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自然资源概况pptConvertor.docx
《第二章中国自然资源概况pptConvertor.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中国自然资源概况pptConvertor.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中国自然资源概况pptConvertor
第二章中國自然資源概況
我國是一個資源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資源短缺的大國。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由於缺乏科學的管理,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道路是曲折和反復的。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資源和環境保護開創了一個新的局面。
2.1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徵和利用現狀
A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
土地面積:
俄羅斯、加拿大、中國(7.2%)
耕地面積:
俄羅斯、美國、印度、中國(7.0%)
草地面積:
澳大利亞、中國(7.8%)
森林面積:
俄羅斯、巴西、加拿大、美國、中國(3.4%)
河川徑流總量:
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尼、中國(5.6%)
礦產資源:
俄羅斯、美國、中國(已發現160多個礦種)
生物多樣性:
世界第8,北半球第1,種子植物32800多種,居世界第三,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
B人均資源量低,生存空間狹小
中國人均國土面積0.8hm2,為世界人均的29%;國土面積的2/3是山地和丘陵;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約占國土面積的1/2;人均耕地面積為世界平均水準的32.3%,美國的1/8,印度的2/5;人均水資源是世界人均水準的28.1%;人均森林和林地面積0.1公頃,森林覆蓋率居世界第123位;人均礦產資源不到世界人均水準的79.9%,居世界第80位,人均礦物能源(含煤、石油、天然氣)僅為世界人均的1/3,美國的1/4。
我國東部和東南部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可劃歸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左右,海洋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但是,對於有960萬平方公里陸地和13億以上人口的我國來說,我們的海域面積和海洋資源還是有限的。
我國東半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集中了全國人口的90%,平均每平方公里225人,特別是在沿海和平原地區,人口密度更大,生存空間狹小。
在各類自然資源中,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太少與淡水供應不足,已成為約束性的兩個稀缺資源。
C資源品質相差懸殊,低劣資源比重偏大
中國的耕地資源中,基本無限制因素的土地約占40%,而有各種限制因素(水土流失、風沙、鹽鹼、洪澇災害、乾旱等)的土地和中低產田占60%。
草地資源主要分佈在西半部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和高寒地區,品質普遍較差,中下等草地占87%。
林地品質雖然較好,一等有林地占65%,但部分林地品質較差,而且林地中中幼齡林比重大。
中國的礦產資源一般表現為富礦少、貧礦多,綜合組分多,單一整裝礦少。
例如,磷礦中品位大於30%(P2O5)的富礦僅占全國磷礦總儲量的7.1%,小於12%(P2O5)的貧礦占19%。
此外,中國礦產一般埋藏較深,可供露天開採的大型和巨型礦產極少。
D資源時空分佈不平衡
受成因和地理分異規律的制約,資源具有區域性分佈的特徵。
中國各類資源分佈上的差異及其組合特點,很大程度上影響資源的開發利用。
中國南方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占全國81%,但耕地只占全國耕地面積35.9%,而且能源資源普遍短缺。
北方地區耕地資源占全國耕地總面積64.1%,但水資源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19%,其中黃河、淮河、海河、遼河總流域面積內水資源僅占全國的9%,而耕地面積占全國的45%。
在北方的華北地區,耕地資源占全國耕地總面積38.5%,水資源僅占7.5%。
降水在時間分佈上也不平衡,我國北方地區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乾旱嚴重,在降水集中的季節,易發生洪澇災害。
再如礦產資源,金屬礦產在東部和西部佔有明顯優勢;能源礦產主要分佈在中部,其中以山西為中心的能源基地煤炭保有儲量占全國的74%;鐵礦集中分佈在遼、冀、川、晉等4省,占全國保有儲量的60%,磷礦集中分佈在雲、貴、川、鄂4省,占全國保有儲量的70%。
礦產資源分佈過於集中,使其開發利用受到交通運輸的嚴重制約;煤炭資源集中分佈在水資源不足的北方地區,其開發利用還面臨著水資源短缺的制約。
E資源開發強度大,後備資源不足
由於人口多,中國的各類資源在經濟技術所能及的範圍內都得到了開發利用,後備資源明顯不足。
目前已基本沒有適宜開發種植農作物的後備土地資源,宜農耕地處於“飽和”和“過飽和”狀態。
這是因為在黃土高原、風沙地帶和西南山區,在不適宜農作的陡坡地種植作物,造成水土流失。
草地資源面臨著超載放牧、土地沙化的危險。
森林資源面臨采大於育、采育失調的問題。
華北平原對地下水的超量開採,已經導致“大漏斗”的發生。
2.2我國資源開發狀況與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建國以來,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調查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和品質,開發土、水和水域、森林、草地和各種礦產資源,並在治理大江大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經過近50年普查、詳查等調查工作,已基本摸清了礦產、土地、森林、草地和水資源等的家底。
對水土資源的開發,包括水資源開發和水利建設、開墾耕地、人工林建設、水產開發等,保證了農業的穩定發展。
礦產資源的開發,促進了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的發展。
中國在資源開發利用方面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中國長期以來走的是一條資源消耗型的經濟發展道路,資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低。
例如,中國工業的能源利用率和資源回收率均約為30%,大大低於發達國家50%的水準。
工農業用水浪費嚴重,農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為25%~40%,工業用水的重複用水率只有20%~30%,而發達國家一般達到70%。
中國木材的綜合利用率為60%,而國外發達國家達到80%。
中國糧食在產後環節中損失和浪費達15%,大大超過了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5%的糧食產後損失標準。
粗放經營,生產率低。
在農業和森林生產中均存在著重用輕養、粗放經營的現象。
例如,我國平均森林的年生長量為每公頃85m3,低於世界平均水準。
在農業生產中,相當多的地區仍然是廣種薄收,經營粗放。
草地資源的利用中,也存在著經營粗放、生產力水準低的問題,每公頃草地的產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3。
資源數量減少,退化嚴重
中國耕地總量下降嚴重。
根據《中國21世紀議程》,1994年前的10年間,全國淨減耕地平均每年減少36萬hm2。
而且土地品質下降嚴重。
