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1172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7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docx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http:

//www.bme.isu.edu.tw/

E-mail:

bme@isu.edu.tw

Tel:

07-6577711轉6702~3

Fax:

07-6577056

辦學目標及特色

辦學目標

生物醫學工程係整合醫學、工程科技與基礎科學等理論與技術,將之應用於疾病診斷或治療醫療器材、傷害防治與組織替代材料研發。

本系以「因應未來醫療產業之發展所需,培育醫工專業職能與具職業道德之人才」為宗旨,期能將醫學及工程不同領域的學能做更密切的結合,發揮相得益彰的宏效,造福人群。

具體的目標為:

1、提升醫工系學術研究風氣與能量,以達國際水準。

2、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備,並具職業道德及發展能力的醫工人才。

3、強化產、官、學三方關係,以協助政府政策推展、提昇產業發展及醫療水準,建立本所專業、服務、前瞻之形象。

辦學特色

1、專業知能與人文倫理素養並重,除注重專業教學外,並透過師生和諧互動,潛移默化學生對職業倫理、人群關係的涵養。

2、專業的教師研究群、多元化的課程規劃以符應不同學習興趣與特質學生的需求。

3、良好完整的研究實驗環境與設備,培養學生獨立研究思考、解決問題與實務操作的能力。

4、重視國際的交流合作:

鼓勵並帶領學生參與國際學術會議及海外研究機構交流。

5、密切的產學合作關係,與各教學醫院及多家優良醫工產業合作。

本系多元重點研究發展方向:

1、醫學電子(MedicalElectronics):

醫學電子儀器設計、醫學診斷治療儀器、保健電子儀器、醫學感測技術。

2、生物醫學資訊(BiomedicalInformatics):

醫學影像處理、生理訊號處理、醫療資料庫、虛擬實境、遠端醫療、生物醫學資訊。

3、生物力學暨福祉科技(BiomechanicsandGerontechnology):

電腦輔助手術系統開發與人工植入物改進與設計、脊椎病變相關研究、復健器材發展、人工植體改進之探討、運動與職業生物力學、牙科與骨科生物力學、齒顎矯正力學。

4、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BiomaterialsandTissueEngineering):

生醫奈米、天然高分子萃取、純化、應用研究、細胞與組織工程、高分子生醫材料、高壓電場暨超音波微粒製備。

系所沿革

本校於1998年成立「醫學工程學系」,2002年更名為「生物醫學工程學系」,2003年開設大學部雙班,2004年招收碩士班研究生10名,目前正積極籌設博士班。

課程規劃

本系之課程規劃以理論與實務並重、前瞻醫工未來發展趨勢,規劃「醫學電子」、「生物醫學資訊」、「生物力學暨福祉科技」、「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四大領域為主軸。

