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docx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
堪舆名著《地理辟径集》
堪舆名著:
《地理辟径集》
序:
地理山龙峦头与穴法并重,然必讲到精细,方识龙真与穴真。
余自弱冠后,先子授以堪舆秘传,读之津津有味,后见各家藏本,亥豕鲁鱼,传抄日错,近晤温秋瀛太史,乃得善本,详对因参观而互订。
数十年来,博览群书,如天元歌之方便觉,指迷之分歙、向背、仰覆、合割,皆从精细中发明峦头穴法,此处豁人心目,简而明典而要者,莫如香邑小榄默斋先生辟径集四卷,所云缩、动、平、栏,五俗、三畏、三宝、三弊,盖本生平阅历契紧为入处,精细立论,援引哲言证实己见,俾孝子顺家藏户诵,得明道以庇本根,非挟术以炫,当世洵堪步曾廖赖之堂与沾沽焉。
剿集旧本者,迥乎大异,我辈果能熟读是书,多覆名墓,积以学力,磨以岁月,从此寻龙点穴,择地安亲。
庶乎其可。
若胸无成见,目无慧珠,或轻心以掉,或委任于人,诚如先生所云,非愚即妄矣。
闲尝过榄山相宅,访先生家世,人丁财禄发非常,子科甲鼎盛。
悉数牛眠。
余尝观先生葬太祖新会村虎山,及自立寿基鹤山楼冲龟山。
山龙穴法具见一斑,我生也晚,弗克亲灸门墙躬承面喻。
今读其书如见其人。
爰跋数言付之刻劂,以志景仰之意云尔。
道光十四年岁在甲午秋九月南邑后学之彦拜撰
跋:
堪舆世皆称曾廖赖,谓无能出其右者,然吾以为学无先后,亦视其人之识力何如耳。
使识非真识,则龙穴砂水莫能细辨,力非真,则古今名岳未尝遍游,徒以口诵印板古籍,辄为人扦葬,此但知求利而不知祸人,良可慨也。
余八世太祖默斋公,于堪舆群书专心研究,阅历名坟数十年,寝食与俱,则识以练而愈到力,以用而弥,果因刊除言,独标新论,作为辟径集四卷,所言五俗、三畏、三宝、三弊、杂者十段,皆显而易见,而其本生平之最得力以契紧为人者。
则默如缩、动、平、栏四字决。
语简而意该,真千古不易也。
厥后于新会村得虎山,以葬祖父伯叔,不数传而出文介公,学行政绩照人耳目,又于鹤山楼冲得龟山以为寿穴,迄今我子之幸绍书香悉数牛眠。
至于为人寻地,所得名山不可枚举,此莫非太祖之识力所至,即莫非太祖辟径集所言缩动平栏者之操券而获也噫。
是书也,虽不能驾古人而上之,而融会古人之意简练以出之,于山龙峦头、穴法砂水、性情顺逆,谁祸谁福,当弃当取,了如指掌。
洵足步曾廖赖之后尘,而为寻山觅地者之津梁矣,是为跋。
道光十四年岁次甲午秋月十七世海晏顿首拜跋。
跋:
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斯言也,圣贤大道固然,即堪舆小道亦莫不然,在夫学之者,得其道与不得其道耳。
学得其道,以龙脉为本,峦头为体,砂水为用,察其驳换俯仰、顺逆生死、阴阳缓急,动静向背之性情,则真龙正穴自不难知,不如是则愈明道以济世,几何不反塞道以误世哉。
我八世太祖默斋公,痛先人捐馆未有葬地,屡从时师游,跋涉经年,疑似莫辨,辄取辄弃,规其所习之数,听其所发之论,不以山川气脉为本,专以天星理气生旺之说利口惑人。
理原显著而故为隐微,说易详明而偏归暗晦,将荡平大道而茅塞之,此固不知之过与亦由学之未得其道矣。
