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docx
《DSA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A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SA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
介入诊疗应急预案汇编
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预案...........................41
一、血压升高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等)
【应急预案】
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
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
4.血压仍持续很高,遵医嘱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二、血压下降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多巴胺泵入→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 ;
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
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三、躁动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
【应急预案】
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
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四、心率减慢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 ;
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
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 ;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同时备好除颤器。
五、血管痉挛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情况→给予吸氧,对精神紧张、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神经安定药物
→术中预先备好罂粟碱等扩血管药物→当确定发生血管痉挛,暂缓手术,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
【应急预案】
1.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和心率,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有无握力下降,肢体功能下降以及头痛等不适情况;
2.给予吸氧,对精神紧张、躁动患者遵医嘱给予神经安定药物;
3.术中预先备好罂粟碱等扩血管药物;
4.当确定发生血管痉挛后(通过透视或造影),轻的患者可不作处理很快自行缓解,若痉挛持续无缓解,遵医嘱给予罂粟碱、利多卡因、尼莫地平。
六、穿刺处血肿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采用指压止血方法→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手术→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应急预案】
1.观察穿刺失败后按压是否正确,采用指压止血方法;
2.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如肢体变紫则告诉医生按压力量是否过大;
3. 假性动脉瘤行外科手术。
4.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
5.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七、腹膜后出血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取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吸氧\吸痰→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相关检查(腹部CT等)→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应急预案】
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
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行腹部CT、B超等相关检查。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5.如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长时间压迫也不能终止出血,可考虑放带膜支架以封闭出血点。
6.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八、脑出血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神经功能等情况→术中正确肝素化,剂量合理准确→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去肝素化→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遵医嘱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配合医生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等)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急救准备;
2.术中正确肝素化,剂量合理准确;
3. 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中和肝素药物如鱼精蛋白,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控制血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
5.遵医嘱给予快速滴入脱水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
7.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可应用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8.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9.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抢救记录。
九、造影剂过敏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术中注意病人反应,将造影剂适当加温至37°可减少反应→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应急预案】
1.为预防造影剂过敏,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对有过敏史患者做好碘过敏试验;
2.术中注意病人反应,将造影剂适当加温至37°可减少反应;
3.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
4.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十、空气栓塞应急预案
1.应严密观察术中病人的情况(如癫痫、或肢体偏瘫等脑梗塞症状);
2.一旦有空气进入脑血管,根据气量多少和累及的血管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严重者有可能致命;
3.置患者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可分次少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步被吸收;
4.遵医嘱给予吸氧及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十一、支架内血栓形成应急预案
1.如果发生血栓,应立即再次测定凝血时间,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
2.如果在有脑保护已经释放的情况下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脑保护装置也可能是引起血栓形成的原因。
这时,应将脑保护装置放在原位,将1根长2500px或3125px的5F直端或弯端导管放到支架近端对支架内段和保护装置近端进行抽吸.可将抽吸导管沿着0.014in导丝推进;
3.如果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将2mgPTA溶于5ml生理盐水中冲洗血栓。
十二、过度灌注综合症应急预案
1.患者出现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同侧颅内出血;
2.要求严格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40-110mmHg/70-90mmHg;
3. 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
4.根据病情给予脱水和对症治疗(如给予止痛剂、抗癫痫药物、脑保护剂等)。
十三、迷走反射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同医生一起拔鞘,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
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100mg;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5.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出。
十四、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一、目的
本预案主要是针对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及时调整工作流程,完成相应的医学检查,保证正常的诊疗秩序,杜绝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二、总则
当出现大型医疗设备突发故障时,首先应由相应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简单处置,内容包括:
(1)暂停检查;
(2)将患者转移至非工作区域;(3)进行包括重新启动在内的简单故障排除方法。
同时应通知:
(1)当天备班科主任;
(2)相关技师长;(3)医学工程部。
如简单处置后,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则恢复检查流程;如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则进入突发故障处置流程。
三、故障处置流程
本流程包括:
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环节;2、患者分流环节;3、岗位调整和人员安排环节。
1、设备报修和故障排除
由当天该岗位上机医师和技术员上报技师长和医学工程部,由后者向相应的设备供应商报修,同时由后者进行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
本记录应包括:
(1)报修设备名称;
(2)故障内容:
时间、有无诱因、故障状况、报修时间、报修人;(3)设备维修状况、更换零配件、修复时间、工程师、有无保修期限、科室验收人。
2、患者分流
在发生设备故障后,由当天该设备上机医师、技术人员和相关护理人员组成现场处置小组,共同完成患者分流和相应解释工作。
小组在故障设备工作区域保留一名工作人员,其他人员应一次陪同患者至其他设备工作区域完成检查。
如有危重病例(昏迷、采用生命支持设备、重度颅脑外伤及其他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例),则由上机医师负责通知临床相关医师,共同完成转诊并做好记录。
患者接收区工作:
鉴于患者分流会造成接收区域病例等候时间延长,因此现场处置小组人员应做好接收区域患者解释工作。
然后按照患者病情轻重等级安排检查顺序。
3、岗位调整和人员安排
在发生设备故障后,现场处置小组成员除一人留守外,其余人均参加接收区工作。
故障设备上机医师:
协助接收区域上机医师共同完成检查并负责协助诊断医师完成工作。
故障设备诊断医师:
共同完成接收区诊断报告,如有急诊诊断医师,则仍同样完成急诊报告(半小时内);
故障设备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
协助完成相应工作。
十五、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
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4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5手术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尿量。