導致土地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荒漠化。
按照1997年的統計,中國荒漠化土地的總面積為262.2萬hm2,每年發生荒漠化的土地面積為2460hm2。
中國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現是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沙漠化和長江及黃河上游的水土流失。
到1990年,全國水士流失的面積已達180多萬平方公里。
在森林資源的利用方面,多年來一直是過量採伐,重采輕育,近年來森林面積儘管有所增加,但森林蓄積量持續減少。
由過度放牧導致的草地退化嚴重,品質下降。
環境污染嚴重,資源品質降低
工業“三廢”排放和農用化學物質的大量使用,對土地和水體造成嚴重污染。
受污染的農田面積已達2000萬hm2。
50%的地表水體不符合漁業水質標準,20%~30%的地表水體超過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酸雨污染的面積已占國土總面積的40%,受大氣污染危害的農田為666.7萬hm2。
農業環境的污染不僅降低資源的品質,而且污染物會進人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
2.3中國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
2.3.1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主要以大量消耗資源和粗放經營為發展戰略,重視自然資源的開發,而忽視自然資源的保護。
這對於人均耕地面積、人均森林資源均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的中國來說,無疑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更大壓力。
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是造成許多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
由其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水土流失嚴重
以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為目的盲目地砍伐森林,毀草開荒,造成了大面積的水土流失。
生物多樣性銳減
不合理的森林開發,使森林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工礦企業發展及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水、氣等環境要素的污染等,均是造成生物物種多樣性銳減的原因。
土地沙漠化
乾旱、半乾旱地區,土地不合理的耕作及由於過度放牧造成的草場退化等,造成原已脆弱的生態系統更加脆弱,使土地沙化嚴重,出現許多沙進人退的現象
2.3.2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重要檔
在20世紀60~70年代,由於我國的資源開發和工業生產專案不注重環境保護,惡劣的環境後果已造成了相當大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經濟必須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已成為社會廣泛的共識。
國家也在努力地尋求行之有效的辦法,並在許多重要檔中,有非常明確的體現。
《中國自然保護綱要》
《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於1987年公佈以來,一直是我國有關方面政策性的宏觀指導性檔。
其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闡述了自然保護工作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確了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自然保護的概念,並闡述了自然保護工作應遵循的一些規律(如六項生態規律)
闡述了我國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問題及保護對策。
如:
土地、森林、草原、生物種、水、海洋、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特點,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全國自然保護區劃。
根據自然條件和自然保護要求的差異,將全國劃分為8個自然區,即東北區、華北區、黃土高原區、西北區、華中區、南方區、雲貴高原區、青藏高原區。
並分析介紹了每個區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特點、開發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
自然保護區建設。
論述了建設自然保護區的意義和規劃原則,以及我國自然保護區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自然保護的共同性對策。
《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比較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然保護在技術經濟政策、法制、科研教育和宣傳、國際交往等方面的一些共同性對策。
《中國自然保護綱要》涉及範圍廣,適合我國國情,突出對可更新資源的保護,特別是生物資源的保護,是科學性、政策性和知識性的有機結合。
《中國21世紀議程》
在《中國21世紀議程》第2章“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對策”中,明確指出:
“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
……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
在第14章闡述了“自然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第15章闡述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了各類資源保護的目標、戰略對策及行動計畫。
把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保護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常識-環境保護日介紹
世界(國際)日是經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建議,由聯合國大會討論確定,也有些是由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及其他國際組織根據自己的任務而確定的,在國際範圍內開展的單項活動日。
其目的是為了推動各國政府和社會各界進一步重視一些社會問題,並通過開展的種種活動,切實有效地為社會解決些實際問題,其宗旨與通常的國際年有些相似。
環境問題,作為維繫我們“地球村”“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內容,由於它突出的矛盾性,正成為越來越多地有關環境保護的世界(國際)日。
(資料截止於1997年2月底)
世界濕地日
2月2日
世界海豹日
3月1日
世界森林日
3月21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世界氣象日
3月23日
世界衛生日
4月7日
世界戒煙日
4月7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無煙日
5月31日
世界環境日
6月5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17日
世界保護臭氧層日
9月17日
世界旅遊日
9月27日
世界住房日
10月3日
世界動物日
10月4日
世界糧食日
10月16日
世界消除貧困日
10月17日
國際減災日
10月份第一個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