我阻心窃伤之,于是博览群书,以曾廖赖为正宗潜心研究,寝食与俱,如是者有年,踏砂步岭,认脉寻龙,不以险峻遥远而少退其步,如是者又有年,迨至学力久而体认自精,阅历多而真伪立决,遂于新会村获虎山葬祖父伯叔,又于鹤山楼冲得龟山为身后之基,人谓我祖于堪舆之道,可谓学之精知之明,将永为独得之秘矣。
顾我祖窃幸己之与知深,怜人之不知,欲以己之所知,公诸众所共知,本生平所学,著集四卷,名曰辟径,于其凶顽癖戾闭塞堪舆之道者,辟除而开导之,此五俗三畏三弊所由作也。
于其纯粹精明阐发堪舆之道者,指引以启迪之,此千金四字决,暗中三宝,杂者十段,所由作也,是书也,当年恐有固陋,未敢问世,但抄录流传信从者颇有成效,若省垣之东海、珠琵、州塔其显然较著者也,迄今二百余年信者愈众,咸以付梓为嘱冠等从之,非敢谓能指迷途归诸大道,聊以彰我祖**一得云尔。
道光十四岁次甲午秋月十七世冠章顿首拜跋
辟径集目录
卷一
*五俗
一曰尽龙
二曰龙虎钳口
三曰两水合襟
四曰主峰正顶
五曰阔大明堂
*三畏
一曰到头硬直
二曰穴前倾泻
三曰顺砂过堂
*千金四字决
一曰缩
二曰动
三曰平
四曰榄栏
*暗中三宝
一曰来龙
二曰官鬼禽曜
三曰水口
*三弊
一曰任己
二曰任人
三曰循迹
卷二
*杂著十段
一论逆水
二论石
三论五星五行之大概论之不必执泥
四论天星地曜
五论骑龙
六论补山
七论点穴葬法
八论理法
九论心田福地
十论龙之大势各有不同
五俗
地理依于古法,无不尽善,为后去古浸远,其法埋没无传,而庸师以俗眼参之,世俗翕然从之,啄啄争鸣,莫可穷极,斯理遂晦,故曰依古法者,必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不依古法,学者去其旧习,直追古喜然后可,故揭五俗以示戒焉。
一曰尽龙
余初看山,见一枝龙,或十节五节,定跟到头乃止,以为穴必在是,不知龙尽则星多散漫硬直,龙虎不包裹,明堂必荡,水口必直,全无吉地,疑龙经曰,君如寻得干龙穷,两水相交穴受风,风吹水劫不是穴,需知此地是疑龙,又曰多从腰里落,回转余枝作城郭,又曰大富大贵之地,断不在大穷大尽之处,又曰余气不去数十里,断然不是王侯地,又曰脉尽处需防气绝,皆此谓也。
譬之人身,有心腹必有手足,譬之屋宇,有堂厅必有廊庑,善辩者当自知之,余屡格大家祖坟,腰结者甚多,金取诸善,腰结者亦十居八九,然后知古人之言,信不谬也。
亦有居尽头者,不可以干龙格局论,终不若有余气之妙也。
二曰龙虎钳口
龙虎钳口,在立穴之处,两边伸开二小臂弯抱即钳口也。
地之有龙虎,如人身之有手足护卫,孰能废之,亦有不尽然者,每见多下手一边兜转或有龙无虎,或有虎无龙或边长边短,或驾左驾右,无不可者,为庸师俗眼每每多寻龙虎钳口,见一钳口若龙虎之状,不问龙脉有无,砂水顺逆,即于此点穴安葬,所以古今许多吉地每每在龙虎身之旁,彼既以钳口取穴,其不对钳口者,穴尚宛然,非明师莫辨,故予以俗眼之海,惟钳口为第一。
又遍观今时葬地,凡龙虎均停,明堂阔大,为千万人所慕者,无不立见败决。
惟剪着下手一边,或不见明堂,全无砂水,大非人情所喜者,无不发福,予非阅历二三十年,在在皆然,断不敢为骇俗之言也。
此风水之死生关焉。
学者能破此关,乃有上进之路,不然终身坠坑坎中耳。
古人曰:
两弓齐到,人皆道好,却主杀伤,反生烦恼,又曰两弓齐到忌当面之倾流,一穴当中,忌两边之尖射,又曰君若识穴不识怪只要左回右抱良,左回右抱未必吉分明怪穴生贤良。
皆言钳口之患也。
又曰,也有形好理不好,也有形怪理不怪,又曰欠缺不齐,乃天地之奇。
