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085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诊断学课件.docx

中医诊断学课件

第一单元 绪论

  要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内容。

特别是四诊和辨证是中医诊断的精华部分,考试所占比例很大。

要背标题(大标题、小标题),要熟记临床意义。

  结合习题复习内容,容易掌握。

  

第一单元 绪论

  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原则(重点记标题)

  

  

(一)整体审察(审察内外)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1.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2.人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时刻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诊断、治疗用药时要综合考虑。

  

(二)诊法合参(四诊合参)

  概念:

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详尽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就是四诊合参

  为什么要四诊合参:

《医门法律》说:

“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1.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如果这些主观感觉与自述发生偏差,就有可能作出错误诊断,为了减少偏差,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的资料,才能进行确诊;

  2.望、闻、问、切四诊,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又都具有局限性,只能相互补充,不能互相替代。

  (三)病证结合(辨别病证)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所属证候,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

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即所谓“辨证求因”。

第二单元 问诊

 问诊的意义:

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

  要求:

掌握各种症状的临床表现,及其对应的临床意义。

  细目一:

问寒热

寒热分类

临床特征

恶寒——病人自觉寒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

畏寒——病人自觉寒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能够缓解

病人体温升高

体温正常,病人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如五心发热

  意义: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一)恶寒发热  

寒热轻重

感邪性质

恶寒重发热轻

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

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

主伤风表证。

(恶风——遇风则冷,避之可缓,较恶寒为轻。

  

(二)但寒不热

  1.新病恶寒:

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

主要见于里实寒证。

  2.久病畏寒:

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

主要见于里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见图表所述

  1.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

属里实热证。

  2.潮热

  A.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

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

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B.湿温潮热:

发热以午后明显,特点是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为湿热内盛。

  C.阴虚潮热:

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由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阳热亢盛,虚热内生之故。

  3.微热

  气虚发热: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少气自汗。

  血虚发热: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

  阴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

  气郁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亦称郁热。

  小儿夏季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微热,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

热型

特征

临床特点

意义

壮热

高热持续不退>39°

兼见面赤,烦渴,大汗,脉洪大

属里实热证

潮热

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

日晡潮热(亦叫阳明潮热):

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

主胃肠燥热内结之证。

湿温潮热:

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明显

为湿热内盛。

  

  

阴虚潮热:

午后或入夜低热,常表现为骨蒸痨热,兼见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

阴虚证

微热

发热不高(<38°),或仅自觉发热

见于气虚、血虚、阴虚、气郁、小儿夏季热等

 

  (四)寒热往来

  概念:

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主要特点。

  1.寒热往来无定时

  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

常见于疟疾。

  【习题】

  例: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

( )

  A.疟疾  

  B.湿温病  

  C.外感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阳明病

  [答疑编号0101]

  『正确答案』C

  例:

自觉怕冷,加衣被可以缓解,称为:

( )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寒证  

  E.畏寒

  [答疑编号0102]

  『正确答案』E

  例:

中午寒颤,午后即发热恶热,汗出好转,每日发作一次,其病属于:

( )

  A.湿温病  

  B.少阳病  

  C.疟疾病  

  D.瘟疫  

  E.太阳病

  [答疑编号0103]

  『正确答案』C

  例:

日晡热甚,腹满便秘,属于:

( )

  A.阴虚潮热  

  B.阳明潮热  

  C.湿温潮热  

  D.气虚发热  

  E.阳明经热

  [答疑编号0104]

  『正确答案』B

  例:

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者,属于:

( )

  A.阴虚内热  

  B.骨蒸劳热  

  C.湿温潮热  

  D.阳明潮热  

  E.气虚发热

  [答疑编号0105]

  『正确答案』C

  例:

A.畏寒  

  B.恶寒  

  C.寒战  

  D.壮热  

  E.潮热

  

(1)阳虚证可见:

( )

  [答疑编号0106]

  『正确答案』A

  

(2)阴虚证可见:

