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93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docx

六上第二单元位置和方向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二)

教材简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具体编排如下。

例1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两点的相对位置说出其中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上以及距离该点有多远。

例2会根据某点相对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

例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向一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教学教科书第19-20页的例题1,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五的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方向知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多种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学生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1)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方向?

(2)以前我们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还会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今天我们将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情景图,提问:

你知道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1的坐标图

(1)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2)如果只有这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

怎样列式计算?

3、小结:

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完成20页“做一做”

怎样确定度数和距离?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1题

建议:

小组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绘制平面示意图

(教学19页的例题2,完成练习三的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指导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学会绘制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绘制平面示意图

学具准备:

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小熊在米老鼠的北偏()的方向上。

2.加菲猫在米老鼠的北偏()方向上。

3.多啦A梦在米老鼠的北偏()方向上。

4.史鲁比在米老鼠的北偏()方向上。

史鲁比北

小熊

西米老鼠东

多啦A梦加菲猫

二、教学确定具体位置的方法。

1.出示例2的情境,知道了哪些信息?

1、提问:

怎样确定B市、C市的位置?

小组间交流方法,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归纳:

(1)先确定方向

(2)再确定距离

3、学生尝试确定B市和C市的位置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点几名学生说说画图步骤。

(2)怎样表示距离?

4、引导学生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1)确定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的方向。

(2)确定所画物体的大致位置。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的具体位置。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图上距离。

5、台风到达A市后,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达到B市?

(1)怎样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并汇报结果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完成教科书21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同座位互相检查,选一个地方说说画图步骤,集体讲评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课的收获与体会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5题。

选做:

画平面图。

(分析以下文字,画一地区平面图,横线标出的事物要在图中标出)

有一座小城,东西长,南北宽,呈长方形,小城的西北角有一条河,从西南流向东北,小河是倒“s”形的,在两个弯上分别有一座小桥。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科书22页的例3,完成相应“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懂得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几路程。

2、使学生会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并懂得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与路线,并学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能正确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具准备:

尺,量角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音乐喷泉在电视塔的北偏东50度方向1千米。

2、体育场在电视塔的西偏南20度方向3500米。

3、科技馆在电视塔的北偏西30度方向3千米。

4、纪念馆在电视塔的东偏南45度方向1500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电视塔

西东

500米南

二、教学例3

(1)出示台风移动路线图

(2)以四人为一组根据台风移动的路线图,说一说每一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

(3)在描述路线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完成第22页做一做。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完成“路线示意图”,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练习五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思考:

家到商场和商场到家所走的路程是相同的,为什么走的方向却是不同呢?

所花的时间为什么也不同?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益处?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9题。

板书设计。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

练习五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确定具体位置和描述路线图的方法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感受、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3题

(1)出示中国地图,找到北京和哈尔滨。

(2)北京在哈尔滨什么方向,是以谁为观察点?

接着在观察点画好坐标,再连接两点,描述具体的位置

(3)学生尝试描述哈尔滨在北京什么方向?

(4)你发现了什么?

(5)从这题我们可以知道,位置关系是相对性的。

(板书)

2、完成练习五第4题

找准观察点,确定好方向和距离

3、完成练习五第6题

结合位置和数对的知识,学生可以边画边确定

学生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可以利用信息平台,找到家和学校的具体位置,描述自己上学和放学的路线

二、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五第7题和第11题、建立本单元的成长小档案

三、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疑问吗?

课后反思:

 

补充:

位置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位置,是对第一学段位置学习的提升,也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基础。

教材编排了两个例题:

例1要求学生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例2要求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了学生空间观念。

课后练习源自生活,拓宽了学生视野。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学会了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在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学习中掌握了位置与方向的描述和根据描述标物体位置的方法,循序渐进为本单元学习作了铺垫。

(2)本单元例题设计都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由情境——数对——平面上的点,掌握的技能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课堂上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合作学习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学习用数对描述物体的位置,掌握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理解数对在方格纸上的含义,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位置的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数对与位置对应的描述和应用过程,体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事物间的相对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位置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例2。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说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经历观察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思考应用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老师把“新学期新寄语”送给第3列同学,学生产生疑问。

2、老师把“新学期新寄语”送给第3列第2行的同学。

3、讨论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如何确定第几列或第几行?

归纳确定:

列(从左往右):

竖排。

行(从前往后):

横排。

4、提问:

确定教室里某个同学的具体位置需要几个条件?

二、探究新知。

1、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位置,师板书。

2、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A:

启发思考:

你还能想到更快捷更好的办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B:

讨论:

确定一个位置,可以用几个数据?

C:

启发思考:

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个方法真好!

数对中的两个数据的书写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吗?

D:

尝试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明确:

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

4、学习例2:

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A:

出示例2:

这张动物示意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知识,你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吗?

B:

引导学生思考:

怎样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呢?

C:

让学生练习用数对表示图上各场馆的位置。

D: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位置的具体含义。

E:

在图上标出各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引导学生分析,描点。

三、应用反馈。

1、练习一第1题,涂一涂。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练习一第4题。

先写数对,再描点,然后连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

教材练习一第3、6~8题。

练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列”“行”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会运用位置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重点:

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难点:

会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过程:

一、指导练习。

1、练习一第3题。

A: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B:

指名回答天文馆所在的区域。

C:

同桌互指少年宫、五爱城所在区域。

D:

学生指出游泳馆、邮电大厦等所在区域。

2、练习一第6题。

A:

让学生独立写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B:

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将三角形平移。

并观察从平移的过程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C: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后,表示顶点位置的数对有什么变化?

3、练习一第8题。

A: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B:

讨论:

怎样编号?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C:

全班汇报交流。

二、提高训练。

练习一第7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究。

A:

移一移,说一说。

B:

比较区别。

C: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位置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四、学生独立阅读第7页“生活中的数学”。

.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