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6021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九册第三单元教案

课时教案A

课题

9、鲸

课型

讲读

课时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知识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知识。

过程方法

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象---对比阅读---教师适当点拨

重点

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

思路

激趣导入教学,初读课文,抓住要点。

细读课文,体会特点。

读课文,领悟说

明方法。

重视读写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教学

准备

教师

布置预习,精研文本;查阅资料。

学生

查阅鲸的资料,阅读课文。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鲸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

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

“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段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3、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4、小结写作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5、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6、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

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3、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4、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

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5、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

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6、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三、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1、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课时教案C

课时板书设计

     

(1) 大

            二

(2) 哺乳动物

      9、鲸   三(3) 种类

                       吃食

            四(4-7)生活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A

课题

10*、松鼠

课型

阅读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知识技能

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过程方法

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仿写练笔

重点

难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

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

思路

让学生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

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

容,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段,体会作者

语言的生动形象,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

准备

教师

布置预习,钻研教材。

学生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松鼠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

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

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

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

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四、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

你喜欢它哪些方面?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五、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

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课时教案C

课时板书设计

 

    美丽:

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10*松鼠

        可爱:

机灵、搭窝认真、自己劳动生活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A

课题

11、新型玻璃

课型

讲读

课时

两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

学习的自觉性。

知识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急促”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方法

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仿写练笔

重点

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设计

思路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再指导学生思考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全班同学共同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组织召开“新型

玻璃展销会”。

教学

准备

教师

布置预习

学生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

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词语。

  

(二)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玻璃的了解?

(学生交流)

  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

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玻璃紧密相关(板书课题《新型玻璃》),理解"新型"

  这篇课文所介绍的玻璃与我们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确定方法

  先熟读课文,然后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推选五名同学扮演玻璃厂的新闻发布人(组长任厂长),介绍新产品,其余同学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各媒体的记者,对新产品进行采访。

老师也以一个记者身份参加。

这么学习行吗?

  3、自学课文。

  

(一)教师提出读书要求:

1、认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读懂;

 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与作用的部分,深入思考,变成自己的理解,在发布会上宣讲。

  

(二)学生自学

  4、课堂交流发布会

  教师随机穿插提问学生遗漏疏忽之处,随机理解重点词语。

引导学生从特点和作用两方面宣传产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继续介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用"我想发明-----玻璃"开头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继续召开产品新闻发布会

  2、拓展训练

  教师顺势以记者的身份提问:

能谈谈贵厂产品开发的设想吗?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3、推销产品

  1)熟读课文,自由准备。

  2)学生推销介绍

  4、联系实际,写话训练

  1)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哪些新型玻璃。

  2)学生讨论交流

  3)用"我想发明-----玻璃"开头写一段话。

  4)反馈交流

  5、总结,布置作业。

  查找资料:

还有哪些新型玻璃?

  

课时教案C

课时板书设计

        

11、 新型玻璃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A

课题

12*、假如没有灰尘

课型

阅读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

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知识技能

1.认识4个生字。

正确读记“然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方法

查阅资料---讨论交流---教师点拨---仿写练笔

重点

难点

了解灰尘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设计

思路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

再指导学生思考灰尘的特点和用途,全班同学共

 

同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课文进行仿写。

教学

准备

教师

布置预习

学生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灰尘的资料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2、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

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

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

     

(1)小.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

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

(列数字、做假设.)

课时教案C

课时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 使天空呈蔚蓝    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   (说明方法)

教学反思

课时教案A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

课型

综合

课时

四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知识技能

1.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3.学习用列表格的形式做单元小结。

过程方法

交流讨论---搜集资料

重点

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运用本

单元学习的说明文的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文。

设计

思路

口语交际:

激发情趣——精心准备——小组试买——班级特卖

总结习作:

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

怎样写说明文—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教学

准备

教师

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学生

搜集有关商品推销的知识、故事,丰富对商品推销的认识。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

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精心准备

  1、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3、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4、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

你将如何解答.

  三、小组试买

  1、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2、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四、班级特卖场

  1、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2、“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3、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四、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

  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2、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

如:

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课时教案B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第四课时回顾拓展三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

(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

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

方法大家介绍一下.

  日二、日积月累

   1、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和你的同桌说说.

   3、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

向大家推荐推荐.

三、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课时教案C

课时板书设计

自主习作

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自行修改,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