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912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

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②产生了语言

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父母生育了我们,呵护我们健康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B.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形成受精卵

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D.母亲分娩时常常伴随着剧烈的阵痛

3.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是构建身体与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C.是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

D.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4.如图所示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1~5表示消化液(5为肠液)。

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B.1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2与3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4和5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5.特定人群往往需要特定饮食方案。

相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

B.坏血病患者要补充新鲜水果蔬菜

C.高血压患者饮食要清淡、忌油腻

D.糖尿病患者需要补充高糖食物

6.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图1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中⑥肺可以

A.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

B.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

C.进行气体交换,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使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7.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

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  )

A.

B.

C.

D.

8.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B.b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

C.a内血液来自内脏的左心房D.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心房

9.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使得机体内各种物质的含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如图曲线代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代表(  )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的含量变化

B.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D.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10.图表示血液流进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两种成分在各自液体中的相对含量的变化。

字母A~E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已知A为肾小球)。

则曲线甲、乙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

A.葡萄糖、尿素B.尿素、葡萄糖

C.都为葡萄糖D.都为尿素

1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肾小管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血液中物质滤过形成原尿

B.心脏中有动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肺泡壁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12.2021年3月18日中国田径协会和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2018清远马拉松比赛,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开始起跑,控制这一反射类型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不断补充水分,消化道中能吸收水分的结构有胃、小肠、大肠

C.运动中,通过呼吸系统吸入的大量氧气要经过心脏两次才能到达肌肉细胞

D.冲刺时,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13.下列促进健康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

①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②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

③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眼晴的健康

④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可保护鼓膜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M表示肺,a表示肺动脉,那么b中的氧气会增加

B.如果a表示入球小动脉,b表示出球小动脉,那么b血管中流静脉血

C.如果M表示小肠,a、b代表与M相连的血管,那么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会增加

D.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是神经中枢

二、综合题

16.从一个细胞到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太多的惊奇。

(1)我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的细胞,出生前的我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 ]__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 ]________和[ ]________从妈妈那儿获得营养。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我的呼吸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的________(呼吸系统中一种器官)是我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刚出生的我一碰到妈妈的乳头,就会吮吸乳汁。

母乳营养太丰富了,其中________是生长发育和细胞更新所需要的主要原料,让我快快长大。

(3)青春期的我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____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我要积极锻炼,努力学习,不虚度青春好时光。

17.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

2021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

“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

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1)青少年要“常喝水”:

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

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青少年要“勤运动”:

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

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

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

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

(3)青少年要合理营养:

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

(4)青少年要“免肥胖”:

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

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18.下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

图中a、b、e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

请据图分析作答:

(1)物质a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_(填甲或乙)状态。

(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

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_________,这对于b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利。

a和b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4)图丙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_________。

(选填:

肾脏、小肠、大脑、肺)

(5)如图甲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I中液体相比,____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B完成的。

(6)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19.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均构成严重威胁。

不久前,婷婷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早日康复,她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奋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真实可靠,于是她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

(1)实验材料和用具:

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

(2)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1头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3天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

②接下来连续10天每天对该狗进行与步骤

(1)同时间等量普通饲料加适量__________混合饲喂,并每天与步骤

(1)同时间进行空股血糖测定和记录。

(3)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①若该狗血糖有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__________(写出激素名称)的作用。

②若该狗血糖__________,说明苦瓜对血糖升降没有作用。

③若该狗血糖__________,说明苦瓜具升高血糖作用。

(4)实验结果果然是该狗血糖明显下降,婷婷非常兴奋,可是兴趣小组成员凯凯认为:

根据一头狗的实验数据,并不能得出可靠结论,大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

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

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③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产生了语音。

故选C。

【点睛】

关键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2.B

【解析】

【分析】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边移动边分裂形成胚泡进入子宫,在子宫内膜着床,此过程成为怀孕。

胚泡发育成胚胎,进而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娩。

【详解】

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A正确;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B错误;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黄,而后期则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对于母亲来说,分娩常常伴随着阵痛,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

3.A

【解析】

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功能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A正确。

B、蛋白质是构建身体与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D核酸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故选A。

