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65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docx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前置性作业和教学设计

9古诗两首

备课日期:

9.5上课日期:

9.25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1

前置性作业:

一、大声读课文和下面两首诗,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两首诗意思说什么呢?

请观察插图,读读注释,联系整首诗,想想,再填空。

1、《夜书所见》:

夜深了,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送来一阵阵,出门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

他忽然看到远处旁边忽闪忽闪的,猜想是孩子们。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人单独一个人

每次遇到就加倍思念。

在这个日子里,诗人想着远方的一定登上了,他们身上都佩戴着只是少了一个人。

9《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⒊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梳理问题

 2、交流探索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杜牧的关于秋天的诗,同学们还记不记得?

(秋天到了,你都看到了秋天的那些美丽景色呢?

全班背诵杜牧的《山行》(注意“行”的读音)

2.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请同学们打开书。

(今天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板书课题:

夜书所见

二、新授

(一)了解作者及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

(叶绍翁)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查有关叶绍翁的资料,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跟大叫说一下?

3.解诗题

提问:

“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书”是“书写”的意思,“夜书所见”是指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正音。

(教师相机教授多音字“挑”。

  3.全班齐读。

(三)再读古诗(出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1.请同学们快速的读古诗,用笔把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及人物勾画下来。

  2.指名回答,板书。

梧叶

江秋风

儿童促织

篱落灯

3.将诗中意象进行归纳。

(看到黑板上老师写下的这些事物,你们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理解“注释”a.同学们仔细看古诗,除了文字,你还看到什么?

诗中的①②③④与下面注释中的①②③④是相对应的,注释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用的。

b.学生利用注释解释诗中词语。

(四)理解古诗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1.全班朗读第一句古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

“萧萧”指风声,“梧叶”是梧桐树的树叶。

萧萧的秋风把梧桐树的树叶吹落了,给人送来了一种寒冷的感觉。

2.全班朗读第二句古诗

a.这里的“客”指的是谁?

b.为什么诗人要成自己是“客”?

(远离他乡,孤身在外,就像在他乡作客一样)

江上的秋风让叶绍翁觉得格外的寒冷,孤身在外的他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亲人。

3.前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

(思念家乡,心情愁闷孤独。

4.全班朗读第三、四句古诗

三、四句古诗应当颠倒过来看,古人有颠倒诗句的习惯。

“夜深”指夜幕降临的时候,“篱落”指篱笆,“知”指猜想、推测,“促织”指蟋蟀。

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忽然看见篱笆外面有一盏灯亮着,他猜想可能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后两句诗作者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回忆童年,心情亲切悲伤舒缓。

三、巩固提高

1.根据板书重述诗意,体会诗人感情的变化。

2.练习背诵,朗读。

a.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b.全班背诵。

c.指名朗读,比赛朗读。

四、课堂小结

叶绍翁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他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心情非常愁闷,虽然儿时的回忆让他感到几分亲切,但思念家乡的感情仍然浓烈,于是他便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诗,《夜书所见》。

五、拓展延伸

另外还有一首诗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在题目上有点相似,只多了一个字。

出示《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六、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补充叶绍翁的另一首著名小诗《游园不值》)

板书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愁闷孤独(思念家乡)

梧叶

亲切舒缓(回忆童年)

江秋风

儿童促织

篱落灯

教后记:

在学生充分读诗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体会诗意,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感悟,增加了学生对诗的学习热情。

 

备课日期:

9.6上课日期:

9.26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2

第二课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

   3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交流。

(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

)(介绍王维)

   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

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

板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

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

(“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

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补充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

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

   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

思考。

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

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

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

你体会到什么?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

(想象画面)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

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

  

 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

(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师生小游戏,述说思念之情)

  附:

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      兄弟

                      少一人

教后记:

这两首诗写出了秋天里客居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然而,思念对学生来说,还缺乏一种深切的感知,所以,只能让学生通过读和想象来体会秋天带给古代人的淡淡愁思。

使学生明白古诗虽短却能表达出是人的万千思绪,增加对诗的理解与兴趣。

 

备课日期:

9.7上课日期:

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3

10、风筝

前置性作业: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描写心情的词语,抄两遍、读一遍。

1、生字组成的词:

2、描写心情的词语:

三、查词典,将“憧憬”、“凌空”、“倏地”意思批注在课文上。

四、用1、2、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读读课文,想想:

课文写的三件事各是哪些自然段。

我知道,第()自然段是写风筝;第()到()自然段是写风筝;第()到()自然段是写风筝。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学习情况

二、小组合作、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一)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二)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3、全班交流

  

(1)做风筝(重点强调“憧憬”一词,让同学们用憧憬来造个句子。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

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用读一读,谈一谈,画一画的方式来学习)

重点句子: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

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板书: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写下来。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板书:

10风筝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教后记:

 

备课日期:

9.7上课日期:

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4

11、秋天的雨

前置性作业: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描写颜色的词语,抄两遍、读一遍。

1、生字组成的词:

2、描写颜色的词语:

三、查词典,读懂“频频”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读懂“五彩缤纷”的意思,再把它们批注在课文上。

