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5352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docx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优选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

(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议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专业班级对外汉语082

学生姓名王增颜

指导教师郑彦立

成绩

年月日

摘要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长期的受到人们的喜爱。

就人物性格的内在表现来看,哈姆雷特是最令人觉得扑朔迷离的,或者说是最富于哲学意味的。

哈姆雷特在面对父亲被毒杀、母亲被仇人霸占、王权被盗取、国家被侵占的家仇国恨时有着强烈的复仇愿望,并且付之于行动,在复仇过程中他的性格特征不断被展现。

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又有着多方面的因素。

性格是什么样子,也就决定了命运是什么模样,这是真理。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最终的悲剧命运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在这种性格之下,复仇的意念苦苦煎熬着他,复仇充斥了他的生命。

这就是悲剧,其根源在于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这就是性格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导致了一个人生的悲剧,令人反省。

关键词:

哈姆雷特;悲剧;悲剧性格;美

Abstract

HamletisatypicalworkofShakespeare’stragedy,andithasfascinatedaudiencesandreadersforalongtime.Fromtheintrinsicperformanceofthecharacter,peoplefeelthatHamletisthemostenigmatic,orwecansayitisfullofphilosophicalmeaning.Facinghisfatherwaspoisoned,mothertobepossessed,royaltywasstolen,countrywascovetedbyenemy,Hamlethasastrongemotiontorevengeandtakeactions.Heshowshischaractersthroughtherevengeplans.Therearemanyfactorsforhischaracters.Itisthetruththatthepersonalitydecidesdestiny.Hischaracterimplieshewouldhaveatragicdestiny.Withthischaracter,hehastotoleratetheemotionofrevenge.Hislifeisfullofvengeance.Thisistragedy,itsrootsinthehesitantcharacterofHamlet,thisisthetragedyofcharacter.Hamlethascreatedahumantragedy,itisworthtobereflective.

Keywords:

Hamlet;Tragedy;Tragiccharacter;Beauty

 

浅议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创作于17世纪初,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

该剧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

故事中无处不充满着死亡的阴影和悲剧的情感,以死亡的出现开始,又以死亡作为结局。

哈姆雷特的父亲因被自己的兄弟害死而阴魂不散,游荡夜间,并将自己死亡的真相告诉哈姆雷特,叫他替父报仇。

皇上的臣子波洛涅斯躲在帷帐后面,偷听哈姆雷特和母亲的对话,被哈姆雷特误认为是新国王而杀死。

奥菲莉亚因为情人的癫狂、父亲的死和兄长雷欧提斯的失踪不断焦虑和悲伤,以至精神失常,最终在河边失足淹死。

在新国王克劳狄斯的挑唆下哈姆雷特决定和雷欧提斯进行决战,最终三人都死于毒剑下,王后乔特鲁德在阴差阳错之下喝下了克劳狄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不幸身亡[1]。

一、悲剧

如果说《奥赛罗》是关于爱情的悲剧,《李尔王》是关于亲情的悲剧,《麦克白》是关于野心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则是兼三者而有之,并且在这爱情、亲情与野心的悲剧中最终体现人的性格悲剧。

(一)爱情的悲剧

故事接二连三地出现死亡,正是多种悲剧的交错体现。

可以认为,奥菲莉亚的死体现的是关于爱情的悲剧。

哈姆雷特曾经热烈地追求奥菲莉亚,送给她珍贵的纪念品,感情真挚的情诗,说过许多甜蜜的语言。

然而却因遭遇父亲的死、母亲的改嫁等变故对世界产生怀疑,甚至对爱情的信念发生动摇,又因复仇之事踌躇、装疯,不得不冷淡她。

可怜的纯情少女毫不知情,在伤心的同时还被国王和王后当作试探哈姆雷特是否真疯的工具利用[2]。

她怀着极度失落而又还抱着一丝希望的矛盾心情与哈姆雷特见面,听到的却是自己心爱的人冰冷、绝决、疯癫的话语:

“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己的感化。

”“我没有爱过你。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感染我们罪恶的本性。

”“如果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个诅咒送给你做嫁奁:

无论你像冰一样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终究是逃不过馋人的诽谤的。

去当尼姑去吧!

