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两大歌系.docx
《《孟姜女》两大歌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姜女》两大歌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姜女》两大歌系
《孟姜女》两大歌系
一、孟姜女故事的源头及其在齐地的流传
孟姜女的故事是一个有历史记载的民间传说,它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据史书记载,孟姜女的故事,源于“齐侯袭莒”的史实。
始见于《左传?
齐侯袭莒?
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庄公发兵攻打莒国,齐军先锋杞梁不幸战死,史载: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梁战死,妻行迎丧)使吊之。
辞曰:
‘殖(杞梁的字)之有罪,何辱命焉?
(言若有罪不足吊)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
’(妇人无外事故下犹贱也)齐侯吊诸其室。
(传善妇人有礼)”
这是关于孟姜女故事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它记述了齐将杞良袭莒战死后,其妻前往吊唁的一段历史事实。
记载中的“杞梁”,传说中也称“喜良”,二字音谐,所指相同;“杞梁之妻”即孟姜女。
这里记载的“不得与郊吊”,而应“吊诸其室”,表现了孟姜女是一位拘守礼法、忠于爱情的良家妇女形象。
这则故事还散见于其他历史文献,所记其意基本相同。
孟姜女的故事诚挚动人,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世代流传不衰。
孟姜女故事的原型虽然史载有限,但它的发展空间没有边缘。
研究历史的原则是求其“真”,而研究传说的原则是观其“变”。
在2600多年的流传历程中,故事的内容在不断被增添或删减着,孟姜女的艺术形象则是随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情感与愿望在逐渐充实、改变和丰满着。
约二百年后,孟姜女的故事有了巨大发展,由不受“郊吊”,演变为悲歌哀哭,进而由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发展成为齐国的国俗。
《礼记》及《孟子》中记载着孟姜女哭夫的情形:
《钦定礼记义疏?
卷十四檀弓下三》载:
“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
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
战国中期,公元前350年的《孟子?
告子下》中曾记载,淳于髡日:
“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锦?
x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史臣有诗云:
“忠勇千秋想杞梁,颓城悲恸亦非常。
至今齐国成风俗,嫠妇哀哀学孟姜。
”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故事的中心,已经从战国以前的不受“郊吊”演变为悲歌哀哭了。
孟姜女的故事感动着人们,人们为孟姜女的悲惨遭遇而寄予无限同情,人们赞美孟姜女忠于爱情以及重义有礼的高贵品质,孟姜女哭长城以及她的善哭形象出现了。
由于孟姜女哭得十分悲痛,人们为她的真挚的痛哭而感动,进而演变为赞美她的哭调,并把她的哭调视为是一种歌唱,甚至认为其水平之高可与王豹的讴、锦驹的歌相媲美。
人们在痛悼自己的亲人时与孟姜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人们以孟姜女式的痛哭来表达对自己亲人的怀念,同时也表达着对孟姜女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于是齐国上下纷纷效仿她的哭调,以至发展成了齐国的一种国俗,由此,孟姜女的故事获得了最广泛的同情和根深蒂固的发展。
至今淄博地区中老年妇女在遇到丧事时仍是长歌代哭,以传唱孟姜女的哭调来寄托哀思。
“一哭那个长城啊泪汪的汪,掌上那个银灯裁衣裳。
未曾下剪铰啊,思量郎身量,长短无尺寸啊,低头暗思想。
心想啊不如啊亲眼见,难为了我奴家小孟姜。
……”在淄博的各区县,流传着最少五六个版本的《孟姜女哭长城》,如:
1961年张店王守伦唱、牟仁均记录的《哭长城》;1961年张店郑秀英唱、侯宇爽记录《哭长城》;张华松采录于淄川城子、梦泉的《十哭长城》;博山苗伯臣唱、张庆丰记录的《哭长城》;以及张宇春记录的《孟姜女哭长城》。
还有1980年淄川张乃修唱、永海、道坤记录的《十哭长城》。