( )

  [答疑编号0107]

  『正确答案』E

  例:

A.但热不寒  

  B.但寒不热  

  C.寒热往来  

  D.发热恶寒  

  E.身热不扬

  

(1)胃肠燥热内结见:

( )

  [答疑编号0108]

  『正确答案』A

  

(2)机体阳气不足见:

( )

  [答疑编号0109]

  『正确答案』B

  例:

A.午后低热,五心烦热  

  B.午后热甚,身热不扬

  C.日晡热甚,大便干结  

  D.高热大汗,渴喜冷饮

  E.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

  

(1)湿温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 )

  [答疑编号0110]

  『正确答案』B

  

(2)阴虚发热的症状特点是:

( )

  [答疑编号0111]

  『正确答案』A

  细目二:

问汗

  《素问·阴阳别论》说:

“阳加于阴谓之汗”。

  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由津液所化。

  

(一)特殊汗出

  1.自汗:

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

气虚或阳虚证。

  2.盗汗: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阴虚证。

  3.绝汗:

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

亡阴或亡阳。

  4.战汗:

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为正邪剧争所致。

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二)局部汗出

  1.头汗生理----进食辛热

  2.半身汗

  3.手足心汗   

分类

临床特点

意义

头汗

但头汗出

上焦热盛:

兼见烦渴,舌尖红,苔黄,脉数

中焦湿热:

兼见脘闷纳呆,身重倦怠,小便不利,舌苔黄腻

虚阳上越:

额部冷汗大出,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半身汗

半侧身汗出

无汗半身是病位,多因风痰或风湿阻络,气血不和,营卫不固所致,见痿病、中风及截瘫。

手足心汗

手足心出汗明显

阴经郁热

阳明燥热

脾虚失运:

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引起

  例:

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为:

( )

  A.盗汗  

  B.自汗  

  C.大汗  

  D.战汗  

  E.冷汗

  [答疑编号0112]

  『正确答案』A

  例:

见于邪正剧争,可提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症状是:

( )

  A.自汗  

  B.盗汗  

  C.蒸汗  

  D.战汗  

  E.冷汗

  [答疑编号0113]

  『正确答案』D

  细目三:

问疼痛

  

(一)问疼痛的性质掌握

  1.胀痛:

气滞。

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

瘀血

  3.冷痛:

  4.灼痛:

  5.重痛:

湿

  6.酸痛:

湿、虚

  7.绞痛:

寒或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8.空痛:

  9.隐痛:

  10.走窜痛:

气滞或风邪

  疼痛的一般规律:

  实证——新病疼痛;痛势较剧;或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

  虚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或时有缓解,或痛而喜按。

  寒证——疼痛喜温,得温痛减,遇风寒加重。

  热证——疼痛喜凉,得热痛不减。

  

(二)问疼痛部位

  1.头痛“头为诸阳之会”

  阳明经头痛——前额连眉棱骨痛

  少阳经头痛——头两侧痛

  太阳经头痛——后头部连项痛

  厥阴经头痛——颠顶痛

  2.胸痛(5个病特点)

  胸痹:

胸痛憋闷、痛引肩臂。

痰瘀阻滞心脉。

  真心痛:

胸背彻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至节,心脉急骤闭塞所致。

  肺痨:

胸痛,颧赤盗汗潮热,为肺阴虚

  肺热病:

胸痛,咳喘,壮热面赤。

为肺热。

  肺痈:

咳吐脓血腥臭痰,为热壅血败肉腐成脓

  3.胁痛

  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均可导致胁痛。

  悬饮——胸胁咳唾引痛、肋间饱满、咳逆喘促、舌苔白腻、脉弦滑,因饮停胸胁、气滞不畅所致。

  4.胃脘痛

  脘,指上腹部,在剑突下,是胃所在部位,故又称“胃脘”。

  实证-----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

进食后痛加剧者,多属实证。

  虚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

进食后痛得缓解着,多属虚证。

  5.腹痛

  实证----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所致。

  虚证----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者。

  6.腰痛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

  【习题】

  例:

后头部痛连项背,说明邪气在:

( )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答疑编号0114]

  『正确答案』A

  例:

结石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多表现为:

( )

  A.隐痛  

  B.灼痛  

  C.冷痛  

  D.胀痛  

  E.绞痛

  [答疑编号0115]

  『正确答案』E

  例:

一侧或两侧头痛,其病位在:

( )

  A.厥阴经  

  B.太阳经  

  C.阳明经

  D.督脉  

  E.少阳经

  [答疑编号0116]

  『正确答案』E

  例:

肝郁气滞导致胸胁疼痛的特点是:

( )

  A.隐痛  

  B.胀痛  

  C.绞痛  

  D.灼痛  

  E.重痛

  [答疑编号0117]

  『正确答案』B

  例:

湿邪头痛的特点是:

( )

  A.头痛喜冷  

  B.头痛如劈  

  C.头晕胀痛  

  D.头痛连齿  

  E.头痛如裹

  [答疑编号0118]

  『正确答案』E

  例:

  A.胸痛、壮热、面赤、喘促鼻煽

  B.胸痛、潮热、盗汗、咳痰带血

  C.胸闷、咳喘、痰白量多

  D.胸胁胀闷疼痛,咳唾引痛

  E.胸部刺痛、痛处不移

  

(1)悬饮病多见:

( )

  [答疑编号0119]

  『正确答案』D

  

(2)肺痨病多见:

( )

  [答疑编号0120]

  『正确答案』B

  例:

  A.刺痛  

  B.重痛  

  C.绞痛  

  D.掣痛  

  E.隐痛

  

(1)气血不足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 )

  [答疑编号0121]

  『正确答案』E

  

(2)湿邪困遏引起的疼痛性质为:

( )

  [答疑编号0122]

  『正确答案』B

  细目四:

问头身胸腹

  

(一)头晕

  头晕+且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气血亏虚  

  头晕+头重,痰多,苔腻==痰湿内阻,清阳不升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头晕+外伤后出现,刺痛==瘀血阻滞脑络

主症

兼症

临床意义

头晕

头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

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气血亏虚

头重,痰多,苔腻

痰湿内阻,清阳不升

耳鸣,腰酸遗精

肾虚精亏,髓海失养

外伤后出现,刺痛

瘀血阻滞脑络

  

(二)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心胆气虚、胆郁痰扰、心气心阳亏虚、心阴心血不足、心脉痹阻、水气凌心等。

  细目五:

问耳目

  

(一)问耳

  耳鸣、耳聋

  ①耳鸣——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耳同时,妨碍听觉。

  实证:

暴鸣声大,以手按之更甚。

为肝胆火旺;或痰火郁结。

  虚证:

渐鸣声小,以手按之可减轻。

为肾精不足或脾气虚弱。

  ②耳聋——听力减退,妨碍交谈,甚至听力丧失。

  重听——耳聋之轻者。

  耳聋与重听只是程度的差别,发病机理是一致的。

  实证:

肝胆火旺,或外邪侵袭。

  虚证:

肾精亏损,或脾气虚弱。

  

(二)问目

  1.目眩

  实证:

肝病(如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或痰湿

  虚证:

由气、血、阴精不足,目失所养。

  2.目昏、雀盲

  目昏:

视物昏暗,模糊不清的症状。

  雀盲:

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

  目昏和雀盲皆为肝肾精血不足所致。

  习题

  例:

渐发如蝉,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者,多因:

( )

  A.肝胆火盛

  B.心火亢盛

  C.气滞血瘀

  D.肾精亏损

  E.痰湿犯肺

  [答疑编号0201]

  『正确答案』D

  细目六:

问睡眠

  

(一)失眠

  概念:

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睡不安稳,甚彻夜不眠。

  意义:

  虚证:

阴血不足,或心胆气虚,不能养神。

  实证:

火邪、痰热扰乱心神,或食积胃脘。

  

(二)嗜睡

  又称“多寐”、“多眠睡”。

  概念:

睡意很浓,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点,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

  意义:

痰湿困脾、脾胃气虚、心肾阳虚。

鉴别

临床表现

意义

失眠

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或睡不安稳,

  甚彻夜不眠。

实证:

火邪、痰热扰乱心神,或食积胃脘。

虚证:

阴血不足,或心胆气虚,不能养神。

嗜睡

睡意很浓,不分昼夜,不分场合地点,

  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

痰湿困脾——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肢体困重

  脾胃气虚——饭后嗜睡明显,食少纳呆

  心肾阳虚——精神极度疲惫,欲睡而未睡

  习题

  例:

  下列何项与肝郁化火失眠无关:

( )

  A.烦躁失眠

  B.面红目赤

  C.心悸健忘

  D.性急易怒

  E.脉象弦数

  [答疑编号0202]

  『正确答案』C

  例:

  A.睡眠不安,时时惊醒

  B.睡后易醒,纳少乏力

  C.不易入睡,心烦多梦

  D.睡眠不安,脘闷嗳气

  E.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1)心肾不交证的失眠特点是:

( )

  [答疑编号0218]

  『正确答案』C

  

(2)心脾两虚证的失眠特点是:

( )

  [答疑编号0203]

  『正确答案』B

  例:

  A.脾气虚弱

  B.心肾不交

  C.胃失和降

  D.胆郁痰扰

  E.心胆气虚

  

(1)饭后困倦嗜睡多因:

( )

  [答疑编号0204]

  『正确答案』A

  

(2)饱食引起的失眠多因:

( )

  [答疑编号0205]

  『正确答案』C

  细目七:

问饮食与口味

  

(一)口渴与饮水

  ①口不渴:

多见于寒证,或没有明显的热邪。

  ②口渴多饮:

是指口渴明显,饮水量多。

  

  

  ③渴不多饮:

多见于四种情况:

  痰饮水湿内停;

  湿热内困;

  热入营血;

  瘀血(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2.厌食

  厌食:

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

  多见于伤食,因食积胃肠,故厌而不受。

  厌油腻厚味——肝胆脾胃湿热。

  孕妇厌食——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3.消谷善饥

  消谷善饥,一般多为胃火炽盛。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者,属胃强脾弱。

  4.饥不欲食

  多属胃阴虚证。

  (三)口味

  1.口淡----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

  2.口甜----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

  3.口黏腻--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

  4.口酸----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

  5.口苦----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6.口涩----多与舌燥同时出现。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7.口咸----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习题】

  例:

病人消谷善饥可见于:

( )

  A.肝火犯胃

  B.胃火炽盛

  C.脾胃湿热

  D.胃阴不足

  E.胆火上炎

  [答疑编号0206]

  『正确答案』B

  例: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 )

  A.湿热

  B.痰饮

  C.阴虚

  D.瘀血

  E.寒证

  [答疑编号0207]

  『正确答案』D

  例:

脾虚的病人在口味方面的改变主要是:

( )

  A.口中和

  B.口甜

  C.口酸

  D.口苦

  E.口淡

  [答疑编号0208]

  『正确答案』E

  例:

“除中”是指:

( )

  A.久病之人,不能进食

  B.久病之人,中焦脾胃虚弱,急需进补

  C.久病之人,胃脘部痞满,治当消除中焦痞满

  D.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

  E.消谷善饥,而大便溏泻

  [答疑编号0209]

  『正确答案』D

  例:

瘀血内阻多表现为:

( )

  A.口渴不欲饮

  B.口不渴

  C.口渴喜冷饮

  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

  E.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下咽

  [答疑编号0210]

  『正确答案』E

  例:

口甜而粘腻多属:

( )

  A.脾胃虚弱

  B.肝胃蕴热

  C.脾胃湿热

  D.肝脾不调

  E.食滞胃脘

  [答疑编号0211]

