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046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docx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

信用社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共8篇)

篇:

信用社信贷员优秀事迹

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央行票据的按期兑付。

清收贷款难,清收不良贷款更难。

县信用社信贷员,情系信合事业,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全力清收难中之难的不良贷款,每年收回利息20万元左右,占信用社利息收入一半以上,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嬴得信合系统干部、职工的称赞。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较薄,他坚持“以勤补拙”,用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由于平常工作较忙,不仅要管理好贷户贷款档案资料,承担7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1680个农户信贷包片任务,同时还要负责辖内所有贷款调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责任,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重点学习信贷业务知识、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金融法律法规,近年来他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庆阳市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规范》、《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坚持用自学到的金融知识规范自己的日常操作行为,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显著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遵章守纪创信用区

时常对刚入社的年轻人说,金融规章制度是我们信合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金融部门绝大部分经济事故和案件都是违规操作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的。

他几十年如一日,模范遵守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坚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严把贷款投放关,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对不同农户的贷款额度分不同的占用形态进行详细记载,深入了解贷户的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并形成全面、真实的贷后检查报告,不仅为信用社今后的贷款管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且使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县联社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首要工作就是要对辖内的所有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再是根据信用等级给农户授信不同的贷款额度。

评级授信的真实和仔细程度,直接关系着今后发放的小额农贷的风险状况,老肖逐一到每一个村摸情况,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与农户谈心及到农户家中现场了解等方式,历时30多天,出色完成了辖内7个村37个村民小组1680户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于当年建立了扬坪沟信用村,极大的促进了何坪乡信用环境的好转。

多年来帮助教育那些参与赌博不务正业的人勤劳致富、走正道,使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有很多还谋到了就业门路,娶妻成了家。

在何坪乡,用自己实在正派的为人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信用圈,守信用务正业的农户对他总是近而敬之,不务正业的人对其是远而畏之。

顺应民心服务“三农”

不畏艰辛清非克难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十多年来,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服务于农村和农民,展示着信合人的风采,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寒冬酷暑。

其实一个不也正是我们信合系统广大骋驰在农村的农金员的一个缩影吗!

第2篇:

信用社信贷员优秀事迹

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央行票据的按期兑付。

清收贷款难,清收不良贷款更难。

县信用社信贷员,情系信合事业,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全力清收难中之难的不良贷款,每年收回利息20万元左右,占信用社利息收入一半以上,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嬴得信合系统干部、职工的称赞。

现年45岁的中等个头,身体略显消瘦,酷爱文学。

自1984年12月参加信用社工作以来,先后在罗山、芦家湾、西川等社从事会计、信贷员、主任等工作。

1997年调到信用社(原何坪信用社)以来,一直从事主任、副主任兼信贷员工作,清收原何坪乡6个行政村650多户约180万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在信贷岗位十多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钻研业务知识,遵守各项信贷操作规程,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寒风雨雪,常年奔波在所辖责任片的各个村头院落,足迹踏遍了何坪的山山洼洼,每年骑摩托车下乡行驶里程*****公里以上。

他工作过的原何坪乡的所有村社干部和绝大部分农民朋友,都十分熟悉这位干实事、办好事的信贷员,大家都亲切的称他“肖文人”。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较薄,他坚持“以勤补拙”,用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由于平常工作较忙,不仅要管理好贷户贷款档案资料,承担7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1680个农户信贷包片任务,同时还要负责辖内所有贷款调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责任,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重点学习信贷业务知识、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金融法律法规,近年来他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庆阳市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规范》、《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坚持用自学到的金融知识规范自己的日常操作行为,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显著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遵章守纪创信用区

时常对刚入社的年轻人说,金融规章制度是我们信合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金融部门绝大部分经济事故和案件都是违规操作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的。

他几十年如一日,模范遵守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坚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严把贷款投放关,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对不同农户的贷款额度分不同的占用形态进行详细记载,深入了解贷户的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并形成全面、真实的贷后检查报告,不仅为信用社今后的贷款管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且使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县联社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首要工作就是要对辖内的所有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再是根据信用等级给农户授信不同的贷款额度。

评级授信的真实和仔细程度,直接关系着今后发放的小额农贷的风险状况,老肖逐一到每一个村摸情况,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与农户谈心及到农户家中现场了解等方式,历时30多天,出色完成了辖内7个村37个村民小组1680户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于当年建立了扬坪沟信用村,极大的促进了何坪乡信用环境的好转。

