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578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15世界的地形.docx

课题15世界的地形

课题15:

世界的地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亚、欧两洲迥然不同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形区名称;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世界地形图)上分析一个地区主要地形特征的方法;能用所学的方法分析其它大洲的主要地形特征。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引导下,逐步学会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归纳亚、欧两洲的地形特征;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的方法讨论分析南、北美州的地形分布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世界地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感悟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学习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大洲地形特征时引发读图用图的兴趣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流程

 

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课前两分钟开始滚动播放配乐的地形景观图片。

上课铃响后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现在我们所欣赏的是各种地形景观,这是峰峦起伏的——山地,这是坦荡宽广的——高原,这是地势低平的——平原,这是有山地、高原环绕的——盆地,这是起伏和缓的——丘陵,现在我们一起到地形图上来复习一下这五种地形类型。

【评析】用声象俱佳的配乐地形景观图片开始本堂课,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引领学生进入地形类型的复习。

屏幕已切换成世界地形图。

教师指图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提问:

这属于什么地形?

是什么山脉呢?

学生答问后教师接着指图上的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请学生说出山脉名称。

教师引导:

那位同学来归纳一下,山脉在地形图上有些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在地形图上,颜色呈褐色或深褐色,且线状延伸的地形区就是山脉。

对照高度表,就是一些海拔较高的线状延伸的地形区。

教师:

现在我再指一块地形区,请大家判断一下,它是属于哪种地形区?

教师圈出图上青藏高原的范围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圈出图上巴西高原的范围请学生回答。

教师:

那么,高原地形区在地形图上有些什么特征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在地形图上,颜色为褐色或浅褐色,呈块状分布的地形区称为高原。

教师指图中的亚马孙平原:

那么颜色为绿色的是什么地形区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对照高度表,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颜色以绿色为主。

教师:

我们已经复习了三种陆地地形类型:

山脉、高原、平原,还有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类型叫?

盆地地形在地形图上应该有怎样的特征呢?

哪位同学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将你找到的盆地指出来,并讲出你的判别理由。

学生指图回答后教师归纳:

盆地地形四周的颜色较深,中间的颜色较浅。

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盆地(教师指图中的刚果盆地)。

教师:

还有一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大家应该是知道的——丘陵。

教师边说边指图:

这些浅褐色散布的地形区就是丘陵。

在比例尺很小的地形图上丘陵一般较难判读,其实,它在陆地上分布很广,并且大多分布于山地与平原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

【评析】复习过程注重归纳各种地形类型在世界地形图上的判读方法,为新课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讲授新课

教师: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什么呢?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22页,读一下这节课的标题。

屏幕切换成放大的艺术字——迥然不同的亚、欧地形。

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是迥然不同的亚、欧地形呢?

倒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亚洲的地形。

屏幕再次切换成世界地形图。

教师边说边圈出亚洲范围: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它是由亚欧大陆的东部,及其附近的一些岛屿组成的。

【评析】能适时复习亚洲的位置、范围及面积特征,有利于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好新知识。

屏幕切换成亚洲地形图。

教师提问:

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还是先从颜色着手。

请大家看一下,在地形图上,亚洲的地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的?

这些颜色所代表的主要是哪些地形区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和补充:

很显然,亚洲的地形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高原、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4。

(屏幕上出现“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的条目,半分钟后自动消失)。

【评析】学生回答后教师的归纳和补充很重要,是使学生获取准确而且完整的知识的必要环节。

屏幕上出现“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的条目,有利于学生眼、耳、脑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益。

教师引导: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山脉?

其中,哪条山脉的海拔最高?

学生一一说出后教师补充:

喜马拉雅山脉的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其中它的最高峰,也叫主峰,大家知道是什么山峰吗?

(珠穆朗玛峰)

屏幕切换成珠穆朗玛峰景观图。

教师:

请大家在自己的图上查一下,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学生查出后教师强调: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达到8848米,是世界上的最高峰,它的山上终年是积雪的。

【评析】屏幕上的投影地图与学生自备的地图册结合起来使用,使教师指导学生的读图内容既可以是大范围的也可以是小区域的,指导的对象既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是个体性的。

教师继续引导: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亚洲有哪些主要的高原?

