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687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第9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光荣革命”

(1)历程

内战时期

1640—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进行两次内战,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独裁时期

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后,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实行独裁统治

复辟时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了直接威胁

“光荣革命”

1688年,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为英国国王,复辟王朝的统治结束

(2)意义: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目的:

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内容

①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②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3)意义:

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易误警示]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地位的变化

(1)《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此时国王虽然受到议会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国王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依法执政。

(2)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国王完全失去行政权,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成为“虚君元首”“国家的象征”。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过程

①“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

②“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③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④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影响:

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

[概念阐释]       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4.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背景

①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②英国群众斗争高涨,以及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

(2)内容

①降低了选民的高额财产资格限制,扩大了选民范围。

②重新分配议会代表名额,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3)意义: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内阁权力的膨胀——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

(1)原因

①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完成。

②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

(2)表现

①内阁占用了议会会议的大部分时间。

②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和取得一部分立法权。

③内阁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④首相和内阁对议会的控制加强。

[轻巧识记]       英国君主立宪制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英国宪政的发展历程

史料一 ①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史料二 ②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年

《大宪章》

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

《三年法案》

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年

《人身保护法》

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年

《权利法案》

③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

①“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

史料二:

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

②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1215—1701年”→持续时间长;“中间经历了六次改革”→采用渐进式变革的方式;③“进一步限制王权”→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

[学会用史]

(1)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

结合史实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与国王之间为限制王权持续妥协的具体表现。

【提示】 理由:

“光荣革命”保留了国王。

表现: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的权利;确立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2)史料二说明了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宪政进程对其历史发展的影响。

【提示】 政治上,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论归纳

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1)连续性:

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

(2)渐进性: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1.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的“转折点”最主要体现在(  )

A.议会与国王互相实现了权力平衡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继承议会传统并实现了民主政治

D.《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 [议会权力高于国王,并非“权力平衡”,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使得英国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故B项正确;“议会传统”在英国历史上指议会决定是否征税,但“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不仅限于此,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与本题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

]

2.伊丽莎白二世成为英国迄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见证了12位英国首相,也是英国民众非常尊敬和欢迎的君主。

她几乎不会对任何政治事务进行表态,对任何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都保持沉默,以表示她的不干涉和“绝对的公平”。

据此可以看出,英国君主(  )

A.为了取悦民众,拒绝行使手中应有的权力

B.是可有可无的虚君,但能代表国家出访

C.无权任命首相,也不能干涉国家政治生活

D.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

D [英国君主手中并无实权,且其保持沉默也并非是为了取悦民众,故A项错误;英国君主并非可有可无的虚君,是英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英国君主有权任命首相,尽管是形式上任命,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是国家的象征,手中没有任何实权与材料和史实相吻合,故D项正确。

]

3.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

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

这表明英国(  )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B [英国内阁掌握国家的实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说明政治力量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国王在18世纪以后就“统而不治”,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故D项错误。

]

考点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1.年轻美国的窘境

(1)邦联体制:

根据1781年实施的《邦联条例》,美国只是各州建立起的松散的联盟。

(2)面临的问题

①关税、贸易问题:

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和美国商人的海外利益。

②债务问题:

独立战争使美国所欠下的大量的外债,因各州上缴款项有限而无力偿还。

③国家安全问题:

英军还驻扎在美国西北的边境内,而南部和西部边境则面临着西班牙的威胁。

④焦点问题:

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

2.1787年宪法的制定

(1)制定:

1787年9月,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2)内容

①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最高行政权归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3)评价

①地位:

美国联邦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②积极:

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局限:

没有废除南方的黑人奴隶制,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轻巧识记]       美国1787年宪法

3.从“邦联”到“联邦”

(1)依据:

1788年,联邦宪法正式生效。

(2)措施:

中央集中了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各州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

(3)作用:

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巩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新政权。

[辨析比较]       邦联制与联邦制

邦联制:

无联邦的最高立法、行政机关,其邦联会议的决议须经成员国认可且无法律效力。

邦联也不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成员国仍是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联邦制:

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参加联邦的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制定本州的宪法和法律,并在自己的管辖区内行使权力。

4.两党制的雏形

(1)形成过程

①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被推选为第一任总统。

②建国后不久,美国出现了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

③19世纪30年代,民主共和党分裂为民主党和自由党。

④19世纪50年代,共和党成立。

⑤19世纪后半叶,美国两党制正式确立。

(2)实质:

两党交替上台执政,但其本质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形象记忆]       美国的两党制

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不管哪个党派当政,均代表美国国家利益,虽然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具体图示如下: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1787年宪法的制定及其特点

史料一 1787①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分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

