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098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docx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有答案及解析)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子对民生问题是重视的,但语焉不详。

孟子则把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会统治者和管理者在解决民生基本问题上体现仁民爱物的思想感情,中国近代的民生主义即发源于此。

首先,要“制民之产”,使百姓丰衣足食。

仁政最核心的内容便是解决好民众的吃穿问题,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有起码的保障。

其次,“省刑罚薄税收”,人民的负担要有一个限度,过此即有灾难,所以要省刑罚,必须薄税敛。

第三,救济社会上孤苦无援者。

第四,加强教育,德化民俗。

孟子认为要在富民的同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去恶从善,形成礼义之风。

这样,社会才有秩序,人民才会有真正的安宁寿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没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

孔子讲过“民无信不立”的话。

孟子则大大前进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就是民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为民意,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这实际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释了传统的天命论,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地位。

他引《太誓》的话: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的感受和意志,体现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满意,就等于服从了天命。

孟子用民众的意志代表天命,从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权天授”变成了“君权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个超越同时代人的口号: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个口号一经提出,便使社会震动,响彻了两千多年,成为批判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

这个“民贵君轻”的说法,在先秦诸子之中是极为罕见的,它肯定民众是国家的主体,对于君权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按照孟子这一思想来设立政治体制,至少能发展出开明的君主立宪制。

这是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思想源头之一。

孟子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确立中国士人的独立性格,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为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建立了一种较高的标准。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完全是相对的,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士可以为明君而死,但不必为昏君而死。

暴虐之君可以被废除诛讨,所以他不赞成愚忠。

他认为明君必须“贵德而尊士”,“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

这样,孟子就大大提高了士君子的社会地位。

孟子刻画了有社会责任心的知识分子的气象,此即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气度是何等的雄伟宏大,富贵、贫贱、威武这三样东西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节,在生死考验面前能“舍生而取义”,最后成全自己完美的人格。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社会进步事业而“成仁”、“取义”的志士仁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思想多少都受到孟子的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孟子的思想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如能认真开发而运用,对于今天人性的改良,社会的治理,民族的复兴,将有莫大的助益。

(选自牟钟鉴《从孔子到孟子》,有删节)

1.下列对于孟子“仁政”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和孟子都很重视民生,但孔子的论述模糊、零散,相比之下,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清楚,更具体,更有条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B.孟子不仅继承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的统治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具体施政要求。

C.孔子关于民生的论述虽然语焉不详,但它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所以,也理应把它看做是中国近代民生主义思想源头的一部分。

D.与要求保障基本民生、减轻百姓负担、保护和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相比,孟子的仁政更强调用孝悌之义对百姓实行道德教化,以确保社会秩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和“君权民授”的新天命论,都充分体现了孟子对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的前所未有的重视。

B.西欧和日本等国之所以能发展并保留成熟的君主立宪制,是因为这些国家比中国封建王朝更能接受孟子的学说,更愿意放弃君权至上的封建制度。

C.孟子为中国知识分子所建立的一套立命处世的高标准,不仅确立了中国士人的独立的人格,而且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

D.孟子重新阐释了君臣关系,认为士可以为明君而死,但不必忠于昏君,暴虐之君可以被废除诛讨,这已经具有了朴素的平等和民主思想色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重视和强调民众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这不仅在儒家代表人物中是最突出的,而且在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是很少见的。

B.孟子的仁政学说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孙中山近代革命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和民权思想也都从孟子那里汲取了精华。

C.孟子宣扬的“舍生而取义”人格已经成为一种完美人格和优秀精神的坐标,长久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有社会责任心的知识分子的思想。

D.孟子的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认真开发、运用,就必定会对今天人性的改良、社会的治理和民族的复兴产生巨大的助益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每个3分,共12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

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

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

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

后方侍帝,闻变遽起。

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

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

“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

”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

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

“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

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

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

“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

”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

“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

”帝曰:

“今无他事。

”后曰: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

后闻之,谓帝曰:

“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

‘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

”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

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

旬日崩,年六十四。

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

暗地里

B.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

推卸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

几乎

D.帝悚听,垂欲止    垂:

接近,将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B.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不若暂出之于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相如因持璧却立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①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②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

“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④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⑥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而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

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

(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4分)

(3)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

(3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9.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4分)

10.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小题)(6分)

(1)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5)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6)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7)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21分)

白发上津城

梅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

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

邹龙权说:

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

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

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

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

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

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

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

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

啊,秦楚不再战争!

啊,鄂陕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1800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老得白发千丈!

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

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

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1800年里,上津曾14次设县、6次设郡、2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

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

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

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80年之久!

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

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13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

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

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

“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

”应该是对这一历史事象的注释。

  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1.2千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

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

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

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26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

“……还记得我吗?

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

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

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

“……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

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

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巧妙地用成语引出要写的上津古城,意在让人们在对上津古城的了解中消除对这个词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意思的误解。

  B.作者对比描写了去上津车停古漫川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借此突出秦楚两种不同的文化,并表明秦楚两地是千年相依、百年牵手的古地。

  C.作者用“老得白发千丈”形容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既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也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

  D.作者引用杜牧诗句并讲述鄂西北谚语来由,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又表明上津这座古城在连接秦楚交通地位上的重要作用。

  E.作者无意具体描写上津古城的景物,却展示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的“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四组鎏金大字,显示它通连四海的作用,与杜牧诗句和鄂西民谚的表现作用构成了呼应之势。

13.作者是怎样围绕“白发上津城”中的“白发”二字来写上津城的?

