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论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669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国平论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国平论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国平论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周国平论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周国平论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国平论教育.docx

《周国平论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国平论教育.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国平论教育.docx

周国平论教育

我不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怎么也来谈教育了呢?

可是,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

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

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

  当然,既然我是学哲学的,当我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

我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

不过,我相信,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不错,这只是常识而已。

唯因如此,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

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

这还是教育吗?

  有智者说:

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

此言极是,因此,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

让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拖延下去,只会愈加积重难返,今后纠正起来会更加事倍功半。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

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

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

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据我所见,凡大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致力于人性和人类精神的提升,而唯有凭借正确的教育,这个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一直想系统地研习大师们的教育著述,不做完这项工作,我知道自己对教育是说不出真正有分量的话的。

我一定会做这项工作的,请假我以时日。

现在这个集子,只是汇编了我迄今为止与教育有关的文字,我自己并不满意,但暂时只好如此。

我相信,在针对今天教育发出的众多清醒的声音之中,我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点积极的作用。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

  何为教育?

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

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

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

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

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却忘掉了简单的常识。

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

“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

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

人们即使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

  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

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

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

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

  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

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

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

  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

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

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

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

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

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

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

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

  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

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

什么是最好的环境?

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

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

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

“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卢梭却问你:

什么叫虚度?

快乐不算什么吗?

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

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

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

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

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

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

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

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

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

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

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

  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

正如怀特海所说: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

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字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

他强调:

“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流接触,受其熏陶。

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

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

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

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

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

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

他强调:

教师爱学生应该胜于爱国家和教会。

  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

更应该胜于爱金钱和名利。

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

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

把学生当作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

  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

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

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

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