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54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docx

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

2012年一级安全评价师模拟试题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区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A)和可控性原则。

A.预测B.唯一性C.经济性D.公平性

2.下述选项中,(D)不属于对区域安全影响的自然条件因素。

A.温、湿度B.风频C.降水D.电力输送

3.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C)。

A.不会影响区域内其它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

B.需要对区域内的人员立即紧急疏散。

C.可能产生严重的连带、重叠影响。

D.其它单位不用关注。

4.区域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涉及(A)、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等的规划。

A.应急救援组织机构B.自然资源控制C.人口控制D.经济发展

5.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A)频率风向的()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

A.小、上B.大、下C.小、下D.大、上

6.在自然条件对区域的影响分析中,如工艺条件认为自然条件的温、湿度将影响区域内企业生产的,则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补偿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通过设计补偿还不能满足工艺条件的苛刻要求,应(D)。

A.加强管理B.制定应急救援C.加强培训教育D.重新选址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规定,联合企业中不同类型的工厂,应按生产性质、相互关系、协作条件等因素分区(A)布置。

A.集中B.分散C.独立D.线性

8.总体布置是指在已选定的拟建企业场地上,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功能区、居住区、相邻企业、水源、电源、渣厂、运输、平面竖向、防洪排水、外部管线、发展预留、施工用地等进行(B)。

A.局部规划B.全面规划C.调查D.经济性分析

9.在获取安全评价所需区域周边人员情况资料时,应调查区域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内的(B)、人口分布、常驻和停留人数。

A、人口素质B、人口密度C、人种数量D、人员年龄结构

10.确保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厂址选择合理性的重要前提是保证与周边的(B)。

A.产业结构不同B.安全距离满足要求

C.人员素质相同D.经济效益不同

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

11.下面选项中,(D)不是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通常所需的资料。

A.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PIDB.现有流程图PFD、装置布置图

C.操作规程D.设备维修手册

12.HAZOP研究的基本过程就是以引导词为引导,对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加以确定,找出装置及过程中存在的危害。

B

A、共性B、变化(偏差)C、装置状态D、物料状态

13.HAZOP研究中的“偏差”是指使用关键词系统地对每个节点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发生一系列偏离工艺指标的情况;偏差的通常形式为“(A)”。

A、引导词+工艺参数B、原因+结果C、原因+工艺参数D、后果+工艺参数

14.风险管理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降低意外损失风险,防止企业倒闭破产;维持生存,避免企业经营中断;安定局面,稳定企业收入;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利润;建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C

A.微观目标B.临时目标C.宏观目标D.近期目标

15.风险评价根据项目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予以等级划分。

下述()不是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D

A.物质的毒性和反应性危险类别

B.可能引起严重事故危害的物质的使用量或贮运量

C.装置或设备的危险类别等

D.建设周期

16.(D)不属于模糊关系(fuzzyRelation)的性质。

A.反射性B.对称性C.传递性D.相关性

17.下列关系中()可视为模糊关系。

B

A、a={,,,,}

B、a={,,,,}

C、a={,,,,}

D、a={,,,,}

18.热剂量准则的适用范围为:

热通量作用于目标的时间非常短,以至于接收到的热量来不及(C)。

A.保存B.吸收C.散失D.达到临界量

19.定量风险分析(QRA)是对某一设施或作业活动中发生事故的估算频率和/或后果进行表达的系统方法,也可以讲它是一种对风险进行(B)管理的技术手段。

A.定性B.量化C.质量D.后果

20.事故损失按时间特性可划分为(B)。

A.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B.当时损失、事后损失、未来损失

C.经济损失(或价值损失)和非经济损失D.个人损失、企业(集体)损失和国家损失

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

21.下列选项中,(C)不是过程控制负责人评价报告审核的内容。

A.评价项目组建立过程B.承接项目风险分析过程

C.财务审计D.调查分析与现场勘查过程

22.评价报告的审核要素很多,其中核心要素为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是否充分、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评价结论是否()。

B

A.有机构特色B.正确

C.保证被评价对象风险程度可接受D.符合客户的要求

23.安全评价报告的内部审核应由(C)进行。

A.技术负责人B.过程控制负责人

C.项目组外的评价人员D.机构负责人

24.(B)是安全评价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环节。

A.合同签订B.评价报告审核C.资质保持D.办公环境

25.两个以上审核人员在同一评价报告上进行审核时,宜采用(A)的书写工具进行批注。

A.不同颜色B.相同颜色C.不易区分D.易于涂改

26.技术负责人安全评价报告审核应(C)进行。

A.在项目开始前B.伴随项目开展同时C.在内部审核完成后D.报告签发后

27.对评价资料收集的审核应注意(C)。

A.资料不得为复印件B.资料不得为传真件

C.确定资料的真实性D.检测检验报告不得为复印件

28.安全对策措施审核的重点是安全对策措施是否明确,是否具有(D)、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A.公开性B.可预测性C.主观性D.针对性