四、读第二自然段,展开想象,再填空。

1、黄黄的叶子像,扇哪扇哪,

2、红红的枫叶像,,

3、橙红的像,,

五、认真读课文,按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诗写完整。

打开秋天的大门,我看见了,看见了;

我闻到了,闻到了;我听见了

,听见了。

秋天,是大地一曲,是小朋友一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

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

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小组合作、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重点指导朗读,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联想。

  a、教师引导:

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

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

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

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

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

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语言训练:

出示说话卡片:

“它告诉大家,_________。

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

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生字:

梨、菠萝、粮、紧、杨

板书:

11、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丰收欢乐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

教后记:

 

备课日期:

9.8上课日期:

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5

12、听听,秋的声音

前置性作业:

我会拼

dīngníngzhèndònglüèguòzhànkāi

振动叮咛绽开掠过

我会连

丰收的谷粒

绽开的歌吟

暖暖的话音

辽阔的叮咛

道别的广场

我会填

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粒)谷粒一(屡)秋风

一(只)蟋蟀一(群)大雁一(滴)汗水一(棵)大树

课后作业:

(积累比赛

下面这些都是描写秋天的词语,读一读,记下来。

秋高气爽秋风习习天高云淡秋水长天

秋实累累秋雨绵绵秋风送爽秋菊傲霜)

课文再现

课文中写了几种声音?

分别都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读了这篇诗歌,你有什么感受,向大家说说吧!

能力挑战

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如:

刷刷、哗哗、呱呱……

你还想到了什么?

和小伙伴说说。

你会填吗?

和小伙伴共同研究,写好一组就在后面画颗星星!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

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前置性作业学习情况

   

  二、小组合作、感悟课文 

1、感知内容:

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学生回答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

(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

    

(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

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

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

(看课件)

       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

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

秋风吹过,田野里  果园里      ……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

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

    师:

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

听听,

       秋的声音

   (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

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

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

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板书:

12、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蟋蟀

大雁田野匆匆来去

教后记:

 

三年级语文前置性作业、教案设计(第四单元)

13、孔子拜师

备课日期:

9.9上课日期:

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6

前置性作业:

一、认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完成下面两个题。

(自由朗读课文,把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会读:

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孔丘不比我差毫无保留传授佩服

我会组词:

洛()()仆()()迎()()等()()

袍()()納()()差()()境()()

二、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规范地书写两遍。

《孔子拜师》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求学的经过,感受他谦虚好学的品行。

3、学会借助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句名言,(出示课后四句名言)。

你会读吗?

谁来试一试?

知道这四句名言是哪位名人说的吗?

(师板书:

孔子)看,这就是孔子,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呢?

谁能说说看?

(学生汇报孔子资料)和老师一起去了解了解孔子。

(课件出示课后资料袋)对孔子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孔子吗?

(谦虚、好学、伟大……)就是这样一位谦虚好学的孔子却要去拜师(师板书:

拜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13课,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同走进孔子的世界。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孔子、老子的图像,师生一起介绍孔子老子,并来说一说孔子的名言)

1、教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并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3、学生读本课的词,在组内说说对词语的理解,不理解的可以讨论讨论。

4、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师说意思,生猜是哪个词。

①形容不论远处、近处都知道他的名字。

(远近闻名)找个近义词。

②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艰辛。

(风餐露宿)注意两个字的读音。

③形容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地赶路。

(日夜兼程)“兼”是生字,你还会组别的词吗?

④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尘仆仆)找到这个词在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你能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吗?

⑤形容一点儿也不留,全都给了别人。

(毫无保留)

(2)老师要考考大家:

(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

孔子拜师,孔子拜谁为师?

(孔子拜老子为师。

什么样的孔子拜老子为师?

请用上大屏幕上的词语。

(3)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纳闷、孔丘、传授、佩服

孔丘是一个人的名字,知道是谁吗?

为什么孔子又叫孔丘呢?

古人除了自己的名字外,还有字什么,名什么,号什么。

谁还能给“丘”组词?

(出示“纳闷”)指名读。

什么是“纳闷”?

这两个字除了会认,还要会写。

观察“纳”,什么结构?

写的时候注意什么?

(师写,生书空)“闷”是什么结构?

书空。

观察大屏幕,哪个字和它长得像?

注意区分。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有几段?

指名读课文,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是否准确,语句是否流利。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每段写了什么?

3、刚才同学们在提问题时,问“孔子为什么要拜老子为师”?

到书中找一找。

(师板书:

渊博)什么是“渊博”?

你觉得孔子学识渊博吗?

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你觉得什么才是“远近闻名”?

孔子学识渊博,远近闻名,但他却总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渊博,于是离开家乡,到洛阳拜老子为师。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孔子?

带着你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段。

(自由读、指读、范读、齐读)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他总觉得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历经千辛万苦去洛阳拜老子为师,在拜师的过程中,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师总结:

一个诲人不倦,一个学无止境,我们怎不佩服他们,齐读最后一段)

诲人不倦

板书:

老子=======================孔子

学无止境

教后记:

 

备课日期:

9.9上课日期:

主备人:

利文敏序号:

7

13、孔子拜师(第二课时)

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