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34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docx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设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课标教材必修第一册的课文。

学习这篇文章要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蕴涵于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课文正面叙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在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思考层次,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唤起对战争恶魔的憎恶,教育学生牢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珍惜幸福,抵制邪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

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高一的学生情感比较丰富,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融入悲情题材作品的难度不是很大。

并且他们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抓住看似平静的叙述语言体会作者的强烈感情和本文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揣摩关键语句,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以乐景衬悲情的写法。

2、学习寓情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44年,在纳粹的一个集中营中,关押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有一天,他的妈妈被杀害了,小女孩哭泣着问,我的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了,人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你的妈妈去寻找你的爸爸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小女孩真的相信了,她不再哭泣,她甚至唱起了妈妈曾经教给他的许多儿歌,还不时的爬上窗户张望,盼望他的妈妈快点回来。

一天,小女孩和许多犹太人被押上了刑场,他们将被活活埋掉,当一个纳粹士兵要将小女孩推入深坑的时候,小女孩睁着她那漂亮的眼睛说:

“叔叔,请你把我埋的浅一点好吗?

要不,等我妈妈来找我的时候,就找不到我了。

”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中的一个故事,这样的悲剧在40年代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每天都在发生,在上演。

那是一段没有人性,没有良知的历史。

今天我们将在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新闻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带领下,走进这段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历史!

(板书: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导入: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

二、识记关键字词

毛骨悚然(song) 和煦(xu)不寒而栗(li)

踉跄(liangqiang)祈祷(dao)废墟(xu)

三、深入解读文本

1、文章已经预习了,在奥斯维辛发生了那么多悲剧,作者为什么还说“没有什么”新闻呢?

思考:

(1)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

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

(2)奥斯维辛的悲剧是不是当前发生的?

明确:

不是

(3)从文中能不能找到依据?

明确:

第五段。

新闻讲求事件要新鲜、报道要及时,在课文第五段作者说:

“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不再是什么新闻。

2、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

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

明确:

课文第6段。

一是记者的使命感。

二是缘于一种不安的心情,要对得起在这里遇难的人。

3、罗森塔尔不仅是写作者,也是一个拍摄者,在这篇文章中,他为我们摄取了哪些场景和画面?

明确:

一是奥斯维辛现在的景物描写(1、16段),一是参观者参观的画面(7—15)。

小结:

可以看出写参观者的见闻,是这篇新闻的主体部分,那么前面的段落就是新闻的导语部分。

4、学习第7—15节

思考:

参观者参观了哪些地方,请大家描绘出行踪路线?

明确:

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实验室)→长廊→地下室

思考:

通过朗读,我们看到作者在报道参观者的见闻时,有许多精彩的细节和精辟的议论,你们认为哪一个细节或者议论最精彩,请找出来并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讨论(7——11节),二组讨论(12——15节)

第8节: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思考:

(1)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雏菊花在怒放分别代表什么?

明确:

废墟是罪恶的见证,菊花是生命的象征。

(2)两者比照式的放在一起象征什么?

明确:

多么残暴的力量也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人性与生命之花必将灿烂的开放。

(3)为什么要把废墟和怒放的雏菊花组合在一起?

明确:

一边是残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对照式放在一起,这样的景象让人震撼。

第7节:

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

思考:

(1)“默默”写出了参观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沉重

(2)“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又表现了什么?

明确:

“很快的望上一眼”表明参观者很清楚每一个地方都很恐怖,但却不知道会碰上什么可怕的景象。

“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表明当景象与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的时候,参观者的震惊。

第9节: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思考:

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

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0节: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思考:

作者写这些细节要表现什么?

明确:

表明参观者的害怕、惊惧。

第11节: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思考:

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为什么?

明确:

这是纳粹为了从根本上消灭他们所认为的犹太等劣等民族,让他们从根本上灭绝,所实行的最没人性的措施。

第12节、第13节:

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

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尽。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我们把第12、13节放在一块,望着注视着我们的死难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走进了他们的身边,走进了他们的心灵,作者说“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思考:

(1)想象一下,她要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

他们是沉默着,他们在沉默中注视着我们,又好像在无声的向生者倾诉,倾诉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悲剧,又似乎在无声中谴责、控诉。

(2)你感觉这个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活泼可爱善良充满梦想。

(3)这样的人却被毁灭了,表达了什么?

明确:

痛惜之情,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第14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思考:

(1)谁需要祷告?

明确:

有罪的人和无罪的人都需要祷告。

(2)在西方祷告是为了什么?

(忏悔、保佑)

明确:

有罪的人是需要洗清罪恶,无罪的人是为了求得保佑。

(3)沾满鲜血的纳粹刽子手会祷告吗?

无辜的人们能祷告吗?

明确:

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4)为什么没有可以作为祷告的地方?

明确:

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的,而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是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的。

第15节: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思考:

“够了”表现了参观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对死难者的遭遇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纳粹罪恶的义愤填膺。

教师小结:

分析到这儿,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这里不只是一个记录着,也是一个参观者,他以他那深沉、犀利的眼光在注视着这一段没有人性和良知的历史,在注视着每一个参观者,同样也在表达自己的震惊、沉重和愤怒!

同时在默默地告诉我们要在对历史的回顾中铭记历史。

铭记住400万人的生命的毁灭,铭记住那些失去生命的儿童、妇女、老人。

5、学习1、2、16节

自由阅读:

第1节:

波兰布热金卡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第2节: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

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

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第16节: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在文章开头作者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这其中深层含义是什么?

明确:

1、“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2、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3、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压抑。

(2)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结尾又写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

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这一切,物非人非,悲上加悲;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乃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四、拓展延伸: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34万同胞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时至今日,奥斯维辛式的罪恶仍未绝迹。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作为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对过去有着怎样的认识?

又应该为未来做些什么?

明确: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去反思的东西。

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为?

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

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手的灵位?

伊拉克战争硝烟未灭,利比亚战火又起。

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德国已经对自己的罪恶进行来真诚的忏悔,我们期待日本民族的忏悔。

五、课堂小结:

主题归纳: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提醒大家珍爱和平,“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作者以他浓烈的情感,独特的视角,精彩的细节为我们报道了奥斯维辛的历史,也正是这样,这篇作品在1958年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

颁奖词这样写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

六、布置作业:

奥斯维辛纪念墙上照片中的那个姑娘,她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唤和平与幸福的文章。

文章寓情于叙事之中,有很强的震撼力。

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至关重要。

在导入阶段,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课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

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

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

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

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

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学生对新闻的特点会有所理解,但很明显,它营造的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中的三个问题。

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和适量的原则。

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

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