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docx
《读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读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许亢梅
02年4月刊登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
现代教育很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呢?
首先在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要从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主。
其次在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点滴体会。
一、关于朗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它揭示了多读书的意义。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
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
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
我们未对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而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弃置一旁。
我认为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
二、关于文章分析
语言是用来表情达意的。
文章的每个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
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要素。
杂乱的排列绝不会构成优美的旋律。
我认为现代的阅读教学要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把阅读教学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因此阅读教学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对于学生从不自觉地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掌握语言大为重要。
除此之外教师要强调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并掌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克服那种"读书不求甚解"的坏习惯。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辩证地论述了学与思,读书与思考,读书与理解的关系。
上课时时指出不能单纯地强调读或者强调思考,而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通过读,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反之,对课文的理解又促使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倡熟读精思。
三、关于背诵
背诵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素质。
所谓记忆素质,是指记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保持记忆的牢固性和再现的敏捷性。
记忆的完整性表现在对背诵的课文能逐字逐句逐段直至全篇的识记,不应漏掉一个字。
识记的准确性表现在记得很清楚,而不是粗枝大叶、大概的记忆,不能记错一个字。
牢固的识记表现在熟读后能够再现,再现的敏捷性表现在能把背诵的东西迅速地回忆起来。
如何帮助学生背诵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背诵必须朗读。
背诵同样的材料,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
所以,背诵应以反复的大声朗读进行训练为主。
默读,是不出声的读。
它的应用范围广,速度比朗读快。
对于准备背诵来说,默读有助于理解。
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思考,也可以随时停下来重复地读一读、想一想,把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对课文理解深刻了就便于背诵。
学生经过"阅读一一一思考--理解--熟读"等反复训练的过程,背诵时就能琅琅上口。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朱熹)心理学研究证明,意义记忆的效果比机械记忆好。
因此,要背诵的材料必须先让学生充分理解;由字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去领会文章的内容,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
在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熟悉语言因素的基础上,再反复熟读成诵。
、要在背诵的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素质。
四、关于课外阅读
学生的生活阅历还很肤浅,需要增加大量的直接言语经验,同时他们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善于吸收和学习各方面的语文知识,在增长能力和学习知识两方面都处于最佳时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必须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作业安排时也可规定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来增长知识,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了解特定语言环境中各种语言的运用从而发挥学生潜在的语感势能,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读书看报,能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我想这应该是阅读教学最终的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潜能
∙钱滢
2002年5月刊登于《教育研究》
当今时代的中国教育界谈论最多的就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确定“创新教育”的全新学生观,找准教育与创新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学生培养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正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那么,在自然学科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志向是重要。
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
孩子们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乐趣,继而产生志趣。
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学生才会主动地关心自然界,研究自然界,才可能有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和不怕困难的坚强毅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人的兴趣并不是天赋的,对自然界的兴趣是在跟自然界接触的过程中,在影响自然界和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早就有了一点。
孩子们喜欢玩水、沙、石、土,看各种动物和植物的花朵,证实了他们已有了各种各样的兴趣。
他们常问大人: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
月亮为什么有圆有缺?
为什么动物长尾巴?
为什么打雷闪电等。
孩子们对外界敏感,求知欲旺,好奇心强,富于幻想,也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的任务也就在于帮助他们,支持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那么,如何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这种兴趣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自然学科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针对不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善于设“疑”,质“疑”,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上《大气压力》一课时,教师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
先将一个茶杯装上半杯水,用一硬纸片将瓶口盖住,用手按住硬纸片,然后将杯口向下倒置,松开按住纸片的手,水“哗哗”地全部流了出来。
接着,教师再用这个茶杯装满水,盖上硬纸片,然后问学生:
“若我这杯水杯口向下,杯里的水会不会流下来?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会”。
教师将杯口向下,手拿开,结果杯里的水滴水没掉下。
同学们感到很惊奇,并都很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始研究,学生学得极为积极。
另一方面,在自然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紧扣学生现实生活的所需、所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去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是以蚯蚓为例。
蚯蚓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但学生几乎平时并未认真去研究过它。
孩子们迫切需要了解蚯蚓还喜不喜欢在别的地方生活。
真是喜欢避光吗?
