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297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docx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指南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是指森林火灾发生区域,通过全面调查对灾情所造成损失的完整的总结评定。

开展该工作必须有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程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目前,我国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停留在过火面积,着火次数,最多达到烧毁林数量等一些基础数据资料的统计上;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操作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方法体系。

作为涉案财物价格鉴证部门,如何依据办案机关的委托,及时对森林火灾损失作出客观、科学、公正的鉴定,支持司法机关工作,服务于社会是我们鉴证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因为国家及各省都还未出台专门的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的相关规定,而1996年国资局、林业部颁发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中相关的技术参数在现实状况下很难搜集到,各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我们在办理这类委托时只能是探索。

一般评估程序:

1、对重、特大、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火灾,按国家林业局的指示,与相关人员共同组成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组对森林火灾损失进行评估。

2、森林火灾评估要首先全面掌握森林火灾地区有评估所需基础资料,掌握火灾地区的森林破坏情况。

3、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抽取足够数量的样地,实地踏查,计算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林分受害程度、林木的材积损失及林木资产损失。

4、核实、整理基础资料,计算出直接经济损失。

5、通过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统计人员伤亡和扑火直接投入费用,并根据有关规定全面计算森林火灾间接经济损失。

6、填写各种表格,绘制图件,形成火灾损失书面评估报告报有关部门。

评估实际运作:

1、现场的勘验与调查。

2、根据勘验情况和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的林木资产实地核查资料搜集当地营林生产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资料。

3、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资料情况,针对不同的林种拟定估价方案,制定具体的估价技术路线,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

由于林木火灾评估的特殊性,受托日距评估基准日可能有较长的“时间差”,火灾前与火灾后标的物的实物状况往往有很大差异,我们评估人员勘验的现场有可能不是第一现场,有时标的物已部分或全部灭失。

即使如此,现场的勘验与调查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经过实地踏勘才能确切地掌握和感受过火山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山地还是坡地?

向阳坡还是背阴坡?

交通便捷程度?

)、土质条件、气候条件、立地条件、过火面积、毁损程度。

从而有利于我们对标的物的灾前灾后状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勘验时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及案发前后对委估标的详细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各林种林木被毁损前生长质量状况及态势、林龄、蓄积量、胸径、冠幅、所处生长阶段、经济寿命期、毁损程度、是否有残值等相关指标和数值,并一一记录在册,并请双方当事人及委托方签字认可(现场核查确认书)。

在获悉委估标的详细情况后,还要进行其他资料的收集,包括当地木材生产、销售情况及有关成本费用资料,评估基准日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品市场价格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标准,当地林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土地承租价格资料,当地的林业生产投资收益率,山林(场)承包合同、林木采伐审批表、采伐许可证、采伐作业设计书、标准地调查记录表等其他与评估有关的资料。

对通过现场查勘和调查获取的资料和信息,加以归纳总结整理后,根据不同的林种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

对当地有较多相同或类似林木资产交易实例的,采用市场法。

经过走访当地林业部门获取了近期同品种、同年龄的国外活立木市场交易实例,综合考虑具体林分的生长状况、树冠造型、立地质量、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后,进行调整和修正,得到活立木交易价值,扣除毁损林木采伐出售净残值(净残值=有价值部分采伐出售收入-支付的采伐费用-采伐运杂费-应交的育林基金),得到被烧林木评估价值。

对于市场上很少有交易的、成本费用资料容易取得的采用重置成本法,即以现时劳动力价格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林木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方法,重置成本=苗木费+整地费+设计费+清场费+栽植费+管护(施肥+抚育费+防虫防火费+修剪费)+承包费+利润。

从当地有多年营林经验的老种植户的那里,获取当年种植的营林生产成本费用的相关资料,采用当地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重置成本予以评估。

对成本费用资料难以取得的采用收益法评估。

通过网上苗木市场结合当地同品种同年龄果树成交价予以评估。

结论出具后委托方及双方当事人均无异议。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由于林木和由林木组成的林分不是规格产品,它们的价格随着林木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及所处的地理位置(采、集、运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同一品种、同一树龄的林木因栽培模式、栽培技术、管理水平、集约经营程度及外界环境的不同又有较大差异。

