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534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docx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

发展规划纲要

 

前言

云南是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大自然的神斧在这里造就了罕见的奇山异水,历史的巨澜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让这里孕育了绚丽的民族风情:

滇中高原的春天般气候和湖群,滇西北高山峡谷的香格里拉秘境,滇西边境的珠宝贸易与火山热海,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畔的热带雨林,滇东南如诗如梦般的喀斯特岩溶山水,滇东北红土地上的历史古道和瀑布群……在这片堪称旅游资源大省的土地上交相辉映,特色山水、民俗风情、边疆秘境、国际通道、南药花卉、土特名产、风味小吃等等熠熠生辉,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云南旅游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1年云南省人民政府聘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并与云南省旅游专家编制了《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此后各地州市以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先后编制了地方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县市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级、地州、县市四个层次的旅游规划体系。

随着国家旅游局进一步强调区域旅游协作和云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整合,编制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规划和科技兴旅规划的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

为发挥全省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促进跨区域特色旅游发展,推动云南省旅游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云南省旅游局组织了省内旅游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通过历时近一年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对全省六大旅游片区和科技兴旅规划进行了编制,整个工作经过了调查研究、初步方案编制、征求地方意见、咨询论证、最终评审等几个阶段,终于完成了现在提交给省政府的七个规划成果。

云南省六大旅游区旅游规划和科技兴旅规划的编制,得到了省政府、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省十六个地州市的高度关心和支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

在此,我们谨表深深的谢意。

 

云南省六大旅游区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2004年1月

《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

评审意见

由云南省旅游局主持的《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评审会于2004年1月15日在昆明举行。

来自省内经济管理、旅游管理、旅游规划、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城乡建设、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了评审组。

评审组在认真审阅图文成果和听取规划组汇报的基础上,就《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发表了评审意见。

现将评审意见归纳如下。

一、《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分析了滇西南旅游区的特点、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在《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确立了滇西南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旅游发展布局、旅游开发重点等,并就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发展对策措施等提出了建议。

该规划符合国家《旅游规划通则》的要求,内容系统全面,图文成果齐全。

二、《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滇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分析准确,所确立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重点项目等较为科学合理,所提出的建设项目和对策措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滇西南旅游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方法科学,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总体布局合理,突出了神秘的热带雨林和森林、神奇的民族风情和地方文化、神远的茶马古道和茶文化、漫长的千里边关和国境线、壮美的水电站群等资源特色,并根据主题确定旅游产品开发系列,提出了建设国际公园、五大旅游精品、四大旅游节庆、四大支撑性旅游区等建设重点,对滇西南旅游区的整体发展和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评审组一致同意《滇西南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评审,并建议规划组认真吸纳评审组专家们的建议,尽快修改完善,按有关程序上报审批,组织实施。

专家组组长:

罗明义

副组长:

杨寿川张明光

2004年1月15日

《云南省六大旅游片区发展规划纲要》

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

罗明义

副组长:

张李昆袁光翰左伯俊张先安谭崇访

成员:

余繁张大运董进云李炳富陈述云

骆静珊田里明庆忠杜靖川叶文

邓永进许南垣

二、规划编制办公室

主任:

张大运

成员:

崔晓楠、陈彤、杨许云、李燕

三、规划编制专家组

组长:

田里

成员:

吕宛青陶梨杨萍李柏文李雪松

陈永涛何爱平魏娜莫艳华杨爱军

 

一、滇西南旅游区概述

滇西南旅游区的范围包括临沧市、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三个地州市。

该区域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98º40′—102º19′和北纬21º08′—25º02′之间,总面积8.87万平方公里。

滇西南旅游区的西面、南面、东南面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达1742.59公里,拥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五个国家二类口岸,边境跨国旅游发达,是我国著名的边境旅游区和中国大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和重要门户。

滇西南旅游区地处低纬地带,北回归线从其中部横穿而过,属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类型;该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亚热带和北热带的植被类型均有分布,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和云南省热带作物的主产区,也是我国热带风光最典型的区域。

滇西南旅游区历史悠久,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通道和古老的茶马古道的缘起地;该区域是也是云南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傣、佤、拉祜、基诺、布朗等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大都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和思想情操,是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最为浓郁的旅游区。

二、旅游资源基本特点

根据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集聚状况和空间分布规律,可将滇西南旅游区划分为四个旅游大区。

1、北部水电工业旅游大区:

该大区由凤庆县、云县、景东县、镇沅县4个县组成,是进入滇西南旅游区的北大门,属于历史文化与水电设施相结合的旅游大区,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现代水电工业景观。

2、中部茶文化旅游大区:

该大区由景谷县、墨江县、江城县、思茅市、孟连县、西盟县、澜沧县、普洱县8个县(市)组成,属于森林生态、历史文化、普洱茶文化相结合的滇茶文化旅游大区,其中尤以普洱茶文化最具特色。