畢業學分為135學分,其中核心必修18學分,院必修21學分,專業必修60學分,專業選修課程26學分,及通識博雅課程必修2學分、選修8學分。

設備資源

■生醫多媒體教室■生物力學實驗室

■生醫材料實驗室■生醫超音波實驗室

■生醫適性分析實驗室■生理醫藥實驗室

■生醫訊號暨光電實驗室■醫學手術電腦輔助工程實驗室

■醫學電子實驗室■生物力學暨細胞工程實驗室

師資及研究領域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及專長

郭士民

教授兼

系主任

陽明大學

醫工博士

生醫材料、微粒製備、生醫奈米

孫述平

教授

美國奧本大學

機械博士

生物力學、電腦輔助手術系統、輔具與人工植入物設計

李彥杰

副教授

成功大學

電機博士

醫學儀器設計、數位系統設計

江青芬

副教授

澳洲新南威爾斯

醫工博士

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生醫訊號處理、醫學虛擬實境

王家鍾

副教授

美國羅格斯

醫工博士

醫學電子、醫用感測技術、生醫訊號量測與處理、生理系統模擬

王智昱

副教授

陽明大學

醫工博士

醫學光電系統設計、醫用虛擬儀表、中醫診療系統設計

張淑真

副教授

陽明大學

醫工博士

生醫高分子材料、生醫奈米、組織工程

張慧柔

副教授

高雄醫學院

生理學博士

醫用藥理、生理、毒理之應用、美容

馬亞尼

副教授

英國亞伯頓

醫學影像博士

醫學影像、醫用超音波、超音波微粒製備

杜元坤

副教授

台北醫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骨科學、顯微手術、創傷學

譚炳恆

副教授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醫學士

麻醉學、疼痛醫學、重症醫學

林鼎勝

助理

教授

成功大學

醫工博士

骨科牙科生物力學、電腦輔助設計與分析

陳懿芬

助理

教授

中興大學

植病系博士

氧自由基與訊息傳導路徑、分子腫瘤學

朱堃誠

助理

教授

台灣大學

電機博士

超音波熱治療、熱手術系統

藍正文

助理

教授

陽明大學

醫工博士

組織適應性評估技術、幹細胞培養技術及組織工程

劉保興

助理

教授

成功大學

醫工博士

骨科與齒科生物力學、顱顏型態量測學、生醫植體設計與分析

吳佳祥

助理

教授

成功大學

資訊工程博士

生醫視訊與分析、手術模擬與輔助系統、計算機視覺及圖學

楊佩琨

助理

教授

台灣大學

分子醫學博士

生物電磁、生物物理、生物資訊

黃耿祥

助理

教授

高雄醫學大學

藥學博士

生化醫工、生醫藥物劑型、生醫奈米、藥物化學

盧緯霖

助理

教授

陽明大學

醫學系醫學士

急救學、麻醉學

高逢辰

講師

台灣大學

醫學系醫學士

運動醫學、脊椎醫學、人工關節

牛正基

兼任助

理教授

紐約科技大學

化學博士

生醫材料介面、生醫材料設計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提供南部科學園區的醫學工程產業大量工程人才,未來的畢業同學除部份依照個人性向選擇繼續升學外,可依個人專長及興趣投入生物醫學工程相關的產業。

畢業出路

◆高科技生醫產業研究人員◆醫療儀器公司就業

◆醫院醫工等相關部門工作◆生技產業研發人員(如:

製藥業)

◆產業銷售、服務管理人員◆國內外研究所繼續深造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

http:

//www.mae.isu.edu.tw

E-mail:

mae@isu.edu.tw

Tel:

07-6577711ext.3202、3203

Fax:

07-6578853

辦學目標及特色

機械理論的教學與實驗,輔以專業實務課程,並強調電腦應用技術、自動控制與系統整合,使本系學生能結合機械、電腦、控制等技術及相關領域,經四年的專業養成以成為優秀的機械人才。

本系在教學上,以理論與實驗(習)並重,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從事兼具實用性及學術性之研究,期使學生能知行合一、手腦並用,畢業後能學以致用且能勝任其工作。

系所沿革

本系自創系迄今已進入第十七年,過去十餘年間無論在師生人數成長、教學、研究、產學合作、社會服務各方面皆有優異表現,受各界肯定。

面對二十一世紀新世紀高等教育發展、配合國家目標、順應產業需求,本系自當竭誠努力、悉心培育高素質之機械專業技術人力為發展標的。

課程規劃

為了能達成本系之教育目標,訓練出專業的機械工程師,並能配合社會未來發展趨勢,本系依專業區分為自動控制組、熱流能源組及設計製造組。

其課程特色如下:

自動控制組:

數位邏輯、動態系統模擬與分析、可程式控制器之原理應用、氣油壓工程、數位控制、感測技術、單晶片技術、微處理機技術、機械人學、微處理機界面實驗、自動控制實務、機電整合、電機機械、機器視覺與影像處理等。

熱流能源組:

熱力學、熱傳學、高等熱力學、高等流體力學、內燃機、汽電共生系統、計算流體力學、質量傳遞、燃燒概論、能源工程、熱系統工程、計算流力之實務與應用、微機械熱傳學等。

設計製造組:

電腦輔助繪圖、機械畫、材料科學、複合材料、機器動力學、電腦輔助設計製造、非傳統加工技術、數值控制加工、機械振動實務、電腦繪圖程式設計、電腦繪圖專題實作、最佳化機械設計、有限元素法、精密模具學、金屬熱處理、機械設計實務等。

在進階實務課程方面,另有快速原型設計、逆向工程、半導體製程、IC構裝原理與實務、LCD製程與原理、無塵室設計、陶瓷薄膜製程、奈米材料導論、奈米材料檢測、微製造學、工程光學、光電子與電子學、再生能源、太陽能等。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的老師均畢業於國內外知名大學,都有良好實務經驗基礎。

