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19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docx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复习进程

 

竖井施工方案要点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

(第二标段)

 

竖井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香江北路项目部

2012年4月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第二标段)

竖井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朝阳区香江北路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段)》招标文件。

1.2北京电力设计院2010年10月20日编制的《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施工图设计》SH655S-T11。

1.3《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朝阳区香江北路电力隧道)工程(第二标段)》施工承包合同。

1.4文件、设计指定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5)《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7)基建[2011]109号《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

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

10)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5北京市政委、建委发布的工程建设等规章制度;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地铁15号线顺向隧道(香江北路)工程(第二标段)

建设地点

设计起点接第一标段终点0+830,沿香江北路南红线北侧途经香江西路,马泉营站至设计终点2+200。

拟建电力隧道在9#井至15#井段上穿地铁15#线盾构区间。

建设规模

新建2.0m×2.3m单孔电力隧道650m,2.6m×2.9m单孔电力隧道4.0m,2.0m×2.1m明挖电力隧道720m;其中Φ4.0m竖井3座、明挖直线井6座,6.0m×6.0m竖井1座。

工程类别

市政公用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电力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电力设计院

监理单位

北京吉北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

北京东方华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工期

计划开工:

2012年4月1日

总工期:

113日历天

计划竣工:

2012年7月22日

质量标准

合格

三、设计概况

3.2竖井设计

1)竖井结构尺寸及功能:

a.φ4.0m竖井为2.0×2.3m单孔暗挖隧道直线竖井。

b.6.0×6.0m竖井为单孔暗挖电缆隧道四通竖井。

2)竖井结构设计

a.圆竖井:

为保证井筒结构稳定,在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砼”,支护衬砌厚0.25m,钢架竖向间距0.6m。

二衬厚0.25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竖井初衬底板采用喷射C20混凝土,厚0.3m;再施做0.35m厚C30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与二衬侧墙钢筋连接。

竖井内底与隧道内底标高一致。

埋管二层小室采用MU15普通烧结砖墙砌筑,1:

2.5水泥砂浆抹面厚15mm,预留埋管窗口用砂袋封堵。

初衬受力钢筋Φ18,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形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拱架内侧、外侧用Φ20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间距1m,内外错开布置。

拱架内外侧附设φ6-100×100网片筋。

b.方竖井:

井口设现浇钢筋混凝土锁口圈梁,在锁口圈梁下采用“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支护”+“防水膜”+“现浇钢筋砼”,支护衬砌厚0.30m,钢架竖向间距0.6m。

二衬厚0.30m,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竖井初衬底板采用喷射混凝土,厚0.30m;再施做0.35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与二衬侧墙钢筋连接。

初衬受力钢筋Φ22,其间用Φ12钢筋冷压成形的“8”字加强筋焊接而成受力好的钢架。

拱架内侧、外侧用Φ20钢筋连接,纵向连接筋间距1m,内外错开布置。

拱架内外侧附设φ6网片筋。

c.竖井环向锚杆,竖直方向两榀一打,上下错开,角度15~20度,锚杆直径32mm,长2.5m,水平间距1m。

打设纵向锚杆时不得破环现有地下建筑及构筑物。

通过锚杆向地层压注改性水玻璃,加固地层,要求固砂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0.3~0.5Mpa。

d.竖井钢榀架之间由Φ20纵向连接筋焊接,要求连接筋沿钢榀架内外主筋内侧环向1米交错布置,连接筋搭接不小于200mm,使用E50焊条焊接,钢榀架内外绑扎钢筋网片,网片搭接100~200mm。

e.竖井平台需对称开φ800孔,层间爬梯需上、下层需交错布置,且非人孔爬梯侧须加盖井篦子。

3.3防水设计

1)在喷射混凝土中须掺加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8%(重量比)。

2)在防水层施工前,先对初衬结构主体进行合格验收,其次,对其结构进行堵漏防水,且在无水条件下做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最后需对已做防水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在隧道接地极处、变形缝处,须在原柔性防水卷材基础上,局部附加一层补强。

4)二衬模筑混凝土抗渗要求达到P6,且在二衬绑扎钢筋时需对其已做防水层加以保护。

5)所使用的防水卷材应满足如下要求:

一次复合成型工艺生产;复合强度不小于1.2N/mm;片材粘接剥离强度不小于1.5N/mm(标准试验条件)。

3.4变形缝设计

1)初衬结构:

竖井出口2~3m处设置变形缝,新旧沟相接处均应设置变形缝。

现浇二衬结构:

不得大于30m设置一道变形缝;并且初衬结构变形缝处二衬结构也要在此设置变形缝;初衬变形缝处相邻的两榀拱架外扩50mm,二衬变形缝处结构厚度加厚至300mm,且在砼结构内设置中埋式止水带,二衬变形缝的其它做法同初衬。

2)在变形缝处应先用30mm聚苯板作分界板,待隧道两侧喷射混凝土及防水层做好后,先将缝中聚苯板剔成宽30mm,深65mm的缝,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缝深30mm,在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硬后,在缝中嵌双组份聚硫橡胶。

3)注意在缝底,聚合物水泥砂浆顶面上粘贴牛皮纸,以起到隔离作用。

4)在施作完变形缝后用焦油聚氨酯及涤纶布就地制作止水带。

3.5全断面注浆设计概况

3.5.1注浆施工工艺:

闭水帷幕注浆加固土层采用长导管进行预加固,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外1.5m,一次注浆循环步长为12m,搭接3m。

