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82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

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稻麦联合收割机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浙江机械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址:

浙江省临海市江南街道汇丰南路金家汇村

4、项目建设年限:

两年:

即2008年4月—2010年4月

5、项目负责人:

6、项目建设规模:

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

土建投资7000万元,设备投资300万元,其他投资1000万元。

项目达产后年生产植保机械生产线即4000台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

7、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拟征用土地70亩,新建厂房五幢,仓库一幢,办公楼一幢(建筑面积386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147.5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19318.3平方米;项目总用地面积57185.5平方米(其中带征道路面积10740.81平方米),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

其中:

土建投资7000万元,设备投资300万元,其他投资10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700万元。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1000万元,其中由企业从流动资金中抽出资金6000万元,向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3000万元,从其他渠道筹措2000万元。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下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规模

 

 

 

稻麦联合收割机

台/年

4000

 

主要材料消耗(部分)

 

 

 

柴油机

台/年

4000

外购

蓄电池

台/年

8000

外购

履带

条/年

8000

外购

钢板

吨/年

8400

外购

公用工程耗量

 

 

 

年耗电量

万度

38

 

年耗水量

万吨

20

 

新建面积

平方米

42147.5

 

新增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000

 

其中:

固定资产

万元

8300

 

流动资产

万元

2700

 

年销售额

万元

28000

 

年利润

万元

2800

 

财务评价指标

 

 

 

其中:

投资利润率

%

10

 

投资回收期

4

 

资金筹措

万元

11000

 

其中:

企业自筹

万元

6000

 

技改资金贷款

万元

3000

 

其他渠道筹集

万元

2000

 

二、项目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DG/T014-2006《谷物联合收割机》、GB/T5117-2006《谷物联合收割机通用条件》及《Q/AGL004-2008(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

2.《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3.临海市发展改革规化局临发改备(2008)22号

4.浙发改高技〔2007〕1050号

5.浙发改高技〔2006〕616号

三项目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植保机械生产线--稻麦联合收割机4000台,产值达到2.8亿元,年利润在2800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4年。

2.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将以其最先进的技术标准、产品结构、工艺水平、性能水平、使用功能等引领收割机行业的发展方向。

对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实质性帮助。

同时该项目正式投产后,可新增20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多为国家上缴3000—6000万元的税收,为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3.生态效益

该项目在筹建之前,已就对新产品可能造成的对环境影响以《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形式上报到临海市环境保护局,并经过验收检查。

该报告采用的标准及评价依据正确,内容全面,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该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

4.论证结论

通过对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项目经济及社会效益综合研究,认为本项目的实施条件优越,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的意义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是国内首创,唯一一家通过农业部农机推广鉴定的纵向轴流联合收割机,它填补了国内此项目的空白。

对国内收割机行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产业政策,符合临海市经济发展方向。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的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振兴制造业,同时国家对涉农企业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农业机具的补贴力度,这对我们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上,集中力量,把新项目做好做大。

其次,符合浙发改(2007)1050号文件精神“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中第五大项第87条“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保护性耕作和播种的复式作业机具,粮食、粮种的精选、干燥及仓储设备,大中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造林抚育机械、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专用器械,小型农业耕、种、收机械和为设施农业、高效农业服务的新型适用农业机械”

再次,符合浙发改高技(2006)616号《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办法》精神

最后,新项目符合临海市经济发展方向。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我们研制开发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这一新产品,以确保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上台阶,适应市场需要,适合农户需求。

该产品属国内首创,可一次完成作物的切割、输送、脱粒、分离、清选等作业,其性能、技术含量远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

新产品投产后,一是能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二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竟争力;三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增加企业年利润2800万元;五是增加就业岗位200个,每年又为国家多上缴3600多万元的税收,为稳定社会,繁荣经济作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利国利民,一举多得,国家、企业、个人多方受益。

 

第三章项目与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1.项目与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二00八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的高科技产品。

同时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产品购置补贴力度,补贴数额从最初二00五年的3亿到二00八年的40亿直至二00九年的130亿元。

特别是在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析了农业生产形势并指出:

继续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机具种类。

国家从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

从产品技术层面来看,目前,国内市场所有厂家生产的谷物联合收割机都是采用横向轴流的布置方式,这样的产品一是生产效率低下,二是耗用能源较多,这与能源匮乏的中国国情严重不符,加大了使用成本,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与国家的“三农”政策中减轻农民负担脱节,同时也是与国家提倡的大力发展科技型生产技术,发展节能减排产品的“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基于上述原因,我公司本着与国家宏观政策对接,与中国国情相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这一总体目标来研制开发高效率、低消耗的产品,降低产品使用成本。

