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728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docx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

聚乙烯醇.丙烯酰胺胶水详解

目前的丙烯酰胺胶水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丙烯酰胺共聚后与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另一种是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一起在引发剂下进行共聚。

现在常用的是第二种的生产方法。

那么这里有个疑问,这两种方法有没有区别?

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是否会发生反应?

丙烯酰胺主要含有双键和酰氨基的两个官能团,能与各种活性单体反应。

聚乙烯醇主要含有羟基一个官能团。

可以进行缩醛化、酯化、醚化等反应。

丙烯酰胺水溶液单独共聚,主要进行的是以双键为主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之间能否反应,国相关的文献报道比较少。

唯一可参照的是淀粉和丙烯酰胺之间的接枝反应。

在接枝反应中采用氧化还原体系以丙烯酰胺单体接枝改性大分子淀粉。

但聚乙烯醇的分子量比较大,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丙烯酰胺单体之间的双键自由基共聚反应。

通过降低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可以提高两者的反应速度。

如聚乙烯醇高温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降低聚乙烯醇的聚合度。

但降低聚合度的话,胶水的粘接强度和稠度都会有所损失,所以这一方法不适合实际应用。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之间可以进行接枝反应,但相对于丙烯酰胺单体之间的双键自由基共聚反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从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共聚和复配,基本性能差不多。

唯一区别的是,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一起反应后,两者之间的混溶性比较好,不容易分层。

丙烯酰胺单体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那我们通过操控聚合反应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聚合产物。

那首先明确一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聚合产物?

我个人认为,在建筑胶水里,我们通过反应来控制胶水的分子量、离子*联度。

分子量——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稠度越高;

离子性——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

交联度——线型、星型、交联网络;

分子量是不是越大越好?

胶水是不是越稠越好吗?

当然不是,如果稠的胶水好用,那很简单,聚丙烯酰胺多加一点。

事实上,我碰到很多客户反应,同样的原料,胶水做稠了反而不好批了。

我们的胶水是需要哪种离子型比较好。

丙烯酰胺胶水最容易反应生成阴离子型,增稠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水泥有絮凝作用。

非离子型增稠效果差一点,但对水泥的絮凝比较小一点。

线型的聚合物,粘接强度差,通过交联后成网络结构,强度提高,但交联过度,水溶性变差,胶水有点发白(浑浊)。

因此,我们先明确一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胶水:

合理的分子量(稠度),非离子型,合理的交联度。

有了明确目标,我们就可以控制不同的反应参数来生产我们所期望的胶水。

丙烯酰胺是丙烯腈经催化水合、提浓、精制而成的重要聚合单体。

丙烯腈的水合主要有三种方法:

丙烯腈硫酸水合法、丙烯腈铜催化水合法和丙烯腈生物酶催化水合法。

注意:

铜催化法中残留的铜、铁离子,对丙烯酰胺的自由基反应有阻聚作用。

生物酶法相比铜催化法,丙烯酰胺的纯度高,无铜离子,由于常温生产,因而无低聚合物等杂质(推荐使用)。

丙烯酰胺简称AM,无色片状晶体,无味,无臭,熔点84.5,沸点125,易溶于水。

丙烯酰胺毒性很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丙烯酰胺在受热和见光时易发生自聚合反应,应将原料贮存在阴凉处。

生产胶水时最好采用新鲜的原料,丙烯酰胺不要进太多的货,储存期不要超过2个月,否则丙烯酰胺会产生低聚合物(表现为结块,溶解性差等),会影响最后的胶水生产。

虽然生物法生产的丙烯酰胺纯度高,但为了便于丙烯酰胺的贮存和运输,往往会添加一些阻聚剂(如铜离子、酚类等)。

因此,我们在生产胶水时,可以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来络合除去铜、铁离子,可以显著提高聚合物的转化率和分子量。

平时经常有客户来电咨询胶水生产的问题,他们经常抱怨丙烯酰胺胶水反应不好控制,加入引发剂后,要时刻盯着反应釜(或制胶桶),等胶水变稠后(一般半小时左右),就马上加冷水进行稀释冷却,否则胶水做得太稠了搅不开而报废。