多年来帮助教育那些参与赌博不务正业的人勤劳致富、走正道,使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有很多还谋到了就业门路,娶妻成了家。

在何坪乡,用自己实在正派的为人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信用圈,守信用务正业的农户对他总是近而敬之,不务正业的人对其是远而畏之。

顺应民心服务“三农”

“我来自农村,来自农民,作为一名信合人,我理应把我的青春和热血洒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这一句情真意切的表白,是对农村信用社坚持“三农”服务方向的最好诠释。

在十多年的信贷生涯中,同志以其真诚的心、踏实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实践着“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是联系三农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凡是他包过片的村组,凡是他接触过的农民朋友,都亲切地戏称为“肖文人”,老肖很喜欢这个称呼,他说:

“农民朋友这样称呼我,说明我和他们没有距离”。

在包片联系的区域面积内,最远的村来回得半个月之久,参加工作25个年头,没有一个中秋佳节同家人团聚过,有18个春节都没能回家过年,就连其父亲去世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他的母亲年老体弱患有骨质增生也不能常常照料,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但对待自己所包区域片的农户,却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直用真心、爱心、耐心温暖着每个农户的心!

每月有20天以上时间往返于各村,进村入户,经常给许多农户捎钱存款、捎折取款,捎带信件、捎买东西,帮他们捎缴电话费、电费,为他们在乡学校读书的子女捎带米面烙馍等。

对广大农户细致入微的帮助,极大的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近年来发放的新增贷款到期后,80%以上的农户都能够主动上门归还贷款本息。

在自己的管辖片内建立了良好的人际联络网和人格信誉网,每年都有数10户在外打工的农户通过农行或邮政局给他汇款回来归还贷款。

不畏艰辛清非克难

资产质量差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

深谙此理,深深感受到身为一名信贷员肩上的责任和担子。

在清非收息工作中,发扬信合人不怕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温暖千家万户的“五千五万”精神,对不同的贷户采取不同的收贷措施,共收回1970年以来各种疑难贷款100多笔、20万元。

原何坪乡赵台村白建有85年3月贷款500元,年底由于赌博杀人被枪毙,妻子改嫁,孩子夭折,家有一弟继承了财产,多年催收无果,后通过诉诸法律,使其弟归还了贷款本息,盘活了信用社的信贷资金。

乡肖西坪村的郑浩玺贷款45元,时间长达20多年,其人在兰州流浪10多年未归,在催收过程中了解到该郑在演武乡路家塬村有一个女儿,就多次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其女儿替父亲还清了债务。

原何坪乡沈岭村的井西安是个光棍,1990年贷款500元购买耕畜,不料没过两年此人又恶习染身,撇下家中70多岁的老母不管,游逛不归家,4年间上门数十次催收找不见人,在冬的一天,听说该贷户回到村里,他立即翻山越岭到该贷户家,将其堵在家中,以一副不还贷款不撤人的气势终于将此人折服,当夜借钱还清了本息。

乡杨坪沟村的黄天兰,1970年至1974年共贷款7笔金额22元,80年代后随丈夫沈学敏到甜水水泥厂定居,连续多年给沈发催收单,但均无果,后通过给水泥厂劳动人事部门多次发催收函件,终于经水泥厂配合汇来了贷款本息。

象这样金额小至

五元,多至数千元的贷户和一些眼见收回无望的贷款,从来都没有因为额小、年代久远而轻言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来保全信用社的资产。

信用社一半以上的利息收入都是由同志这样常年奔波进村入户,发扬“啃”的顽强作风,一点一点收回来的,信用社的同志们信服的称他为“清非收息的急先锋”。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十多年来,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服务于农村和农民,展示着信合人的风采,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寒冬酷暑。

其实一个不也正是我们信合系统广大骋驰在农村的农金员的一个缩影吗!