  『正确答案』C

  例:

  A.嗜食异物

  B.纳呆

  C.消谷善饥

  D.除中

  E.饥不欲食

  

(1)有饥饿感,但不想进食,称为:

( )

  [答疑编号0212]

  『正确答案』E

  

(2)病人无饥饿感,无进食要求,称为:

( )

  [答疑编号0213]

  『正确答案』B

  例:

  A.面赤身热,口渴喜冷饮

  B.面白舌淡,渴喜热饮

  C.身热不扬,渴不多饮

  D.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

  E.饮一溲二

  

(1)湿热证多见:

( )

  [答疑编号0214]

  『正确答案』C

  

(2)瘀血证多见:

( )

  [答疑编号0215]

  『正确答案』D

  例:

  A.嗜食异物

  B.食后饱胀

  C.多食易饥,大便溏泄

  D.多食易饥,口臭便秘

  E.饥不欲食

  

(1)胃火炽盛可见:

( )

  [答疑编号0216]

  『正确答案』D

  

(2)胃强脾弱可见:

( )

  [答疑编号0217]

  『正确答案』C

  细目八:

问二便

  

(一)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

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甚至多日不便。

  病因:

热秘:

热结胃肠,腑气不通。

  冷秘:

阳虚寒凝,肠道气机滞塞。

  虚秘:

气阴两虚

  气秘:

恼怒忧郁,气机郁结。

  

(2)泄泻:

又称腹泻。

便次增多,便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

  病因:

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

  饮食所伤----便溏不爽或便秘

  脾胃虚寒-------如鸭便

  肾阳虚衰-------五更泻

  肝气乘脾-------与情绪有关

  食物中毒----吐泻并作

  寄生虫积于肠道----大便中有虫

  2.便质异常

  

(1)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和肾虚。

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

  

(2)溏结不调:

  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先干后稀--脾胃气虚

  (3)下利脓血——痢疾或肠癌

  (4)便血:

若便黑如柏油是远血,血来自胃脘;若便血鲜红是近血,血来自肛门附近。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

大肠湿热

  

(2)里急后重:

即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见于痢疾。

为大肠湿热。

  (3)排便不爽:

  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者------为大肠湿热;

  排出不爽伴抑郁易怒----------为肝郁脾虚;

  腹泻不爽伴大便酸腐臭秽------为食积化腐

  

(二)小便

  1.尿量异常

  

  2.尿次异常

  尿频数:

频数量少色赤而急迫--下焦湿热;

  频数量多色清而长--肾阳虚或肾气不固

  癃闭:

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

  实:

湿热;瘀血、砂石

  虚:

肾阳虚;肾阴虚。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

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等所致。

  

(2)余溺不尽:

(即排尿后小便点滴不禁)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3)小便失禁:

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脾虚气陷,或膀胱虚寒。

  (4)遗尿:

肾气不固

  【习题】

  例:

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称为:

( )

  A.癃

  B.闭

  C.尿频

  D.尿急

  E.遗尿

  [答疑编号0301]

  『正确答案』A

  例:

小便频数,色清而量多者,属:

( )

  A.湿热下注

  B.寒湿困脾

  C.风寒束肺

  D.小肠虚寒

  E.肾气不固

  [答疑编号0302]

  『正确答案』E

  例:

遗尿多由:

( )

  A.湿热下注

  B.寒湿困脾

  C.风寒束肺

  D.大肠虚寒

  E.肾气不固

  [答疑编号0303]

  『正确答案』E

  例:

腹痛腹泻,时干时稀,排便不爽者,证属:

( )

  A.肾阳虚

  B.肝郁脾虚

  C.脾阳虚

  D.湿热内阻

  E.暑热内盛

  [答疑编号0304]

  『正确答案』B

  例:

腹痛窘迫,时时欲泄,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称为:

( )

  A.溏结不调

  B.清浊不分

  C.肛门灼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