅黄色紫灰色砂质粘土,含少量碎石,局部有白色粘土透镜体,结构松散。
(2)冲洪积层(Qal+pl)
分布在河谷底部,岩性为浅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砂浑圆状、次棱角状砾石、漂石。
2.1.2.2泥盆系(D)
(1)下泥盆统坡脚组(D1P)
棕黄色、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局部夹粉砂岩,厚43~256米。
(2)下泥盆系统翠峰山组(D11)
上部紫灰色,棕红色页岩夹粉砂岩,中部灰白色中层状细砂岩,下部紫红色页岩及粉细砂岩。
厚91~1334米。
2.1.2.3奥陶系(Q)
下奥陶统湄谭组(Q1m)
浅黄、灰绿及浅色薄弱——中层粉砂岩、砂质泥岩,局部夹中层细砂岩。
厚124~614米。
2.1.2.4寒武系(E)
上寒武统歇场组(E3x)。
夹深灰色薄——中厚层白云岩、泥质条带白云质灰岩,局部夹少量硅质岩团块。
厚335~613米。
2.1.3水文气象
小流域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云贵高原地带,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ºC,极端最高气温33.2ºC,最低气温-7.8ºC。
七月气温最高,为26.1ºC,一月气温最低,为10ºC左右。
无霜期302天,全年大于等于10ºC积温为4851ºC。
多年平均降雨量1012.5mm,降雨垂直分布特点是随海拔高程上升逐渐递增。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34.9小时,年蒸发量为1100mm。
干湿季节分明,旱季为11至来年4月,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空气干燥、风大、蒸发量大,其降雨量仅占全年14%~17%,而蒸发量却占全年的63%,雨季为5~10月,受西北和东南暧温气流控制,降雨多,占年降雨量的83%~86%。
而其中又以7~8月最多,占全年的17%~23%。
日照短,风速小。
气候垂直变化异常明显,立体气候特征突出。
2.1.4河流泥沙
回龙流域径流面积19.64km²,泉水3处,涧沟12条,径流总量413万m³。
流域内的公革河发源于回龙水库,河道比降2%~8%之间,多年平均含沙率、输沙量及变化趋势为:
70年代含沙率为0.48kg/m³,输沙量为198T;80年代含沙率为0.8kg/m³,输沙量为330T;90年代含沙率为1.19kg/m³,输沙量为419T,含沙率、输沙量呈递增趋势。
2.1.5土壤
回龙小流域内土壤为砂页岩类坡积地表覆盖层,以砂页岩黄壤土、红壤土、鸡粪土为主。
脱硅富铝化作用强烈,铁猛结核较多,有机质含量为1.4%~4.5%,PH值为4.5~6.8。
砂页岩黄、红壤土主要分布在林地、旱地,鸡粪土分布于旱地、水田。
土层厚为0.3~0.5米。
适合植被、作物的生长。
2.1.6植被
由于当地群众水保意识淡薄,森林植被受不同程度破坏,由建国初期50%下降到现在的33%。
坡耕地多,顺坡耕作时有发生,土壤侵蚀严重。
造林结构为云南松、麻栎、栓皮栎、水冬瓜、直杆桉、针阔叶混交的灌木林为主,以蕨类、豆科、菊科、茜草科等草本植物为辅。
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等;经果林有桃、李、椿、梨、柑、桔、竹等。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回龙小流域内共有5个自然村765户3359人,境内居住着汉、壮、彝等民族,人口密度171人/km²。
农业人口3334人,占流域人口的99.3%,农业劳动力1930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2.1耕地
回龙小流域有耕地面积907.93公顷(13619亩),占流域面积的46.2%。
其中,水田99.80公顷(1497亩);梯田41.73公顷(626亩);坡耕地766.40公顷(11496亩,其中大于25º的630亩)。
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84.4%。
过多的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灌溉设施欠缺,部分水田、梯田呈“靠天吃饭”局面,干旱季节对作物长势极为不利。
2.2.2.2林地
流域内林地为662.87公顷(9943亩),占流域面积的33.7%。
疏幼林323.53公顷(4853亩),占林地面积的48.8%;有林地329.73公顷(4946亩),占林地面积的49.7%;灌木林3.20公顷(48亩);果木林6.40公顷(96亩)。
2.2.2.3水域
回龙流域水域面积为53.07公顷(796亩),占流域面积的2.7%。
主要由回龙水库、公革河、泉水、水工建筑物构成。
2.2.2.4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包括荒山坡及难利用地:
荒山荒坡295.00公顷(4425亩),占流域面积的15%;难利用地包括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等,共6.20公顷(93亩)。
2.2.2.5非生产用地
非生产用地包括村庄、交通用地、田坎、坟墓、田间道路等,共39.40公顷(591亩),占流域面积的2%。
土地利用现状详见土地利用现状图(HL-1)
2.2.3农业生产情况
流域内现有耕地面积13619亩,属典型的农业区,其中坡耕地11496亩,人均耕地4.05亩,水田1794亩,粮食总产量107.5万kg,农业人均有粮320kg。
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蔬菜等;经果林有李子、梨、桃等。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化程度较低,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0元/人。
