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畜牧兽医08859饲料毒物与卫生学 复习资料.docx
《自考 畜牧兽医08859饲料毒物与卫生学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 畜牧兽医08859饲料毒物与卫生学 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畜牧兽医08859饲料毒物与卫生学复习资料
08859饲料毒物与卫生学
第一章饲料毒物与毒物基础
一、基本概念
1.毒物毒性:
指外源性毒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生物体损害的相对能力。
2.毒性:
指外源性毒物与机体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生物体损害的相对能力。
3.剂量:
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毒物的量。
4.绝对致死量:
指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5.半数致死量:
LD50,能引起一群动物中的50%死亡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6.急性毒性:
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快速而剧烈的中毒反应。
7.毒物代谢转化的过程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
8.饲料毒物的吸收过程,实质是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9.致死剂量:
指某种外源物能引起机体死亡的剂量。
二、基本知识点
1.剂量反应曲线的基本类型:
直线型、抛物线型、S状型
2.影响毒物毒性的因素
1)毒物本身的性质
2)动物对毒性的影响:
动物种类、年龄、性别、生理状态、营养状态
3)外界因素对毒物的影响:
气温与湿度、其他因素
3.毒物吸收的途径:
胃肠道吸收、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其他途径吸收
4.影响外源化学物分布的因素:
1)毒物的理化性质
2)局部器官的血流量
3)毒物通过某些屏障的能力
4)与血浆蛋白结合
5)体液PH
5.饲料安全性评定程序分为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致突变和代谢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四个阶段。
第二章饲料源性有害物质
一、基本概念
1.生物碱:
饲料中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有类似碱的性质,能与酸结合成盐。
2.硫葡萄糖苷又称芥子苷,是菜籽饼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3.结合棉酚:
通常将棉酚和氨基酸或其它物质结合的棉酚称结合棉酚,结合棉酚无毒。
4.非淀粉多糖:
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
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组成。
5.植物凝结素:
能凝结动物和人的红细胞的一类物质。
6.蛋白酶抑制剂:
指一类与蛋白酶的必需集团发生反应,从而抑制蛋白酶与底物结合,降低或丧失蛋白酶活性的物质
7.抗维生素:
化学结构与某种维生素类似的化合物,在动物代谢时可与该种维生素竞争并取而代之,引起该种维生素缺乏。
8.抗原蛋白:
是大豆及其加工副产品中能引起动物过敏反应的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蛋白质。
9.胀气因子:
能引起动物胃肠胀气的某些豆类籽实中含有的一些低聚糖,护腰包括水苏糖和棉籽糖。
某些豆子实含有的能引起动物胃肠胀气的低聚糖主要是棉籽糖和水苏糖。
10.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主要是由其高度粘稠性和持水性引起的。
11.棉酚根据其结构活性基团闭合情况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对动物有毒性的是游离棉酚。
11.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毒性大于结合棉酚。
12.硫葡萄糖苷又称芥子苷,是菜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
13.环丙烯类脂肪酸使蛋黄中铁离子透过卵黄膜的通透性提高,导致鸡蛋清变红。
14.皂苷的水溶液能使红细胞破裂而具有溶血作用。
二、基本知识点
1.菜籽饼中的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主要的典型毒害作用是致甲状腺肿
2.游离棉酚的毒作用
(1)直接损害作用
(2)能使原生质膜通透性增加
(3)能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减少,
(4)影响动物生育能力
(5)能使维生素A缺乏
(6)影响蛋品质
3.棉籽饼中有毒有害物质:
游离棉酚和环丙烯类脂肪酸。
4.环丙烯类脂肪酸的有害作用
环丙烯类脂肪酸能使鸡蛋蛋白变红,影响蛋品质。
游离棉酚与蛋黄中铁离子形成红褐色物质,使蛋的颜色变色。
环丙烯类脂肪酸能使蛋黄膜通透性增加,使蛋黄中铁离子向蛋清中转移,使蛋清变色。
5.植酸对动物的毒害
1)影响植物中磷的利益
2)植酸具有强烈的螯合作用,影响金属元素利益
3)与蛋白质结合而影响其利益
6.草酸盐的毒害作用
1)降低矿物质利益率
2)对神经肌肉有一点的刺激作用