皆言龙虎不必登对也。
学者于此数语,豁然贯通,始有终身着脚处。
三曰两水合襟
予初年看地只在两水合襟处,极力搜求,务期必得。
若似当然不易,后多览故坟,遍历山川情意,乃知大谬不然也。
往往水合前则山嘴必尖,流神必直,龙虎必长,真气荡然,无一可者。
除是合于左转右以出而得右砂稍栏合于右转左以出而得左砂稍截。
庶几穴中可裁,若不论龙穴结作,而以合水为期,则送龙枝脚,三条五条亦有合水者。
行龙桡掉,长或三节五节,亦有合水者。
此皆可以作穴乎。
又有大龙结作于群山轴辐之中,登穴则见群峦簇簇,而分毫不见田水,此亦可以合襟论乎。
古人曰:
也有真龙无朝水,只把案山为近侍,案外潮水暗循环,此穴定非中下地。
又曰两水合处莫当中,流水倾泻嘴为凶,翻身逆转朝来脉,发福绵绵为坐空。
又曰,两水合处莫当前,不在左边在右边,仙人倒杖宜横下,下手虽宽也进田。
夫坐空与下手宽处,堪舆之大忌也。
合水直流,宁倒朝横下,而不以为嫌,则古人低昂之意,确有在矣,岂无故而漫语耶。
故予以钳口合水为风水家之大魔障,非缠绕数年不能脱洒,非至人指示不自省觉到觉悟时,便为转动之机矣。
学者其无障于迷途乎。
四曰主峰正顶
古人曰,若是正逑需正下,若是驾折两边安。
又曰情顾左右,穴居两边,又曰龙从右来,穴居左裁;龙从左来,穴居右裁。
又曰误葬只因求正面。
仙人多是下偏坡。
又曰金虚不可中心下,土实正当角上裁。
又曰左奶为南,右奶为北。
又曰侧裁如把伞,平观合提盘。
又曰扁大临弦出,粗雄向侧寻,皆言作穴之法,有正有侧,亦不可拘拘正顶也,盖穴之有正有侧,自古皆然,予谓山宜正葬者,其法有二,其一审示来龙,其一裁度砂水。
凡山之小者,可正下,顶之平脉之缓者,可正下,以其龙无煞,并美意不泻于两边。
故不以顶正为嫌也。
至于山形稍粗大硬直倾泄者,皆是死气,皆名为煞,当头直下,必至伤人,龙之不善者,宜姑置之,若来龙奇特,砂水秀异,断不可舍者,宜细阅其两旁身边稍缓稍平处,此即美意所钟,宜于此处图之。
凡此皆审示来龙之意也。
至于砂水意不可遗。
山虽可正下,然砂水太直,岂敢毅然当中。
宜挨左挨右扦之,剪去水一边尤善。
左砂有煞,点于右,右砂有煞点于左,拘拘于正顶,不亦乖乎。
凡此皆裁度砂水之意也。
稽于古法,尤有真的。
如跳墙虎之爪,穴飞天龙之耳,穴太阳之金角,太阴之月角,凤形鹤形之眼角,皆侧下之。
至于龙身粗硬,断不敢下两边,出有龙虎者,又宜于龙虎臂动处平处求之,如凤形当面太硬直,则点凤翼。
啊人形当面太硬直则点在肩井,肩井为咬虱穴,咬虱之下,为扇肉穴,扇肉之下为曲池,倘臂太直,点于尽头平处,为掌心穴,臂若飞扬如舞之状,则点于略平坦处,为袖口穴,今之俗师,每见一峰端正,即头下穴,不论是非以此误人十常八九。
哀哉。
五曰阔大明堂
夫明堂于风水关系甚大。
所以聚后龙之气,界穴前之水,皆需此也。
葬经曰,乘风则散,明堂太阔,风不乘之,以散吾真气乎。
又曰界水则止。
明堂太阔,何所凭籍。
以界止脉之水乎。
常见公卿,俱有山丘砂水,逆转横栏,以翕合聚堂气,堂气既聚则真气自凝,人丁无不昌盛。
若山砂懒散,堂气荡然,如勇将统弱兵,乎之不应,策之不前,万事垂首,听其败坏。
设使山砂紧拱,堂气周回,如武夫将士,听合于大将之前,叱咤可生风云,运动可驱山海,凡所营度,何底成功也。
此皆应于影响,非臆见也。
又常见大家之山,千峦万岭,必拥于前,虽不见水与田,而气象轩昂,骤登显贵,以阔大明堂论之,彼何有也,若有阔的明堂,除是得一砂紧拱,局自成家务乃可当之,所谓汪汪千倾明堂外局周围如转环也。