贪凉吗?
教师紧扣蚯蚓生活环境中湿度、温度、光的差异让学生去实验研究。
无疑学生会兴趣倍增,从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
二、拓展第二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自然教学的主阵地,但如果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知识面依然非常狭隘。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接近自然,探究自然,步入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去探索,在失败与成功中去体味研究科学的乐趣,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扩展和应用,并对科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例如:
在学习了《池塘群落》一课后,有的学生要看看池塘的“居民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
他们利用课外活动找来了鲫鱼、草鱼、泥鳅、墨鱼和一些小虾、螺蛳等,养在一只大玻璃缸内,天天从池塘舀水来换水,找来各种饲料,建立一个小“人工池塘群落”,连续观察了一个月,各种鱼虾喜欢吃什么?
他们多次反复实验,用科学事实证明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这句话有些不科学。
他们发现:
鱼是否吃别的鱼,不在于它的个子大小,而在于属于哪一类的鱼,再大也不会吃别的鱼;如果是肉食性的鱼,再小也要吃虾。
至于虾米,多在泥巴表面和泥巴中,给人们一种虾米吃泥巴的错觉。
他们灵活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创造,否定了世俗谚语的某些错误,得出了正确的科学结论,十分难得。
三、改革评估方法,带动学生兴趣
传统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估常常是一卷定好坏,导致教师通过说教灌输,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获取高分。
这种评估方式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因此,在上学期,我在三年级开始尝试新的评估尺度,采用多形式考核评价体系,一课堂讨论会、实验操作比赛、小制作、观察自然情况等侧重能力的单项评估为主,书面考核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从此,学生学习时不在拘泥于条条框框之中。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增多了,发言踊跃了;课堂外,学生的足迹遍步学校的各个角落,附近的工厂、企业也留下了学生的身影。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在课内外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让学生确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向,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显现出教育的效应。
学习古代文化培养创新能力
∙黄伟江
2001年1月获区社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中华民族是具有聪明才智,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
无论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古代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它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无不为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而感到无比自豪,为有智慧超群的伟大民族而骄傲。
小学《社会》第三册用了一个单元介绍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这里有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贡献,还有古代教育家孔子、军事家孙武、史学家司马迁、数学家祖冲之、天文学家张衡等一大批古代科学家,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贡献。
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让他们发扬并光大祖国的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进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有些教师和学生往往沉醉于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到无比自豪,无比光荣,忽视了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发扬并光大祖国的文化传统。
那么怎样才能让他们发扬光大祖国的文化传统,把祖国的未来建设得更强大呢?