第3篇:

信用社银行信贷员先进事迹

一片冰心在信合

信用社(银行)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

见到李红时,他才从二节地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披着一身寒风,顶着一头雪花。

“刚才尹大哥打电话让我过去取这最后几笔贷款”,他边说边把厚厚的一撂钱掏在桌子上,手冻得红红的“现在,二节地村的到期贷款全清了。

”这一天是20XX12月5日。

1992年1月,26岁的李红成为辽宁省市农村信用社一名信贷员,在信贷岗位上一干就是13个春秋。

十三年来,他兢兢业业,以兴社富民为已任,忠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

近五年来,他累计投放支农贷款5021笔,金额1800多万元,到期收回率达100%,年年超额完成社里分配的各项任务。

5年,5021笔小额贷款,到期收回无一损失,做过信贷员的都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那么,李红是如何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的呢?

李红淡淡一笑:

我只是把一颗心完全扑在信合事业上。

下决心,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最初接管二节地村是在八年前,那时,乡整体信用环境并不好。

由于地理位置临海,一些农民靠养对虾致富。

而养虾投资较多,技术要求很高,很多人都赔了,农村经济相对不发达。

这样的环境下贫困户多,贷款的多,不守信用的也多,十有八九贷款逾期。

如何改善这种信用环境呢,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呢?

李红费了不少脑筋。

首先在放款上他严格把关,做到腿勤、嘴勤,不辞辛苦,每日每夜的奔走在农民家中,与农民唠家常,谈致富经,了解所包农户的家庭状况、信誉程度,了解百姓心态。

这样工作量很大,他常常在一个村一住就是几天,十几天。

妻子是同行,还能理解他,可女儿不干了。

终于有一天,8岁的女儿在姑姑的陪同下找到二节地村,孩子却怎么也认不出人堆儿里哪个是爸爸。

李红十多天没回家,人瘦了,脸黑了,胡子长了,头发也长了,衣服脏兮兮的,混在农民中间比农民还像农民。

李红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他说:

“我本来就是农民的孩子,到农民家就像回自己家,嫌脏怕乱还像一家人么!

掌握了农民的基本情况,贷款该放谁、不该放谁、放多放少心里就有了谱儿。

放款后他依旧经常下乡做好跟踪检查,及时掌握贷户动向,制定还款计划。

但即使这样,收贷的时候还是遇到诸多阻力,农民担心今年贷款还了,明年种地没指望。

李红承诺,只要你按时还款,有个好信誉,什么时候用钱我什么时候把钱送到你家。

农民将信将疑,新年一过便试探性地找他借钱,李红对守信用的农户二话不说马上做据。

农民信服了,按时还贷款的也多了。

信用的培养是双向的,李红说到做到,农民也以诚相待。

贷户张某说:

那天李红和收水费的一同进来,我宁可欠着水费也把贷款还了。

一则咱自己少掏了利息,二来信用好了,信用社明年还给我贷款啊!

20XX,信用社在联社的部署下,开展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工作。

二节地村是全乡第一个信用村,全村480户农户成了信用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信用户可以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待遇,很多人也自觉遵守信用。

李红又趁热打铁,以“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农民发送宣传单,广泛宣传信用社的信贷政策,使农民明确主动还贷可享受次年贷款优先等好处,增强贷户按期还款的积极性。

同时对大额贷款实行按季结息,培养贷户的信用观念,促进了农村信用环境的根本好转。

洒爱心,扶危济困

作为服务“三农”信贷员,李红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往往不请自到。

在与贷户王君祥的交往中,李红得知,王君祥早年身体不好,求医买药花了不少钱。

90年他养船搞海洋捕捞,指望赚点钱,谁知赔了个血本无回,还欠上1万多元高利贷。

即使这样,欠信用社的1000元贷款还是按时结息。

像王君祥这样重承诺、守信用的人,应该把他扶起来。

于是李红千方百计地帮他找工作,最后通过朋友关系把他介绍到华龙冶炼厂。

又连续五年累计贷款5500元,帮他家里承包土地、养猪、养鸡。

王君祥一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倍加努力投入到生产和工作中。

20XX,王君祥的女儿考入沈阳师范学院;20XX至20XX,王君祥连续三年被华龙冶炼厂评为先进工作者;20XX,王家还清了外债;同年11月,王君祥还清了信用社6500元本金和4600元利息,并把绣着“扶危济困,心系百姓”的锦旗送到李红的手上。

沉欠了十多年的贷款还清了,没有人比王君祥更能体会到这份激动和轻松。

这面饱含深情的锦旗里,没人比李红更能体会到这份感情的凝重。

这么有爱心的李红也有无情的时候。

上至政府领导,下至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因为不合规贷款吃过他的“闭门羹”。

说到这,李红有点难为情:

“现在表哥见了我像不认识似的,头都不抬,我主动说话都不理。

还不是因为从我这没贷去那2000元块嘛!