6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
1)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
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①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后重复一次。
2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4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2)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
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就地抢救。
① 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②立即使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
③对神经血管性水肿者可肌注非那根25-50mg;喉头或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或肌注0.1℅肾上腺素0.5-1.0ml,或安茶碱0.5-1.5g或喘定1-2g置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400mg或肌注地塞米松5-10mg,以抑制机体的过敏反应;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见好转,血压不见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血压药物,呼吸受抑制者可应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骤停者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
根据情况予以输氧、抗颠痫和抗休克治疗。
4对症处理。
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软瘫无力者可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
5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未脱离危险患者不宜搬动。
十六、手术患者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手术患者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者处于神志清醒时:
手术患者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手术医生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二)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误吸患者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三)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四)给患者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五)及时采取脑复苏,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七)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八)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应急程序】
立即开始抢救→取出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了解误吸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十七、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确保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处理,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相关要求,制订我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职业暴露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某种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被含传染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可能。
二、职业暴露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
(二)各部门职责:
1、医院感染管理科
(1)、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2)、定期对各部门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开展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工作。
(3)、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人档案,做好职业暴露后的感染检测、预防用药记录。
(4)、定期对职业损伤和各类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分管院领导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负责HIV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技术的指导及日常咨询等工作。
(6)、负责组织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跟踪检测和预防治疗。
(7)、建议并协助配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安全工具,做好防护工作。
2、预防保健科
做好职业暴露后的相关检测及预防用药记录。
负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接种和治疗。
协同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性用药治疗工作,落实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治疗及随访工作。
3、护理部
负责检查、落实临床护理人员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资的配备情况,提供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指导工作。
4、药剂科
(1)、提供对乙肝、丙肝、梅毒及HIV相关的针对性预防治疗药物,设专人负责管理。
(2)、定期检查药品有无过期、变质;
(3)、专管人员定期对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发放记录,确保职业暴露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
5、检验科及输血科
(1)、负责艾滋病病毒血液初筛检测工作,对暴露源不明的,HIV检测应在2小时内出结果,如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结果应立即通报院感科,阳性标本应尽快报保健科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检查结果的通报。
(2)、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发生后24-48小时内,完成对接触者和接触源的血源性病原体相关检测,并及时将检测结果通报院感科相关人员,由保健科负责进行血液追踪检测工作。
6、设备处
负责临床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资的配备。
7、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
(1)、做好本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根据标准预防原则结合本科室实际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2)、负责本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知识的培训和实施指导,正确掌握职业暴露后预防技术。
(3)、指导、协助科室职业暴露人员伤口局部处理,确认暴露源。
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及时组织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做好相应的防控工作。
三、职业暴露的防护原则:
1、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以防刺伤。
7、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四、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一)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
1.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
2.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
3.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如有必要需作包扎处理;
4.24小时内(尽早)留取基础血样(4ml,普通管)备查。
(二)粘膜暴露的处理:
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三)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报告:
1、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首先进行职业暴露级别初步评估,分为1、2、3级(详见附件一)。
疑似或HIV职业暴露的评估时,科室负责人应同时参加。
2、疑似HIV职业暴露者,由职业暴露处理小组组长上报分管院长,并组织专家及时评估暴露级别,确定是否需预防性应急用药。
3、劳务工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由科室护士长协助其局部处理,并填表上报院感科、总务处,由总务处牵头评估后交由预防保健科治疗处理。
(四)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及随访检测流程:
(详见附件二)
(五)职业暴露的随访:
1、随访与追踪:
院感科负责督促职业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和相关检查,并根据规定进行追踪,HIV职业暴露由专人负责追踪随访,确认检验结果和服用药物。
当事人需密切配合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需到院感科办理相关手续,由院感科专业人员根据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2、保护性措施: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进行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当事人的情况。
3、心理咨询:
在职业暴露处理过程中,医务部、预防保健科、院感科可为职业暴露者提供相应的咨询,必要时可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紧张心理,稳定情绪。
五、费用承担:
1、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行为时因意外事件发生职业暴露,相关费用由医院承担;如科室或个人违反有关管理规定或标准预防措施导致职业暴露,并造成不良后果者,其相关费用由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酌情由科室或个人承担一半。
2、暴露者本人凭职业暴露登记表到预防保健科进行治疗用药处理,并由指定医生在职业暴露登记表上记录治疗方案,预防性治疗用药费用先由本人自行垫付,3天内上交职业暴露登记表由院感科存档,治疗费用发票10天内交感控科、上报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后交财务科报销。
3、输血科、检验科设立专门登记本,统计每月检测发生费用,报院感处审核,交财务处作经济核算。
六、说明:
1、本预案适用于本院从事医疗活动或接触医疗锐器物引起损伤的工作人员。
2、本预案经医院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讨论修订,经医院审核通过,由医务部院感科发文,至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一:
职业暴露级别评估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
暴露级别
暴露源
暴露类型
一级暴露
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