【学科网考点定位】糖类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糖类的作用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区分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4.D

【分析】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胰液和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1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2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3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4、5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5是肠液,故4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A、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错误。

B、1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错误。

C、2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3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错误。

D、4胰液和5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正确。

故选:

D。

【点睛】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5.D

【分析】

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

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

“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详解】

A、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婴幼儿在补钙时应补充维生素D,A不符合题意。

B、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柑橘;因此坏血症患者要补充新鲜的水果蔬菜,B不符合题意。

C、高血压患者要少盐,少油,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患糖尿病的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合理营养的概念。

6.D

【解析】

过滤、温暖和湿润空气是呼吸道的功能,鼻腔能够分泌黏液和作为气体通道,肺泡和血液间发生气体交换,肺泡把氧气给了血液,血液把二氧化碳给了肺泡,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7.A

【分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详解】

肺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肺泡外,如何汇集成肺静脉;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氧气含量的变化是: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

故A符合题意。

【点睛】

二氧化碳的含量在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中是逐渐减少的。

8.D

【分析】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

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

根据血液流动方向可知,a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b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a肺动脉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b肺静脉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故:

a为肺动脉,其内流静脉血,A错误。

b为肺静脉,其内流动脉血,B错误。

a内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C错误。

b内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左心房,D正确。

9.D

【解析】

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此血液循环是体循环。

途径为:

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

经过体循环,血液在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增加,A不符合题意;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当海拔高度越高时,大气压力就越低,空气的密度越小,所以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越少。

为了结合更多的氧气,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就增多。

因此,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增加,B不符合题意;

当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的静脉血。

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C不符合题意;

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

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D符合题意。

点睛:

该题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以及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10.B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血液中的大分子的物质如血细胞、蛋白质外,其余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经过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然后原尿在经过肾小管时,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下把全部葡萄糖、部分水还有部分无机盐重吸收。

那么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会形成尿液。

【详解】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全部葡萄糖,导致尿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

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

图中甲浓度升高,乙浓度减少,因此,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过程。

11.A

【分析】

(1)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

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3)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这种功能与其结构有关。

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4)毛细血管是管径最细,平均约为6~9μm,分布最广的血管。

它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

它们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

管壁薄,通透性强。

其功能是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

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新收作用,其中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A错误;

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

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B正确;

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C正确;

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点睛】

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肺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12.C

【解析】

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后,受大脑皮层的调控,迅速起跑,为条件反射,A正确;胃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小肠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正确;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胸部,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依次经过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到达骨骼肌细胞。

氧气在骨骼细胞的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C错误;冲刺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D正确。

13.C

【解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①多喝水,常憋尿,这样不利于肾脏的健康;②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这些能促进身体的健康;③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眼晴的健康;④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保持鼓膜内外压平衡,可保护鼓膜。

14.C

【解析】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而不是脑干,故A错误;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而不是多,故B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C正确;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不是低于正常水平,故D错误。

故选C。

【学科网考点定位】小脑的功能,反射,激素及胰岛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小脑的功能,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的调节及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15.B

【分析】

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有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肾小球的两端连的都是动脉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会增多;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据此解答。

【详解】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若M为肺,则a是肺动脉流静脉血,b是肺静脉流动脉血,氧气含量会增加,故A正确。

肾小球前后分别连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都流动脉血。

若a表示入球小动脉,则b是出球小动脉,a、b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故b内流动的是静脉血的说法错误,故B错误。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M表示小肠,a代表的是小动脉,流动脉血,b代表的是静脉,流静脉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增加,所以,血管b中的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都会增加,故C正确。

反射弧包括五个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的一部分,且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那么M是神经中枢,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识图可以正确解答。

16.受精卵③子宫①胎盘②脐带肺蛋白质睾丸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

①是胎盘,②脐带,③子宫,④阴道。

【详解】

(1)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形成胚泡缓慢移入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

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后,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分娩而出生。

(2)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母乳中含丰富的营养,其中的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和细胞更新所需的主要原料。

(3)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它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雄性激素能使男孩呈现男性第二性征:

如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等。

所以青春期的男孩子开始长胡子了,这和性器官中的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