目前專任教師中教授三名、副教授十二名、助理教授五名及講師一名。

師資專長分配中設計製造組七名,自動控制組九名,熱流能源組五名。

此外並聘具有實務經驗之兼任老師講授機械工程實務課程,以加強學生未來就業之競爭力。

本系師資一覽表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王曉剛

教授兼系主任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核子物理與工程科學博士

汽電共生、能源工程、熱流工程

陳水源

教授

中山大學-材料科學博士

奈米材料相變化、顯微組織及製程、陶瓷薄膜

郭振明

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材料機械性質、非等方性材料、資源回收

徐祥禎

副教授

兼公共事務室主任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半導體構裝可靠度、電腦輔助整合技術

朱力民

副教授

中山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動力機械,車輛工程,微奈米磨潤科技

江仲驊

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計算流體力學、多相流

李炯達

副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振動噪音、動力學

林明哲

副教授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機動學、機械人學、自動化工程

金佩傑

副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機械原理與設計、電腦輔助設計製造、機動學

陳一雄

副教授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製造程序、自動化、CAD/CAM

陳威良

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強韌控制、自動控制

劉芳寶

副教授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能源工程、逆向熱傳、模糊最佳化

鄭文騰

副教授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微機電系統設計、機械系統設計、機械振動

鄭慶安

副教授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博士

結構陶瓷、機械加工

顏勝湟

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控制理論、模糊控制

吳士傑

助理教授

美國賓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控制理論,超音波應用醫學

易志誠

助理教授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非線性系統控制、數位信號處理控制

林志龍

助理教授

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微機電、生醫機電

張簡才萬

助理教授

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混沌動力學系統之分析、潤滑理論與微奈米潤滑理論

陳建霖

助理教授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博士

系統工程、載具運動、流體機械

許佩佩

講師

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碩士

自動控制、機工實驗、材料力學等

生涯規劃與展望

機械工程的領域廣泛,其應用範圍更涵蓋各行各業,因此學生就業市場廣闊,舉凡汽車工業、鋼鐵工業、航太工業,資訊工業,各機械相關研發單位及工程顧問公司,甚至化工、電子等生產事業,在在都需要機械專業人員。

本系的畢業生因兼具學理與實務兩方面的專業知識,就業後可擔任各單位的機械工程師、研究員或管理級幹部。

化學工程學系

http:

//www.che.isu.edu.tw

email:

che@isu.edu.tw

Tel:

07-6577711ext.3402、3403

Fax:

07-6578945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課程設計結合「生物科技」、「製程科技」及「材料科技」等三大特色學習領域,培養學生具有高瞻遠矚的宏觀視野。

加強Know-Why的教育,同時也注重基礎工程及自然科學之了解,培育具有多元知識背景與創新務實的科技人才。

系所沿革

義守大學於民國79年成立化學工程學系。

本系每年招收120名新生,目前學生總數四百餘人。

民國91年成立碩士班,民國95年成立博士班,為一完整之高等教育體系,研究所師資可支援本系大學部之教學工作,並提供教學資源。

課程規劃

化學工程是一門應用科學,因此本系課程規劃及教學內容,皆本著「理論與實用兼顧」及「授課與實驗並重」為原則,以達到本系的教育目標。

本系規劃了「生物科技」、「製程科技」及「材料科技」等三大特色領域學習。

另一主要特色為高年級開設了「專題研究」的選修課程,不僅提供學生參與研究的管道及理論與實務驗證的機會,也提昇了本系的研究風氣。

設備資源

本系重視實驗室維護及新購設備,每年的系所經費均能妥善應用於基礎實驗室,期能達到小組教學的目的。

本系實驗室包括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化學工程

(一)、化學工程

(二)等六間教學實驗室。

系所獎助學金

本校提供多項獎學金,如學海獎學金(提供至英、澳等地知名大學全額獎學金遊學),學文獎學金(赴大陸地區進行文化交流活動),書燁獎學金(提供成績優秀者獎助學金),慈恩獎學金(提供低收入戶子女申請就學補助),入學成績優秀獎學金(成績達國立大學錄取標準者可提出申請),社團績優幹部獎學金(社團幹部表現優良者)等多項獎助學金供學生申請。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有專任講座教授1名,教授6名,副教授9名,助理教授4名及講師1名,全數在本系開課,僅支援外系少數課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李少榕

