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76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docx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

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加。

如何加强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是一个重大课题。

如何对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项目实行有效的投资控制与管理,是取得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从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以及竣工阶段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的内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及为我国节省建设资金的目的,实现优质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的目标。

关键词:

投资控制工程管理策略

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以及竣工阶段,把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建设工程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控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建筑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迁建、恢复等工作。

它具有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工作风险大等特征。

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整体项目管理的水平不高,投资控制意识薄弱,工程建设投资失控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是国家、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对项目的资金回笼、正常运作也造成极大的困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投资控制忽视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重施工阶段,依图算量、定价。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预测与控制都是从项目的施工阶段开始的,即在项目设计阶段结束后,根据施工图纸算量、计价,测算出工程预算价格,作为项目投资控制的依据;工程竣工后依据竣工图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预算金额与结算金额的差值就是投资控制的成果。

由于设计常常未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未按照设计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设计变更记录不明确、责权不清、工作界面重复等问题,对建设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少,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

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各自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其阶段性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对工程项目建设“四算”缺乏密切配合,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具体的有效监督。

多年来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仍较普遍存在。

如据有关部门稽查统计,去年国家计委利用国债资金所安排的建设项目,在稽查的140个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项目概算控制不严,近30个项目严重超概算。

其恶果是打乱了国家投资计划的平衡,浪费了人财物。

导致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

(2).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工程造价管理的全局性或区域性政策法规文件以及有关工程造价的具体管理办法尚不健全和配套,缺乏市场管理规范。

主要表现在: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有关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相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对“四算”进行管理与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到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使所建设的项目少投入、多产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设计多数依靠专业设计院或者境外设计机构完成,设计时间短、任务重。

  建设工程项目是从土地的取得、规划设计开始的,后面的发包、施工、工程竣工、项目的交付使用等过程都是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延伸。

因此,一个好的规划设计不仅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本身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对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提高工程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设单位没有专门的规划设计人才,项目的规划设计依靠专业设计院和境外设计机构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在设计中大多数尚未引入竞争机制,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投资控制指标加以规范,致使设计人员投资控制意识薄弱,在设计时无主动进行多方案比选、设计优化的动力和创造附加值的能力。

而且建设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工程的发包、正是施工常常只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时间短、任务重,加之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常将主要精力放在施工现场,对设计师的设计盲点及设计偏差易于疏漏,导致设计图纸中错、漏、碰、缺现象严重,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大量发生,建安成本大幅增加。

 

(4) 施工过程中投资控制不严格,附加费用经常发生。

 

    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

目前,工程项目建设投资主要由项目的成本部(合同预算部)负责管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由工程部管理。

项目各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经常出现工程不一味地追求建设速度,把工期作为项目管理的唯一目标,造成施工中费用控制不严,赶公费、措施费等大量附加费用的发生,再加上欠缺细部设计、图纸错误多等问题,导致工程预算与最后的竣工决算相差甚远,投资失控的现象严重。

 

二、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

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局(处)长(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

而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

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

又如某项目经理部某技术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为项目部节省了10多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于项目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就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2)重视项目承揽,轻视项目管理。

近几年,根据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设想,一大批水利、电力、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开工。

这为施工企业带来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

各施工企业都把项目承揽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加大了承揽的力度。

由于企业重视工程承揽,轻视项目的管理,出现了项目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滑坡现象。

施工企业要高度认识这种现象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危害,真正从思想上敲起警钟。

只管工程如何干,不管工程如何算。

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只干不算的现象。

许多项目中标上场后,单纯地强调施工方案和速度,只保工程按时完工,忽视工程项目的核算,项目核算上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应引起各施工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3)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4类。

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各专业、各工种之间协调配合不尽如人意,常出现误工、返工等现象,影响工期,影响建筑物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

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常利用施工过程中图纸设计文件供应时间拖延、变更多、施工承包合同不严密,发包工程内容及接口界定不清等获取合同外的施工内容收入,造成工程投资难以控制。

(4) 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工期目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

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5 )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

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项目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

如果搞技术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优质高价材料,即使是材料使用没有一点浪费,成本还是降不下来。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目前存在监理制度不够完善,很多监理工程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监理方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使得问题又回归到业主身上。

三、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对策措施 

(1)、抓好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的“四算”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

这一环节,是投资业主和项目审批机关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决策的重要基础阶段。

在投资估算中要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遵照国家产业方针和政策,对产品市场前景、技术水平、环境保护及产品品种、生产规模、资源条件、外部协作配套条件、厂址选择、占地数量等进行调查分析,综合预测投入是否可行;二是项目工程各个部位造价投入是否合理,能否取得投入少、产出大、效益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此阶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也是审批机关审批立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的基础。