29.安全评价项目承接风险分析就是安全评价机构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范围,分析、预测承担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策划评价过程,确定实施评价项目的(C)。

A.方案B.评价计划C.可行性D.经济性

30.对被评价单位的风险分析内容包括:

基本概况、评价类别(预评价、验收评价、现状评价)和项目投资规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D)等。

A.经济状况B.技术水平C.管理水平D.行业风险特性

31.风险分析除需考虑被评价单位和评价机构的情况外,还需对项目的经济性、项目的可行性、(D)进行分析。

A.评价结论B.评价方法C.审核人员D.评价计划

32.风险分析方案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形式、风险分析参加人员、风险分析程序。

D

A.动机B.结果C.记录D.时机

33.(D)是风险分析的否决项。

A.评价费用低

B.项目所属行业风险较高

C.评价人员专业水平不能满足项目要求

D.机构资质无被评价项目所属行业业务范围

34.评价工作计划审定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A)、评价工作的进度安排、检测检验安排等。

A.评价工作的人员安排B.过程控制管理评审C.合同签定D.项目外审

35.对评价工作分解后的工作活动清单应包括评价项目所需进行的(B)活动。

A.一般B.所有C.部分D.特定

36.下述不是评价工作进度安排审核内容的是(D)。

A.工作活动清单B.项目持续时间估算C.工作活动的顺序D.过程控制管理评审

技术管理与培训

37.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案不包括(D)。

A.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所需的人员、技术和外部支持及获取途径

B.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经济性分析

C.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D.机构负责人的任命

38.下述()不是信息与数据的正确关系。

D

A.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释。

B.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

C.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D.数据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示,信息随数据不同的表示形式而改变

39.教案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具B.培训的重点和难点C.业务培训方法D.培训内容

40.编写教案由分析教材、(B)、设计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细致复杂的工作环节组成。

A.筹备师资力量B.分析培训对象C.试讲D.安排培训场所

41.下列选项中(D)不属于业务指导的方法。

A.教导法B.团队培训方法C.信息反馈的方法D.蒙德法

42.业务培训制度不包括(D)。

A.考核评估制度B.奖惩制度C.激励制度D.管理评审制度

43.一级评价师必须能指导二级评价师使用(C)。

A.差热分析仪B.红外光谱仪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D.质谱仪

44.(D)不是判别评价报告质量优劣的主要标准。

A.报告引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是否恰当、准确、适用、有效

B.报告格式是否符合导则和相关规范要求

C.安全对策措施是否明确,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D.报告包装是否精美

45.下列选项中(D)不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A.充分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合理性原则D.单一性原则

46.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的编写内容不包括(D)

A.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手册B.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作业文件

C.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程序文件D.机构发展规划

多选题

1、安全预评价结论审核的内容有(ABC)。

A.是否列出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

B.是否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和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C.是否明确了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

D.项目竣工后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2、评价报告的审核要素包括(ABCD)。

A.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是否充分B.评价方法是否合理

C.对策措施是否有针对性D.评价结论是否正确

3、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A)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其中(A、C)

A.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B.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C.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D.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5、特种设备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B、C、D)

A.电梯。

B.厂内机动车辆。

C.客运索道。

D.防爆电气设备。

6、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B、C、D)

A.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

B.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C.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

D.将危险、危害分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六方面的责任,下列属于这六方面责任的有(A、B、D)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组织完成本单位的安全评价。

D.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8、爆炸现象具有(A、B、C、D)特征。

A.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B.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

C.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D.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9、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五个因素: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A、B、D)

A.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事故。

C.破坏。

D.伤害。

10、下列关于“事故树法”说法正确的有(A、D)

A.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

B.在事故树中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

C.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D.在事故树中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径集。

简要说明影响风险评价方法选择的因素类型。

答:

开展评价的动机所需评价结果的类型可用于评价的信息类型

所分析问题的特征已发觉的与评价对象有关的风险

简要说明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如何选择恰当工艺单元。

答:

选择恰当工艺单元有六个重要参数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

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资金密度;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

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

此外在选择工艺单元时还应注意以下几项要点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

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

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

简要说明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答:

熟悉分析系统确定顶上事件确定分析的边界详细调查事故的原因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

确定分析的深度编制事故树事故树定性分析事故树定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