这里,我想讲讲丙烯酰胺单体浓度的问题,即单体和水的比例关系。

从丙烯酰胺(AM)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以看出,随着AM单体浓度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提高。

丙烯酰胺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会逐渐升高,温度的升高会加快反应的进行。

如果单体浓度太高,在粘稠液体中(尤其是静止不搅拌)容易造成局部的温度不均匀,因而造成胶水反应的不均匀。

丙烯酰胺胶水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聚合物的分子量。

一般情况下,随着单体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体系粘度急剧增大,聚合热难以及时消散,因而造成聚合体系温度升高,同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也逐渐增大。

前面提到的那些客户,正因为单体浓度太大,导致反应形成高粘度浓胶或凝胶,需要人为终止反应,否则胶水变成牛皮糖或果冻而报废。

但是聚合产物随着单体浓度的增高出现一个极大值,即单体浓度超过一定值后聚合物分子量反而降低。

那丙烯酰胺单体浓度多少才合适呢?

根据我的经验:

如果是丙烯酰胺单体单独聚合,一般推荐单体:

水在1:

8——1:

12之间;

如果是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共聚,一般推荐单体:

水在1:

10——1:

15之间。

同时,可进行间隙搅拌(如每20分钟间隙搅拌1分钟),保持胶水的反应均匀性

丙烯酰胺(AM)自由基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两类:

引发剂引发:

包括单组分引发剂的热或光分解,双组分引发剂氧化还原引发。

物理化学引发:

包括电子束辐射、紫外线、高能射线照射、电解引发、等离子体聚合等。

单组分引发剂,常见的有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类(如偶氮二异丁腈)、金属络合物(如Ce、Mn)等。

在生产丙烯酰胺胶水时,我们常用的是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这里有几个问题:

1、单独用过硫酸铵和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有什么区别?

单独用过硫酸铵,是靠过硫酸铵的热分解引发,因此需要较高的聚合温度,而AM聚合是强放热过程,高温下聚合不利于及时散热,容易引起爆聚,因此不容易制得高分子量产物。

此时反应的活化能在140KJ/mol。

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其反应的活化能为40KJ/mol左右,两者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引发反应,胶水反应速度快,对温度的依赖性比较小。

还有一点,过硫酸铵的热分解会产生氢离子,从而导致胶水反应溶液的PH值的降低,加入亚硫酸氢钠可以维持PH值的稳定。

2、过硫酸铵和过硫酸钾有什么区别?

过硫酸钾溶解度比较小,所以溶解速度比较慢,但其水溶液储存稳定性好,可存放一周。

过硫酸铵极易溶于水,不能储存,一般采用直接加料。

另外,过硫酸铵见光或受热极易分解,注意保存方法,最好购买刚出厂的产品。

两者都可以使用。

3、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可以使用。

亚硫酸钠对酸的缓冲能力比亚硫酸氢钠强一点,所以同样情况下,亚硫酸钠加的量比硫酸氢钠少一点。

丙烯酰胺聚合反应中常用的引发体系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

我原来碰到一个客户,胶水反应后半小时后,用冷水稀释冷却进行终止反应,做出来的胶水稠度很好,但是拉到油漆店里放了一段时间后,结果很稠的胶水变成清水,一点稠度都没有!

后来仔细帮他分析了整个制胶过程,得出一个结论:

引发剂放得特别多,而且是人为终止反应,导致胶水中残留的引发剂过多,引起胶水的降粘和水解。

后来调整引发剂用量和水比后,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引发剂用量过少,则丙烯酰胺聚合反应速度慢,反应不完全,单体转化率低。

引发剂用量过多,会引起丙烯酰胺的爆聚,导致反应产物的支链结构比较多,分子量做不高。

如果胶水中残留的引发剂过多,会引起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对聚乙烯醇也有降粘作用。

亚硫酸氢钠在整个反应系统中主要起还原作用、PH缓冲作用和链转移剂。

还原剂用量过多,则易发生链转移,形成支链结构的聚合物,产物溶解性差,分子量做不高。

过硫酸胺的分子量为228.20,能离解出两个氢离子。

亚硫酸氢钠的分子量104.06,能中和一个氢离子。

因此从反应方程上可以看出,两者合理的比例(重量比)为1:

1。

有些客户问我,有的丙烯酰胺胶水配方中加入氨水,主要是起什么作用?