至今在淄河城子、梦泉一带,老年人好多都会唱的《十哭长城》《孟姜女哭夫》《十二月》《送寒衣》等民歌。
这些歌曲都是唱的“孟姜女哭长城”,内容及词句基本一样,词格一样,并且都是用“十哭”的分节歌写法,这些歌曲的音调相似,调式一样,旋律中的典型乐句与淄博地区的哭腔十分相似。
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它们都是源自于同一歌曲《十哭长城》,它们应是同一歌曲的不同变体。
《哭长城》的民歌可能是演唱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最早的民歌之一,它世代在淄博地区广泛流传着,但要说该歌具体说产生于何时,虽说无从考证,但却有据推论。
由孟姜女的善哭,到形成齐国的国俗,这“哭长城”的民歌便成了齐国哭文化一个标志。
这哭调又与《哭长城》的下行音调十分一致,可见歌曲的音调与淄博地区的哭腔是一脉相承的。
若从古齐国时就已形成“国俗”的历史来看,这哭调的形成已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由此推断,这《哭长城》的歌声也应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哭长城》歌曲的唱词内容也是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
从歌中的唱词来看也能得到一些信息,歌中唱到“来到万里一长城”,这显然指的是秦长城,这已是距孟姜女齐长城哭夫三百年以后的事了。
“哭得长城倒,尸骨埋里头,咬指滴鲜血,认出奴的夫”,这“滴血认夫”的情节最早出现在隋末无名氏的《同贤记》内,其中就有孟仲姿、燕人杞良“花园定情”,杞良被鞭死而筑入长城,“滴血认夫骨”的情节。
宋元间,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了话本、戏文、院本、杂戏,在各地上演。
更有戏曲中出现了“惩罚秦始皇”的大段情节:
当秦始皇见了孟姜女时着了迷,要封她为“正宫”,孟姜女灵机一动要秦始皇答应三个条件,在秦始皇戴着孝,拜了范杞梁坟墓之后,孟姜女咒骂了秦始皇一顿,就“走向大海边”,勇敢地为爱情而殉身了。
这些唱词表明,该曲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孟姜女故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发展变化与有关孟姜女故事的戏剧演唱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孟姜女的故事在明代初年的演变
明代初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他的根基,曾大规模的兴起了筑城运动和移民运动,从1366年开始用了24年把南京城筑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
内城96里,外城180里。
与此同时,又在凤阳营造中都城,以期振兴帝乡,1374年停工废建。
这些浩大的工程,“工役之繁,以万万计”,本来经过元末频繁战事,江南人口已经锐减,现在又要“每户一丁”抽去筑城,弄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犹如当年孟姜女的悲剧再现。
故百姓们实有“人人都是范杞梁,家家都有孟姜女”之慨!
民众愤愤然,利用当时流行的“春调”,唱起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借以抒发心头的怨愤,《春调孟姜女》应运而生,并迅速地传播开来: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 又由于朱元璋在1369年和1389年两次下令迁移十四万江南农民于凤阳,《春调孟姜女》随之也被带到了凤阳。
在官府苛赋繁役的压榨及“十年’九荒”的年景下,许多移民又纷纷逃离凤阳,随即他们又将《春调孟姜女》带到了四面八方。
联系到明初的社会状况来看,《春调孟姜女》产生在江南一带,确实与朱元璋的筑城运动和移民运动有因果关联。
又因此时恰逢春调的盛行和明太祖的倡导支持,使这一艺术形式改换了新词,并且流入了城市。
所以《春调孟姜女》出现在江南一带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刊本《刘汉卿白蛇记》中的山歌“筑城墙”,也为《春调孟姜女》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请看山歌“筑城墙”:
筑城墙,筑城墙,可怜黎庶受灾殃。
家中撇下妻和子,堂上别了爹和娘;
也有夫死城墙里,也有妻子没长江。
受苦如山无数(诉)处,可怜筑死范杞梁
杞梁有个贤妻子,孟姜女可怜千里送衣裳;
寻夫不见墙哭倒,谁人怜念范杞梁?
几时能够转回乡?