同为经济林,品种与品种的投入产出比、经济寿命周期、开始产生收益的时间均有较大的差异,在确定营林利润率时应充分加以考虑。

二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涉及面广、调查点多、案情复杂、委估标的个体差异大,在市场可行的条件下,市场法应为首选。

因为市场法直接、明了,通过公开透明的市场得出的结论能够令当事人双方信服。

而收益法运用起来比较棘手,因为林木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在漫长的林木培育过程中,难免会遭受风火病虫害的侵袭,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造成营林风险较大,目前对风险的估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众所周知,风险对折现率的取值关系密切,且折现率稍有变动将大幅度影响估价结果。

另外,对未来收益期的确定也还没有一个标准尺度。

三是林木的成本与价格,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受到林木本身生态特性和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导致林木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值,同一树种在不同年龄林木价值也不同,形成了林木的季节差价、树种差价、年龄差价。

因火灾引起的林木评估是处于非正常市场条件下非正常生长状态评估,大多数林木尚未达到生长的最高最佳使用状态,不符合经营权人投资经营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在春季移栽成活率高,其在春季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若火灾发生在市场交易淡季,如果直接采信淡季市场成交价评估则明显有失公正。

另外,评估中还应注意的是,不同的材种市场收购时的计价单位不同,同一材种不同规格主材其计价单位也不一致。

如同为薪碳林当地市场上刺槐、造纸材以折算重量为比计价,其他原木以净材积(去皮)计价。

相关概念的解读:

1、森林火灾是林业生产中的一中灾害种类。

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有自然和人为之分。

林火发生后,按照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可把森林火灾分为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它林地起火);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

2、林地类型:

林业用地是专门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的总称。

在我国,包括用材林地、防护林地、薪炭林地、特用林地、经济林地、竹林地等有林地及宜林的荒山荒地、沙荒地、采代迹地、火烧迹地等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等。

3、林分类型:

天然林包括针叶、阔叶、竹林;人工林包括针叶、阔叶、竹林。

4、林种类型:

依据《森林法》确定五大林种。

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特种用途。

按现行标准划分:

公益林、商品林、兼用林。

5、森林资源价值:

就是森林资源所能给人类带来物质和精神享受的综合价值;是森林资源的货币表现。

它可分为直接价值(经济价值);间接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

6、森林资源直接经济价值:

人类经营森林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所获得的一切利益。

它可分为林木价值、林产品价值、林副产品价值、动植物资源价值、景观价值等。

7、森林资源间接经济价值:

又可分为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

生态价值是指人类经营森林过程中,对人类生存环境系统在有序结构维持和动态平衡保持方面所输出效益之和。

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减少灾害、保存物种等。

社会价值是它包括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指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的除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外的其他一切价值。

它包括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促进,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状态的改进。

8、森林火灾损失:

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在其烧损的立木资源、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景观资源、林区生产与生活设施,扑火消耗资源,引起人员伤亡以及破坏森林环境资源,影响社会安定等造成的经济价值损失的总和。

9、直接经济损失:

森林火灾发生后,造成的林木资源损失、林产品损失、人民财产损失、旅游资源损失、动植物资源损失、停工停产停业损失。

直接用货币量来体现的损失。

10、间接经济损失:

是指森林火灾的“受灾体”对其它“受灾体”的影响或“受灾体”不可能马上表现出经济损失而是通过影响本身的内部机制进而造成后续的社会经济损失。

11、森林火灾扑救消耗损失:

是指为了扑救森林火灾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在扑火中所发生的人员伤亡和善后处理费等。

包括扑火物资费、车船飞机费、人员补助费、医药费、抚恤金。

12、重度烧伤木:

林木被烧损的价值相当于火灾前该林木价值的70%以上,已失去生命力和潜在价值。

13、中度烧伤木:

林木被烧损的价值相当于火灾前该林木价值的40%——70%,严重毁坏其生命力和部分潜在价值。

14、轻度烧伤木:

林木被烧损的价值相当于火灾前该林木价值的40%以下,其中部分林木还能成活。

15、森林火灾损失分类图:

在火灾发生现场,利用地形图或林相图根据现场实际勾绘的或利用仪器测绘的火灾损失分类图。

16、森林火灾损失评估体系:

主要包括森林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指标、森林火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指标、森林火灾扑救消耗损失评估指标。

17、森林火灾损失评估研究:

就是在森林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火灾烧毁林木及其它森林资源,以及因森林火灾所带来的生态损失、社会损失、扑火消耗、人员伤亡等因素。

对森林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的基本方法:

森林价值的评估主要有市场价格法、重置成本法、清算价格法、年金资本化法。

1、市场价格法:

以与要评估的林木资产类似的林木买卖价为标准,评估林木价值。

从评估过程可分为市场价格倒算法和现行市场价格法。

1.1市场价格倒算法:

用被评估的森林资产采伐后所得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部分作为森林资产的价格。

其计算公式为:

En=W-C-F

式中: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W——销售总收入;

C——经营成本;

F——经营利润。

1.2现行市场价格法:

比照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森林资产的现行市场价格为尺度,来测算并确定被评估森林资产价格。

其计算公式为:

En=K*Kb*G*M

式中: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Kb——物价调整系数;

G——参照物单位蓄积的交易价格;

M——被评估森林资产的蓄积量。

2、重置成本法:

按现行工价及生产水平重新营造一块与被评估森林资产相类似的林分所需的成本费用作为被评估资产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En=KΣCi(1+P)n-i+1

I=1 

式中: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K——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Ci——第i年以现行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的生产成本;

P——投资收益率;

n——林分年龄。

3、清算价格法:

以资产的清算价格为依据来评估资产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E0=D0*Ew

式中:

E0——清算价格;

D0——折扣系数;

Ew——林木资产评估价格。

4、年金资本化法:

将被评估的森林资产每年的稳定收益作为资本投资的收益,按适当的投资收益率求出资产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En=A/P

式中:

En——林木资产评估值;

A——年平均纯收益;

P——投资收益率。

5、森林直接价值计算方法:

主要有林木价值、景观价值和动植物资源价值三大类共六种价值。

即立木资源价值、林产品价值、旅游价值、观赏价值、动物资源价值、植物资源价值。

其计算数学公式为:

D=D1+D2+D3

式中:

D——单位面积森林直接价值;

D1——单位面积林木价值;

D2——景观价值;

D3——动植物资源价值。

6、林木价值评估计算方法:

单位面积林木价值包括立木资源价值和林产品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D1=D11+D12

式中:

D1  ——单位面积林木价值;

D11——单位面积立木资源价值;

D12——单位面积林产品价值。

7、景观价值评估计算方法:

森林景观资源是指具有游览、观光、休闲等价值的森林资源。

森林景观价值是指通过经营能带来经济收益的那部分森林景观资源的价值,它主要包括风景林(含森林公园)、森林游憩地、部分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古树名木等。

森林景观价值评估主要采用年金资本化法进行评估,其计算公式为:

D2=A/P

式中:

D2——景观价值;

P——投资收益率;

A——年均纯收益。

另外还可用政策价值法:

即指林业主管单位在其所管辖地区内,从以往的经验出发,经过深思熟虑,对森林做出最佳判断而赋予的价值;

费用价值法:

即以人们的消费金额作为森林旅游的效能来计算旅游的经济价值。

8、动植物价值评估计算方法:

动植物价值是指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主要采用市场价格法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D3=ΣCi*Pi

式中:

D3——单位面积动植物价值;

Ci——单位面积各种动植物资源的数量;

Pi——各种动植物资源的市场价格。

9、森林间接价值的评估计算方法:

间接价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C=5.83*D

式中:

D——单位面积森林直接价值;

C——单位面积森林间接价值。

10、森林火灾损失的计算方法:

森林火灾损失用数学式表达如下:

E=E1+E2+E3

式中:

E——森林火灾总的经济损失;

E1——森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

E2——森林火灾的间接经济损失;