副教授

兼系主任

美國愛俄華州立大學-化學博士

無機化學、反應機構研究

黃奇

講座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化工博士

程序最適化、程序控制、控制理論

吳昭燕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化工博士

反應工程、酵素工技、生物感測器

戴宏哲

教授

美國澳本大學-材料博士

高分子加工、複合材料

王振熙

教授

美國聖母院大學-化工博士

觸媒反應工程、特殊高分子及特用化學品

洪哲穎

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化工博士

天然藥物與保健食品開發、醱酵工技、生化分離

吳裕文

教授

美國愛俄華州立大學-化學博士

有機化學、光化學反應機構

莊麗月

教授

美國北達克達州大學-生化博士

生物化學、基因工程

劉春源

副教授

美國紐約科技大學-高分子博士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溶液性質

黃美利

副教授

美國辛辛那堤大學-化學博士

物理化學、分子光譜

陳世明

副教授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化工博士

生物質氣化、超臨界水、熱力

梁明在

副教授

美國紐約州克拉克遜大學-化工博士

塑膠發泡工程、超臨界流體技術

洪錫勳

副教授

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化工博士

環境工程、奈米複合材料、製程研發

吳俊毅

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化工博士

醱酵工程、生化反應器

林炯芳

副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博士

物理化學、沸石觸媒、奈米材料

林宗榮

副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化工博士

化學感測器、觸媒材料

洪志勳

助理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微生物、分子生物學技術、生物資訊學

歐信宏

助理教授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高分子博士

高分子化學、界面化學、奈米材料

王詩涵

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化工博士

電化學、化學感測器、微製造技術

洪添燦

助理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化工博士

導電高分子、有機光電材料

楊志馮

講師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碩士

有機化學、有機合成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有了化學工程的基礎後,已具備成為一位傑出工程師的基本條件。

本系基礎教育的多元性,使學生擁有強而有力的適應能力,能夠在許多尖端科技領域或就業市場中競爭。

不僅在各種工程界,如電子工程、生物技術、材料科學、環境工程、食品工程、工程顧問、公用事業、能源工業、化學品及石油化學工業更在相關領域如醫學、管理等均有良好發展。

 

應用英語學系

http:

//www.ae.isu.edu.tw

E-mail:

english@isu.edu.tw

Tel:

07-6577711ext.5652or5653

系所沿革

本系成立於民國88年,90學年度成立二年制在職進修專班,91學年度另增設進修學士班,96學年度成立應用英語系碩士班。

目前共有專任教師21人,日夜間部學生共626人。

辦學目標及特色

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育英語專業人才,為落實該目標,本系未來發展之重點包括:

(1)持續提升語言學、文學、英語教學等相關專業學科之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增進學生之學習成效。

(2)規劃語文相關之學習活動,以提升學生外語學習之動機,如設置「模擬情境英語學習中心」(EnglishCommunityCenter)、指導學生錄製英文廣播電台,同時製作線上文法學習網站,使學生能於課後自行練習,增進外語能力。

(3)與外系合作規劃開設各專業領域之學程,如「國際文化與管理學程」、「商務英語溝通實務學程」、「外語導遊學程」、「數位語言教材製作學程」等。

(4)更新現有5間多媒體語言教學設備,並研發多媒體語言教材,未來擬成立口譯專業教室,以結合語言分析或教材與測驗工具之理論與實務。

(5)持續擴展工商業、觀光業、教育文化事業、及出版業等領域之實習參訪活動。

(6)推動國際交換學生,以擴大學生視野,並提供學生體驗當地之文化生活,培植業界所需具備國際觀之英語專才。

課程規劃

本系畢業總學分為134學分,其中必修課程為98學分,選修學分為36學分。

本系教育的核心課程,在於培訓學生成為具備外語能力、專業知識、國際觀及獨立思考能力之現代化國民。

本系另設置三種特色領域學程,分別為(a)英語教學;(b)翻譯與口譯;(c)多媒體教學。

學生須於畢業前至少選修一組特色領域學程,並修畢該組科目與學分,使授予該學程之證書。

本系另要求學生須通過教育部所採認之任一項英語檢定考試,如TOEFL、TOEIC、IELTS、GEPT等,始得畢業。

為鼓勵本校同學參加校外英語檢定考試,本校特訂定「義守大學獎勵學生參與校外英語文檢定考試實施要點」,凡通過英語文檢定者,得申請報名費補助及獎金。

師資及研究領域

本系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助理教授14人、講師4人,其職稱、最高學歷及專長分別如下: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尚惠芳

