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29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56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docx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

 

目 录

前言1

第一章基本情况3

1.1 自然概况3

1.2 社会经济状况3

1.3专业合作社状况3

1.4 水利工程现状4

第二章 建设内容6

2.1 建设地点6

2.2 建设工期6

2.3 建设标准6

2.3.1综合标准6

2.3.2灌溉标准7

2.3.3排水标准7

2.3.4排水模数的确定7

2.3.5改良土壤标准8

2.3.6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8

2.3.7农田防护林标准9

2.4 建设内容9

第三章 工程设计12

3.1工程设计原则12

3.2土地利用规划12

3.3 工程设计13

3.3.1水利措施13

3.3.2农业措施15

3.3.3林业措施16

3.3.4科技措施17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18

4.1 施工建设条件18

4.2 施工工序18

4.3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19

4.4 施工方法20

4.5 施工队伍21

4.6 施工监理21

第五章 投资预算22

5.1编制依据22

5.2材料用量22

5.3工程预算22

5.4项目资金筹措方案30

第六章 效益分析31

6.1经济效益31

6.1.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1

6.2社会效益32

6.3生态效益33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34

7.1成立机构34

7.2项目管理34

7.3运行管理及管护制度35

 

附表:

  1、项目概要表

2、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明细表

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估算表

  4、工程量表

  5、单价表

附图:

  1、项目区规划图

  2、单项工程布置图

  3、单项工程设计图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政策导向,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全社会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的氛围更加浓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更加有利。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新的生产经营主体,在辽宁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中坚力量。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适时调整扶持政策,多渠道、多环节给予扶持,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技术装备农业,培养新型的农民从事农业。

“公司+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社员”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是中国现代农业的体现。

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而坐落在大辽河下游的某市某县既是全国800个产粮大县之一,90%的人口在农村,全县人均耕地3.3亩,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向二三产业转移困难。

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是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增加农民收入,而单一靠农业本身自然增长远远不够,必须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社会供给。

必须大力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繁重的劳动中走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保证农业效益增长、农民持续增收。

本项目重点探索由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订单方式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路子。

某君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11年,通过承包、租赁、流转等方式共有土地面积为5000余亩,是一家以水稻育秧、生产、销售、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化作业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基地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注册资金200万元。

合作社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7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1人。

某君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861人,在法定代表人xx带领下,积极筹措资金,以滚雪球似的发展经营模式,通过反租倒包和订单方式与农户签订水稻回收订单,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5000余亩,年签订订单10000多份,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促进了农民手中水稻的销售,确保了农民高额增收。

据统计,2011年,合作社资产总额实现了1959万元,销售收入3022万元,纯利润700万元。

被反租倒包的农户除每亩得租金900元以外,每人每年给合作社打工或外出打工收入2万元,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项目区所处某灌区位于辽宁省中南部,辽河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在辽河、浑河、太子河入海口末端,与某市区接壤。

灌区西面、北面边界为辽河(即双台子河),东面和东南面边界为大辽河,与营口市隔河相望,南面为辽东湾。

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在2~3.5m之间。

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7'-122°20',北纬40°39'-41°09'。

灌区隶属某县,由15个国有农场、两个苇场、一个渔业镇、一个管委会组成。

某灌区原为东北四大灌区之一的某灌区,总土地面积为1526km2,设计灌溉面积102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75%,实际灌溉水田面积85万亩。

东风镇位于某县的东部,全镇总面积129.2平方公里,人口4.04万人。

1.2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座落在东风镇马家村。

全村有农户390户,总人口1631人,农村劳动力1040人。

东风镇2011年社会总产值13.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1800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480元。

1.3专业合作社状况

某君地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标准化种子催芽车间、库房、等建筑面积为30000平方米。

育秧大棚70000平方米。

目前拥有有机水稻生产基地5000亩,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种植及加工。

合作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把相应的职能部门划分到事业部,总经理分管事业部,主管产品研发、拓展市场、内外联络、副总经理主抓生产、加工业务和客户服务等运营工作。