若无局水口十分交锁完固,亦可无确。
但发福差池,不如局尤善,所谓明堂能容万马,水口不容一舟也。
非此二者,即后有清龙真脉,前有秀异朝善,亦主贫穷孤寡。
五六代方能发福。
然亦暂贵而不富,有官而无禄,或刹时富贵,而不能长久,盖真气既散,力量自减,定主有头无尾,得一失三也。
若龙穴不真明堂又荡,又无局水口则一败涂地,无疑矣。
今之俗师与庸劣主人,见明堂阔大,则视之如宝,极力图谋,即败亡踵至,犹然不省,殊可悼也。
又曲说以宽人之忧曰,明堂大朝山远,则受福必迟,更二十余年,食出外洋,则大富大贵矣。
又改歌决以或其主曰,明堂容万马,富贵传天下。
久之终当发福。
彼转身后,发与不发何与哉。
智者当自有主持。
不可茫然听其鼓动也。
三畏
风水所以趁吉避空,夫吉可趁,空可避,故先求无祸,乃可希福,非知其不可而辨之,即良法美意,何从入手,故此三畏次五俗著焉。
一曰到头硬直
凡作穴之处务要平正稍硬直,皆谓之煞。
大能伤人,所诶斗脉者死,断不谬也。
今之庸师,见一山下来,如臂之直,即谓之有脉,辄为人迁葬。
主人亦利其有脉,而锐意从之,不知死绝之祸,捷如影响。
古人曰,枪头莫下,鼠尾休扦,又曰劝君莫下枪头穴,葬下人丁绝。
又曰血脉平和人少死。
无非阐明斯理也,故予以为第一可畏。
莫甚于此,非惟硬直如枪头者,不敢乱下,或一边直来略无停息,或峦头粗大如饱腹之状或体势稍直,如覆钟之形又有棚面金星如横几者,又有直体金星,如卧梳者,俱为死气,并能伤人,见此宜断断舍之。
二曰穴前倾泻
古人曰,砂主人丁水主财,水聚则财聚,水散则财散,古今不易之理也,盖水乃无情之物,以就下顺流为性。
有物以阻之则其势自横,无物以阻之则百理顺流而去。
坟宅之前若见水去即万顷田庄,无不破尽,所谓明堂如箕米,子穷到底。
又曰龙虎似推车,田地不流些是也。
非惟长流水直乃可败人,至于穴前阴流之水倘直泻无归,其祸尤速,可不慎乎。
所谓阴流不顾家,葬下事如麻也。
然流神之曲直亦能掩人之耳目,多至自欺。
水虽直流,未有若竹竿之顺者,转左转右之间,一丈五尺者,其常也,时师见此则语其主曰,如生蛇之屈曲,可无患矣。
不知自水边观之,若右屈曲之势,登穴观之,只一望而荡然也。
何有尺寸之间哉。
必得一砂关栏,一水曲左归右可十余丈,又自右转左亦十余丈,出水成横水样,乃可谓之屈曲。
古人曰,山有大曲水有大转,必有王侯居此间,又曰三横四直过东西,九曲凤凰池,又曰左插笏,右插笏,不是真龙无此出,左排衙,右排衙,不是真龙无此砂,皆不欲其直泻也。
三曰顺砂过堂
夫顺逆二字乃地理开卷第一义也。
此二字不明总是说梦而已。
发微论曰,今之俗师有看山四五年,而懵然不晓顺逆者。
竟与盲葬何别也。
不止地理之顺逆,只以水口去;来为主,如水倒左,凡左边有高山高陇,或圳坟树木,下至田之层级,凡一级高一级,皆谓之下砂,谓之进神;出愈长而福愈盛,若上水边有此,不论长短,皆谓之顺砂,谓之退神,窜而过堂,尤为至毒,即万顷田庄,无不破尽。
古人于来水去水,论得甚严,以其有关顺逆也。
故曰天门欲其开,地户欲其闭,又曰所喜者三门宽阔,所以爱者五户闭藏,又曰水来自左,无左亦可,水来自右,无右亦就,又曰宁剪下砂莫剪上砂,宁剪进神,莫剪退神,皆谓是也。
盖山水性情,水来这边,定是逼窄,山高田高,水去这边定是阔旷,山低田低,此山水自然之性也。
倘能扭转山川性情,使水来边一步宽一步,水去边一步紧一步,则颇有神解之妙。