再会!

哈姆雷特将对母亲的一腔怒气全发泄在奥菲莉亚身上。

奥菲莉亚当然不能理解他这番话的真正用意,还以为自己深爱的人真的变了心,真的疯了。

她最终绝望了,悲伤地感慨: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

”“啊!

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在受到这样沉重的打击之后,父亲被自己所爱的人错杀,而深爱的人又将被放逐英国,兄长雷欧提斯莫名失踪。

一连串的打击致使她焦虑、悲伤过度,精神失常了,在宫廷周围边唱歌边撒花,如此几天,终于在河岸失足而亡[3]。

可以说,哈姆雷特是造成奥菲莉亚死亡的最直接原因,从根本来看,奥菲莉亚是为爱情而死的。

这也恰恰是哈姆雷特爱情悲剧性的具体体现。

(二)亲情的悲剧

王后乔特鲁德之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看作是亲情的悲剧的体现。

在这部作品中,王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物,是一个无辜的牺牲品。

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仁慈的。

首先,她并没有直接参与对自己丈夫的谋杀中,甚至对此一无所知,她只是做了克劳狄斯欲望的俘虏。

她对哈姆雷特的关爱和柔情是真挚的,利用奥菲莉亚试探他是否真疯也是出于母爱,希望他的疯癫是由于爱情引起,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这样就能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替他解决。

哈姆雷特对母亲则爱恨交织,他在精心安排了一场演出,确定父亲的鬼魂所言真实之后,在母亲寝宫里,先是自我告诫不能杀死母亲,只能用言语来伤害,而后犀利刻薄的言语却又在无尽的羞辱中含着深深的爱。

父亲的鬼魂也在这过程中出现,尽管妻子背叛了自己,可是依然告诫儿子不能伤害母亲,并劝他好好安慰王后。

从中,亲人间的真情实感流露得淋漓尽致。

然而,王后终究还是逃脱不了道德的谴责和哈姆雷特的蔑视与批评:

“啊,罪恶的仓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

”这也就是王后的悲剧所在[4]。

尽管她对丈夫和儿子的感情真挚,但最后阴差阳错替儿子喝下那杯毒酒,似乎也正昭示着上帝专赐予她为自己的不坚贞和对家人的不忠赎罪的机会。

(三)野心的悲剧

新国王克劳狄斯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哈姆雷特的复仇对象,也是野心与欲望的祭品。

他是剧中最大的反派人物,是王位的窃取者,是道德的败坏者。

他觊觎兄长的王位,对王后怀有欲望,但命运注定他本该得不到这一切。

在面对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世界消失时,他却表现出了英雄一般的气概——勇敢争取。

然而他追求的是绝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变成了他野心的体现,他的悲剧也就在于此,他用别人的鲜血换来不属于自己的一切。

当他发现哈姆雷特可能得知真相后,又开始拯救自己辛苦得来的“幸福”。

他曾做过无力的忏悔,想置哈姆雷特于死地,他徘徊在罪孽和理性之间,最终还是死在被自己涂了毒的剑下[5]。

不管是爱情的悲剧,亲情的悲剧,还是野心的悲剧,所有人的死都和哈姆雷特有关联,这所有的悲剧也完全融入在他性格的悲剧中。

哈姆雷特所处的是一个不光明的人世,他所肩负的不只是个人复仇的责任,而是与整个社会对抗的重任。

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扭曲的社会,他是弱者,他又偏偏不具备“让流血代替挥泪”的斗志和刚烈;他深知复仇的重任,但又陷入无尽的内心挣扎。

这也就是悲剧所在。

一开始,哈姆雷特还处在单纯的生活环境中,无忧无虑地在外学习。

然而,令人崇拜的父亲逝世,贞洁的母亲不到两个月就改嫁了篡夺王位的叔父,父亲的鬼魂嘱托他杀死叔父替父报仇。

他原来的美好理想世界突然破灭了,这使他对世界产生怀疑,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原先完美的东西原来并不存在,贞洁抵不过欲望,道德战胜不了贪恋。