合作社现有员工861人,其中管理人员16人、各类技术人员5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人,专业销售人员12人,厂内生产加工工人69人,并下设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后勤部及技术服务部等部门。

2011年合作社资产总额19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851万元,净资产1200万元,销售收入0.3亿元,利润700万元。

近年来,合作社以辽宁省盐碱地科学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为科技依托单位,建立了基地+农户,发展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民建立了利益连接机制。

1.4 水利工程现状

1.4.1基础设施

项目区内有联络干渠1条,长1.5公里。

有引水支渠10条,长8公里。

项目区渠首工程配套齐全,由上水总干保证供水,灌水、排水有保障,防洪标准十年一遇。

支渠以上配套建筑物比较齐全,现有支渠以上引水闸23座,排水涵4座,农道桥10座。

1.4.2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田间工程特别是支渠以下水利工程配套不完善,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农田道路和村屯道路路况极差,行车困难,雨天人们出行困难。

农道桥、涵、斗农渠系等田间配套工程,标准低,损毁严重,造成排水不畅。

田间部分地块高洼不平,引排水斗农渠淤积严重,农田由于长期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质含量较低,是一块地地道道的低产水田。

如果提高农田标准,种植有机水稻,需按国家要求加强配套工程建设,改良土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

 

第二章 建设内容

2.1 建设地点

项目范围: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县东风镇马家村,项目区总面积4000亩。

2.2 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

2.3 建设标准

2.3.1综合标准

通过项目建设,解除制约项目区水稻生产的障碍因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要显著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目标;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要达到较高水平,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项目区推行节水灌溉和其他节本增效技术,农田林网适宜,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项目区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取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综合治理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项目区内达到有效多层次利用,做到一水多用、一地多收。

(3)项目区基本实现田成方、地成条、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大地田园化,工程建设一次达标,力争在第二年内达到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标准。

2.3.2灌溉标准

(1)项目区建成后,形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65%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达75%以上。

灌溉水利用系数0.6。

(2)水田引水渠首工程,渠道及附属建筑物配套,达到省水利水电设计标准,支、斗、农渠系畅通,桥、涵、闸建筑物配套。

(3)推行先进的节水措施。

一是采取集中育苗、旱播、早播、一次泡插等技术,二是实施旱耙压、旱整地达到节水目的。

二是通过节水管灌工程节省水源,三是通过田间工程,建筑物工程配套后,达到渠系相通,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田间回归水,达到节约用水。

2.3.3排水标准

(1)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水田骨干排水工程治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标准,最大三日降雨在3天排除。

(2)排水渠系配套畅通,达到排水有出路,断面,坡度设计合理,桥、涵、闸等田间工程建筑物配套齐全。

2.3.4排水模数的确定

根据1996年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辽宁省中部平原及东南沿海涝区排水模数分析》的规划结果,采用某站设计排水模数为:

水田0.29m3/s/km2,根据某灌区的作物种类,某灌区地表水模数确定为0.32m3/s/km2。

2.3.5改良土壤标准

(1)实行沃土工程

①不断增肥地力,项目区每年亩施农家肥1.5吨,使用土壤有机含量提高近0.1%。

②土壤监测体系建设县建立土壤检测化验室,乡镇建立检测网点。

③建立耕地质量评价数据库。

④土壤检测平衡,进行科学施肥。

⑤建设期低产田块深翻一次,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渗水压盐能力。

⑥通过稻田养蟹、养鱼增加土壤有机含量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⑦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不使用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

(2)渍害田盐碱地改良

①排渍沟按3日降雨220mm不淹田为标准。

②盐碱地改造,灌、排分开,降低地下水位。

2.3.6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标准

(1)农业机械化:

主要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2)技术推广:

推广作物立体栽培,节水灌溉,造林,养大蟹,生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埝埂种豆、绿色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生物除草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学含量。