聚丙烯酰胺常见的掺假方式!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P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丙烯酰胺聚合中PH值的调节可以用硫酸和氢氧化钠,调碱性也可以用碳酸钠、氨水、亚硫酸氢钠等。

首先来看看PH值对聚合反应的速率。

如果所选用的引发剂引发过程不受PH值的影响,那么总的反应率应该不受PH值的影响。

但是PH值较高时,引发剂的分解速度会加快,同时AM的酰氨键水解,导致构象变化,降低了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了聚合的反应速率。

其次来看看PH值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PH值较高时,反应物的分子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在较高的PH值下,聚丙烯酰胺的酰氨基可水解成羧基,也会使产物的粘度增加。

另外,在碱性条件下,酰氨基的水解,会促使反应生成阴离子型的丙烯酰胺聚合产物。

注意:

阴离子型的丙烯酰胺聚合产物(或聚丙烯酰胺),增稠能力比较强,即稠度比较高,但絮凝作用大,易跟水泥等强电解质引起絮凝,成豆腐渣。

一句话来总结:

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整体反应速度会加快,反应产物分子量会增加,但是易生成阴离子型丙烯酰胺聚合产物。

我们做建筑胶水时常常用到增稠剂—聚丙烯酰胺(PAM),许多客户问我选哪种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比较好?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围很广,常见的有800—1800万,甚至有超高分子量的,到底哪种比较好用?

其实,目前绝大多数的厂家都存在掺假,也就是说所用的聚丙烯酰胺与所标识的分子量不对应。

我们知道,分子量越高,稠度越大,理论上讲,800万和1800万的聚丙烯酰胺生产成本是一样的,但厂家出售的聚丙烯酰胺价格是随着分子量变化而变化的,分子量越高,售价越高。

这里,看看有些小厂家或经销商的掺假方式:

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填料=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常用的填料之一:

尿素、尿素,价格低,外观和聚丙烯酰胺相似,尿素的加入,能减少PAM链间的氢键数量,因此在PAM溶于水时,能加速聚丙烯酰胺的溶解,减少结团的现象。

常用的填料之一:

工业食盐、食盐,即氯化钠,价格低,外观和聚丙烯酰胺相似,食盐的加入,能达到“增溶”的作用,即能提高PAM的稠度。

但是加入量太大,会影响聚丙烯酰胺和其他物质的相溶性。

纯的聚丙烯酰胺是没有味道的,而掺食盐的聚丙烯酰胺,往往带有咸味,你可以尝一下你购买的PAM,看看是否有咸味?

我们在使用聚丙烯酰胺做胶水增稠时,最好使用中等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这样能满足增稠和润滑的双重作用。

当然与其买掺假的聚丙烯酰胺,不如使用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胶水

聚丙烯酰胺的改性:

羟甲基化、胺甲基化和磺甲基化!

聚丙烯酰胺的改性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羟甲基化、胺甲基化和磺甲基化。

1、羟甲基化反应聚丙烯酰胺与甲醛反应生成含羟甲基丙烯酰胺链聚合物的反应,称之为PAM的羟甲基化反应。

PAM的羟甲基化反应主要以水为介质,反应在中性或偏碱性条件下进行(PH为7-9),高的PH值可以加快反应。

羟甲基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产生丙烯酸和氨,生成的氨与甲醛又可以很快生成六亚甲基四胺,从而加速水解反应。

羟甲基化反应可以参考博文<甲醛在丙烯酰胺胶水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2、胺甲基化反应胺、醛与活泼氢化物三者之间的不对称缩合反应称之为曼尼希反应,也称为胺甲基化反应。

聚丙烯酰胺与甲醛、二甲胺之间的反应,常用来制备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衍生物。

胺与甲醛的缩合反应将会进行到氮上所有氢原子都被取代为止,再与PAM缩合后产生支化或交联,降低产物的溶解能力。

在PAM的胺甲基化反应中,除控制胺化度外,产物的溶解性、胺化度及黏度的稳定性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在胺甲基化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凝胶,导致其溶解性变差。