他开始彷徨,变得犹豫不决,用装疯的方式去掩盖自己的迷茫与复仇的计划。

他不再信任美好的事物,怀疑爱情的纯真,女性的坚贞,虽然满怀一腔炽烈的热情,在复仇大计面前,在犹豫中,他还是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从而直接导致自己深爱的女子的死亡。

他蔑视、指责母亲的不贞洁,憎恨她和叔父的乱伦,可是即使道德败坏仍然还是自己的母亲,血浓于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她的悲哀蹉跎着他的复仇决心,冥冥之中,命运安排了母亲替他喝下那杯毒酒[6]。

他本应把握一切可以复仇的机会将叔父克劳狄斯置于死地,可是他深知他要颠覆的不仅仅只是克劳狄斯,而是克劳狄斯所代表的黑暗的社会。

面对自己的微薄力量,哈姆雷特开始变得缺乏信心,面对这样的丑陋现实,哈姆雷特感到失望以致悲观。

他认为他应该毫不犹豫地为父报仇,但同时他又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宗教的信仰让他对人自身有恶的根源深信不疑,想想重整乾坤却又因人性的罪恶而感到回天无力。

于是,他陷于心灵的交战和思想的斗争中,迟迟实施不了复仇的计划。

然而,复仇又是必须的,在他看透一切,终于作出选择时,他付出了献上自己生命的代价,终于让克劳狄斯死在他的剑下[7]。

也许有人认为所有人都死了的结局太不人性,可这就正是《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所在。

波洛涅斯、奥菲莉亚、雷欧提斯,都是因哈姆雷特复仇的犹豫而死,王后遭受了上天对她的惩罚,克劳提斯的死是邪恶的必然结局,而哈姆雷特的死正是体现了人处于不光明的、彷徨的时代中的性格悲剧。

二、哈姆雷特悲剧性格

(一)怀疑一切

哈姆雷特从出生就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成长:

国家富强,身份尊贵,家庭和睦。

他所经历过的也都是一帆风顺的,毫无波澜。

但是在毫无预兆的一夜之间,他所拥有的一切顷刻间遭到了彻底的颠覆:

父亲离奇猝死,王权落入他人之手,母亲改嫁,敌军大举压境。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坎坷和挫折的年轻王子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巨变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就是从那时开始他诸多性格中多疑的一面被突然激发出来,并且越来越强烈。

面对这一些列突如其来的巨变变化,哈姆雷特一下子变得多疑起来,他无法完全信任任何一个人,包括一心帮助他的霍拉旭等人[8]。

面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哈姆雷特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

人性丑恶,世态炎凉,天理不公。

这一切的一切都为哈姆雷特最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嫉恶如仇

哈姆雷特嫉恶如仇的性格是推动哈姆雷特人生轨迹的重要性格特征。

哈姆雷特根本没有办法接受先王的死,以致心理抑郁;然而,更令他无法接受的是,母亲竟然那么快就抛弃旧爱,“钻进乱伦的襟被”,假如母亲在改嫁之前能跟哈姆雷特沟通一下,或给他一些考虑的时间,也许哈姆雷特会因为爱自己的母亲而理解她的做法。

可是他的母亲忘记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哈姆雷特对自己怨恨至深。

另外,他也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回到以前那个无忧无虑的丹麦王子了,曾经习以为常的平静生活已经完全被颠覆了。

哈姆雷特心烦意乱,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让他感觉到自己已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因此他开始埋怨母亲不应该把他生下来。

“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出一群罪人来呢?

我自己还算不上是一个特别坏的人,可是我却能指出我的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最好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好……进尼姑庵去吧。