注浆孔采用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为73mm,安装注浆管后封闭孔壁和管壁间空隙,保证注浆效果。

钻孔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外后内。

注浆管安装完成后,需采用喷射混凝土对掌子面进行封闭,以确保注浆效果。

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0mm,内设Φ8间距100双层钢筋网片。

注浆采用后退式分段注浆,通过调整注浆管内止浆阀位置将长注浆管分为2m段进行注浆。

注浆压力一般不超过0.5Mpa。

注浆效果可通过预留观察孔的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预测,注浆材料可根据地质情况和注浆效果进行适当调整。

3.5.2注浆控制值

注浆后强度不小于15—30kg/cm2;

注浆后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

3.5.3地面沉降控制值

采用全断面注浆段,隧道施工后需保证地面沉降量不大于10mm。

0+940~0+980;1+060~1+100注浆段,需根据地铁管理单位要求控制沉降量。

四、竖井初衬施工

本工程设计共有8#、9#、16#、17#共计四座施工竖井,其中8#竖井为6m×6m方形竖井(为八字边角),深度近26m,其余为φ4.0m圆形竖井,9#竖井较深,约16m深,竖井支护结构为钢筋格栅锚喷混凝土结构,竖井采用“逆作法”施工,即依据新奥法施工原理,以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格栅及临时支撑为主要支护手段,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指导施工。

暗挖隧道竖井基本情况

序号

井号

类型

桩号

深度H(m)

地面高程(m)

外底高程(m)

备注

1

8#

6m×6m

0+940

25.5

36.0

10.5

2

9#

φ4.0m

1+115

16.2

38.2

22.0

3

16#

φ4.0m

1+920

9.62

35.12

25.5

4

17#

φ4.0m

2+070

9.76

35.26

25.5

竖井施工开挖前,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面情况及现况各种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落实地质资料及各项防排水、地表沉降等措施的准备情况。

使施工人员对质量、安全标准、技术措施心中有数,责任落实到位,保证竖井开挖时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拟施作竖井结构深度均部分处于地下水深度范围内,为确保竖井施工安全,在竖井施作前采取切实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确保无水作业条件。

竖井开挖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临边防护→龙门架基础→地梁锁口圈梁施工→龙门架安装就位→土方开挖→钢架网喷支护→下一循环→竖井封底→马头门全断面注双液浆加固止水→开马头门

竖井开挖施工工序流程

(1)测量放线

测量人员必须提前熟悉施工图和对现况进行仔细周密调查,在引测使用前要仔细审核施工放线依据。

在设计院进行交桩后,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等进行复测,建立工程中需要的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并测量现况地面(路面)高程情况。

开工前进行导线、中线和高程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核与增设,现状地面高程。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选择固定的地方做临时点或者栓桩,并做好保护。

现场测量放线完成后,邀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测量验线,验线合格并且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竖井开挖前需按照测量放好的竖井开挖线破除现状地面、挖除现状草坪及移除现状开挖范围内的树木。

在树木的迁移过程中按照园林绿化的标准工序要求进行,最大程度确保树木的存活。

根据本工程的物探报告反应出的现状管线考虑地下管线保护措施,但为了预防存在未探测出的现状地下管线及障碍物,在竖井开挖开始的4m深度内,均需提高警惕,在土方开挖中做到谨慎仔细,不快挖蛮挖,以防意外情况发生,保证施工安全。

(2)临边防护

本工程测量放线完成后,即可以进行临边防护,将开挖范围内的地上障碍物清除干净后,即可以进行设计的地面圈梁及锁口圈梁上部的土方开挖,地面圈梁的底板深度为现状200mm(8#为250mm),锁口圈梁底板的设计深度为1.9m,可分三次开挖完成。

第一次开挖为开挖地梁工作面,开挖至设计深度及尺寸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作地面圈梁钢筋绑扎及模板支护,在监理验收认可之后进行地面圈梁的砼浇筑。

地梁砼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拆模并进行二次土方开挖,分80cm、90cm进行二次、三次开挖,每次开挖完成后,立即贴坑壁挂设φ6@100mm×100mm的钢筋网片,网片搭接1个网格以上,钢筋网片挂设完成后喷射100mm(8#为250mm厚度)厚的C20混凝土进行护壁,护壁砼达到强度后进行下步开挖,直至锁口圈梁底板高程位置。

在挂设钢筋网片前按照纵向30cm、横向50cm间距沿坑壁周圈打设1m长度、φ20钢筋锚杆并外露10cm,锚杆向下倾斜成15°—20°,挂设网片时借助此锚杆固定,网片与锚杆绑扎或者焊接牢固。

喷射混凝土时以此锚杆的外露长度为准,控制喷射厚度。

此锚杆可起锚固倒挂、固定网片、控制网喷厚度的多重作用。

在网喷完成后,按照设设计图纸要求砌筑370mm厚砖挡墙(8#无此项),在施作过程中注意按照现场情况预先设置好爬梯的预埋铁,待墙体强度达标后即进行爬梯的安装。

在坑壁外距离1.5m的范围安设栏杆以封闭竖井工作区域,栏杆使用φ50钢管焊接制成,立杆使用φ50钢管,根部入地50cm以上,做到足够牢固,高度距地面1.2m,间距1m,横杆共三道,上部横杆使用φ50钢管,距离地面1.2m,中部横杆使用φ32钢管,距离地面0.7m,底部横杆使用φ32钢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