2.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概算。

初步设计投资概算,是设计部门根据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进行工程测量、水文地质等勘察工作,落实外部建设条件,按照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的总概算。

它是继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之后的进一步深化。

要完整反映项目工程的设计内容,客观地反映施工条件,合理地预测设备、主要材料价格的浮动因素及其他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起到控制和确定项目建设全部投资的作用,是计划部门编制安排固定资产计划,签订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工程监理合同、贷款合同和实行建设项目投资包干等的依据。

同时也是控制施工图预算,考核设计经济合理性的依据。

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一经批准,不得任意突破。

对设计部门编制初步设计投资概算的可行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批机关应进行审查核准。

实践证明,通过审查评估的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对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和核准资金投入总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优化节约资金10%左右。

3.依据初步设计编制施工图阶段的投资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投资概算的基础上,设计和绘制出更加详细的施工图纸,并进行投资控制。

施工图预算既是编制招投标书的依据,也是进行工程施工的依据。

施工图预算是继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之后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为施工操作进行直接的准备,一般情况下编制的施工图预算应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4.项目实施完成、竣工验收后阶段的工程结算。

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工程项目最终的实际造价。

工程结算书由施工单位编制,经建设单位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审查。

编制工程决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

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决算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

“四算”围绕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目标,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控制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

在各个阶段的控制范围和内容虽有所不同,但相互之间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既不能相互脱离,又不能相互取代,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

(2) 已规划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建设全过程投资控制。

 

    根据有关专家研究结构和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在工程项目决算和规划设计阶段,项目累计投资虽然只占项目总投资的5%~10%左右,但其影响投资的可能性却达到75%~95% ;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由此可见,项目的建设前期是影响工程投资最重要的阶段,亦是降低成本可能性最大的阶段。

要有效地控制投资,必须做到以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投资控制,为此应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① 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 设计中引入竞争机制,开展设计方案优化竞赛。

以技术先进、造型新颖、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约投资作为衡量设计方案的基本标准。

 

    ③ 在设计中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严格按照可行性中确定的投资目标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肥梁、胖柱、密钢筋、深基础等不合理的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杜绝“三超”现象的发生。

  

    ④ 精确测算、合理制定标底价格。

招投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行量价分离,优选工程承包单位,搞好招投标工作。

 

    ⑤ 从项目筹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实行人、财、物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3) 编制积极的投资计划。

 贬值积极的投资计划是能否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的首要前提。

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编制积极的投资计划应做到:

① 不是被动地按照已确定的技术设计、合同、工期、实施方案和环境等预算工程投资,而是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度、投资、质量、实施方案等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平衡,以寻求最

 优的解决方案。

 ② 投资计划不仅局限于建设成本,还应考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即采用项目全寿命期成本计 划和优化方法编制投资计划。

 ③ 利用项目管理技术——WBS(工作分解结构)方法进行全面详细的投资估算,制定一个全面而周密的投资计划。

WBS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界定工作范围,然后对项目的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细分,分解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

 

    根据投资总目标,对工程费用进行自上而下的逐层分解,把费用分摊到各个WBS要素上,以作为对这些子项目或单元进行设计和计划的依据或限制,并按此限额提出其设计标准、功能及质量要求等。

 

    按照WBS分解结构图自下而上进行费用汇总,与投资目标和计划限额进行对比,衡量每一层单元计划的复合程度,一次决定对设计和计划的修改,形成一个自下而上不断修改-补充-调控-反馈的控制过程。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几乎决定了全部随后的费用。

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设计方案的优化程度,包括用地面积指标、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立面设计、工艺技术方案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结构方案的选择等。

造价人员能够较早参与设计阶段的决策工作,与建设模式的变化有关。

我国不少有识之士根据国际建筑市场的变化,提出我国可以试行推广CM模式。

CM的原含义为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相互靠拢,改变我国长期设计与施工相分离的现象,让设计与施工两个过程尽可能相互沟通和搭接,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也可使工期缩短,对业主有利。

同时又能把承包商与业主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造价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协助业主按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原理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充分优化设计方案m.如某扩建工程项目,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大空间楼板结构的三种结构体系——井字梁结构、BDF管结构、框架梁板结构。

造价顾问公司根据建筑市场造价行情对上述方案作了造价成本分析,结果是BDF管结构在造价上具有明显优势,其造价比框架梁板结构节约17%,比井字梁结构节约12%,同时通过建筑功能和造价方面的进一步探讨,最终成为首选方案。

(4)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在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才能确保项目投资目标顺利实现。

 