我觉得在教学这一单元,介绍古代灿烂的文化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知识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载体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学生的知识是形成这一能力的必备条件。
相关的知识是形成相关的创新能力的基础。
小学《社会》是一门学习社会常识教育的重要课程,教材知识面广,涉及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地理及法律等各方面知识。
让学生学好《社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常识,将对学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1、注重学生学习的知识。
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一单元中,有着很多知识学习,我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学习与知识创新相结合,接受知识与智慧训练并举。
例如在学习《伟大的科学家张衡》时,学生对浑天仪、地动仪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并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找来了有关图片,说明了浑天仪是演示天象的仪器,通过齿轮传动,使浑天仪每日均匀地绕轴旋转一周,自动地、近似地把天象演示出来。
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
学生通过讲解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教育启发学生当前地震发生的测定工作已很完备,但是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
如果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别是可以减少人的伤亡。
从而启发学生智慧就在你的手指间,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逻辑起点。
2、注重学生学习的形式。
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形式应该多样化的。
例如可以利用现代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或讲故事、图片展等形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使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为他们创新提供条件。
在教学《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时,我特地剪接了一段录像,让学生观看,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在教学《文化巨人孔子》时,我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孔子提出的名言名句,学生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学到了知识,进一步认识了孔子。
这样比起照本宣读所学的知识更深、更牢。
3、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我在教学《文化巨人孔子》时,告诉学生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也会迷惑不解。
学和思结合是求得知识的必要方法。
由此看出孔子十分重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每个学生应向孔子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做到“四会”,会求师、会访友、会看书、会思考。
二、理想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动力
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材,抱负祖国,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教育学生一些科学家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有远大理想,不畏艰辛,刻苦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孙子和〈孙子兵法〉》时,告诉学生孙子成为军事家从小接受祖辈影响,年轻时就醉心于军事研究。
在教学《司马迁和〈史记〉》时,教育学生司马迁在家庭的影响下,他立志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
那么我们每个学生应向他们学习,自幼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材,从心理上形成强烈的抱负精神,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观条件,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刻苦学习。
当然在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曲折,我在教学司马迁遭受迫害这段内容时,强调一个人在实现自己的理想过程中是会遇到曲折的。
但司马迁并没有被困难所逼退,继续朝着他的理想而奋斗。
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逆境和挫折虽是不利因素,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意志和性格的磨练。
要在逆境中奋起,在挫折中振作,这样更有所作为。
三、实践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媒介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媒介。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动手做过了,才会加深印象,才会新的体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理论,新的观点。
在教学《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时,我教育学生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十分重视研究的方法,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
1、注重实际考察。
2、虚心向劳动人民请教。
3、重视前人的经验。
4、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历时27年,持之以恒,前后经过三次大的修改,才完成全部编写工作。
在教学《司马迁和〈史记〉》时,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也十分重视漫游天下,以获取最真实的资料。
那么我们应从中学习他们的精神,注重实践活动。
因此,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非常注重学生活动,经常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例如在教育《文化巨人孔子》时,让学生收集孔子的名言名句。
在教学活动课《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时,我让学生分组搜集、整理家乡科学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材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培养他们搜集、综合、分析、选择科学文化名人事迹材料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搜集整理过程中,会遇到问题,我让他们自行解决,从中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课堂交流时,更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我还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四大发明》时,我介绍了指南针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后,我让学生回家后也做一个最简单的指南针。
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四、教师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楷模
大教育家孔子对他的学生不但进行言教,也进行身教。
他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言教。
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衷心爱戴。
作为一名教师,培养祖国的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也起着极大的作用。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接班人,那么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能力。
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例如在教学《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时,我介绍了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像竹、木简和帛等,指出了它们的缺点,是不理想的书写材料。
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术,无论是当时还是现代社会中,他的贡献是相当了不起的。
但是现代计算机的发明,使我们的书写工具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一个书包的书现在只要用一个软盘就够了。