4LZ-2.0Z型纵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项目的优点

一是高效率.在同等条件下的工作效率比老产品提高20%以上,购机用户的产出收益更高。

二是适应性广.新产品对高产高杆作物的适应性强,因其中间输送槽的宽度达到了560mm,是现有国产全喂入收割机中最宽的,输送能力强,不堵塞。

割台的提升度达到900mm以上,离地间隙达到250mm以上,下水田、上下坡、过田埂等轻松方便。

三是操作方便:

采用液压无极变速行走装置,所有操作与半喂入机一样方便、简洁,便于操作。

该项目的产品有如此优越性能,在技术工艺等各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换代产品的必然选择。

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更是行业发展方向。

 

第四章产品的市场前景

1.市场调查

我们对市场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式调查和走访式两种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国内市场生产能力总量还是供不应求,特别是国家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后,更是激发了农民购机热情,激活了国内市场需求。

全国年产收割机在50000台左右,而市场需求量在70000--80000台左右,农户对高科技产品特别是节能、低耗产品极为推祟。

由此可见我们的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发、生产正好适合市场需求,弥补市场空白。

该产品以其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优质性能而备受用户青睐。

目前国内属于首创,还没有其他产品能够替代。

同时该产品还以让农民买得起的价格,加上国家的购机补贴,让农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真正做到让农民买得称心,用得放心。

而国外市场目前还没有生产同类产品的技术,这就为我们的产品打入国外市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另外还对水稻、小麦、油菜主产区的用户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用户信息、机具情况、机具使用情况、适用情况、和可靠性情况等六个方面。

特别是对机具使用情况如作业质量、操作方便性、维护保养方便性和售后服务等作为重点调查项目。

同时还对农业机械销售单位、全国各地的经销部门也进行了同种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从调查反馈情况看:

一是农户对质优、价廉、技术性能稳定的产品的需求量较大;二是要求产品的安全性能高、操作方便、简捷及售后服务周到。

这些要求刚好符合新产品所提供的所有性能。

2.市场预测

在国内市场方面:

通过市场调查得出的情况,我们针对二00九年的收割机市场的现状,对以后几年作出了大胆的预测:

国内市场尚未饱和,特别是对我们的节能、减排新产品更是反响强烈、需求旺盛,预计收割机年需求量在80000台左右。

因此我们应积极顺应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加快研发速度,大批量规模生产4LZ-2.0Z型纵轴流稻麦联合收割机。

目前国外市场还没有生产同类型产品,我们更应加大营销力度,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在国际市场方面:

从前一阶段在国外试销情况看,一是我们的新产品质量过硬,二是价格相对低廉,三是性能稳定,市场反响良好,销售前景广阔,这为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市场打开销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会乘势而上,抢占国外市场先机,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第五章项目的技术基础

1.项目已经取得的成果

植保机械生产线---4LZ-2.0Z型纵向轴流稻麦联合收割机是我公司自主研发创新的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其中的三项主要部件:

“纵轴流式脱粒装置”、“纵轴流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中的脱粒装置”于2009年4月分别以200920118543.8和200920118544.2申请号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正在受理之中。

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农业部及浙江省农业厅农机鉴定站两级鉴定,推广鉴定证书编号分别为:

部20090189;ZJ2009032。

2.项目的具体技术指标

4LZ-2.0Z型纵向轴流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是国内首创的全新联合收割机。

其技术标准、产品结构、工艺水平、性能水平、使用功能等较以前的老产品都有质的区别。

产品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产品可一次性完成作物的切割、输送、分离、清选等作业,脱粒滚筒轴流的布置方式由横向轴流式改为纵向轴流式布置,使得收割机总体结构比以往更合理,结构更紧凑,重量与同类型的收割机相比更轻。

该机由切割部、输送部、脱粒部、脱粒分离清选部、操纵部和底盘等五部分组成。

配套国内知名品牌—常柴牌4L88蜗轮增压发动机(功率50KW),采用液压无极变速(HST)。

该产品以其技术成熟、工艺精湛、质量优良等特点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其节能、减排、高效、低耗等性能与老产品相比更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性能指标、技术含量、生产工艺精湛等都有很大改进。

各项指标远远高出标准要求,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