其中,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哪个高原?

学生一一说出后教师讲解: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在亚洲,还有一个很著名的高原,它就是帕米尔高原。

(边指图边讲解)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中部,紧邻着青藏高原,其实,它是由亚洲几条高大的山脉汇集而成的巨大的山结。

在你们的地形图上帕米尔的名称并没有标出,请大家对照老师所指的位置,在图中补上。

关于帕米尔高原课本上有一段阅读材料,我们请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

屏幕切换成帕米尔高原景观图片。

学生读完后屏幕切换成亚洲地形图。

教师边指图边过渡:

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徳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高原、山脉,亚洲是一个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大洲。

其实,除了高原山地外,图中用绿色来表示的地形区——平原面积也比较大。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的大平原,并观察一下平原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提示:

是亚洲的中部呢?

还是周边地区?

学生一一说出后教师总结并引入地势的概念:

亚洲的中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周边主要是平原,这就是亚洲地形分布的特点。

我们一般也根据地形高低起伏的趋势来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的。

一个地区地形高低起伏的趋势我们通常称为地势(在黑板上写出“地势”两字)。

根据亚洲地形分布特点,亚洲的地势特征显然是中部?

,四周?

(屏幕上出现“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条目,半分钟后自动消失)。

【评析】对学生来说,地势应该是一个新概念,教师在此简单讲解一下很有必要,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教师进一步设问:

这样的地势特征,会使亚洲大陆上的河流呈怎样的流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以实例说明:

是的,亚洲的大河流从中间往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边指图边说)例如,长江的流向是从亚洲的中部向东流的、黄河的流向是从亚洲的中部向东流的,鄂毕河的流向是从亚洲的中部向北流的,澜沧江的流向是从亚洲的中部向南流的,锡尔河的流向是从亚洲的中部向西流的。

这些大河上下游流经地区的颜色从褐色到绿色变化很大,这也说明了亚洲地面起伏是很大的。

(屏幕上出现“亚洲地面起伏大”的条目,半分钟后自动消失)。

【评析】教师的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

虽然亚洲河流的分布特征并不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但它是在亚洲地形的影响下形成的,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势特征。

从河流上下游流经地区地形图颜色的变化过渡到亚洲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地面起伏大,也是十分巧妙的。

教师边指图边引导: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过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它叫?

另外,亚洲还有世界上陆地海拔最低的洼地——死海。

请同学们找到死海的位置并读出它的海拔。

教师: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死海海拔-400米,请大家计算一下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

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讲解:

亚洲陆地最高和最低之差达到9248米,这一高差几乎相当于二十个东方明珠的高度。

亚洲是世界上海拔高低悬殊最大的一洲,如果我们把亚洲各地的海拔高度平均一下的话,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了960米,近1000米(屏幕上出现“亚洲平均海拔960米”的条目,半分钟后自动消失)。

我想大家在体育课上都跑过1000米,如果把1000米的跑道拉直,再把它竖起来的话,差不多就是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了。

【评析】教师的讲解很直观形象,使原本枯燥的数据变成了学生可感知的高度。

屏幕切换成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图。

教师提问:

这是“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图”,我们来看一下:

亚洲的平均海拔高度在世界各大洲中,排在第几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

南极大陆绝大部分被冰川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700米左右。

如果我们不算冰层的话,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应该是——亚洲,亚洲是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教师:

我们再看看哪个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最低呢?