3、西部佤族文化旅游大区:

该大区由临翔区、双江县、耿马县、沧源县、永德县、镇康县6个县组成,属于民族风情、边疆走廊、热带风光相结合的旅游大区,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浓郁的佤族风情、悠久的佤族历史、优美迷人的自然山水。

4、南部傣族文化旅游大区:

包括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该大区以热带雨林为主的自然景观,以地方文化为背景的民族风情以及带有上座部佛教色彩的文物史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旅游风景画,是云南省乃至我国最具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与滇中、滇西北、滇西、滇东南、滇东北各大旅游片区以及东南亚周边国家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滇西南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与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神秘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

滇西南旅游区是云南省重要的“绿色区域”之一,拥有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州和县市,平均覆盖率达到53.96%,拥有众多神秘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景观。

在我国仅存于海南省和云南省的两块热带雨林中,滇西南旅游区的热带雨林是在全球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状态最为原始的热带雨林。

2、神奇的民族风情与地方文化:

滇西南旅游区境内居住着20余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西双版纳傣族是我国及东南亚傣族中“保留传统文化最多”的傣族,佤族和布朗族是云南省最早的居民之一,基诺族全部集中于该区,佤族和拉祜族因为至今仍残存着原始的氏族制和部落制社会形态而被誉为人类文化历史上罕见的活标本。

3、神远的茶马古道和茶文化:

滇西南旅游区是享誉世界的茶叶之乡,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野生茶树起源地,茶树品种极为丰富。

在莽莽原始森林中散生着上万亩的野生古茶林,如镇沅千家寨的“茶树王”,澜沧景迈人工栽培型的万亩茶林,双江勐库冰岛万亩野生古茶林,思茅市营盘山的现代观光茶园等等。

4、漫长的国境线与边关口岸:

滇西南旅游区西面、南面和东南面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1742.59公里,占云南省国境线总长的五分之二强。

区域内共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5个国家二类口岸,80余条边境通道和澜沧江、李仙江、南卡河3条国际航道。

沿边境一线分布有国门、界碑、跨境民族、边民互市点以及异国婚姻家庭、“一脚踏三国”、“一洞跨两国”等边境奇观,是我国最具有吸引力的边境旅游区。

5、壮丽的澜沧江与高峡电站群:

澜沧江在在滇西南旅游区境内长743公里,沿江北段有高山、峡谷、亚热带原始森林,沿江南段有风景河流、热带雨林,从西双版纳出境可直抵金三角。

沿江分布漫湾、大朝山、小湾电站以及拟修建的糯扎渡电站、景洪电站。

上述五大电站的修建将形成发电总量达到1380万千瓦的规模,大坝之上碧波荡漾,坝底下面江水奔流的现代水电工程工业景观,出现“百里长湖”的新景象。

三、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1、客源市场规模

滇西南旅游区旅游业发展极不平衡,二元结构显著。

除西双版纳旅游业起步较早和拥有一定规模的客源外,思茅地区和临沧市的旅游业开发较晚和客源规模较小,整个滇西南地区旅游客源市场的增长基本上是西双版纳一枝独秀的状况。

2002年,滇西南旅游区接待旅游者446.2698万人次(海外旅游者9.5398万人次,国内旅游者436.73万人次),占全省的8.52%;旅游总收入达25.0062985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2445.75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29763.26万元),占全省的8.62%。

滇西南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增长速度见下表所示。

表1滇西南旅游区旅游客源市场增长速度一览表

地区

年份

全省

(万人次)

滇西南

(万人次)

西双版纳州

(万人次)

思茅地区

(万人次)

临沧市

(万人次)

1996

2101.25

253.36

191.36

40.51

21.15

1997

2453.96

281.92

203.46

44.21

34.25

1998

2869.99

313.00

225.95

51.70

35.35

1999

3881.91

469.99

261.54

83.92

39.06

2000

3941.15

376.81

242.15

91.52

43.13

2001

4517.3284

408.7284

250.6418

107.0237

51.0629

2002

5240.46

446.2698

242.3183

142.81

61.1415

年均增长(%)

17.03

10.47

6.06

22.6

19.5

2、客源市场结构

从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地域分布来看,可将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客源市场细分为近程市场、中程市场、远程市场三大类。

近程市场主要是临沧市、大理州、思茅地区、玉溪市、版纳州、红河州等相邻地州市场。

中程市场主要指上述地州之外的省内各地州市市场,以昆明市、楚雄州、曲靖市等为代表。

远程市场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省外市场和海外市场二类:

省外市场主要指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市场、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东市场、以京津唐为代表的华北市场以及以成都、重庆、贵阳、桂林为代表的西南市场;海外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市场、港澳台市场、东北亚市场、欧美市场等。

