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8527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上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美术教案.docx

《三上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美术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美术教案.docx

三上美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期美术课教案

执教教师:

时新杰

 

一、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说出三个间色是由哪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能否记住三原色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

       2、学生准备学具:

水彩画工具。

课堂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

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

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

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

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

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

哪几种颜色是原色?

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

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

  b.观看电脑课件。

师:

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

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

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得出定义: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

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

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

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

用色块表示(板书)。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

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

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

(师边说边做)。

生:

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色水实验。

师小结:

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

说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d.得出定义。

师:

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

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

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

(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二)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

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作业

六:

板书设计:

   魔幻的颜色

原色:

红黄蓝

间色:

橙绿紫

 

教学后记:

   在《魔幻的颜色》一课教学中,我发现如果让学生单纯地通过听、看范画来想象,是不能让学生的色彩变化来的,怎样改变他们头脑中已固有的模式呢?

利用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发现颜色的变化。

使他们加深理解并且容易记住,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调色非常感兴趣,都愿意亲手尝试用颜料调配出各种颜色,但他们对调色时每种颜色应用的分量还把握不住,颜色调的也不是很均匀.如果有机会,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尝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颜色的感觉.

 

第2课万花筒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一些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图案。

示范用的纸。

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

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

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

谁知道万花筒是什么?

(1)教师介绍万花筒:

  一种光学装置。

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无穷的图案。

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

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

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

有些万花筒不装玻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

(2)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

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

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

我们要创作一个:

"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

(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

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板书设计

   万花筒

图案---(对称)

四、优秀作业点评.(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后记:

   大多数学生都见过和玩过万花筒,但对于它的原理认识不多.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对万花筒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在设计万花筒图案时,学生表现的非常好.大部分学生设计的花纹很新颖,但有些同学颜色使用的还不太协调,有待提高.

 

三、大人国和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

2.学生准备学具:

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

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

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告诉学生:

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

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

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板书设计

    大人国与小人国

说一说---画一画(比较)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起来也不费劲.本课主要是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大小之分,从而正确把握画面的要素.在绘画过程中还有很多同学不会构图,颜色也图的不是很均匀,还需要老师的反复强调.

 

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

2.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学生准备学具:

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

举例说明。

2.发展阶段

讨论:

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

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

4.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四、板书设计

    4. 前前后后

近大远小

教学后记:

   平时学生在做作业时及少能在画面上表现出前后,大小关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原来画面当中可以通过前后,大小关系表现出层次感.学习了本课,可以使学生的画面内容显得更丰富.

 

第5课天然的斑纹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简单的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师准备教具:

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等有不同纹理的材料。

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准备学具:

收集到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

水彩工具,蜡笔等。

二、引导教学。

(1)摸一摸,说一说。

(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可以这样说:

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

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

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3.摸一摸你带来的材料,把你的感觉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要按照我们刚才的说法。

(学生自由说)

(2)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

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3)想一想,说一说:

怎么来拓印呢?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4)学一学,试一试。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

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2.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

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3.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三、作业展示。

(1)评评自己的作业。

(2)评评他人的作业。

四、收拾与整理

学生收拾教室里的物品,清理卫生,保持教室整洁。

五、课后拓展

回去想一想,你还会什么样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

       天然的斑纹

摸一摸

说一说

教后记:

   这是一节绘画与动手制作相结合的课,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拓印过,所以他们学习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学生学会拓印方法后都跃跃欲试,那么上好这一课,课堂纪律就很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比赛竞争的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去学习

 

第6课校园里的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3.能否尝试用各种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学生准备学具:

绘画工具材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

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

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

有什么特征?

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

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

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

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

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

有的时子还垂下来。

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

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板书设计

    校园里的花

教学后记:

   要想画好画,没有观察力是绝对不行的.本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花”、“植物”实物的观察,让学生明白:

平时我们随时能看见的植物,要把它画到纸上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第7课最受尊敬的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尊敬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

3.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最受尊敬的人的外貌特征。

2.在肖像有绘画过程中,能否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3.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绘制肖像。

儿童人物画的欣赏与研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

谁是最受尊敬的人?

并能对其外貌特征进行描述。

(2)、教师请学生欣赏几幅不同风格的肖像画作品。

通过讨论,得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为什么?

出示范作,猜猜"这是谁"?

"为什么"?

"他为什么受尊敬?

"

得出画肖像画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的道理。

3、发展阶段

要画出最受尊敬的人,可以从他的职业特点入手,并能进行描述。

通过不同职业人物衣着的比较,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

肖像画的风格多变,注重色彩与线条的表现力。

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绘画,并能运用拼贴,拓印等多种制作方法来绘制作品。

欣赏名家的肖像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4、收拾与整理

5、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卫生。

三、板书设计

    最尊敬的人

第二课时

1继续完成作业

2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

3课后拓展

 1).想象一下,还可以怎样来画肖像画。

 2.)还有谁受尊敬,可以来画一下。

教学后记:

   人物是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画的,但画出来以后并不好看。

在上这课时,老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画人物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这课的学习,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

 

第8课今天我值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回忆,观察,描述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特征。

2.在欣赏过程中,能否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3.在画的过程中,能否画出人物的基本动作。

4.能否大胆自由地运用各种绘画材料,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教师几幅供学生欣赏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工具和不同风格所表现的学生正在值日的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

值日时做些什么事?

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

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

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

请几位学生来前面演示值日时的各种动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能用基本形概括出每个动作的特征。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

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学生作业

四、板书设计

   今天我值日

第二课时

1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2优秀作业点评

3教学拓展

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

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教学后记:

  本课不仅考验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考验学生的构图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绘画的题材,让他们今后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材料.

第9课有趣的鞋

教学目标

1.欣赏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试尝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否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的来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

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

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赤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3)、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

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三、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

四、板书设计

有趣的鞋

教师画出鞋子的底部,强调左脚和右脚的方向性

教学后记:

这节课用的材料是三年级制作里的现成材料。

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种种的问题:

有没带纸的,有没带剪刀的,有没带胶水的......总之由于种种原因,要想将手工课开展起来,并且开展好,有很大的难度。

与绘画相比,学生对手工的兴趣要更高一些.

 

第10课团包手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在美术教学中。

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3.如何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进行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的拓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2.课前老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立体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丰各种造型的方法。

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深长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

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

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四、板书设计

               团包手工"包"

教学后记:

   玩橡皮泥是学生向往已久的,在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但纪律不是太好,要想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这节课首要任务就是搞好课堂纪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像力特别棒,橡皮泥做出来的东西都十分漂亮,有些造型也很独特,但是怎么用纸揉出各种物体对于学生来讲还是个难题。

第11课绒线绕绕

教学目标

1.了解绒线贴画得基本制作技能。

2.运用绒线贴画方法制作出丰富得作品。

3.感受绒线贴画得独特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是否在小组评价时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得观点。

2.能否以独特得审美眼光,发现同桌作品中创意之处。

3.作品是否达到制作要求。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彩纸、多媒体课件、单线底稿、范例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绒线、收集得创作素材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绒线贴画范例,学生欣赏、思考作品中采用得材料和其独特得艺术魅力。

2.发展阶段

学生分组尝试在画中单线图案得底稿上贴上绒线。

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解决制作中得难点,教师适当示范。

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得创作素材,勾画创作草稿。

多媒体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绘画和贴绒线相结合。

                  帖纸和帖绒线相结合。

                  全部用绒线贴画。

学生完善自己创作得草稿,选择一种方法制作。

分组评选最佳作品,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进行欣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