3)对胃肠道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
4)危害动物肾脏
7.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1)具有高度粘性,阻碍消化酶分解营养物质
2)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
3)影响生理活性物质
4)影响消化道粘膜生理形态和功能
8.长期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危害
1)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
2)畜产品和环境中残留
3)造成畜禽免疫力下降
9.饲料中铜过量的危害。
1)污染环境
2)畜禽发生慢性中毒
3)危害人类健康
10.饲料卫生质量不良的危害。
(1)引起畜禽中毒、死亡。
(2)抗营养作用。
(3)影响动物免疫和致癌。
(4)影响人类健康。
11.青饲料卫生
1)青贮饲料的卫生质量问题:
青饲料主张生喂,不宜小火焖煮
2)霉败:
原因是厌氧条件不良,如青贮窖密封不严,青贮料压得不够紧实或开启取料的孔径过大,暴露时间过长
3)酸败:
原因是温度过高,乳酸菌生长不良,丁酸菌大量繁殖,分解乳酸、单糖、双糖、淀粉等,产生丁酸、二氧化碳和氢等,使饲料发臭、变粘、降低适口性,引起酸中毒。
4)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中毒:
家畜采食大量的硝酸盐后能引起以急性胃肠炎为特征的中毒病,临床上多见的是硝酸盐变成毒性更大的亚硝酸盐后而引起的家畜中毒,表现为皮肤、黏膜呈蓝紫色及其它缺氧症状,可发于各种家畜,以猪多见,人们称为“饱潲症”或“猪跳跳病”。
猪亚硝酸盐中毒后,血液呈酱油色。
除了青饲料,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比较高的饲料是鱼粉。
5)光敏性饲料中毒:
是动物采食了含有光力性物质的饲料后,无色皮肤感光产生的急性皮炎。
荞麦能引起动物感光过敏
6)氢氰酸中毒是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3价铁离子结合,致使家畜血液呈鲜红色。
治疗的特效解毒剂为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剂和供硫剂联合使用。
第三章非饲料源性污染物质
一、基本概念
1.F2毒素:
赤霉烯酮毒素。
动物采食了污染了F-2毒素的饲料而发生的中毒,临床上以雌激素综合症为特征。
能引起猪、牛雌激素亢进症的是玉米赤霉烯酮,猪最为敏感,
2.黄曲霉毒素中毒:
畜禽采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全身出血肝脏、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
3.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最主要且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大肠内。
4.按仓库害虫的生物性分类,仓库害虫分为昆虫类、螨类两种。
5.在饲料中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肉毒梭菌和葡萄球菌等
7.谷实类饲料水分含量为16%~17%时是霉菌繁殖和产毒的最适宜条件。
8.在黄曲霉毒性大小排列顺序中,以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最强。
9.金属毒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对家畜的毒害作用三价砷大于五价砷;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大。
10.对硫磷、苯硫磷和乙拌磷对雌性动物的毒性大。
11.适宜黄曲霉毒素产毒的相对湿度为80%~90%。
12.二噁英对热极稳定,在800℃才能被降解,超过1000℃才能分解破坏。
13.“双低”油菜通常是指低硫葡萄糖苷和低芥酸的优质油菜品种。
二、基本知识点
1.霉变饲料的危害,影响霉菌繁殖与产毒的条件及防止饲料霉变的措施。
危害
1)干扰抑制动物免疫系统、影响动物生产性能
2)影响动物繁殖性能、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条件
1)基质的种类
2)水分
3)环境条件(温度、湿度、PH、氧气等)
防霉去毒措施:
物理防霉(控制含水量、改善运输条件和储存条件等)
化学防霉:
防霉剂
微生物防霉:
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降低霉菌毒素的毒性。
2.硫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及毒性。
1)恶唑烷硫酮
2)异硫氰酸盐
3)硫氰酸盐
4)氰毒害:
主要致甲状腺肿
3.仓库害虫的传播途径。
1)植物带虫传播
2)仓内潜伏害虫传播
3)包装器材或运输工具传播
4)从仓外直接迁入
5)其他途径。
4.有毒金属元素污染饲料的途径及其对动物的危害。
污染途径
1)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
2)某些地区自然地质条件特殊,土壤或岩石中某种有毒金属元素含量
3)饲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管道可能含有某些金属毒物
4)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5)生活废弃物
危害:
1)影响动物生产
2)急慢性中毒
3)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5.有毒金属元素对动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1)金属毒物的存在形式及化学性质
