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9455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地理1”(人教版)

第一章《行星地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地位与功能

“地理1”侧重于自然地理,重点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理1”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地理基本知识,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基本打开思维,养成地理基本素养,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途径。

其主要内容是围绕“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编写的。

学生学习时首先需要明确地理学上所说的自然环境所包括的空间范围及其组成,即地球的圈层结构。

而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

本章内容是必修一其他各章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其他各章的工具性知识。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为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不是孤立地存在与宇宙中,因此首先要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需要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分析。

因此,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

1.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课时安排10课时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课时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课时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6课时

补充初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地球上的点、线)1课时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1课时

黄赤交角、直射点的移动1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课时

光照图上的阅读1课时

自传与公转共同产生的地理意义1课时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1课时

复习及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

)1课时

三、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

5.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6.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7.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8.掌握判读和绘画日照图的技能

9.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

难点:

1.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和太阳日

2.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和日期的关系

3.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季节的关系

 

四、教材体系结构

 

 

从以上本章逻辑联系图可以看出,地球是我们这一章的研究重点,教材先从宏观角度介绍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接下来介绍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天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然后落脚于地球本身,研究地球的运动,最后介绍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这样按照由远及近、由外向里、由大到小的顺序来学习行星地球,认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五、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是为后续的自然环境的学习做一些天文知识的铺垫。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应选择与自然环境形成变化关系密切或影响较大的天文知识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天文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类型的图表、直观模型、多媒体动画、板图、照片、挂图、录像、实验等教学手段和讲述、探究、合作、讨论等教学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对比、分析、归纳等地理思维方法和读图、观察、实验等地理学习方法,并通过“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这一认识过程,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提示:

学习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时速度可以放慢并且适当补充初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利于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学懂了,能够运用自如,后面各单元的学习也就容易了。

六、例题推荐(历年高考、学业水平测试与本章有关的试题)

(一)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1-4题。

(2008全国卷1)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B.45°~55°

C.5°~15°D.60°~70°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D.4月、5时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答案]1C2D3A4D

(二)图2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5-6题。

(2008广东文科基础卷)

图2

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AC

(三)图5中,当a,c值相差

时,该地的纬度值为(2009浙江卷)

A.

NB.

N

C.

ND.

N

B.

(四)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

(4分)(2009浙江卷)

(1)66.50N及其以北地区

原因:

黄赤交角为23.50,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南极中山站(

)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五)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正式开站。

根据此完成1-3题。

(2009年宁夏、辽宁卷)

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B.6时25分C.12时25分D.13时25分

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B.1020千米C.1220千米D.1420千米

3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D.年均风力较小

CCD

(六)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1,完成1~2题。

(2008年宁夏)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A.1月、2月B、3月、4月C、6月、7月D、11月、12月

2.在图示月份中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3.A4.D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5~6题。

(2007年宁夏)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七)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08年1月宁夏

学业水平测试卷)

(1)用符号⊙标出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此日为北半球日(节气)。

(2分)

(2)此刻A、B、C、D中,地方时为8时的

是地,北京时间是时。

(2分)

(3)此日A、B、C、D中,白昼最长的是

地,昼夜平分的是地。

(2分)

此日A、B、C、D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地。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地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的范围将(扩大、缩小)。

(2分)

此日之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你所在地的白昼将逐渐变(长、短)。

(2分)

 

《宇宙中的地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行星地球》的第一节。

教材力图让学生通过宏观的角度认识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的位置,宇宙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地球运动的规律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建议: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的开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

这节课要把握两点: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学生的所见所闻说起,让学生感觉地理有趣有用;其二要注意地理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从文字、图标等资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节课知识的获得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读图、阅读文字资料、做活动题等方式来完成的。

教学中,教师可从不同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入手,结合天体系统图和录像,引导学生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顺序,从“大系统到小系统”或“小系统到大系统”的方式“确定”各天体系统所处的位置。

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地球在宇宙的位置”这一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空间概念的理解能力。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可通过小组合作教材中的活动题来完成。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数据从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几方面来对比、分析归纳各大行星的运动特征,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数据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式将各大行星分成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并且归纳其结构特征。

在利用数据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一知识,而且培养了运用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对比、分析和归纳等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数据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日地距离、自转周期、体积、质量、演化过程等地球的自身条件和稳定的宇宙环境等外部条件来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并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这一知识。

温馨提示:

本节内容不是很难,教师授课时不要出抓住旧教材不放,补充过多,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天体组成的,明确地球是一颗行星。

熟悉常见的天体类型。

2、记住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能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4、搜集太阳系其他行星的资料,进一步理解地球的特殊性,关注宇宙,热爱地球。

教学重点:

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知识点:

1、天体及其类型

2、天体系统及层次。

3、地球的普通型与特殊性(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主要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上的图片及举例说明了解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相关内容,通过做活动题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课普通的行星。

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材料和教师补充资料理解地球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

由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太阳、月球为话题,引入新课。

新课实施:

1、以地球、太阳、月球为例介绍组成宇宙的主要单位天体和常见天体类型。

(读图片认识流星、流星雨、彗星、星云等天体)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天体系统图说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的主要成员,明确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读太阳系模式图,准确指出地球的位置,并认识其他七颗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的远近记住他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指导学生同桌合作完成活动题。

通过活动题归纳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根据体积和质量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明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存在生命的行星”。

归纳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6、尝试让学生来做本课的小结。

本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宇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银河系和总星系合起来,就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C、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D、宇宙的范围其半径为50-150忆光年

2、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正确叙述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主体部分B、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C、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不是天体

D、目前已知的天体系统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3、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二)综合题:

 

读图做题:

 

(1)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是                  和             。

 

(2)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中,最大的是                  。

 (3)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则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4)太阳系中,地球位于         和         之间,是距离太阳          的行星。

 (5)简述地球具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