可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知识中,应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创新。
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教师应关心天下事,及时更新知识,应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和科研能力。
这样才能解决知识的运用性,知识的系统性,做到以新代旧。
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能培养出有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接班人。
作文的“改外之功”
∙李艳
2002年发表于《平江教育》
作文的“改外之功”,就是指为了修改作文所要做的其他工作。
我任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首先,草稿写好后要放一放。
众所周知,一个人感情特别激动的时候,往往会说出许多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话,当平静下来,才发现许多话原来都是不该说的,于是吃起了“后悔药”。
。
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
一旦确定了内容,选择好材料,他就会变得兴奋起来,拿起笔,一写到低。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对刚刚写好的作文进行修改,恐怕难有成效,绝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对错别字、标点符号的修改上,而不会对内容进行修改。
因为这时候大脑已经形成思维定式,总觉得就应该这样写。
但如果草稿打好,先放一放,等大脑平静之后,再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他们就有可能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如:
没有紧扣题目写啦,内容安排上详略不当啦……这时,就可以让学生修改作文了。
因为在放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可以换一换角度,另一方面学生可能又接受了与此有关的新东西。
我们知道,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这“十载”之中,实际上有些新的东西就是“放”出来的。
“放”的时间可长可短,因人制宜。
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因为大多数是老师布置的作文,有时间限制,一般放上半天、一天即可。
其次是读。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变化一下,“稿读百遍,毛病自现”。
作文课上,我曾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例。
据说白居易的诗之所以通俗易懂且倍受劳动人民欢迎,就是因为他每写一首诗,便读给乡村野老听,直改到他们听懂为止。
对我们同学来说,读法很多,可自己读,也可听别人读,可默读,也可朗读,但最有效的是自己读给别人听,因为我们写文章的目的就是给别人看的,如果别人听不懂,那便不是好文章。
这种修改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以较大的热情投入到作文修改之中,取得的效果是不错的。
第三是多誊。
学生对草稿进行修改,都是用修改符号,一来简便,二来可进一步训练学生熟练地运用修改符号,但若是修改符号用得太多,用钢笔直接誊写到作文本上,难免会有出错的地方,又得在作文本上修修改改了,影响本子的清洁。
因此,学生修改完草稿后,我不急于让他们
誊到作文本上,而是让他们在草稿本上再写一遍。
对于一些认真写作文的同学来说,他们不是机械地照抄,而是眼、手、脑共用,所以不少人誊着誊着,便觉得还有地方需要修改,这时候,誊写就变成一种发现问题的手段。
学生的作文一般篇幅较短,用誊写作为发现问题的手段还是可行的。
高年级的学生有相当的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若能掌握好以上三点“改外之功”,相信你会写出好文章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徐之青
01年发表于《平江教育》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不再是单看他有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有多少创新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巧设探索情景,培育创新精神。
苏霍姆斯基曾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巧设情景,启发学生不断质疑问难,激活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
让学生经常多样化的探索尝试,增强创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愉悦,并有力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出示5只小白兔的图片,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
于是,我让学生从左到右地反复数这5只小白兔,1,2,3,……我说:
“报出你数到几,老师能马上说出你数到第几只小白兔。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有的学生报“8”,我马上说你数到了第3只小白兔。
学生一数,果然没错。
有的学生报“17”,我马上说你数到了第2只小白兔。
学生觉得奇怪极了,都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秘诀。
此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求知的欲望。
但我没有及时告诉他们,而是抓住时机,反问:
“如果老师问你们数到‘11’是第几只小兔子?
”学生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有的说:
“我在心里数,数到‘11’正好是第1只小兔子。
”有的说:
“数一遍是5,数两遍是10,数到11正好是第1只小兔子。
”……学生在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会知识迁移,启发学生创新。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反复强调:
“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所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创造新知识。
这里一定的方法很重要。
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对于知识的来源及应用一无所知,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现在教师要教会学生会充分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化新知为旧知,应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研究探索新知识,引导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进行拼成平行四边形,由此可以推导出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
“如果现在只有一个梯形,我们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
”问题一出,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思维,通过动手剪、拼的方法想出多种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来推导梯形面积方法。
如下:
实践证明,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得出新的结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化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促使学生学习,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采用小组学习,激发学生创新。
课堂教学法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主擂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并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和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课题。
采用小组教学、结合其他授课方法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对一些易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可用小组教学法。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提供一定的学习研究材料的教学具,让学生在小组互相讨论中尽情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思维互补,总结时各小组可各抒己见,遇到问题时再展开讨论。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法”时,64+25=口时。
学生经过讨论出现了多种答案。
如:
60+20+4+5=89,64+20+5=89,60+25+4=89,70+25-6=89,64+30-5=89。
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再次展开讨论,最后达成了共识,以上几种方法都正确,并给予了创意者热烈的掌声。
小组学习,使学生常有显示身手的机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许多问题单靠一个人思考解决往往会很不全面或不能完成,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
四、进行成果验收,评价学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