3、磺甲基化反应甲醛、亚硫酸钠与聚丙烯酰胺反应,引入高度亲水的亚甲基磺酸基团,此反应称为磺甲基化反应。

磺甲基化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并且对PH值很敏感,PH值小于10时,磺甲基化反应在70度进行得很慢,PH值小于10后,反应速率显著增大。

丙烯酰胺胶水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

生物降解、化学降解和机械降解!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也可以称为老化,是指聚丙烯酰胺或水溶液在长期放置或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变化的现象。

引起老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1、生物因素引起的老化,如细菌、微生物引起的分子链结构变化;

2、化学因素引起的老化,如水解、热和光参与的氧化反应,及由能产生自由基的杂质引发的聚合物链的断裂;

3、物理因素引起的老化,如热、光、强力搅拌等引起的分子链的断裂。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老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聚丙烯酰胺的降解(老化),主要表现为分子链的断裂,即粘度(稠度)的下降。

聚丙烯酰胺的生物降解,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溶液逐渐变浑浊,最终在溶液中产生沉淀,少量的杀菌剂即可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PAM溶液粘度的变化。

聚丙烯酰胺的化学降解,主要是由酸、碱或热促引起的PAM聚合物的变化,这一点上一篇博文已经提过。

这里我要重点提一下:

由过氧化物、氧、引发剂,引起的PAM聚合物的降解。

我们生产丙烯酰胺胶水时所用的引发剂和还原剂,如果残留过多,会导致胶水在存储过程中粘度逐渐变小。

我的博客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客户的案例,就是胶水刚反应出来很稠,可是拉到油漆店里放了几天后变成清水。

其中的原因正是如此。

聚丙烯酰胺的机械降解,主要是由机械能的输入引起聚合物链的变化。

有些客户溶解聚丙烯酰胺时,用高速分散机搅拌,尤其是用分散盘,这是不对的,高速剪切,会导致聚丙烯酰胺的链的断裂,分子量的降低,溶液粘度的降低。

丙烯酰胺胶水

聚丙烯酰胺的水解:

酸性、碱性和热促水解!

聚丙烯酰胺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活泼酰氨基的化学反应,通过酰氨基的反应可以对PAM进行化学改性,在其上引入阴离子、阳离子及其他官能团。

聚丙烯酰胺的酰氨基的水解反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得很慢,长时间存放未发生水解反应。

酸性情况下可以强化聚丙烯酰胺的水解,但在酸性条件下PAM的水解速率较碱性水解慢很多。

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和PH降低而加快,水解结果是酰氨基可以全部水解为羧酸基。

在碱性条件下,PAM在较低温度下就易水解,水解速率随PH值的升高而加快。

工业中常用碱性水解制备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也称为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水解剂可以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碱性试剂。

升高温度可以大大加快PAM的水解,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PAM的水解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在高温下PAM的水解称为热促水解。

丙烯酰胺胶水

聚丙烯酰胺的作用:

分散、增稠和絮凝作用!

我们生产的丙烯酰胺胶水,常常会在使用时碰到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胶水和粉料搅拌后越搅越稀,第二个就是胶水和粉料搅拌后很稠很粘,第三个就是胶水和水泥搅拌后起豆腐渣。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丙烯酰胺聚合物(或聚丙烯酰胺)的三个作用:

分散、增稠和絮凝。

1、分散作用、分散作用很好理解,通俗地讲:

我们生产涂料时,把分散剂加入到粉体浆料中,能快速的把粉料打成均匀细小的浆料。

所以说,如果我们反应生成的丙烯酰胺聚合物胶水带有分散的作用,那加入到粉料中会出现越搅越稀的现象。

丙烯酰胺聚合物要有分散作用,必须要在高分子链上有两种性能不同的基团,即锚定基团和稳定基团,前者对颗粒(粉料)有很强的亲和力,后者对溶剂(水)有很强的亲和力。

要生成两种不同性能的基团,接枝反应、交联反应等都可以达到。

当然,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分散作用通常不是很显著,也受分子量、所带电荷等很多因素影响,聚乙烯醇也有分散乳化作用,另外也可以外加分散剂。