这首金陵《山歌》也唱出了因“筑城墙”而导致“黎庶受灾殃”和“孟姜女千里送衣裳”的情节,但故事却转变为长江边上而不是发生在齐长城,也不是燕山长城。
这说明《春调孟姜女》的产生与南京和凤阳的“筑城墙”的因果关联。
可以说《山歌》与《春调孟姜女》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苏民歌《孟姜女》,又名《孟姜女寻夫》《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春调》《孟姜女十二月花名》等。
也有以四季为序唱《孟姜女十二月花名》的缩减版。
在江南还有姚永根的2000余行的长篇吴歌《孟姜女》,宜兴唱春大王宗春荣的1200行的《春调孟姜女》……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国力衰败,民生凋敝,民间又唱起了《孟姜女》,光绪十六年(1890年)左右,湖州新市镇张聚贤刻本《孟姜女寻夫》中首刊了《孟姜女过关十二月花名》。
《春调孟姜女》在清末民初又有了更为广泛的传唱。
三、孟姜女故事的两大歌系
上述两地关于孟姜女的歌曲,都有长久的流传,它们均有自己的特点,且在流传中产生了众多的变体。
两者可以并称作《孟姜女》故事的两大歌系。
这两大歌系有何关联与不同呢?
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每一歌系的特点:
1.《哭长城》与《十哭长城》是流传在齐地(淄博)的两首关于《孟姜女》的有代表性的民歌,它们都是唱的“十哭长城”,语句及其词格一样,下面是它们的歌词:
一哭长城泪汪汪,掌上银灯裁衣裳。
未曾下剪铰,思量郎身量,长短无尺寸,低头暗思想。
心想不如亲眼见,难为了我奴家小孟姜。
二哭长城泪纷纷,做就了寒衣停绣针。
搬过容花镜,替郎试试新,如了奴的意,便称丈夫心。
手抚寒衣泪痛流,眼前哪有穿衣的人。
三哭长城泪两行,清水洗手下厨房。
待吃长生面,为奴来擀汤;待要滋味好,为奴先尝尝。
尝好尝歹记在心,眼含热泪等我郎。
四哭长城泪潸潸,身穿一身白布衫,乌云盘龙髻,头戴雪花簪,罗衫正八幅,麻绳三尺三,扎点起来自似玉,点点珠泪湿衣衫。
五哭长城泪满腮,手托寒衣出门来。
来此荒郊外,脚步实难抬,风吹黄沙土,阵阵扑满怀。
眼望长城千万里,一步一声哭了来。
六哭长城泪盈盈,来到万里一长城,进到城里头,不见有人踪,高声唤杞梁,空城荡回声。
不知丈夫在何处,连叫十声无人应。
七哭长城泪号啕,三件寒衣一火烧。
就地刮旋风,离地三尺高,左刮右边起,右刮左边飘。
寒衣好歹你捎了去,知道丈夫真魂到。
八哭长城泪嗦,狠心丈夫你听着,寒衣不随身,夜晚把梦托,寒衣待改样,夜晚和奴说。
知冷知暖亲人在,不和奴说和谁说。
九哭长城泪交流,日落西山哭不休,哭得长城倒,尸骨埋里头,咬指滴鲜血,认出奴的夫,骨肉来世再重逢,冤鬼冤魂谁搭救!
十哭长城泪不干,泪血红鲜肝肠断。
转身待要走,忽听丈夫唤,十步九回头,走向大海边。
情深义重孟姜女,美名留与后人传。
歌曲的重点放在“哭”的情感抒发,情感真挚,细致动人,传统的分节歌形式把孟姜女的追思层层推进,故事叙述情节完整,表现了孟姜女情深义重的感人情怀。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歌曲具有浓郁的古齐国鲁中地区的特点,歌曲中最动人的特点有二:
一是古齐国哭腔的体现,二是角调式的旋律。
两曲有许多共同点,它们的调式一样,乐句结构方式一样,乐句落音大体一样,音调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乐汇都是从高商到角音的直线下行。
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两曲个性的差别上,《哭长城》一曲音调简洁直率,从羽到高徵的上行大跳,充分表现了痛哭时的激动心情。
《十哭长城》的旋律则婉转细腻,痛哭的情绪较沉稳,曲调的歌唱性较强。
这些特点说明它们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同一歌曲在不同地区流传的不同变体。
其他几首《哭长城》的歌曲与此类情况相同。
下面是两首谱例:
2.江南民歌《春调孟姜女》是产生在江南一带的关于《孟姜女》的另一歌系的代表。
它以江南的“春调”为其曲调,唱词以十二月为时序,用分节歌的形式将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和她那思念、痛苦的情绪层层推进,深情动人的叙说以及优美委婉的曲调撼动着人们的心弦;它那简约通俗的艺术品质与艺术形式也很适合民众的审美口味。
它的流传面遍及全国,影响也更为深远。
1.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人家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造长城。
2.二月里来暖洋洋,燕子双双到南方;燕巢造得端端正,对对成双歇画梁。
3.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家家坟上漂白纸,喜良家的坟上冷清清。