  ① 主动控制。

即在事前确立项目的投资目标和编制投资计划时,就应对工程建设中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等有超前的考虑和预测、分析各种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目标和计划偏离的可能性,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输入目标和计划系统,对项目实施主动控制。

它可以解决传统控制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影响”,将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控制效果更加有效。

 

  ② 被动控制。

在项目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追踪监测,通过对项目实际输出工程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偏差,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纠偏,再反馈给计划管理部门付诸实施,使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得到处理,使目标和计划一旦出现偏离及时得到矫正。

 

  ③ 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控制。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均为实现项目投资目标所必须采用的控制方式,有效的控制是将其紧密结合起来,两者缺一不可。

即对项目投资目标的控制既要以预防为主,加大主动控制的力度,又要同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定期、连续的跟踪检查,通过信息反馈实行被动控制,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贯穿建设全过程的动态控制系统,方能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顺利实施。

 

(5)充分利用动态造价信息系统进行投资控制,完善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项目从开工至竣工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变化都会影响建筑市场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从而引起投资要素、利润及风险费的调整,最终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因此,在造价信息系统的指导下,造价部门应在工程的量价分离上进行认真研究。

统一量有利于公平竞争,而价格则应由现在的指导价逐渐过渡到由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上。

在招标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除了要把握住工程造价具有市场动态特征外,还应考虑招标方式、合同条件、工程环境和工程实施等多方面因素。

在施工阶段,造价人员除做好工程计量计价外,还要及时做好工程变更记录,按时编制出详细的月工程预结算书,对合同控制数产生的价位偏差提出分析依据,以便业主及时了解和调整投资偏差的幅度,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价与估算价之间出现过分悬殊的局面。

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动态造价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所谓动态造价信息系统,是在使用计算机的条件下,由人机组成,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由定额管理系统、价格管理系统、造价估价系统和造价控制系统组成,利用该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各种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承包人依据发包人按统一项目(计价项目)设置,统一计量规则和计量单位,按规定格式提供的项目实物工程量清单,结合工程实际、市场实际和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后,提出的包括成本、利润和税金在内的综合单价,由此形成工程价格。

  工程量清单计价提高了企业竞争意识和管理水平。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不但存在着国内竞争,而且还面临着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强化竞争意识,敢于竞争,扬长避短,这不仅是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是先进的施-1——r-艺、科学管理方面的竞争,进而充分体现施工企业的优势、特点和自主性,对促进和提高施工企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只有那些高效、质优、价低的施工企业才能形成利润空间,才能被市场接受和承认。

因此,工程量清单可以提高投资人的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施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清单计价的本质就是“市场定价”。

它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建筑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利于合理阿氐工程成本。

这种计价方式和计价过程体现了企业对工程价格的自主性,有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价格由市场开乡成的原则。

随着建筑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市场日益完善,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的逐步推行,以及我国加入WTO与I訇际接轨的要求,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已势在必行。

(6)加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建立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工作体系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设计阶段几乎决定了全部随后的费用。

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设计方案的优化程度,包括用地面积指标、总平面设计、建筑平面、立面设计、工艺技术方案选择、建筑材料选择、结构方案的选择等。

  造价人员能够较早参与设计阶段的决策工作,与建设模式的变化有关。

我国不少有识之士根据国际建筑市场的变化,提出我国可以试行推广CM模式。

CM的原含义为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相互靠拢,改变我国长期设计与施工相分离的现象,让设计与施工两个过程尽可能相互沟通和搭接,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也可使工期缩短,对业主有利。

同时又能把承包商与业主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传统的投资控制大多局限在概预算和决算,为与国际接轨、有效地控制投资,投资控制的工作职能要明确,工作范围要扩大。

而要建立的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工作体系必须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管理体系。

  投资控制工作职能定义:

一是论证阶段。

投资决策分析、费用估计、项目周期确定、可行性研究等内容。

二是开发阶段。

建立项目组织、资源计划、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等内容。

三是实施阶段。

招投标管理、工作分解、工作排序、进度安排、合同管理、设备与材料采购规划及实施、过程控制、变更控制等。

四是收尾阶段。

质量验收、费用决算与审计、项目评价、项目总结等内容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

其内涵就是:

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A).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质量监督机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可用以下几句概括:

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

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1.建立质量自检制度。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接受企业自身的监督。

企业自身监督就要求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体系,通过自检制度的运行达到质量的持续改进。

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及各施工员(工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总公司质检科组织定期质量验收,做到层层负责的监督对工程质量把关。

  

2.第三方质量监督。

第三方监督指业主(监理)的监督,是目前最权威性的监督。

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或正在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