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483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docx

春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空观念·线索特征]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俄)先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等探索历程。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而收效甚微。

戈尔巴乔夫改革则因方向性错误而导致苏联解体。

这对俄罗斯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①1917年11月,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并退出世界大战。

②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1918年春,英、法、美、日等国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被推翻的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向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

(2)目的:

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前线,确保战争的胜利。

(3)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③产品分配: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劳动:

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4)评价

①作用:

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弊端:

内战基本结束后,余粮收集制的继续实行,引起了农民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

(1)目的:

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实施: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列宁提议的《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3)内容

①农业: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②工业:

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所有、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

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④分配制度:

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4)意义:

恢复了经济,稳定了政局,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1.苏联成立:

1922年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1)形成:

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特点: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

3.社会主义工业化

(1)方针:

1925年底,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2)实施:

1928-1937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德国法西斯入侵而中断。

(3)成就: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4.农业集体化

(1)原因:

工业化发展要求农业提供更多商品粮食。

(2)方针: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方针,企望依靠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3)实施:

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5.工业化和集体化实现的作用: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发展,为后来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的保障。

6.“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1)积极作用:

使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2)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采取工业品和农产品剪刀差的办法积累资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长期沿用该模式,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危害,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

2.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知识点拨】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32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

“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轻巧识记】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一适应”“两允许”

4.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概念阐释】 斯大林体制

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在斯大林模式下,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

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易错提醒】 

1.正确认识苏俄(联)的农业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要注意区别。

余粮收集制是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它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短期措施;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过激,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2.正确认识“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实行初期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弊端,其他国家尤其不能忽视本国国情而照搬。

 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史料一 列宁指出:

“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①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②国家调节。

史料二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③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

——《全球通史》

①指新经济政策。

②表明苏维埃政权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③指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提示①所有制:

在保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

②分配形式:

实行按劳分配。

③流通领域:

允许自由贸易。

④过渡方式:

按经济规律办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

2.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史料 1921年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①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②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①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

②说明列宁要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史料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人认为这种变化实际是放弃社会主义公有制,恢复发展资本主义。

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变化:

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不正确。

新经济政策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其目的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实施的原因

史料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①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②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①体现出西方工业发展的特点,符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特点。

②说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

史料所说的苏联工业化与西方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的观点正确吗?

提示不同:

西方是从轻工业到重工业,苏联首先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强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2.“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史料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

——《世界历史》

史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提示史料表明“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等。

3.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

史料一

史料二 在苏联,1928年的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③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

①注意不同行业之间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②注意“注”通常是解读史料的关键所在。

③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强制剥削。

史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过程中的什么特点?

这种做法有何影响?

提示特点: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掠夺农业来确保工业化资金的特点。

影响:

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

(1)背景

①经济因素:

苏联当时是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②政治因素:

国内政治斗争激烈,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战争威胁环境险恶。

③思想文化因素:

俄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遗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④个人因素: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以及理论上的失误。

(2)特征

①经济方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

②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3)评价

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

②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

它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4)教训

①经济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必须保证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

③必须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④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必须结合起来。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对象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处于战争环境,形势险恶,物资极度匮乏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结束;经济形势严峻,出现政治危机

目的

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内容

工业

把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型企业

流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特点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并存

评价

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后引起社会动乱

促进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认识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实质

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对点演练】

1.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征购到二亿二千万普特的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

这说明(  )

A.两个政策都有利于农村发展

B.两个政策实施都为经济建设募集粮食

C.两个政策实施都巩固了政权

D.两个政策实施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为前线提供足够的财力、物力,保证前线的军事胜利,巩固了政权;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稳定了政治形势。

二、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

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

列宁的逐步过渡思想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对点演练】

2.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的认识

B.发展农业的力度

C.发展工业的力度

D.列宁与斯大林性格的差异

解析:

选A。

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斯大林体制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1.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

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了普遍义务劳动制

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

解析:

选A。

依据材料“1919年3月”“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等信息可知,当时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日用必需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故A项正确;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与题干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鼓励私人办企业和征收固定粮食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开始于192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D两项错误。

2.苏俄曾采取的重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D.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可知,苏俄曾采取的重视市场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

3.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

“(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

”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

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

解析:

选C。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故选C。

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

”材料反映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  )

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B.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C.迅速实现了苏联工业化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解析:

选A。

题干材料反映了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A。

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C、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均排除。

5.1931年斯大林说:

“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据此可知,斯大林认为(  )

A.苏联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

B.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

C.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

选B。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可知,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要想不被资本主义国家打败,就必须发展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的工业,故选B项。

6.“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解析:

选D。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体现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D。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教材P96)

1.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作用:

保障了前线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政权;是苏俄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

2.作用:

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政局趋于稳定,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启示:

必须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

(1)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2)重工业发展突出,轻工业、农业发展滞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3)评价:

“斯大林模式”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积极作用,使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其弊端也日益明显,更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危害,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建议用时:

30分钟)

一、选择题

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

“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

”列宁旨在(  )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解析:

选A。

材料“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A。

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属于其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肯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没有批判利用其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错误,C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权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济支持,D项错误。

2.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

“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

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

”据此作者认为(  )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

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

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解析:

选B。

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会导致农民口粮难以保证,损害农民利益,故选B。

3.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

A.加快工业化进程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

解析:

选B。

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

4.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

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解析:

选B。

从题干信息可知描述的正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故选B项,排除A项。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36年,时间不符,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D项错误。

5.有学者在评价新经济政策时指出:

“它是列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一种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这里的“‘混合’经济”是指(  )

A.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混合

B.工农业生产与市场、商品流通的混合

C.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先进思想学说的混合

D.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混合

解析:

选D。

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故选D。

6.1927年12月,联共(布)中央接连发出多个指令,要求加紧粮食收购工作,国家领导人甚至为此下到各地,但都无成效。

当时不仅普通农民不卖粮,苏维埃及合作社机关也不出售自己的余粮。

为此苏联政府(  )

A.降低粮食税的征收额  

B.实行余粮收集制

C.把土地全部收归国有

D.推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

选D。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故选D。

7.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

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倾销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

D.城乡间经济交流频繁

解析:

选C。

材料表明粮食交售价格与面粉销售价格的差价极大,体现了当时苏联掠夺农业,优先发展工业的策略,故选C。

在1933-1934年苏联是出口粮食,基本不进口粮食,A项错误;苏联是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