(3)技术培训:

在项目区内,对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3次,项目区达到每个村有5名技术骨干,每10户有一户科技示范户,每户有一人掌握先进实用技术。

2.3.7农田防护林标准

(1)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保存率达到95%以上。

(2)农田防护林网网格面积达到200~300亩。

(3)项目区主要沟渠和道路两侧都要植树。

2.3.8实施方案建设标准主要依据为: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L/T191-96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台班费定额》等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2.4 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排灌渠系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改良土壤、农业机械设备购置、植树造林,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优良品种引进等新技术推广等工程建设。

2.4.1水利措施

本项目拟对项目区内建筑物和田间工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新建渠系建筑物204座,其中:

新建Φ0.5×6涵管桥14座、Φ0.5×8涵管桥1座、Φ0.4×6涵管桥142座、Φ0.4×8涵管桥34座、Φ1.0×34管涵1座、Φ0.4×4涵管桥6座、1×1×6闸涵1座、Φ0.8×14闸涵1座、2×12桥1座、2×8桥1座、2×6桥2座;节水灌溉管道铺设13.73公里;疏浚支、斗渠63公里,动用土方4.79万立方米。

2.4.2农业措施

(1)整平土地。

对项目区内450亩高低不平田块进行机械整平,动用土方2.21万立方米。

(2)改良土壤。

对项目区内土壤进行全面改良,改良土壤4000亩。

实施“沃土工程”,购入水稻生物有机肥160吨,每亩施肥40公斤。

购入腐熟农家肥4000吨。

项目区农田深翻一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械化收割,留高茬15厘米,稻乱还田。

(3)稻田养大蟹工程,实施稻田养蟹1000亩。

(4)实施生物病虫害防治,购生物农药2000公斤。

(5)农田道路;由于原有机耕路破损严重,通行不畅。

所以进行人工平整路面,在原路基础上铺填30cm山皮石基层,铺填10cm砂石为面层。

新修机耕路4公里,其中:

路面宽12m为426m,路面宽6.5m为293m,路面宽6m为834m,路面宽5m为2447m。

2.4.3林业措施

在项目区农田防林网内补栽绿化树100亩,0.5万株。

2.4.4科技推广措施

(1)示范推广水稻优良品种4000亩。

购盐丰系列水稻良种0.8万公斤。

(2)对马家村劳动力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农业优质水稻生产,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500人次。

依托辽宁省农科院、水科院,开展专家咨询讲座,建立网络专家技术咨询平台。

(3)示范推广2项新技术。

聘请省农科院、水科院全面示范推广新技术。

①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②绿色水稻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三章 工程设计

3.1工程设计原则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工程安全性的需要,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需要。

 农业综合开发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

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范,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

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

对于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合理性,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

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

另外,充分利用自然界自我恢复功能,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土地利用规划

一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提高农用地综合利用效益。

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用地效率,重点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控制。

三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

加强天然林、天然草场等基础性生态用地保护,强化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四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根据各地区土地资源条件、利用现状和潜力,加强各类主体功能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控。

五是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健全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市场调节机制。

3.3 工程设计

3.3.1水利措施

(1)灌排渠系工程;新建Φ0.5×6涵管桥14座、Φ0.5×8涵管桥1座、Φ0.4×6涵管桥142座、Φ0.4×8涵管桥34座、Φ1.0×34管涵1座、Φ0.4×4涵管桥6座、1×1×6闸涵1座、Φ0.8×14闸涵1座、2×12桥1座、2×8桥1座、2×6桥2座;节水灌溉管道铺设13.73公里;疏浚支、斗渠63公里,动用土方4.79万立方米。

(2)建筑物设计级别: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灌排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该工程设计等别为Ⅴ等,工程级别为5级。

①支渠闸设计

支渠闸为涵洞式,涵洞尺寸确定:

初拟涵洞尺寸1m×1m,涵洞长6m,涵洞底板为平底,i=0,为缓坡;K2m=H/a=1.3,K2m>1.2(K2m为半有压流至有压流界限值),为半有压流态;洞长l<lkm(lkm为缓坡涵洞长度界限,lkm=li+ls+l0),为短洞。

根据半有压短洞流量计算公式

公式(5.11)

式中:

μ—流量系数,取0.576;

ω—涵洞断面面积,1m2;

H—上游水深,1.3m;

η—洞口水流收缩系数,取0.715;

α—涵洞高度,1m。

代入式5-11,Q=1.8m3/s>Q设=0.73m3/s,能够满足灌溉需要。

故涵洞建造尺寸取1m×1m。

支渠闸结构

闸室为方涵结构,闸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2m,两端设齿墙,齿墙高0.5m。

涵洞、排架、启闭机台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涵洞壁厚0.2m。

闸门采用平板闸门,螺杆式启闭机。

闸室涵洞长6m。

②农道桥设计

为方便农业车辆进地作业,新建跨越排水沟道与进入农田的农道桥为典型进行设计。

设计标准

桥面宽2m,跨度8m,两侧各0.5m混凝土护栏。

荷载标准按照汽-8T计算。

结构形式

桥面板采用混凝土现浇形式,板面厚0.3m,边墩采用混凝土帽梁,浆砌石结构。

(3)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

该工程地基基础允许承载力应大于110kPa,干密度应满足1.47g/cm3。

砼工程:

C20砼设计强度fck=13.4N/mm2

C25砼设计强度fck=16.7N/mm2

该工程钢筋均采用Ⅱ级钢(16)锰,设计抗拉强度fgk=335N/mm2。

砼保护层为5cm。

详见附后施工图

3.3.2农业措施

(1)整平土地;对项目区内450亩高低不平田块进行机械整平,动用土方2.21万立方米。

(2)改良土壤;对项目区内土壤进行全面改良,改良土壤4000亩。

实施“沃土工程”,购入水稻生物有机肥160吨,每亩施肥40公斤。

购入腐熟农家肥4000吨。

项目区田深翻一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械化收割,留高茬15厘米,稻乱还田。

(3)稻田养大蟹工程,实施稻田养蟹1000亩。

(4)实施生物病虫害防治,购生物农药2000公斤。

(5)农田道路;由于原有机耕路破损严重,通行不畅。

所以进行人工平整,在原路基础上铺填30cm山皮石基层,铺填10cm砂石为面层。

新修机耕路4公里,其中:

路面宽12m为426m,路面宽6.5m为293m,路面宽6m为834m,路面宽5m为2447m。

3.3.3林业措施

农田防护林设计

1)建设条件

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东风镇的自然条件、农田防护林的适生特点,一般布设在农田耕地外侧。

本次营造农田防护林100亩。

栽植绿化树0.5万株。

2)技术要求

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技术要求包括整地工程、施工时间和苗木质量等方面,其与一般造林在位置与目的上有所不同。

农田防护林营造主要是在农田耕地外侧进行,目的是防风固水保土。

造林密度:

株、行距为5×5米,树坑为0.8×0.8×0.5米。

适宜栽植绿化树,每一个坑栽一株,每亩栽植25株。

工程整地:

水保造林一般都应采取工程整地,以保水保土、促进树木正常生长。

造林树种,整地工程有带状整地和穴状整地两种,每种工程技术要求详见GB/T16453.2-1996。

树种选择:

选择成活率高的绿化树,适宜北方风沙地区种植,可有效防治风害,便于管理、寿命长、成活率高、生长期长达30年之多。

苗木要求:

造林用种子、苗木必需在中龄优良林份的健壮母树子园、采种基地或采穗圃内采集,严禁在幼龄树、衰弱树、病虫树上采集。

从外地调运苗木时,必需通过实验研究选择适宜种源调运,并做好苗木的检疫工作。

苗木根系状况是造林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土保持造林要求根系发育良好,主根粗壮、侧根发达,起苗时保持根系完好,苗木运输时保护好根系,及时假植,从起苗到栽植必需保持苗木根系不失水份。

