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967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docx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开阳光正医院检验科

血常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

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各种急慢性失血(如:

痔出血,月经过多,消化出血,产后或手术后大量出血,钩虫病)

2、白细胞计数(WBC)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病理性:

大部分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减少:

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X线及镭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

3、白细胞分类

临床意义:

增加:

中性粒细胞: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

嗜酸性粒细胞:

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

嗜碱性粒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

淋巴细胞: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

单核细胞:

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

中性粒细胞:

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化疗、极度严重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

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

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

嗜碱性粒细胞:

见于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

单核细胞:

临床意义不大。

4、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

增加:

生理性:

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减少多于红细胞的减少

5、红细胞压积(HCT)

临床意义:

增高:

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减少:

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6、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临床意义:

增加: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型贫血尤为显着,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或供铁质后显着增多,表示有疗效。

减少:

再障

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针,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

8、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临床意义:

增大:

急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减小:

严重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临床意义:

大于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

小于正常: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10、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大于正常:

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

小于正常: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11、血小板计数(PLT)

临床意义:

增多:

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脾切除术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减少:

造血功能障碍如:

急性白血病,再障;血小板破坏过多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SLE;血小板消耗增多如:

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血小板压积(PCT)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骨髓纤维化、切除,慢粒。

减低:

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增大:

见于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尿常规

1、尿颜色:

淡黄色

临床意义:

深茶色尿见于胆红素尿,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红色尿见于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等;

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见于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乳白色尿见于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结晶。

2、尿透明度:

透明

临床意义:

混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

3、尿比重:

临床意义:

增高:

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

尿增多时见于糖尿病。

降低: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饮水。

4、尿PH值:

临床意义:

肉食者多为酸性,蔬菜、水果可致碱性,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可呈酸性。

酸性尿见于糖尿病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

碱性尿见于剧烈呕吐、持续性呼气过度、尿路感染等。

5、尿蛋白定性(PRO):

阴性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属功能性、体位性及摄食性。

病理性蛋白尿又可分为肾前性蛋白尿,见于发热、心功能不全、缺氧、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轻度蛋白尿:

可见肾小管及肾小球病变的非活动期,肾孟肾炎、体位性蛋白尿。

中度蛋白尿:

可见于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

重度蛋白尿:

可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6、尿葡萄定性(GLU):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亢、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液、精神激动。

7、尿隐血试验(BLD):

阴性

临床意义:

尿血呈阳性,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时称血尿,不能称隐血。

血型不合时的输血、严重烧伤或感染、恶性疟疾、以及某些药物或毒物所致炎症可呈阳性。

各种溶血性贫血发作时可能出现血红蛋白尿。

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及过敏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发作期可呈阳性。

8、尿胆红素定性(BIL):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

见于肝外阻塞性黄疸,即总胆管结石、胆囊癌、胆管癌及胰头癌;肝内阻塞性黄疸,即肝癌、肝脓疡及毛细胆管炎;以用肝实质损害,即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

9、尿胆原定性(URO):

弱阳

临床意义:

阴性:

完全阻塞性黄疸

增高: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心力衰竭、败血症、恶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等。

正常结果为弱阳性(<1:

20)。

10、尿酮体定性(KET):

阴性

临床意义:

严重未治性糖尿酸中毒患者酮体可呈强阳性,妊娠剧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也可呈阳性反应。

11、尿妊娠定性试验:

阴性

临床意义:

妇女正常妊娠后超过月经期5-14天后呈阳性反应,其后阳性率逐渐增高,50-70天后达高峰,妊娠120天后阳率降低。

流产后或死胎后很快转为阳性,但如果子宫尚有胎盘组织存活,仍可呈阳性反应。

子宫外孕可呈阳性,但阳性率较低。

绒毛膜上皮瘤、葡萄状胎块或睾丸畸胎瘤时亦可呈阳性。

12、乳糜尿检查:

阴性

临床意义:

乳糜尿多因丝虫或其它原因阻塞淋巴管使尿路淋巴破裂而形成。

13、尿沉渣显微镜细胞学检查。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增多,见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肾肿瘤或外伤、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移植术后。

(2)、白细胞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肾肿瘤、肾结核及能小球肾炎等。

(3)、上皮细胞增多,见于大量的鳞状上皮细胞同时伴有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尿路炎症,小圆上皮肤细胞示肾小管或尿路深层病变。

14、尿沉渣显微镜管型检查。

临床意义:

(1)、透明管型,肾脏有轻度或暂时性功能改变时,如剧烈运动、高热和心功能不全时,尿中可见少量透明管型;肾脏有实质性病变时,可见多量透明管型。

(2)、红细胞管型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及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

(3)、白细胞管型见于肾脏有化脓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4)、颗粒管型见于肾器质性病变,如慢性肾炎、药物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5)、蜡样管型见于重症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晚期,它的出现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的症变。

(6)、脂肪管型是肾上皮细胞脂肪变性的产物,见于慢性肾炎及类脂性肾病等。

正常结果为:

无或偶见透明管型。

大便隐血试验

大便隐血是测定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肉眼不可见的少量出血。

大便隐血试验仍是当今大肠癌普查中使用最广泛而且评估最多的一项试验。

此项试验快速简单,而且无痛。

注意事项:

1、粪便标本在粪块中央挑取,不能混入肛门、直肠的出血,粪便应新鲜,为提高检出便中血液的几率,可多次采集大便样本。

2、试验前3天内不要食用动物血、肉、肝、铁剂(硫酸亚铁,枸缘酸亚铁、红色补丸、富马酸铁)、富含叶绿素的食物(菠菜、青菜),避免假阳性反应;亦不可大量服用Vc或其他有还原作用的物质,避免出现假阴性反应。

3、牙龈出血,鼻出血、经血亦可导致阳性反应。

4、用具应杀菌处理

临床意义:

1、上消化道有出血:

OB呈阳性

2、消化性溃疡:

阳性率40%-70%,呈间断性阳性,治疗粪便外观正常时,OB仍可持续5-7天阳性,此后若出血停止OB可转阴;只要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即可出现阳性,但不作为诊断的直接依据;若OB呈强阳性提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3、消化道癌症:

阳性率95%,呈持续阳性,可OB可作为消化道癌筛选指标

4、流行性出血热:

阳性率84%,OB为重要佐证

5、药物导致胃粘膜损伤(Eg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溃疡性结膜炎、结肠息肉、钩虫病等,OB显示阳性。

凝血四项

一、凝血因子测定: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秒数:

25-37,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上异常。

临床应用: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Ⅻ、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APTT成为监测普通肝素首选指标。

临床意义:

1、延长:

(1)因子ⅧⅨ和Ⅺ血浆水平减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减少还见于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2)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如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3)纤容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以及血循环中有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

(4)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因子Ⅷ或Ⅸ抗体,SLE等。

2缩短:

(1)高凝状态,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质进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2、凝血酶原时间(PT):

秒数:

11-14,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临床应用:

凝血酶原时间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时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临床意义:

(1)、延长:

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ⅤⅦⅩ的抗体。

(2)、缩短:

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凝血酶原时间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常用指标,在ISI介于时,凝血酶原时间比值在INR在用药为合理和安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

非髋部外科手术前髋部外科手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肺梗塞预防动脉血栓形成人工瓣膜手术。

3纤维蛋白原(FIB):

2-4g/L

临床应用:

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FIB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的应激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肾炎、尿毒症等,FIB减少主要见于DIC、原发性先溶亢进、重症肝炎、矸硬化和溶栓治疗时。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三者同时检测已被临床用于筛查病人凝血机制是否正常,特别是心胸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前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为重要。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减少:

(<1,5g/l)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见于蛇毒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栓治疗(UK,T-PA)故是它们的监测指标,

(2)、纤维蛋白原增加: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常见于下列疾病:

1.感染:

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2.无菌炎症:

肾病综合症、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

3.其它:

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见轻度增高

二,纤维蛋白溶解检测:

4凝血酶时间(TT):

秒数:

12-16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临床应用:

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雪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凝血酶时间延长:

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如DIC、原发性纤溶等。

2、凝血酶时间缩短:

见于血标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常见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ALT)

临床意义:

(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

a.肝胆疾病:

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

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谷草转氨酶(AST)

临床意义:

(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着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

(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

(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r_谷氨酰转移酶(GGT)

临床意义:

人体各器官中r_GT的含量按下列顺序排列:

肾、前列腺、胰、肝、盲肠和脑.肾脏中含量较高但肾脏疾病时血液中的该酶活性增高不明显.肾单位病变时r_GT经尿排出检验尿中酶活性可能有助于诊断肾脏疾病r_GT主要诊断肝胆疾病.显着增高常见于:

原发行肝癌、胰腺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等.轻度或中度增高见于:

传染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意义:

(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

a.生理性增高:

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

b.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

c.骨骼疾病:

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内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增高。

如:

纤维性骨炎、成骨不全症、骨质软化症、佝偻病、骨转移癌、骨原性肉瘤、和骨折修复愈合期等。

d、某些恶性肿瘤晚期:

如胃癌、肺癌等

(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见于重症慢性肾炎、乳糜泻、贫血及恶病质、儿童甲状腺发育不全等。

胆碱酯酶(CHE)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

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关,与黄疸程度不一定平行,若活力持续降低,常提示预后不良。

2、慢性肝炎:

慢性迁延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变化不大,慢性活动型肝炎患者此酶活力与急性肝炎患者相似。

3、肝硬化:

若处于代偿期,血清胆碱酯酶多为正常,若处于失代偿期,则此酶活力明显下降。

4、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特别是肝昏迷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明显降低,且多呈持久性降低。

5、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正常,若伴有胆汁性肝硬化则此酶活力下降。

总胆汁酸(TBA)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肝硬变、慢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急性肝内胆汁淤滞、肝外阻塞性黄疸等。