分散作用在胶水的优缺点以后我会提到。

丙烯酰胺聚合物作为分散作用使用的,一般用在造纸、纺织方面用得比较多。

2、增稠作用、丙烯酰胺聚合物(或聚丙烯酰胺)的增稠作用我们很熟悉。

在PAM的分子链和分子链间、酰氨侧基间能形成氢键,氢键是最强的分子间作用力,高分子量的PAM分子链上存在大量的氢键。

在水中,分子链的扩,可以增大分子链的流体力学体积,通俗的讲就是增稠,提高水溶液粘度。

PAM分子量越大,分子链越长,因此增稠效果越明显。

另外提高PH值,也会增加PAM的增稠效果,如加入碱性物质或粉料(水泥、灰钙、滑石粉等)。

聚丙烯酰胺在胶水中不是越多越好,胶水也不是越稠越好。

聚丙烯酰胺加得多,胶水和粉料搅拌后会很稠很粘,批灰时手感会比较重。

3、絮凝作用、聚丙烯酰胺的絮凝作用在工业中应用最广,如在污水处理、油气工业等。

絮凝作用有三个特点:

(1)为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

(2)有很强的吸附基团(或带有大量电荷);(3)高分子链有足够的有效长度。

在丙烯酰胺胶水生产中,可以简单概括为:

适度的交联改性絮凝作用会变弱;阴离子比非离子型絮凝作用大;分子量越大,絮凝越大。

絮凝作用在我们胶水生产中要尽量避免,不然胶水和水泥搅拌后起豆腐渣,至于具体改进方法可以仔细阅读我以前的文章。

絮凝作用在我们胶水中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丙烯酰胺聚合物和水泥、灰钙中的大量钙离子反应生成沉淀。

丙烯酰胺胶水

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相对分子量及测定方法!

分子量是聚丙烯酰胺的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不同分子量围的聚丙烯酰胺有不同的应用性质和用途。

按其值的大小分为:

低分子量(<100万)、中等分子量(100—1000万)、高分子量(1000—1500万)和超高分子量(>1700万)。

分子量越大,其增稠效果越好,但分子量大的丙烯酰胺胶水不一定好用。

测定分子量的主要方法是黏度法和光散射法。

最常用的是黏度法,其具体测定方法可以参考相关书籍!

严格的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子量只能测得其“表观”分子量,其值要远大于真实的分子量。

另外水解度和盐体系对其表观分子量影响很大。

相同分子量的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比非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粘度(稠度)要大很多。

现在很多厂家出售的增稠剂(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存在很大的弄虚作假,下次我会专门提出。

我们平时生产的丙烯酰胺胶水,其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分子量差不多在几十万到一百多万之间。

丙烯酰胺胶水聚丙烯酰胺的离子性:

阴、阳离子、两性和非离子型!

聚丙烯酰胺按照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性可分为:

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

非离子型:

分子链上不带可电离的基团,在水中不电离。

阴离子型:

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的负电荷基团,在水中可电离成聚阴离子和小的阳离子。

阳离子型:

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的正电荷基团,在水中可电离成聚阳离子和小的阴离子。

两性型:

分子链上带有可电离的负电荷基团和正电荷基团,在水中可电离成聚阴离子和聚阳离子。

聚丙烯酰胺通常是离子型的,非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也因酰氨基极易水解,而带有阴离子的电性。

离子性是聚丙烯酰胺的重要结构参数,也是影响其性能与应用的重要因素。

1、阴离子型的PAM比非离子型的水溶液粘度大,即增稠能力大。

2、阴离子型的PAM比非离子型的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快。

3、阴离子型的PAM比非离子型的静电吸附作用和絮凝能力强。

在丙烯酰胺胶水生产过程,我们要尽量要避免生成阴离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或加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这是因为我们前面也有提到,阴离子型丙烯酰胺聚合物与水泥、灰钙、石膏中的大量钙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即絮凝,具体表现为拌水泥时出现豆腐渣状,严重的可影响水泥的水化,降低水泥的强度,腻子出现脱粉。

丙烯酰胺胶水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工艺:

水溶液聚合法等!