”他痛恨邪恶,向往阳光,将所有的国仇家恨都系在自己一个人肩上,忍受各种各样的苦难,不断挣扎着前行。

(三)优柔寡断

1.复仇之强烈

哈姆雷特的性格中有着考虑问题十分细腻的一面,也有犹豫不决的一面,这也是导致最终悲剧的原因。

面对着一系列的突变,亲人和爱人们的背叛,哈姆雷特越来越想报仇。

他对他的朋友们说了一系列疯狂的话,“亲爱的朋友们、曾经你们是我亲密无间的朋友,如果你们有用得着我哈姆雷特的地方,我一定全力以赴,请你们一定要帮我保守住这个秘密。

这个社会太混乱了,我真是太倒霉了,我必须拯救这个世界,你们与我一同去吧。

2.行动之疑虑

哈姆雷特决定自己一定要报仇,他在心底暗暗地对自己发誓,一定要拯救这个世界。

但另一方面,哈姆雷特对杀死仇人这一举动却表现出了疑虑情节,他本来有好几次很好的机会能杀死仇人,但在这种情节的影响下,复仇计划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

当看到仇人在祈祷自己的罪行时,哈姆雷特并没有马上动手,复仇的想法只是从他的脑中一闪而过。

(四)和谐的矛盾统一体

哈姆雷特的悲剧,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一种性格悲剧。

他是一个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人,勇敢又怯懦,高贵又卑贱,高尚又自私,如此多的矛盾统一于他一个人身上,却显得十分的完美与和谐。

故事中最引人思考的当属哈姆雷特的矛盾性格。

1.思考与行动

哈姆雷特在通过与父亲灵魂的对话中得知了父亲被害的原因进而展开了复仇之路,在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进程中,哈姆雷特性格中孤僻多虑的缺点也开始不断地体现出来,过多的思考导致了其缺少果断的行动力,从而多次错过了杀死克劳狄斯的好机会。

他总是在行动之前思考与复仇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联系的事情,例如这段着名的独白: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以主人公的身份、地位、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背景来看,我们认为他是过于善良、过于宽厚了,但实际上是由他本身的性格所决定的[11]。

于是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变成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一面是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另一面是对人生价值的缜密思考。

哈姆雷特在这复仇和人生之间痛苦地挣扎。

他的犹豫不是因为他找不到复仇的方法和途径,也不是因为复仇行动时产生的暂时的想法,而是这种犹豫不定的想法一直伴随着他,从父亲的死亡到母亲的背叛,他感到人生特别无助、特别迷茫,找不到方向。

哈姆雷特在作品中有过许多次独白,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爱恨、理想和现实等多方面的探索,通过这些独白说明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着深厚思想内涵的人,他的内心在经历一系列巨变之后变得忧郁、矛盾、过分敏感。

“Tobeornottobe,—thisisthequestion”。

这个问题震撼了无数代人的灵魂。

由于哈姆雷特一直没有想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做到既能报仇又能不违背他的道德底线,所以复仇计划一直搁置不前,哈姆雷特面对着无数的选择,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悲剧性格,也是由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也许是他愿意看到他心爱的国家和子民陷入动荡不安、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也许是他自己思虑过多,更重要的是哈姆雷特想要当面杀死那个恶魔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复仇,所以他总是在摇摆之间失去了杀死仇人的机会,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才导致了作品最终所有与哈姆雷特有关的人都死去的结局。

2.残忍与善良

在巨大的灾难降临到哈姆雷特之前,他的人民都非常喜欢他,不论是哪个阶层的人,不论是不是他所喜欢的人,哈姆雷特都很有礼貌,表现得十分谦逊和蔼,我们必须承认哈姆雷特的复仇事件充斥了血腥的味道,这与求爱的罗曼蒂克甚是不相称;与此同时在他看来,爱情这种奢侈地情感与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是不相称的,但是偶尔他也会思念起他深爱的奥菲莉亚,这位他深爱的女孩,哈姆雷特曾经给她送过礼物、写过情书,有过许许多多热辣的爱情表白,光明正大地向这位纯洁美丽的少女求过爱。

但是自从哈姆雷特决定装疯卖傻以后,他就故意将一副亚冷酷无情的样子装出给奥菲利看,善良的奥菲利亚并没有因此而责怪他,反倒是觉得王子的无情冷漠一定不是他的本意。

有一次哈姆雷特突然间觉得自己的冷酷无情很不讲道理,就给奥菲莉亚写了一封狂热的信,“可以怀疑星星不是一团火,怀疑太阳不会动,怀疑真理是谎言,可是永远不要怀疑他的爱情”。

