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11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docx

最新配套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

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

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

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

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

括号里是什么图形?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

独立完成

5、出示第7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假日小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可解决的问题。

教学资源: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日里,你们小队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

师:

让我们来一起参加图中小朋友的假日小队活动。

仔细观察:

有哪几个假日小队,分别给他们小队取个名。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文娱演出小队;

(2)摄影小队;

(3)护绿小队;

(4)收废电池小队。

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师:

这么多小队,你最想参加哪一个呢?

根据学生回答,集体讨论其中一个小队。

如:

文娱演出小队。

师:

仔细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

唱歌的有15人,伴奏的有3人。

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

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

15+3=18,口答(略)

生2、唱歌的比伴奏的多多少人?

列式:

15-3=12,口答(略)

师:

小明想知道这次演出一共有多少个节目,主持人这么告诉她:

“这是第19个节目,后面还有4个节目”。

你能帮小明算出一共有多少节目吗?

生:

列式19+4=23

师: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

第19个节目是指连同这个节目在内演了19个。

2、小朋友喜欢照相吗?

我们的小摄影师正在给小朋友们拍照。

仔细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

已经照了29张,还有9个小朋友没有照。

师:

现在你想到些什么?

师:

剩下的胶卷够其余的每人照一张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一盒胶卷有36张,29+9=38,36张是不够的。

师板书29+9>36。

师:

那怎么办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爱绿护绿已经成为小朋友的自觉行为。

瞧,“护绿小队”行动起来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一共有35棵小树苗,浇了一些,还有8棵树苗没有浇。

已经浇了多少棵?

学生列式:

35-8=27,口答。

4、还有三个女小朋友在干什么?

听听她们说些什么?

(可以先给每个人取个名字,如穿红衣服的就叫小红,穿绿衣服的就叫小青,穿白衣服的就叫小白。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小红收了9节废电池。

小青收了35节废电池。

小白收了20节废电池。

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列式回答。

全班交流,整理问题。

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小红和小青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2)小红和小白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3)小青和小白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4)三个人一共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6、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1)小清比小白多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2)小清比小红多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3)小红比小白少收了多少节废电池?

(4)三个人中谁收得最多?

谁收得最少?

四、拓展延伸

师:

刚才我们参观了四个假日小队的活动,小朋友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真是不错!

在我们自己开展的假日小队活动中,你也能像这样自己提出问题再来解决吗?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内容(踢毽比赛、乒乓球赛、钓鱼游戏、点蜡烛游戏等),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再列式解决。

教学后记:

 

统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98-99页。

教学目的:

1、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资源:

每小组准备5个正方形、7个三角形、4个圆装在一个盒子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

谈话:

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

(学生说一说)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指名说一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找一个学生上来分一分,排一排,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讲述:

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板书课题:

统计。

二、进行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

老师在你们每组的盒子里也放了许多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

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然后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我们要比一比、看一看,谁记得正确,记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小组活动。

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2)讲述:

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3)谈话:

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

(学生上来说一说)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

(小组讨论)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

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

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

(学生填表)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2)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3)提问:

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

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

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1)谈话:

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2)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3)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4)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

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教学后记:

 

期末复习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

1、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1)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2)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

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1)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

1、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

并从题中各指出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

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

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

括号里是什么图形?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

独立完成

5、出示第7题仔细观察并提问:

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