因此②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史料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教授理查德·纽斯泰特认为……③三个机关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日益重要。

例如立法权由国会行使,但法院有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法官造法、法院也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立法的职责。

又例如司法权,虽由法院行使,但一些带有裁判性质的权力正越来越多地由行政机关行使。

这些都说明了④严格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是不存在的。

——摘编自《浅谈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构成特点

①“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15人为奴隶主”→制宪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②“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宪法平衡各方利益

史料二:

美国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要特点

③“三个机关之间的相互合作也日益重要”;④“严格意义上的权力分立是不存在的”→分权与合作相结合

[学会用史]

(1)史料一概括了美国制宪会议55名代表的构成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点带来的积极作用。

【提示】 使得制定出来的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出来之后各方都能认真而且长久遵循;使宪法有相对稳定性,对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2)史料二概括了美国政治权力运行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提示】 分权有利于防止独裁、腐败出现,保证了民主政治的运行;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保障美国长期、稳定的发展。

史论归纳

多角度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从政治制度的发展看:

宪法使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

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统一;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共和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这些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

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从历史局限性看:

它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经后来修正,得以恢复)。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4.独立之后,他们不再是英国人了,却还没有成为美国人……甚至被视为美国出生证的《独立宣言》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这个国家,它所涉及的是各个国家。

这说明(  )

A.美国联邦制未得到各州认可

B.美国中央政府无权过问各州事务

C.独立后美国未形成中央集权

D.《独立宣言》只是民族革命的产物

C [根据“独立之后……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这个国家,它所涉及的是各个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后实行邦联制,在邦联制下国家过于松散,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

5.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  )

A.在政府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B.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D.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A [根据题干材料“级别越高……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防止中央政府专权,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做法,保证了民主,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国会成为权力中心的信息及参议院和总统之间的关系,故B、C两项错误;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也不能保证中央政府的民主,故D项错误。

]

6.有学者说,“美国的国家结构并不是单纯的联邦制,而是一种联邦制复合政体,既具有联邦制的特点,又具有单一制国家的特点。

”此观点主要依据美国(  )

A.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各州政府拥有高度的自治权

C.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制约

D [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只体现在宪法规定范围之内,联邦制是地方各州具有高度自治权力。

单一制下国家对地方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而美国的联邦制下美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有一定的管理权但是不能完全控制地方,从而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权力与州权相互牵制的政治格局,故D项正确。

]

考点3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扩展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震荡中的法国和“一票共和”

1.频繁变动的法国政坛

(1)政权更迭:

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及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2)政局动荡:

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2.共和体制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宪法颁布:

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2)宪法内容

①总统:

拥有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

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3.共和体制的影响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共和派人士还需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形象记忆]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二、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

德意志的统一

(1)过程:

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确立:

德意志帝国宪法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①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等大权。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实行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

3.评价

(1)性质:

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局限: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积极:

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从此,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轻巧识记]       脆弱的德国民主

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确立。

2.确立途径

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

3.特征:

选举和议会立法。

4.意义

(1)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

(2)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

(3)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

(4)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

法国、德意志代议制的确立及其影响

史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①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②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③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④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史料二 ④第十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皇帝。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⑤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史料一:

法国大革命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特点

①“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②“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③“1870年后”④“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艰难与曲折

史料二: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④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德皇拥有广泛的权力

⑤“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⑥“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德国君主立宪制具有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色彩

[学会用史]

(1)史料一指出了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特点与原因,“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事件?

【提示】 1875年“一票共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

【提示】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和近代世界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积极性:

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局限性:

保留了很多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史论归纳

1.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3)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它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2.近代德国民主“脆弱”的原因

(1)历史原因:

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2)现实原因:

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中同他国展开竞争。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

7.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D.无产阶级专政

A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1877年法国“当前政体”应该是共和制,故A项正确;此时共和派已经战胜君主派,君主立宪制已经被取代,故B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已经废除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法国曾经在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期间建立过短暂的城市无产阶级专政,随着巴黎公社失败而结束,故D项错误。

]

8.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

”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

C.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

D.帝国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

D [德意志议会具有立法权,皇帝主宰议会表明行政大权与立法权归于皇帝一人,不是民主的表现,故A项错误;德意志宰相对皇帝负责,反映出皇帝对官吏有任免权,不能体现出官吏与皇权之间的制衡,不是民主的表现,故B项错误;议会代表由君主任命,无法体现出议会对皇权监督制约的作用,故C项错误;议会代表由选举产生,反映出议会立法权是民意的体现,符合民主的含义,故D项正确。

]

9.“西方许多国家的议会和政府之间有着很强的亲和力”,这是因为(  )

A.议会有权解散政府B.政府由议会组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