这狂躁的表现很符合他的疯癫的外表,但字里行间也免不了流露出一丝柔情[12]。

3.急躁与谨慎

对于父母的过错,哈姆雷特觉得做子女的应该尽可能容忍,但是如果过错严重到一定程度,那么连做儿子的也是可以责怪母亲的。

有一次,哈姆雷特好不容易抓住一次单独跟母亲在一起的机会,他就向母亲发泄了他积压在心底的怒火,他责备母亲不应该水性杨花那么快就忘记先王,投入那个罪大恶极的凶手的怀抱,不应该忘记曾经对先王的誓言[13]。

为了让颤抖的王后更快的醒悟,他拿出来两幅肖像,一幅是先王,一幅是新王,进行对比。

先王长得像太阳神,前额像天神,眼睛像战神,他的神情和姿态像刚降落在吻着苍天的山峰上的传信神。

而新王更多的像害虫和霉菌,他竟然残忍的残害了他强健的兄长,霸占了嫂子。

而哈姆雷特这种强硬的态度和做法把王后吓坏了,害怕哈姆雷特会伤害她。

可见,哈姆雷特的性格是急躁的、残忍的,同时也是善良的、谨慎的。

正是因为如此矛盾的双面性格,才造成了最终的悲惨的结局。

人们经常会说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哈姆雷特的矛盾性格才导致了最终的悲剧,在这种矛盾的性格之下他无时无刻不活在复仇计划的煎熬之中,复仇成为了他一生中所要追求的全部内容。

而这一切又导致了他将冷言冷语抛向他懦弱的母亲,将冷漠无情抛给了他心爱的姑娘,以致他最终亲手杀死了他爱人的父亲,落入仇人事先设计好的圈套。

最后,他实现了自己的复仇愿望,但是所有美好的东西也都已不复存在了。

三、哈姆雷特悲剧性格形成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时代的烙印

莎士比亚诞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我们从哈姆雷特的身上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

在整个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不断上升,更加肯定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人和人的本性,而另一方面顽固落后的封建传统思想仍然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种思想极端对立。

哈姆雷特性格中的矛盾、犹豫不决的特点,从本质上说就是受这两种思想碰撞的影响。

于是在文艺复兴这样一个新旧思想重叠的时代里,旧的封建观念无法继续像以前那样牢牢地控制人们的思想,但是新的思想一时间又无法完全的被人们所理解接受。

这个时代又出现了观察与思考、怀疑与探索并存这样一些新的时代特征[14]。

这些特质体现在哈姆雷特身上,让他变得矛盾,在不断寻找复仇之路过程中,他持续不断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情变得细腻,同时他也在不断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物,在观察中陷入了对人生价值的迷惘之中。

2.社会的因素

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哈姆雷特心中原本那个美好的世界相差甚远,所有这些造就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

人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无限制地暴露性格中丑陋的一面,社会也会不断趋于“混乱”。

在哈姆雷特的理想破灭后,他认为人的心灵是污浊不堪的,人的本性也是丑恶无比的。

克劳狄斯是个罪大恶极的坏蛋,王后的堕落也是由于她内心污浊不堪的情欲,奥菲利亚也不例外。

他认为,尽管奥菲利亚从表面看上去非常淳朴,与其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在在情欲袭来时,她也会和王后一样会变得堕落,会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欲。

哈姆雷特不仅仅批评别人内心深处污浊不堪的灵魂,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丑陋无比的本性。

他说:

“我自己的罪恶太多了,我自己都无法原谅我自己这颗丑恶的心灵。

”因此,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十足的坏人”,世界就是一个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所有的人都被紧紧困在这个牢笼之中,无法摆脱情欲的控制。

哈姆雷特的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个问题进行深深地思索,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

3.环境的因素

环境是一个人生存的地方,一个人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都与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

哈姆雷特从小生存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坎坷和挫折,而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巨变哈姆雷特被彻底打垮了,一下子完全变了一个人。

从大方面来说,哈姆雷特处在一个文艺复兴这个充满矛盾的特殊时代,身上一定会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点。