聚丙烯酰胺产品主要有三大剂型:

水溶液胶体、粉状和乳液。

聚合方法按单体在介质中的分散状态分类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

按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状态分类可分为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

具体生产方法主要有:

水溶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沉淀聚合、辐射聚合法、泡沫聚合法等。

对产品的共同要相对分子质量可控,易溶于水及残存单体少,产品质量稳定均一、便于使用和降低成本,是当今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

水溶液聚合是PAM生产历史最久的方法,该方法在生产中既安全又经济合理,至今仍是PAM的主要生产技术。

丙烯酰胺聚合过程遵循一般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全过程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和链转移四个基元反应组成。

工业生产中根据产品性能和剂型要求,可采用低质量分数(8%~12%),中质量分数(20%~30%)或高质量分数(>40%)聚合。

一般PAM胶体采用低质量浓度AM水溶液在引发剂作用下直接聚合而得,PAM干粉则多用中质量浓度或高质量浓度AM溶液进行聚合,聚合后得到的PAM胶体经造粒、捏合、干燥、粉碎后制得产品。

水溶液聚合法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少、聚合物产量高且易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产物。

丙烯酰胺胶水

甲醛在丙烯酰胺胶水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甲醛不仅在聚乙烯醇胶水中用量比较大,在丙烯酰胺胶水中也有很大的作用。

甲醛和丙烯酰胺的反应称之为羟甲基化反应,主要体现在丙烯酰胺上的酰氨基和甲醛之间反应。

在中性和碱性情况下,甲醛和丙烯酰胺反应迅速,在室温下即可进行,反应后生产羟甲基丙烯酰胺。

羟甲基丙烯酰胺在碱性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丙烯酸和氨(前面文章中我们提到没有加入氨水,却在胶水中闻到氨水的气味)。

在酸性条件下,甲醛和丙烯酰胺反应生成羟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单元之间和丙烯酰胺单元的酰氨基之间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甲基桥(或者说生成醚)。

此缩合反应可以发生在分子,又可在分子间。

这种缩合反应导致的结果是粘度逐渐增加,严重的甚至凝胶化,升高温度将加剧缩合反应,我们常将这种缩合反应称之为交联。

丙烯酰胺除了和甲醛反应外,还可以与其他醛,如乙二醛等都可以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的PH值和温度,我们可以控制反应的交联程度和反应速度。

另外甲醛的加入,还存在着另一个反应:

甲醛+亚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

雕白块、吊白块、雕白粉。

白色块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水,对人体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在高温下分解而成亚硫酸盐。

甲醛次硫酸氢钠,有强的还原性,可以加速过硫酸铵的分解,因此能加速丙烯酰胺的共聚反应。

丙烯酰胺胶水

尿素在丙烯酰胺胶水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前面一些文章中也提高尿素的作用,今天来总结一下:

尿素,又称脲(与尿同音)。

其化学公式为CON2H4、(NH2)2CO或CN2H4O,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

尿素属于低分子有机胺物质,在丙烯酰胺聚合中经常用到。

1、反应时加—提高分子量。

丙烯酰胺聚合时,添加适量的尿素,可以起到链转移剂的作用,减少支链的形成,还可以起到辅助还原剂参与聚合反应,有利于分子量的增长,因而能增加丙烯酰胺胶水的稠度。

尿素的添加量有一个极大值,过量会降低分子量。

一般在生产丙烯酰胺胶水时,建议添加量在1-2公斤左右。

2、反应后加—提高溶解速度尿素在丙烯酰胺聚合后加入,一起干燥、造粒、粉碎。

在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链和分子链间、酰氨键间能形成氢键,氢键是最强的分子间作用力,高分子量的PAM分子链上存在大量的氢键,因此聚丙烯酰胺固体溶解速度很慢,容易遇水结团。

尿素能破坏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的氢键,因此添加尿素能提高聚丙烯酰胺的溶解度,加速聚丙烯酰胺的溶解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