2)日粮的营养成分
3)有毒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6.环丙烯类脂肪酸对蛋品质的影响
1)环丙烯类脂肪酸能使卵黄膜的通透性增加
2)蛋黄中铁离子透过卵黄膜进入蛋清
3)铁与伴清蛋白螯合,形成红色复合物,称之桃红蛋
4)环丙烯类脂肪酸含量高时,可使蛋黄变硬,形成海绵蛋
7.二噁英的毒性作用
1)致死作用与废物综合征
2)胸腺萎缩及免疫毒性
3)肝中毒
4)生殖毒性
5)发育毒性与致畸性
6)致癌性
第四章饲料安全技术
一、基本概念
1.单宁是多羟基酚物质,也称草鞣质或草鞣酸
2.我国国家标准《饲料用大豆粕》规定,大豆粕中脲酶活性不应超过0.3。
3.许多贝壳类水生生物含抗维生素B1因子。
4.非蛋白氮饲料:
指含氮的非蛋白形式可饲物质,主要有尿素等。
5.通常将单宁含量低于0.4%的成为低单宁高粱,其籽实多为白色或黄色;高于1%为高单宁高粱。
其籽实多为深红色或褐色。
6.糠麸类饲料中普遍存在,且影响较大的抗营养因子是植酸。
7.马铃薯主要存在有毒成分是茄碱,也称龙葵素。
8.影响高粱适口性和蛋白质等养分消化率的是单宁
9.影响米糠贮存的是脂肪含量过高,影响贮存。
10.生鸡蛋清中存在类卵黏蛋白,同时还存在抗生物素
11、维生素添加剂为营养性添加剂,但超量添加也会引起动物中毒
12.生物碱为含氮的有机化合物,故多具有碱性,与酸结合生成盐
13.银合欢含有有毒氨基酸---含羞草氨酸的植物
14.已知最毒的植物毒素是蓖麻毒蛋白
15.甘薯酮和甘薯醇属于肝脏毒
16.生大豆不可与尿素同时饲喂反刍动物是因为生大豆中含有脲酶
17.抗维生素是一类结构与某种维生素相似,能影响动物对该种维生素的吸收或破坏某种维生素而降低其生物学活性的物质
18.胀气因子:
指能引起毒物胃肠胀气的某些豆类籽实中含有的一些低聚糖,主要包括水苏糖和棉子糖。
19.单胃动物对植物性饲料中磷利用率低,一般需要使用磷酸盐类和骨粉补充磷。
二、基本知识点
1.饲料油脂酸败对动物健康和饲料品质的影响。
1)降低适口性
2)降低营养价值
3)影响消化功能
4)影响免疫功能
2.大豆的安全性问题。
1)蛋白酶抑制因子
2)红细胞凝结素
3)脲酶
4)皂甙
5)抗原蛋白
3.动物性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
1)过氧化物
2)组胺
3)肌胃糜烂素
4)抗维生素B1
5)抗生物素因子
6)朊病毒
4.鱼粉使用存在的问题
1)细菌与霉菌污染
2)氧化酸败
3)组胺
4)肌胃糜烂
5)食盐含量过高
6)有毒矿物质元素
第五章饲料卫生质量监督与管理
一、基本概念
1.饲料安全性:
某种饲料在规定的处理、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所含的某种物质对动物机体不致产生任何损害作用,也不致对摄入该饲料的动物及其后代产生潜在危害,更不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2.饲料卫生标准:
是对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害微生物以法律形式做出统一规定,是饲料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4.饲料卫生标准制定原则:
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技术配套原则
5.我国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1991)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1年发布,2001年第一次修订。
二、基本知识点
1.饲料卫生质量鉴定
1)经常性的评定:
定期或不定期鉴定
2)新开发的饲料资源和研制的饲料新产品
3)怀疑饲料受到污染时应进行鉴定
4)制定或修订卫生标准的过程中对饲料卫生质量进行调查验证时。
2.饲料卫生质量鉴定的方法与步骤
1)待鉴定饲料基本情况的调查;
2)鉴定方案和确定检验项目;
3)采用;
4)检验步骤和方法的选择)
3.对饲料进行处理的三种情况
1)属于正常饲料,即符合该饲料的卫生标准,可饲用
2)需经一定方法处理或在一定条件下方可饲用
3)对畜禽机体有明显危害的饲料,应定为“不能饲用”
4.饲料卫生标准的内容
1)感官指标,一般色,香、味和组织构型等;
2)毒理学指标,指饲料源性和治染性毒物在饲料中的允许含量;
3)生物学指标,指各种生物性污染,主要是霉菌与细菌的个数。
我国于1991年组织并颁发了16项有毒有害物质在部分饲料原料猪,鸡配合饲料中允许量标准,新颁布的饲料卫生标准增至17项;
5.饲料卫生标准制订的程序。
1)确定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某种有毒物质对动物的最大无作用最是评定毒物毒性的重要依据,是制定允许量标准的基础,即该毒物各项毒性指标最大无作用量中数值最小或最具危险性者;
2)确定各种家畜每日允许摄入量
系指家畜终生的日允许摄入量,一般以mg/Kg体重表示。
制定时以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基础,应根据家畜种类、年龄、性别、体重和反应性的差异,考虑安全系数,一般以最大无作用剂量乘以1/10或1/100。
3)确定日粮中总量最高允许量
饲料是家畜摄毒的主要来源(80—85%)因而日粮中最高允许量应为动物允许量应为动物允许摄入量乘以摄入的80%。
一般以mg/Kg饲料表示.
4)确定各种饲料中的最高允许量
5)确定各种种饲料中允许量标准
按照各种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量,可以制定出饲料卫生标准。
6.采样应注意的事项
1)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符合评定的目的与要求
3)保持不变质与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