2.2.4工、农业产值
回龙小流域地处北亚热带与暧温带交汇处,气候温和,属典型的农业区,目前境内无成规模的乡镇企业,其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经济收入,2001年农业总产值为497.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20万元,林业产值为15.6万元,牧业产值为62万元。
2.3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2.3.1水土流失现状
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为13.85km²,占小流域面积的70.15%,轻度流失面积3.4km²,占流失总面积的24.6%,主要分布于原有疏幼林地。
中度流失面积5.48km²,占流失面积的39.6%,主要分布于荒山荒坡。
强度流失面积4.26km²,占流失面积的30.7%,主要分布于坡耕地。
极强度流失面积0.71km²,占流失总面积的5.1%,主要分布于冲沟地段。
小流域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600T/km²·a,年侵蚀总量5.1064万吨,年平均侵蚀深2mm,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和荒山荒坡,以面蚀为主,伴有部分滑坡。
水土流失强度见水土流失现状图(HL-2)。
2.3.2水土流失成因
2.3.2.1自然因素
2.3.2.1.1地质地貌
流域内地形破碎且高差大、地形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抗侵蚀能力差,在风化和雨水的强烈侵蚀下,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形成了水土流失。
2.3.2.1.2岩性
流域内有较多的砂页岩、砂砾、碎石裸露于地表,易风化,土壤结构松散,遇大雨、暴雨时,易产生泥石流。
2.3.2.1.3植被
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主要措施,由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抗侵蚀能力弱,雨滴直接对地表产生侵蚀。
且流域内坡耕地多,水土流失加剧。
2.3.2.1.4降雨
降雨是形成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回龙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多发生在夏季,且呈单点性暴雨、连续降雨等形式,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内摩擦角变小,易产生滑坡、塌方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3.2.2人为因素
2.3.2.2.1坡耕地
流域内坡耕地较多,且有相当部分为陡坡耕地,据不完全统计,大于25º度坡耕地多达42公顷(630多亩),加上顺坡耕作时有发生,一遇暴雨及坡面径流,极易形成水土流失,增加了“三跑”,导致土壤变薄,耕地减少,土壤肥力及有机质下降。
2.3.2.2.2人口增长
由于区内人口增长过快,生活和生产资源匮缺,农民知识贫乏,水保意识薄弱,生活贫困,传统耕作方式的沿用致使陡坡地增加,加之开荒日趋严重,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2.3.2.2.3植被破坏
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区内人口的过快增长和过度垦荒,而当地群众又长期以薪材作为生活、生产的主要能源,大量林木被砍伐,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之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致使区内林草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50%以上减少到现在的33%。
因此水土保持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2.3.3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使耕地日愈瘠薄,沟壑日愈扩展,流失的大量泥沙不仅淤积水库、坝塘和渠道,抬高河床,降低了河道防洪标准,易引发洪灾;淤埋良田,使耕地砂化、水质变差、水源枯竭,造成人畜饮水困难,阻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1)地力减弱
水土流失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导致耕作层变薄、肥力下降、保水性能变差,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流失,使生产发展受到阻碍。
(2)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
坡耕地多、土壤侵蚀严重的地方,每年雨季,山洪携带大量的泥沙流入河道、水库、渠道等,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益,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3)洪灾频繁、水质变差、人畜饮水困难
由于林草覆盖率低,水源难以涵养,遇暴雨时,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雨季河水浑浊,旱季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