E3——扑火消耗损失。

10.1森林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森林火灾直接经济损失除了森林直接价值的损失外,还有旅游资源损失和人民财产损失。

其计算公式为:

E1=D*B*S+A1+A2+A3

式中:

E1——森林火灾直接经济损失;

D——单位面积森林直接经济价值;

B——价值损失系数综合值;

S——森林受灾面积;

A1——旅游资源损失;

A2——人民财产损失;

A3——停工、停产、停业的损失。

森林火灾经济损失价值损失系数的确定:

森林火灾经济损失价值损失系数。

其计算公式为:

B=P1*1.0+P2*0.7+P3*0.4

式中:

B——价值损失系数综合值;

P1——重度烧伤木的百分率;

P2——中度烧伤木的百分率;

P3——轻度烧伤木的百分率。

森林旅游资源损失计算公式为:

A1=A11-A12

式中:

A1——森林火灾旅游资源损失;

A11——火灾前的年均旅游收益;

A12——火灾后的年均旅游收益。

人民财产损失计算公式为:

A2=A21+A22+A23

式中:

A2——森林火灾人民财产损失;

A21——流动资产损失(含保险业损失);

A22——固定资产的损失;

A23——林区农牧业产品损失。

a)流动资产损失:

A21=N21-N22

式中:

A21——流动资产损失;

N21——购置时的价格;

N22——残值。

b)固定资产的损失:

A22=N1*P

式中:

A22——固定资产损失;

N1——重置的价格;

P——折旧率。

c)林区农牧业产品损失:

A23=ΣSi*Pi

式中:

A23——林区农牧业产品损失;

Si——各种农牧产品的损失数量;

Pi——各种农牧产品的价格。

停工、停产、停业损失计算公式为:

C1=C11+C12+C13

式中:

C1——停工、停产、停业的损失;

C11——停工的损失;

C12——停产的损失;

C13——停业的损失。

a)停工损失为:

C11=W*T

式中:

C11——停工的损失;

W——日工资总额;

T——停工时间。

b)停产损失为:

C12=S*T*P

式中:

C12——停产的损失;

S——单位时间产品产量;

T——停产时间;

P——单位产品出厂价格

c)停业损失为:

C13=Q*T

式中:

C13——停业的损失;

Q——每日营业额;

T——停业时间。

10.2森林火灾间接经济损失计算公式为:

E2=C*B*S

式中:

E2——森林火灾间接经济损失;

C——单位面积森林间接经济价值;

B——价值损失系数综合值;

S——森林受灾面积。

10.3森林火灾扑救消耗损失其计算公式为:

E3=A31+A32+A33+A34

式中:

E3——扑火消耗损失;

A31——车辆,飞机等租用费;

A32——一次性消耗品费用;

A33——损耗品费用;

A34——扑火人员费用(工资、医疗费、抚恤金等)

11.3.1车辆,飞机等租用费:

A31=S*T

式中:

A31——车辆,飞机等租用费;

S——单位时间租赁费;

T——租用的时间。

11.3.2一次性消耗品费用:

A32=Q*P

式中:

A32——一次性消耗品费用;

Q——一次性消耗品消耗的数量;

P——现行价格。

11.3.3损耗品损失:

A33=N31-N32

式中:

A33——损耗品损失;

N31——购置时的价格;

N32——折旧费。

11.3.4扑火人员所耗费用:

A34=N41+N42+N43

式中:

A34——扑火人员所耗费用;

N41——扑火人员工资;

N42——受伤人员医疗费;

N43——死亡人员抚恤金。

森林火灾损失等级的划分

以森林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额作为森林火灾等级的划分标准的依据。

根据森林火灾特点,将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扑火消耗损失等四个因子折算成灾害指数进行计算,然后按数值进行分级。

其计算公式为:

G=㏒a+㏒b+㏒c+d

式中:

G——灾害指数;

a——直接经济损失额;

b——间接经济损失额

c——扑火消耗损失额

d——死亡人数

   其中灾害损失额以万元为单位,死亡人数按以下数值计算:

死亡2人以下,计为6;死亡3-5人计为8;死亡5人以上计为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