可就凭他那吊儿郎当的劲儿,我一分钱也不能借他!

”的确,在李红这儿,无论是大官小官、平民百姓,还是乡村绅士、市井流氓,不该放的款坚决不放。

也正因为此,他才创下连续五年贷款无损失的佳绩。

送真心——培养“协贷员”

与农民打交道过程中,李红很注意工作方法。

他发现几乎每个村都有三两个这样的人,这类人在本村威望高,人缘好,又乐于帮助人,于是很多农户有事便求其帮忙,其中不乏借钱的。

这类人因此常求助于信用社,信贷员因其信用好也乐于把钱借给他。

一来二去,他们和信贷员的交往便多了起来。

文章开头提到的尹大哥便是这样的“协贷员”。

因为是二节地村人,尹宝华对本村村民情况更为熟悉。

谁家有了余钱,谁家不守信用,他都会及时和李红交流。

李红也把真诚地和他交朋友,放款时自己没有把握便请他作参谋,帮自己把关。

而贷款到期前,尹宝华也积极帮李红催收。

有了他的协助,李红的信贷质量更高了,贷款回收也更轻松了。

培养“协贷员”,这办法不错。

于是,李红便在各村着力发掘这样的人,优字村的李某,集中村的郑某,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近五年来,李红所包四个村的1200个贷户几乎用不着李红催收,都是主动上门还贷。

在李红的带动下,乡二十个村几乎村村都有“协贷员”。

现在有75%的贷户主动到信用社偿还贷款,农民常常在柜台前排起长队,每天进账的现金不下30万元。

连续三年,该社到期贷款回收率均在95%以上,二节地等五个村贷款无一笔沉欠。

信用社提前20天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说起这,信用社主任李铁良一脸骄傲:

我们的信贷员,用“彪哥“的话说个个都“咣咣地”!

第一次觉得“咣咣地”是这样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其实,像李红这样的信贷员在信用社,乃至整个农信社绝不是一个两个。

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大潮中,正是这些“咣咣地”信合员工,用一片赤诚播洒着农村这块黑土地,用满腔真情迎接着信合事业辉煌的明天!

第4篇:

某年信用社信贷员优秀事迹

XX年信用社信贷员优秀事迹

清收不良贷款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和央行票据的按期兑付。

清收贷款难,清收不良贷款更难。

县信用社信贷员,情系信合事业,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全力清收难中之难的不良贷款,每年收回利息20万元左右,占信用社利息收入一半以上,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嬴得信合系统干部、职工的称赞。

现年45岁的中等个头,身体略显消瘦,酷爱文学。

自1984年12月参加信用社工作以来,先后在罗山、芦家湾、西川等社从事会计、信贷员、主任等工作。

1997年调到信用社(原何坪信用社)以来,一直从事主任、副主任兼信贷员工作,清收原何坪乡6个行政村650多户约180万元左右的不良贷款清收工作。

在信贷岗位十多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钻研业务知识,遵守各项信贷操作规程,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寒风雨雪,常年奔波在所辖责任片的各个村头院落,足迹踏遍了何坪的山山洼洼,每年骑摩托车下乡行驶里程*****公里以上。

他工作过的原何坪乡的所有村社干部和绝大部分农民朋友,都十分熟悉这位干实事、办好事的信贷员,大家都亲切的称他“肖文人”。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自参加工作以来,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学习,针对自己文化底子较薄,他坚持“以勤补拙”,用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由于平常工作较忙,不仅要管理好贷户贷款档案资料,承担7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1680个农户信贷包片任务,同时还要负责辖内所有贷款调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责任,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重点学习信贷业务知识、国家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金融法律法规,近年来他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行政许可法》、《经济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了《甘肃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贷款业务操作规程》、《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庆阳市农村信用社业务操作规范》、《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坚持用自学到的金融知识规范自己的日常操作行为,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显著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遵章守纪创信用区

时常对刚入社的年轻人说,金融规章制度是我们信合员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金融部门绝大部分经济事故和案件都是违规操作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的。

