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82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9 大小:2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2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docx

与HSE管理相关的国家法律1

国家法律部分

序号

名   称

实施日期

应遵守的条款

适用部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9年3月15日修正)

1999-3-15

第5条、第53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7-10-1

第133条至第140条、第146条、第244条、第245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二)

2001-8-31

全文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

第1条、第2条、第4条、第5条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全文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0-4-1

全文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96年修正)

1996-5-15

全文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9-1

全文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1

全文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4-1

全文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10-1

全文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1-1

全文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9-1

全文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9-1

全文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1-1

全文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8-1-1

全文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1994-7-1

全文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4-1

全文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8-3-1

全文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1989-4-1

全文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98年修正)

1998-7-1

全文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10-1

全文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6-29

全文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8年修正)

1999-1-1

全文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修正)

2001-10-27

全文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1-1

全文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000-1-1

全文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2-5-1

全文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89-9-1

全文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11-1

全文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10-1

全文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1-1

全文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1991-5-1

全文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1984-1-1

全文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1986-7-1

全文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99年修正)

 

第14条、第15条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93版本)

 

全文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6-4-1

全文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52条、第53条、第153条至第158条、第269条至287条、第383条、第384条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4条、第六条、第122条至第126条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1998-3-1

全文

国家法律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第五条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宪法和法律。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三十八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一百四十六条  生产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压力容器、易燃易爆产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第二百四十四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四十五条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二)

为了惩治毁林开垦和乱占滥用林地的犯罪,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将刑法第三百

四十二条修改为: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

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摘录)

1、在第一百五十二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2、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修改为: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 

  4、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5、将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第三款修改为:

“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定,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管辖

范围内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价,拟订环境保护规划,经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五条  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

  第十八条  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九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壤污染、土地沙化、盐渍化、贫瘠化、沼泽化、地面沉降和防治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种源灭绝以及其他生态失调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植物生长激素。

  第二十一条  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防止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第二十二条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十三条  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

  第四章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第二十四条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二十五条  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取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七条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第二十八条  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水污染防治法另有规定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执行。

    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的防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二十九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三十条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由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除或者减轻危害。

  第三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绝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三)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四)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

    (五)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破坏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四十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同时废止。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第三条 国家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并对主要污染源分配排放控制数量。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第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港区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港区水域外非渔业、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造成的污染事故登轮检查处理。

船舶污染事故给渔业造成损害的,应当吸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调查处理。

  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前款规定的污染事故以外的渔业污染事故。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的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第六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拟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和地方海洋功能区划,科学合理地使用海域。

 第七条 国家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全国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重点海域区域性海洋环境保护规划。

  毗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