抚育管理:

应注意工程的管护和林木的管理。

初林时要松土除草,定株除蘖、修枝整形、灌水施肥。

缺苗进行补植,并利用林间空地种植低杆作物,但应利于林木生长。

已开展治理的地块必需固定专人管护,防止人畜破坏、林地火灾、病虫、鼠、兔害。

3.3.4科技措施

(1)示范推广水稻优良品种4000亩。

购盐丰系列水稻良种0.8万公斤。

(2)对马家村劳动力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农业优质水稻生产,加工等相关知识培训500人次。

依托辽宁省农科院、水科院,开展专家咨询讲座,建立网络专家技术咨询平台。

(3)示范推广2项新技术。

聘请省农科院、水科院全面示范推广新技术。

①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

②绿色水稻生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

4.1 施工建设条件

(1)气象条件

每年春天和秋天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黄金时段,春、秋降雨较少,适宜混凝土施工,工期按排在2013年10月~2014年9月之间。

(2)水电条件

施工期施工用电可通过附近电源解决,亦可通过施工队伍自备发电机组发电解决。

(3)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区对外交通有市级公路,乡级道路和自建修筑的简易土路,通过这几条交通路线,工程所需施工机械设备、砂、石等建筑材料可运至工地附近。

(4)技术条件

施工期间,技术部门均派设计代表到施工住地,负责图纸的解释、修改。

4.2 施工工序

①混凝土施工工序

基槽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筑砼垫层绑扎底板、立柱、侧墙钢筋底板砼浇筑侧墙、立柱施工缝处理立柱、边墙、顶盖模板一次支护立柱、边墙、顶盖砼一次连续浇筑。

②现浇砼施工工序

钢筋预制加工测量放线模板加工

钢筋绑扎焊接

模板组装

砼浇筑

砼养护

模板拆除

③机耕路施工工序

首先进行测量定位后,推土机对路基碾压,压实刮平机对路基进行刮平人工培路肩自卸车装路底基层料卸入路槽人工铺平底层料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自卸车装面层料卸入路槽人工铺平面层料洒水车洒水、压路机碾压竣工验收。

4.3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1)施工期确定在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之间。

(2)施工准备期1个月,确定在2013年10月1日~2013年10月31日。

(3)桥、涵、闸等混凝土工程安排在2013年10月1日~2014年5月1日之间。

(4)改良土壤、清淤等土方工程安排在2014年3月1日~2014年4月30日之间。

(5)2014年5月1日~9月30日逐项验收,并交付使用。

4.4 施工方法

4.4.1施工准备

一、施工准备

(1)进场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把握好施工重点。

(2)技术交底: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把图纸的设计构思、意图吃透,要求细致齐全,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及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文字交底,必要时用图表、样板示范等方法进行交底。

二、物资准备

重点做好砂、碎石、水泥、钢筋的准备工作,砂、碎石、水泥要注意货源的连续性,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备足原材料。

钢材要求数量品种齐全,一次性购进。

4.4.2施工围堰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机械)就近挖土修筑土围堰。

围堰高出水面1米并压实。

4.4.3排水与降水方案

施工围堰修筑后,明水采用2~4寸潜水泵抽干。

再打降水井用潜水泵抽地下水。

4.4.4砼拆除

采用反铲挖掘机带破碎锤拆除方法及人工拆除。

4.4.5“三通一平”

做好供水、供电、交通,场区平整工作。

4.4.6生产、生活住房

联系生活住房和临时生产房屋搭建工作。

4.5 施工队伍

桥、涵、闸等水利工程由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承包,农业和林业措施可由个人或集体承包,各项工程均签订施工合同及责任状,按合同及责任状要求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