教授兼

系主任

美國南加州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課程設計

莊永山

教授

美國伊利諾大學

香檳校區計算語言學博士

計算語言學、句法學、研究方法論

熊賢關

副教授

美國夏威夷大學

東亞語文系博士

性別研究、東西方比較文學與文化、文學中的女性呈現

何友漢

GijsenJohan

助理

教授

南非史特拉布斯大學

社會語言學博士

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歐洲文化研究

劉育君

助理

教授

法國里摹日大學

語言學博士

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符號學

蔡雅茹

助理

教授

德國畢勒費德大學

應用語言學博士

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數位教學理論

桂慶中

助理

教授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英語字彙、翻譯、英文作文

黃馨頤

助理

教授

華盛頓州立大學

教育學博士

閱讀寫作、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學

傅儀琳

助理

教授

英國女皇大學

心理學博士

英文寫作、英文閱讀、兒童心理學

方柏婷

助理

教授

東英格蘭大學

英美研究博士

多媒體語言教學、翻譯、英美文學

韓賀伯HerbertHanreich

助理

教授

維也納大學

哲學博士

西方文明史、哲學、英文寫作

謝竺樺

助理

教授

美國聖瑪莉大學

教育學博士

課程設計與評量、兒童美語與兒童心理學、專題寫作

張延惠

助理

教授

美國南達柯塔大學

教育學博士

英語教學、閱讀與寫作、語音學

吳佳蓓

助理

教授

美國愛達荷大學

課程設計教育哲學博士

英語閱讀教育、英語教學

楊玉妙

助理

教授

英國艾賽克斯大學

美國文學博士

康拉德、殖民理論、英美文學

張正儀

助理

教授

英國新堡大學

應用語言學博士

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英語教學

田靜誼

助理

教授

英國萊斯特大學

應用語言學暨英語教學博士

語言學、英語教學

雷莫罕

MoReddad

講師

美國阿得菲大學教育學院英語教學碩士

英語教學

泰利保羅

PaulTalley

講師

美國喬治亞大學

新聞所文學碩士

商用英文、英聽會話、新聞英文

魏麥可MichaelAllie

講師

加拿大約克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

語言學、英語教學、文化研究

白保羅

PaulBriody

講師

英國利物浦約翰莫爾斯大學

英國文學與文化歷史所碩士

英語聽力與會話、英文寫作、英美文學

生涯規劃與展望

本系畢業生未來出路包括:

(1)升學進修:

畢業生可依個人性向,繼續於國內外升學,以攻讀碩博士學位。

由於奠定深厚的語文基礎,及對歐美社會之文化背景有一定程度之瞭解,對於日後學生出國留學,幫助頗大。

(2)就業市場:

學生具備應用專業知識後,於畢業後可發展的行業包括英美語文教學、翻譯、寫作、觀光導遊、新聞工作、秘書、國際貿易、大眾傳播、電腦多媒體製作等。

在產學合作方面,本系與義大國際中小學、嘉誠國小、日月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敦煌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巴斯翻譯有限公司、世亨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荃能外語短期補習班簽訂「產學研策略聯盟意向書」,期建立以產學研需求為導向之平台,促進畢業生與職場接軌。

大眾傳播學系

http:

//www.dmc.isu.edu.tw/

E-mail:

dmc@isu.edu.tw

Tel:

07-6577711轉5952或5953

Fax:

07-6577277

姓名

職稱

最高學歷

研究領域

侯政男

助理教授

兼系主任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傳播學博士

非主流媒體、網路行為研究、性別與媒體、國際傳播議題、流行媒體文化研究

曾士杰

副教授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育博士

商業攝影、教育、數位影像處理

吳明上

副教授

日本京都大學法學博士

政治學、國際關係、政策決定過程、安全保障日本政府與政治

張慶仁

副教授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哲學博士

廣告、新聞、教育

鄭瓊月

副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博士

教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國文、成人教育

林素真

助理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大眾傳播學博士

網際網路效應研究、

健康傳播、傳播心理學、傳播統計學

黃冠華

助理教授

麻州大學Amherst分校傳播博士

文化研究、傳播研究、

媒體批評與賞析

侯尊堯

助理教授

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

電視、新聞、電影

黃寶珊

助理教授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

魏晉思想、文學理論、佛學

陳瑞芸

講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班候選人

新聞、健康傳播

林崇能

講師

紐約理工學院傳播研究所碩士復旦大學新聞博士

電視、新聞

范燕姬

講師

美國俄亥州州立大學英語教學碩士

英語教學、英語閱讀、文法語修辭、商用英文

師資及研究領域

  目前本系聘任具有國內外著名大學博碩士學位之專任教師,而兼任教師約十五位,合計師資總人數約二十五位;其研究領域包含廣播、廣告、公關、媒體研究、數位多媒體、電視、電影、政治、管理、新聞等。

  由於近年來傳播速度的增進導致國度間的距離在無形中縮小許多,而且傳播有與其他領域﹝如視覺、口語、網路、資訊、人類文化學等﹞相互融合的傾向,因此本系在新聘師資時,乃朝向多元化的方向思考,希望能聘請畢業於不同國家、專精於不同領域的專業學者,讓本系的學生能夠將眼光放遠,胸懷放寬,願景放大,在校所學不致侷限於傳統傳播的狹窄視野,而能放眼世界。

未來系上除持續延攬優秀師資外,將結合各院之資源,以期達到真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