从家庭方面来说,哈姆雷特一时无法承受那些打击,于是形成了过分敏感、多疑、优柔寡断等性格特征。

(二)内部原因

造成哈姆雷特悲剧的内因是他本身的“重重矛盾”,这是造成其悲剧的直接原因。

正是这“重重矛盾”导致了他情绪上的忧郁、行动上的犹豫。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哈姆雷特的内心深处有着重夺王位和为父复仇的任务。

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责任感的人物,在他的复仇思虑中,他想的不单单是杀死仇人为父报仇,更要消除社会上的种种罪恶,恢复公平和正义,创造一个美好而和谐的世界。

他想寻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报了仇,又能拯救这个病入膏肓的世界。

“戏中戏”就是为了揭露克劳狄斯的罪行,让世人了解并看清克劳狄斯的真实面目。

哈姆雷特想要杀死克劳狄斯其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他有很多的机会能复仇,但是每次当哈姆雷特真要杀死仇人时,他的思想又陷入犹豫不决中,他不能让他的国家陷入混乱,不能让他的子民遭受流离失所的生活。

因此,哈姆雷特的内心陷入了重重的矛盾的思考之中,阻碍了他的行动。

哈姆雷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代表者,他曾经认为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作品,但是,慢慢的他却发现人会因为现实而变得丑陋不堪,失去了人的本性中的美好。

首先,他母亲改嫁的行为给了他非常大的打击,她忘记了曾经对先王的誓言,那么快就抛弃了旧爱,没等到送殡的鞋子穿破就又去做别人的新娘。

还有,就是他的叔父居然能为了篡夺王位霸占嫂子而亲手杀死自己的哥哥,就连他心爱的女人奥菲利亚也不知不觉地成了哈姆雷特的敌人的同谋者[15]。

哈姆雷特身边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罪恶的同谋者。

这些现实都与哈姆雷特以前想象的美好世界差别太大,他无法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理想办法,于是主人公陷入了深深地矛盾和自责中。

这些严肃的沉思,让哈姆雷特失去了行动力。

这些矛盾思想激烈碰撞,使他陷入自己的牢笼中无法走出来,外部表现为怀疑、犹豫、迷惘,表现得意志薄弱。

而他犹豫的不是他现在应该去做什么的问题,而是怎样去做的问题。

2.生与死的矛盾

哈姆雷特要为父报仇所面对的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就是:

“生存还是毁灭”。

此时的哈姆雷特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认为这个世界是那样的美好,每个人都是善良淳朴的,这个社会上充斥的是美好和善良,而不是丑恶。

面对死亡,哈姆雷特陷入了无尽的思考,“活着还是不活怎样才能做到高贵”[16]于是,在一系列需要行动的事情面前,哈姆雷特犹豫了,他不想忍气吞声的活着,去面对那些他无法接受的丑陋无的心灵。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怕如果自己就这样轻易地死了,又有谁能替他为父报仇,又有谁能替他拯救这个世界。

而当他被毒剑刺伤,知道自己不行了的时候,又毫不犹豫的把剑刺向克劳狄斯,与这个恶魔同归于尽。

3.思考与行动的矛盾

在父亲被人所害的秘密揭穿之后,哈姆雷特陷入了冗长的沉思之中。

在他的眼中,生活中凡是具有价值的事物都已变成了尘土。

“最近,我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对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再也不想去寻求享乐;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只觉得像大地这副大好的框架是延伸到茫茫大海里的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岬。

”(哈姆雷特语)由此可见,“哈姆雷特的与生俱来就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前,他是为了感情和思想而生的;但是种种残酷的现实一步步的向他逼来,现实要求的根本不是感情或思想,而是行动,现实将他唤进和他的心情格格不入的行动的世界。

”这便导致了矛盾——他主观上的思考过多和客观上的行动的迟缓之间的矛盾。

哈姆雷特吧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思考问题上,而很少付出行动。

尽管如此,哈姆雷特也不是没有行动,反而是行动很多,他是全剧中最有思想的人物,也是最有行动力的人物,只不过他的思想和行动不能合二为一,从而使他的“果断出手的本色,蒙上了一层思虑的卷帘。

”对于哈姆雷特来讲,“做什么”的问题,他通过他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