总蛋白(TP)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相对增高常见于脱水症如腹泻、呕吐、失水性休克、持续高热等;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液发生浓缩导致总蛋白升高

(2)血清蛋白合成增多多发生于发生性骨髓瘤等

降低:

(1)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

如静脉输入多的低渗液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

(2)机体消耗增加:

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

(3)合成障碍:

只要由肝功能障碍引起

(4)蛋白丢失:

见于严重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

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

增高:

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脱水或补液不足(如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过分干渴等)所造成的血液浓缩

降低:

(1)蛋白质摄入不足:

如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慢性胃肠道疾患及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等

(2)清蛋白合成功能不全:

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及慢性恶性贫血等

(3)蛋白质的消耗增多:

慢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疾患、感染或外伤等

(4)清蛋白丢失:

见于肾病综合征、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水、广泛的烧伤等

球蛋白(GLB)

临床意义:

增高:

(1)血液浓缩引起的G的增高

(2)感染性疾病:

如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结核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SLE、硬皮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骨髓瘤和某些淋巴瘤时r-球蛋白和部分β球蛋白均可增高至20-50g/l

降低:

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常见于小儿生理性低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x线治疗后、肾病综合征、烧伤、维生素B6缺乏等

白球蛋白比(A/G)

临床意义:

增高:

见于清蛋白增高或球蛋白降低

降低:

见于清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A/G比值小于1时称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总胆红素(T-BIL)

临床意义:

(1)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和预后。

肝脏疾病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时,常反映有较严重的肝细胞损伤。

TBIL长期异常,提示病情有转为慢性肝炎的可能;如黄疸短期内急剧增加,则表示病情危重;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大于l,则提示预后恶劣

(2)血清胆红素增高见于:

肝脏疾病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肝外疾病:

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闭塞性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输血错误

直接胆红素(D-BIL)

临床意义:

阻塞性黄疸、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疾病造成的胆红素排泄障碍,使经肝细胞处理后的胆红素无法排出而入血,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间接胆红素(I-BIL)

临床意义:

新生儿黄疸、溶血性黄疸、血型不符的输液反应使结果升高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

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

  甲胎蛋白在产妇羊水或母体血浆中AFP可用于胎儿产前监测。

如在神经管缺损、脊柱裂、无脑儿等时,AFP可由开放的神经管进入羊水而导致其在羊水中含量显着升高。

胎儿在宫腔内死亡、畸胎瘤等先天缺陷亦可有羊水中AFP增高。

AFP可经羊水部分进入母体血循环。

在85%脊柱裂及无脑儿的母体,血浆AFP在妊娠16-18周可见升高而有诊断价值,但必须与临床经验结合,以免出现假阳性的错误。

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

在其它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过去一直认为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具有确立诊断、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作用。

近年大量的临床却发现,部分肝硬化病人会长期出现AFP达到上千,但多年都没有肝癌的迹象;同时发现约20%的晚期肝癌病人,直至病故前,AFP仍不超过10%。

血清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诊断原发性肝癌。

检测AFP的含量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较目前较常用的诊断肝癌的B型超声波、同位素扫描和血液生化测定等方法敏感。

用琼脂扩散法能检出1-3mg/L以上,阳性率可达75%左右。

反向血凝法较琼脂扩散法灵敏度高100-200倍;放射免疫法能检出纳克水平的AFP,较琼脂扩散法灵敏1000倍,可使原发性肝癌阳性检出率达90%左右。

其他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胰腺癌、结肠癌、胆管细胞癌等也可导致AFP升高,但肝转移癌却极少增高。

一、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放射免疫法可在一些肝病患者血清中测得较高含量的AFP。

上海瑞金医院报告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各60例,测得AFP含量在25-40μg/L者分别占%、%、%和%。

因此对于低水平AFP的肝病患者,特别是50-400μg/L左右者,应进行多项动态检测才能与肝癌进行鉴别。

一般急性肝病,可随病情好转AFP含量下降或正常,肝硬化可呈下降或持续低水平,肝癌则逐渐上升。

二、先天性疾病的诊断

  先天性疾病的诊断:

检测羊水中AFP含量的意义已引起注意,Rendle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发现无脑儿羊水中含量显着升高。

正常妊娠12~16周羊水AFP含量为±L,以后逐月下降,足月时为±L。

无脑儿患者在妊娠26~31周为±L,32-38周为±L。

先天性肾病及脊柱裂也有类似报道。

因此用放免法检测羊水中AFP含量,有助于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出生前诊断。

  血清AFP升高,还可出现于畸胎瘤、睾丸和卵巢肿瘤等。

母体血中AFP升高还可见于异常妊娠,如:

胎儿有脊柱裂、无脑儿、脑积水、十二脂肠和食道闭锁、肾变性、胎儿宫内窒息、先兆流产和双胎等。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及危害

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

  

(1)肝癌是常见的造成甲胎蛋白偏高的原因之一,一般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据调查发现约有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通常以400μg/L为标准,高于此数值应该考虑肝癌的可能性,一般在肝癌出现症状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