其于地理思过半矣。
古人曰,两水夹一案,定作退田断,又曰退官退田笔,尖尖随水出,进官进田笔,弯弯兜水入,又曰东宫窜过西宫,长房败决,右臂尖射左臂,小子贫穷,皆言顺砂过堂,祸之惨也。
夫见顺砂固难堪矣,况过堂乎,稍有知识者必畏焉,至若龙逆局逆则一枝顺砂不妨。
千金四字决
夫五俗三畏既明,则地理之大概可知,贰山易寻矣,然其中必有妙法,非四字决,又何以悉微旨而为入手工夫乎。
所谓缩、动、平自寻龙点穴言也。
栏之一字,自裁剪收气言也。
于此融会于心,则不容秘矣。
一曰缩
此寻山之密旨也,识此则易,昧此则难,每见一洞,峰峦稠密,砂水盘旋,四山秀丽,中必有山,然富贵,必结于群山辐轴之间,断不在近水平田旷野平畴之外,故宜缩后三五节求之,何也,缩后则龙虎缠护俱觉齐全,而纳气必深,若太出太露则山冈不绕,四无遮护,纳气必浅,所谓真穴藏假穴现,又谓天子之堂深九重,又谓穴如美女藏踪迹,岂肯抛羞见外人,皆其义也。
有一种大龙虽到头尽处而四面手足缠绕多,隔水群山又来遮护凑合,此则尽而不尽,露而不露,故不以为嫌,若稍见四面山稀,明堂阔荡者,终为散气之局,亟宜向后图之。
余初年看山,每见山之集乱,则眩惑不能分析,辄惆然不乐,意地必在尽头也。
屡出旷野求之,竟尔凑泊不成,茫然无得,如此逗留十五年,乃一旦默悟其旨,若有神明启之,稍见集乱之山则超然以喜,缩入数节推求,皆迎刃而解,所获甚多,不知者每谤予得山易而速,岂知其把柄在手,自有不言而喻之神,在我亦不知其所以然也。
盖以十五年之难,而成一朝之易,或者知其易而不知其难,所以诋毁无忌也。
所谓下学而上达,盈科而后进,深造而自得,不有固然者哉。
喜人又以贵人之出入,论山之拥从,尤亲切有味,谓人必无挺身独行之理,虽小小丞尉,亦有随从数人,自是官愈尊而拥从愈众,若帅府总戌则二三百皆其部,曲山之拥从多少而大小分数顿殊,岂异是哉。
予谓必缩入数节以取来从龙虎之多正谓是也。
古人有龙怕孤单,穴怕寒之说,又有独立无依,切忌当头下穴之说,又有风吹水劫,是谓不知所裁之说,皆此义也。
然此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二曰动
此寻山点穴之法也,与下文平字不宜分拆,当合而观之,始尽其妙。
凡到穴处,动而平则其穴为真矣。
既缩后寻觅,但见真龙住处,有极好星峰既宜以此法求之,或中间或闪左闪右,或结于顶或垂于末或有摺纹动处,即观其是窝是乳,是坡是坪,细细取之,于略动处而观其阴阳变化何如。
盖行龙星体有阴有阳,至于结穴之处,又有少阴少阳,星体阴阳,人或知之,至少阴少阳,能知者千中无一,时师能语及此,当改容礼之,不可作凡常也。
何谓少阴,千窝坦之中,微微作动,略有些隆起处是也。
何谓少阳,于硬突处,微微作动,略有些平坦处是也。
然所谓隆,所谓坦,只在二寸三寸多至四寸五寸之间,不宜看得太粗,所谓恍惚高低,依稀绕抱,远看似有,近看似无,正谓此也。
在学者识见高明,心目之窍,详察而自得之。
昔人曰寂然不动君休问,又曰先看来龙动不动,又曰山体静,妙在略肥略突,臼者为略瘦略歉,于稍突稍歉中,稍分动静,于略动略静中,稍分阴阳,亦善于发挥造化,阐明元旨也。
此动之精义,俨乎可想,确乎不易也。
至于块然一片无作动者。
皆纯阴纯阳,未经变化,而气不中和也。
知者当舍而去之耳。
可拘拘求穴哉。
此动之一字,非惟庸师不识,即素号高明,朗谈元妙者,亦懵然也。