(欧洲)

【评析】为欧洲地形特征的教学埋下伏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

屏幕切换成亚洲地形特点留空表,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击表中空格完成表格。

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平均海拔

960米(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分布特征

中部主要是高原、山地,周边主要是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面起伏状况

【评析】用表格的形式对亚洲的地形进行回顾和小结,一方面能引导学生及时整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了解亚洲的地形特征;另一方面也为欧洲地形的学习以及亚、欧地形的对比设计了框架。

教师承转:

我们已经学会了在地形图上分析亚洲地形特征的方法,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一起来分析一下欧洲的地形特征,这回可要以同学们为主了。

屏幕切换成世界地形图。

教师边说边圈出欧洲范围:

欧洲是由亚欧大陆的西部,及其附近的一些岛屿组成的。

屏幕切换成欧洲地形图和欧洲地形特点留空表。

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平均海拔

340米(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平原

地形分布特征

大多数地方是平原,山脉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地势低平)

地面起伏状况

教师:

其实,刚才我们在“世界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图”中已经提到了欧洲地形的一个特征,请大家回忆一下,是什么?

(平均海拔最低)

教师边讲解边点击表中第一行空格:

是的,欧洲的平均海拔只有34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

(指图)从欧洲的地形类型看,欧洲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呢?

(平原为主)

教师点击表中第二行空格完成填空。

教师:

请同学们看图分析一下,以平原为主的欧洲,平原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学生读图回答后教师指图讲解:

欧洲的平原面积很大,约占全洲总面积的60%,向东延伸到乌拉尔山脉,向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主要山脉只分布在北部和南部,从总体来看,地势是低平的(点击表中第三行空格完成填空)。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欧洲北部和南部的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教师:

最后大家读图分析一下,欧洲的地面起伏状况相对来说应该是大还是小呢?

(小)

教师点击表中第四行空格完成填空。

屏幕切换成亚欧地形比较表。

教师: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亚、欧两洲的地形特征。

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我们请一位同学用最简炼的语词完成下面的表格:

比较项目

亚洲

欧洲

平均海拔

最高

最低

以什么地形类型为主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势特征

中高周低

低平

地面起伏状况

教师:

通过比较,很显然,同处于一块大陆的亚、欧两洲,它们的地形特征是迥然不同的(屏幕上出现迥然不同的亚、欧地形)。

那么其他大洲的地形特征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的时间是留给大家的,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读图分析一下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请大家在阅读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图的基础上,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请各小组组长负责,每个组员都要参与。

地形分布主要特点

北美洲

南美洲

小组交流和教师讲评。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图分析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是给学生学以致用和合作学习留出了时间和空间,也是对学生前面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

其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讲评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仅要评判学生答案的对或错,更要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

(三)小结和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下列作业:

1.练习册第九页的第三、第四大题。

2.从网上找一幅上海市的地形图,分析一下我们上海的地形特点。

四、教学说明

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基础上对区域地形特征的进一步学习。

虽然教材只介绍了迥然不同的亚、欧地形,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学会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分析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

因此,本课有两个重点,一是“亚、欧迥然不同的地形特征”,二是“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分析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方法”。

为使学生在了解亚欧不同地形特征的同时,学会在地形图上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本课采取了两个重点齐头并进的教学策略。

本课的课件以世界和各大洲分层设色地形图为主。

为使各种地形图图例与学生地图册中的地图保持一致,课件资料大都来源于学生地图册的扫描图像。

五、教学反思

1.根据教学设计,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欧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教师只作适度引导,以学生为主进行;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的分析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师只作点评。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扶着学生走”、“教师领着学生走”和“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走”的三部曲,从实际效果来看是很好的,但这样的教学比较严谨、比较传统。

在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尝试开放一些的教学形式。

2.知识的讲授与学法指导同步,有利于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

虽然开始阶段的教学进程比较慢,但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方法以后,教学进程自然就加快了。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反映了教师的指导、引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

六、专家点评

1.在引导学生学习亚欧地形特征的同时学会分析地形图的方法,这一设计理念符合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各大洲地形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节课教师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设问推进教学进程的。

问题的设计能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简洁明了,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

3.本节课使用的课件以世界和各大洲分层设色地形图为主,比较朴实,但切合实际。

而且选择的地形图能与学生用图的图例保持一致,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的学。

4.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的对话活动、学生的读图活动频繁,这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南北美洲地形特征,给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机会,也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执教、执笔:

闵行四中陈维

修改、点评:

闵行区教师进修学院虞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