4.四月里来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桑蓝挂在桑枝上,揩把眼泪采把桑。
5.五月里来是黄梅,黄梅发水泪满腮;家家田里黄秧莳,孟姜女的田里草成堆。
6.六月里来热难当,蚊子飞来嘴锋长;宁可叮我千口血,莫叮我夫万喜良。
7.七月里来七秋凉,家家防冷做衣裳;皮棉单夹都做到,孟姜女的家中是空箱。
8.八月里来雁门开,北地先惊冷信来;喜良身上衣单薄,并无雁足带信来。
9.九月里来是重阳,家家饮酒菊花香;满满筛来我不饮,毫无心绪赏重阳。
10.十月里来稻上场,牵砻打米纳官粮;家家都把官粮纳,孟姜女家里身抵挡。
11.冬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前面乌鸦来领路,走到长城冷凄凄。
12.腊月里来过年忙,家家户户祭祖先;人家都有猪羊杀,孟姜女家中空荡荡。
与此相互映衬的还有它的另一版《孟姜女》,它的唱词是在“十二月”的基础上精简为“四季”,曲调也还是“春调”,只是更加委婉华丽一些罢了。
所以,它也是同一歌曲的不同变体。
如下曲:
四、两大歌系的比较研究
孟姜女的故事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它的流传与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苦难,饱含着劳苦大众的血泪辛酸。
两大歌系分别产生于孟姜女故事的故乡淄博和明代初期筑城运动的发源地南京一带,它们均选用了最简洁通俗的艺术形式,歌唱着同一故事的内容,表达着人民世代的心声。
细细比较来看,它们既有着许多共同点,也有着多方面的不同点。
共同点:
歌唱的内容相同,都是孟姜女的传说。
采用的艺术形式相同,都是时序体的分节歌,两大歌系均是民歌,是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均是采取艺术典型化的手法,抒情为主兼及叙事,并且是以歌曲作为手段,都是人民情感愿望的真诚表现。
两大歌系的先后流传,贯穿着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伴随着中国人民追求幸福和平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
不同点:
两大歌系虽然唱的是同一内容,但是它们的表现各有侧重,《孟姜女哭长城》以“哭”为焦点,表现的是孟姜女做寒衣、送寒衣、哭倒长城以及为爱情而殉身的过程,故事虽然已经远去,但人们对孟姜女的怀念、赞美的情感不灭,并已将她的哭调演变成国俗,至今仍以歌代哭唱孟姜。
此歌便是齐国这一国俗的艺术再现。
而《春调孟姜女》则是人们在明代初年民不聊生忍无可忍的情形下,以孟姜女故事为借代,将怨愤情绪的巧妙发泄,是对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的有力回击。
两者唱词的侧重点不同,词格不同,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它们的曲体不同,音调不同,风格情调不同,流传区域也不同。
影响:
齐地孟姜女影响深远,不仅在齐地形成了传统式的哭腔,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两千年,也对明代以来的江南孟姜女的流传奠定了基础。
江南孟姜女的影响主要因民众的苦难以及国家的危亡联系在一起,直到近代外敌入侵,因此影响超过了以往。
一首歌伴随着―个动人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绝无仅有的。
结语
《孟姜女》的两大歌系如同孟姜女的故事一样,歌颂了孟姜女忠于爱情,为爱情而殉身以及反抗暴政的高贵品质,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残酷暴行,充分反映出人民遭受的苦难和埋藏在心中的悲愤,它是中国人民世代期盼幸福美好生活的深切表达,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艺术的典型性。
孟姜女故事的两大歌系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步伐而产生和发展的。
人们不仅为孟姜女的悲惨遭遇而倾注着无限同情,更是借以诉说着自己的悲惨命运与愿望。
它们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但却都是人民内心感情的真诚流露。
孟姜女的故事紧连着中国人民的心,孟姜女的歌曲牵动着中华民族的魂!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期盼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今天已经变为现实,《孟姜女》的歌声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里,孟姜女的优秀品德值得我们千秋弘扬,孟姜女歌曲中所表达的理想和愿望也将会伴随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