客源市场结构如图。

图1滇西南旅游区客源市场地域结构图

3、客源市场潜力

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可从地区自发增长潜力、交通改善对旅游市场的拉动、宣传促销效应三个方面来分析。

地区自发增长潜力:

受经济、交通、景区开发等条件制约,目前滇西南旅游区居民的休闲旅游规模尚小,主要集中于城镇的工薪阶层,然而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却不可忽视。

国家已确立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必将激发人们的旅游消费热情。

交通改善对旅游市场的拉动:

在21世纪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会大大提高滇西南旅游区的交通运力和乘坐舒适性,从而将极大地促进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发展。

宣传促销效应:

旅游宣传促销是推动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来,滇西南旅游区在宣传促销方面采取了若干重大举措,如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国外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各种大型主题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等。

4、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根据云南省及滇西南地区客源增长趋势,以滇西南旅游区2002年接待旅游者人数为基数,综合考虑滇西南旅游区近期增长率并与滇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对滇西南旅游区的客源市场进行预测。

在预测时,考虑最高限额和最低限额,以此应变未来的变化因素。

滇西南旅游区旅游者总量和旅游收入预测见下表所示。

表2滇西南旅游区2005、2010、2015、2020年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预测表

预测时序

预测项目

计量

单位

2002年

实绩

上下

限值

2003~2005年

2006~2010年

2011~2015年

2016~2020年

年均增

长率%

2005年

预测值

年均增

长率%

2010年

预测值

年均增

长率%

2015年

预测值

年均增

长率%

2020年

预测值

海外旅游者

万人次

9.54

上限

14

14.13

10

22.76

12

35.85

12

56.47

下限

12

13.40

8

19.69

10

31.71

10

51.07

国内旅游者

万人次

436.73

上限

20

754.67

15

1517.91

6

2031.31

4

2471.40

下限

18

717.56

13

1322.06

4

1608.49

3

1864.68

国际旅游收入

万美元

2445.75

上限

18

4018.45

14

7737.18

15

15562.23

15

31301.20

下限

16

3817.56

12

6727.84

13

12395.61

13

22838.11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22.98

上限

20

39.71

16

115.04

8

156.67

6

209.66

下限

18

37.75

14

72.68

6

97.26

5

124.13

旅游总人数

万人次

446.27

上限

20

771.15

14

1484.79

7

2082.50

6

2786.85

下限

18

733.24

12

1292.21

5

1649.23

4

2006.54

旅游总收入

亿元

25

上限

21

44.29

16

128.31

9

197.42

8

268.86

下限

19

42.13

14

77.62

7

108.87

6

145.69

注:

旅游外汇收入美元与人民币按1:

8.3换算。

四、旅游发展战略定位

1、旅游发展定位

战略地位:

滇西南旅游区是云南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切入点和桥头堡。

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实现云南省旅游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

一是真正融入大湄公河旅游圈,实现入境游客跨越式增长,为实现旅游倍增计划和提质增效发挥作用;二是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控制次区域旅游资源,减少旅游经济漏损。

旅游区性质:

云南省边境旅游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具热带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旅游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枢纽和组织中心。

旅游发展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优势聚焦原则、内联外引原则、产业联动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旅游发展主题:

为确保滇西南旅游区在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上的可感知性和竞争力,在依据本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采取优势聚焦战略,确立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主题。

(1)澜湄枢纽——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地理区位和国际通道地位的集中反映,也是构建滇西南地区物流中心和会展中心的依据。

(2)绿色天堂——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自然环境和热带雨林景观的集中反映,也是开发森林生态产品和建立热带雨林公园的依据。

(3)动感风情——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居住着20余个少数民族并具有多姿多彩民族风情的集中反映,也是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建设民族文化园的依据。

(4)神秘边境——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地处边境地区并邻近神秘“金三角”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开发边境旅游产品和建立国际公园的依据。

(5)温馨茶乡——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作为世界茶叶的原生地和茶马古道缘起地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和建设休闲旅游目的地的依据。

(6)水电奇观——这一主题是滇西南旅游区作为中国水电工业基地和形成高峡平湖景观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开发澜沧江百里长湖和展现中国现代建设成就的依据。

旅游形象:

根据对滇西南旅游区的资源本底进行分析,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形象应定位于:

绿色天堂,民族乐园

作为旅游形象的支撑,构建六大旅游品牌:

绿色雨林之旅热带风情之旅边关秘境之旅

茶马古道之路神秘佤邦之旅水电奇观之旅

2、旅游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把滇西南旅游区打造成为国际级的旅游目的地。

阶段性发展目标:

2010年——把滇西南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与东南亚知名的跨境国际旅游区;2015年——把滇西南旅游区建设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次区域内著名的国际公园;2020年——把滇西南旅游区建设成为亚洲地区最具神秘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开发方向:

突出澜湄枢纽、绿色天堂、动感风情、神秘边境、温馨茶乡、水电奇观六大主题。

空间布局:

以南北带动中间,打通三条走廊,构建二大环线,形成滇西南旅游区与东南亚国际旅游一体化的网络格局。

重点产品:

热带雨林、佤山崖画、普洱滇茶、百里长湖四大旅游区。

3、近期旅游发展目标

定性目标:

通过近期规划的持续努力,到2010年把滇西南旅游区建设成为云南与东南亚知名的跨境国际旅游区:

滇西南旅游区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拥有一批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旅游景区,对云南省边境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和辐射作用;旅游业在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与发挥明显的作用,成为全区域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全区域实现投资、就业、创汇、财政收入、脱贫解困等的最重要部门之一;全区域旅游业形成内部结构合理、产业协作良好、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充足、经营管理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为把滇西南旅游区初步建设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次区域内著名的国际公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定量目标:

通过近期规划期间旅游业持续、全面的发展,到2010年,滇西南旅游区接待海外旅游者达22.76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7737.1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达1517.9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5.04亿元。

全区域旅游业处于持续、协调发展状态,国内外旅游者人均逗留天数、人均日消费水平、旅游饭店全年客房出租率等指标名列云南六大旅游片区前三位;全区域有8~12座饭店进入全省50强;形成国内和国际旅行社体系,并有10—15家旅行社进入全省50强;有10—20个景点列入云南旅游精品项目,有3—5个景区列入云南优秀旅游景区(4A旅游区)。

考虑到旅游投入与供给条件的差异性以及旅游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国内形势的变化等诸方面的因素,根据滇西南旅游区2002年的旅游接待基数和各地州的增长率,拟定出滇西南旅游区近期旅游业发展的上限与下限两种方案。

见表3所示。

 

表3滇西南旅游区旅游业近期发展主要指标计划表

项目

计量

单位

2002年

实绩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

2003年计划数

2004年计划数

2005年计划数

年均增长率%

2006年计划数

2007年计划数

2008年计划数

2009年计划数

2010年计划数

年均

增长

率%

海外旅游者

万人次

9.54

上限值14

10.88

12.39

14.13

10

15.54

17.09

18.80

20.68

22.76

10

下限值12

10.68

11.97

13.40

8

14.47

15.63

16.88

18.23

19.69

8

国内旅游者

万人次

436.73

上限值20

524.08

628.89

754.67

15

867.87

998.05

1147.76

1319.92

1517.91

15

下限值18

515.34

608.10

717.56

13

810.84

916.25

1035.36

1169.96

1322.06

13

国际旅游收入

万美元

2445.75

上限值18

2885.98

3405.46

4018.45

14

4581.03

5222.37

5953.50

6786.99

7737.18

14

下限值16

2837.07

3291.00

3817.56

12

4275.67

4788.74

5363.39

6007.00

6727.84

12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22.98

上限值20

27.58

33.09

39.71

16

46.06

53.43

61.98

71.90

115.04

16

下限值18

27.12

31.99

37.75

14

43.04

49.07

55.94

63.77

72.68

14

旅游总人数

万人次

446.27

上限值20

535.52

642.63

771.15

14

879.11

1002.19

1142.49

1302.44

1484.79

14

下限值18

526.60

621.39

733.24

12

821.23

919.78

1030.15

1153.77

1279.21

12

旅游总收入

亿元

25.00

上限值21

30.25

36.60

44.29

16

51.38

59.60

69.13

80.19

128.31

16

下限值19

29.75

35.40

42.13

14

48.03

54.75

62.42

71.15

77.62

14

注:

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比按8.3:

1计算。

五、旅游产业总体布局

根据滇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条件状况,按照“绿色天堂,民族乐园”的主题定位,滇西南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定位为“一大公园、二大环线、三条旅游带、四个旅游区、五类旅游产品、六大开发工程”的发展框架(简称1—6布局模式)。

1、一大公园

构建跨越中、老、缅、泰四国边境的国际公园。

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金三角湄公河之旅”为品牌,采取以南部泰北和北部云南为集散地,带动老挝、缅甸发展的战略,推动中、老、缅、泰四国边境旅游区的形成,建设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区,统一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品牌,最终建立四国边境国际公园,使之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使滇西南旅游区成为中国国内游客前往东南亚的的出境通道,同时成为东南亚地区以及第三国游客进入中国游览的入境通道。

2、二大环线

打造超越国界的境外旅游环线和境内连接多个地州的旅游环线(外环线与内环线)。

境外旅游环线指环湄公河旅游线:

景洪——勐腊——孟赛——南博——琅勃拉邦——万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