他几十年如一日,模范遵守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坚持《县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制度,严把贷款投放关,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对不同农户的贷款额度分不同的占用形态进行详细记载,深入了解贷户的资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并形成全面、真实的贷后检查报告,不仅为信用社今后的贷款管理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而且使新发放贷款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县联社推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首要工作就是要对辖内的所有农户进行评级授信,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再是根据信用等级给农户授信不同的贷款额度。

评级授信的真实和仔细程度,直接关系着今后发放的小额农贷的风险状况,老肖逐一到每一个村摸情况,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与农户谈心及到农户家中现场了解等方式,历时30多天,出色完成了辖内7个村37个村民小组1680户农户的评级授信工作,于当年建立了扬坪沟信用村,极大的促进了何坪乡信用环境的好转。

多年来帮助教育那些参与赌博不务正业的人勤劳致富、走正道,使他们不仅还清了债务,有很多还谋到了就业门路,娶妻成了家。

在何坪乡,用自己实在正派的为人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信用圈,守信用务正业的农户对他总是近而敬之,不务正业的人对其是远而畏之。

「1」「2」

顺应民心服务“三农”

“我来自农村,来自农民,作为一名信合人,我理应把我的青春和热血洒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

这一句情真意切的表白,是对农村信用社坚持“三农”服务方向的最好诠释。

在十多年的信贷生涯中,同志以其真诚的心、踏实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实践着“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是联系三农最好的桥梁和纽带”。

凡是他包过片的村组,凡是他接触过的农民朋友,都亲切地戏称为“肖文人”,老肖很喜欢这个称呼,他说:

“农民朋友这样称呼我,说明我和他们没有距离”。

在包片联系的区域面积内,最远的村来回得半个月之久,参加工作25个年头,没有一个中秋佳节同家人团聚过,有18个春节都没能回家过年,就连其父亲去世也没有见上最后一面,他的母亲年老体弱患有骨质增生也不能常常照料,只能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但对待自己所包区域片的农户,却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直用真心、爱心、耐心温暖着每个农户的心!

每月有20天以上时间往返于各村,进村入户,经常给许多农户捎钱存款、捎折取款,捎带信件、捎买东西,帮他们捎缴电话费、电费,为他们在乡学校读书的子女捎带米面烙馍等。

对广大农户细致入微的帮助,极大的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近年来发放的新增贷款到期后,80%以上的农户都能够主动上门归还贷款本息。

在自己的管辖片内建立了良好的人际联络网和人格信誉网,每年都有数10户在外打工的农户通过农行或邮政局给他汇款回来归还贷款。

不畏艰辛清非克难

资产质量差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

深谙此理,深深感受到身为一名信贷员肩上的责任和担子。

在清非收息工作中,发扬信合人不怕千辛万苦,排除千难万险,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温暖千家万户的“五千五万”精神,对不同的贷户采取不同的收贷措施,共收回1970年以来各种疑难贷款100多笔、20万元。

原何坪乡赵台村白建有85年3月贷款500元,年底由于赌博杀人被枪毙,妻子改嫁,孩子夭折,家有一弟继承了财产,多年催收无果,后通过诉诸法律,使其弟归还了贷款本息,盘活了信用社的信贷资金。

乡肖西坪村的郑浩玺贷款45元,时间长达20多年,其人在兰州流浪10多年未归,在催收过程中了解到该郑在演武乡路家塬村有一个女儿,就多次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其女儿替父亲还清了债务。

原何坪乡沈岭村的井西安是个光棍,1990年贷款500元购买耕畜,不料没过两年此人又恶习染身,撇下家中70多岁的老母不管,游逛不归家,4年间上门数十次催收找不见人,在冬的一天,听说该贷户回到村里,他立即翻山越岭到该贷户家,将其堵在家中,以一副不还贷款不撤人的气势终于将此人折服,当夜借钱还清了本息。

乡杨坪沟村的黄天兰,1970年至1974年共贷款7笔金额22元,80年代后随丈夫沈学敏到甜水水泥厂定居,连续多年给沈发催收单,但均无果,后通过给水泥厂劳动人事部门多次发催收函件,终于经水泥厂配合汇来了贷款本息。

象这样金额小至

三、五元,多至数千元的贷户和一些眼见收回无望的贷款,从来都没有因为额小、年代久远而轻言放弃,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就付出一百分的努力来保全信用社的资产。

信用社一半以上的利息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