惟罗纹土宿,三十余遐,穴山老人一寸金穴法,乃与此相表里互发明耳。
学者熟读而详辨之,方有得也。
三曰平
山既作动或窝钳或乳块,俱宜于平处求之,动而平者,穴乃天成,动而不平者,终难取穴,此亦阴阳之义也。
凡山之硬直者。
皆谓之阴有宽缓平坦处,乃谓之阳,平洋之地,若铺毡,然此纯阳也。
故以突起为贵,葬于纯阳者,固无不绝,至于山谷之地,多硬直粗顽,阴常有余,阳常不足,点穴者不患其无阴,而患其无阳,必得六分阳,四分阴乃为合式,阴多阳少,突兀不平,即为斗煞定主伤人,久之必绝。
此一定不易之理也。
纵十分来龙秀异,山水环绕,亦必葬下伤人,否则三代孤独伶仃及后昌盛。
古人曰惟有乳穴最难裁,又曰乳长不堪作穴,又曰直冲中气不堪扦,堂气裁归在以便,正脉稍离三五尺,个中作法最精元,又曰直丁直扦,有气要安无气,又曰饶与小人从耳入,接迎君子从脑冲之,皆言穴之贵平也。
有一种地,来龙砂水俱好独是脉直,有倚左倚右之穴,又有粘穴抛穴离穴,皆于倾中取平,硬中取偏,不敢斗煞之意也。
奈何俗师正犯此忌。
每见一山陡然直下,若掉臂然,则喜其有脉而斗煞插之,至于死绝相踵,犹懵然不悟。
然亦不仅时师之过也。
以山臂乳直下为有脉者,吾之通弊也。
至于山之稍缓稍平者,则谓之无脉,而摇头不葬,时师安得不投主人之所好而丛中窥利乎。
祸福于彼何干。
古人曰,来不来,坦中裁,住不住,平中取,又曰,人眠山上龙方住,水聚天心穴始安,又曰作穴处端正可坐,展席可卧,皆以平为贵也。
或者又曰如子之言,则平者皆可作穴矣,何事劳求而后得乎。
岂知理本无偏,言各有当,纯阳之不可葬,犹纯阴之不可葬也。
二者何差毫厘,但平中一突,人所易知,而斗煞直下者,人多不识,吾粤地势卑下,山中之地十倍于平洋,故于此言之极详耳。
岂平洋地皆可作穴耶。
所谓平,自山中之稍平者言之,非指平洋也。
若平洋则各有家数。
何故又贵于平,合古人之言观之则无弊也。
古人曰斗脉者死,离脉者绝,不斗不离,乃为真穴,又曰纯阳葬了纯阳绝,纯阴葬了纯阴绝,阳龙须要下阴胎,阴龙须要穴,又曰缓处何妨安绝顶,急来不怕葬深坭,皆言阴阳不可偏胜。
如白头十绝穴,如覆箕,如犁嘴,如马眼,此指纯阴言也。
如鳖裙,如山坡,如草坪,皆言纯阳也。
其海不为均乎。
余见世人每葬平地,或山脚余气之中,不旋踵而水蚁满棺,坭浆黑骨,倾覆败绝,甚可哀也。
岂曰平地可葬,而弗辨于阴阳也哉。
*四曰栏
栏者阻也,此裁砂裁水千古不传之秘也。
愚者暗昧不明,智者卓识独觉,古人曰虽有好龙穴而不善于裁剪砂水,依旧不发,龙穴虽不甚真的而砂水裁剪得宜,亦能发福三代,此至言也。
盖水性善流阻,则住。
无阻则千里直泻,水既聚而财亦聚,水任其直流,财何能聚,所谓砂飞水走,财散人离。
又曰一水去,二水去,众水众山一齐去,山山随水不回头,失祖离宗无助救。
又曰穴前之水忌直流,水流百步十年忧,若是水流千里远,一十四年退败休,又曰穴前之水怕流长,明堂倾泻响当当,真气尽从流水散,出入散败似驱羊,又曰荡然直去不关栏,定主外亡并败绝,皆言无以栏之其祸至此也。
此虽开卷第一义。
然人犯者甚多,时人多好大明堂,堂大水必直,水直气必散,欲其不亡而败得乎。
此皆善缘未到,天地鬼神阴有以夺其魄。
故至此耳。
不然非盲非聋,何砂直水直不觉也。
然栏之义不一而足,若得近案回环,此上吉之地也。
其次得龙虎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