作者着墨上津的“白发”为什么先写在漫川时见到的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

(5分)

14.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心中倏忽一颤”。

这“一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作者又是以什么写法来呈现这种内心世界的?

(4分)

15.结尾作者在给上津镇26岁的镇长的信中说:

“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

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回信内容耐人寻味。

请结合文中内容,对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作出探究。

(8分)

第Ⅱ卷(84分)

四、语文基础16---19题(每题3分,共12分)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感喟/慰藉  盘桓/城垣  模样/模仿  悲恸/恫吓

  B.媲美/包庇  回溯/塑料  花圈/圈养  大阪/皈依

  C.纨绔/跨越  市侩/污秽  强迫/倔强  粳米/菁华

  D.痉挛/靓妆  噱头/戏谑  开拓/拓本  档案/当铺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雍容  经典  韬光养晦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  遐思  薪尽火传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  振辐  秘而不宣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  砥砺  学以致用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8.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

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

C.商务快车一直致力于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行业,十一年的栉风沐雨,商务快车已经足够的强盛,为众多的企业带来商机,是企业应对金融寒冬最有效的利器。

D.《百佳专辑》主编马世芳说:

“老实说当初真的是想抛砖引玉。

结果我们1994年抛的砖,却成了秦砖汉瓦,还是没人接着做。

19、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

B.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约百名来自各经济体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了活动。

C.最近,东北林业大学作出决定,号召全校师生向在危险关头舍己救人而身负重伤的大二学生刘家霖同学学习,并授予刘家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D.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五、语言运用(共12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概括出杭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

(每条概括文字不超过16字)(6分)

  记者问:

《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杭州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

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糖蒜等带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

万一不小心把油蹭到你身上,那更是“悲剧”了。

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落在地上,不但容易导致乘客滑倒,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

老鼠咬断电路就会造成通讯、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21.仿照下列句式,以“理想/幻想”或者“光荣/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字数与例句大体相同即可。

(6分)

例:

魅力/权力

  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

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1世纪是一个人人自由的“言说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

小到生活琐事、娱乐八卦,大至公共政策、经济问题、文化现象、学术交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多元地言说。

对谁说?

言说什么?

如何言说?

男女老少、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角度、看法。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或者认识?

  要求: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和套作。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薛城区八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孟子的仁政首先要保障基本民生)

2.B(原因分析错误。

不能从客观结果反推主观意愿,不符合文意)

3.B(A“早期儒家代表人物”。

C不是“舍生而取义”人格,而是“大丈夫气度”。

D“只要……就”充分条件关系错误,过于肯定,原文表述为假设关系)

4.B,贷:

饶恕。

5.D(A,在;被B被;替C代词,他;这D于是,就)

6.选C,?

 是曹皇后激励侍从护驾的办法,与“仁慈”无关,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

 是说她因循守旧,可以排除D项

7.选D,A项因果关 系不成立;B项“阴险与毒辣”不恰当;C项没有依据。

8.

(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

向南北征讨,现在正是时候。

(2)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3)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

9.【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

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

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

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

哪是实景,哪是虚景。

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0.【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

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

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

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

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

表现一种愉悦心情。

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

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

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12.答案 AD 解析 A项中“消除……误解”的理解不合文意。

实际上引用这个成语是因为作者要对上津这座一千多年中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的中心议题来进行借题发挥。

D项中“既欲揭露封建统治者生活的腐朽荒淫”的理解不合文意。

作者的引用主观上无此意图,仅是诗中客观上反映了诗人的意向,本文作者要表现的是上津古城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13.

(1)紧扣“古老”二字,把重点放在上津城一千多年来作为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的举足轻重的位置上来进行述说,突现上津古城自古饱受战争创伤和在交通运输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

  

(2)通过写戏楼呈现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相揖让的百年牵手景象和鄂陕息息相依的景象,以之与上津古城饱经战争创伤的千年历史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一派和谐安定景象的赞美之情。

14.

(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

  

(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方式,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以表现自己情感上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

15.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而且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

这样的结尾,作者一扫前文中走在古城墙上“心中倏忽一颤”所流露出来的沉重的忧虑情思,展现出的是眼前从年轻镇长身上看到的千年古城将永葆青春的一片光明景象,透露出的是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前景无比憧憬的开阔胸襟。

16.【答案】A

【解析】A.kuì/wèi huán/yuán mú/mó tòng/dòng

B.pì/bì sù quān/juàn ban/guī 

C.kù/kuà kuài/huì qiang/jiàng jīng 

D.jìng xué/xuè tuò/tà dàng

17.【答案】B【解析】“筚路蓝缕,以起山林”中的“起”应为“启”,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难;“振辐”中的“辐”应为“幅”,意思是“幅度”;“坐阵”中的“阵”应为“镇”,意思是“亲自在某个地方镇守,也用于比喻”

18.【答案】B【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