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与灾难急救与处理.docx
《事故与灾难急救与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与灾难急救与处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与灾难急救与处理
火灾
一、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猛于虎,火过人财空。
火灾不可避免,但防范可以在先,让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绷紧防火这根弦,共同构筑防火墙,把火灾拒之门外,让火灾远离我们幸福的家园。
二、火灾的种类
⏹A:
固体火灾(如纸张、木材、衣服、塑胶等引起的火灾)
⏹B:
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
⏹C:
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引起的火灾)
⏹D:
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等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E:
电器火灾(一般带电设备所引起的火灾)
三、火灾的危害概述
⏹重大火灾:
死亡3人;重伤10人;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以上。
消防责任事故罪,分别被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
⏹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提供的资料介绍,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
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造成数百人死亡。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10多亿元。
四、火灾时候产生有毒物质和气体
1火灾的死亡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烟雾的毒害而死的。
美国学者发现:
在1464名死亡着中,因窒息和中毒死亡的有1026人
21980年11月美国米高大饭店大火中有84人死亡,有67人因烟雾中毒死亡;1993年4月我国唐山大地震中,80人丧生,1人跳楼死亡,其余79人为CO中毒死亡。
五、火灾时烟雾的危害
⏹烟雾中主要的有毒气体:
主要的有毒气体:
CO2、CO、SO2、P2O5、HCL、H2S、NO与NO2、氰化氢(HCN)、光气(COCL2)、NH3。
⏹烟雾本身加重火灾:
(1)烟雾中未燃烧充分的产物,可引起其它可燃物的燃烧,成为新的起火点;温度高的浓烟,2min中内可形成烈火;烟雾中一些燃烧不充分的产物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爆炸。
(2)烟雾的蔓延速度是火的5倍,携带的能量是火的5~6倍,一般喷水装置难以应付,能使相隔数十层的人窒息死亡。
六、减轻烟雾危害的方法
⏹毛巾/棉织物防烟雾:
最好用水湿润,捂住口鼻。
⏹用水防烟雾:
把地板上等物体上洒上水,最好是不停的洒。
⏹封闭门窗防烟雾:
可在门窗上用浸湿的棉被毯子挂起来。
⏹降低体位防烟雾:
越低,所受到的伤害就越小。
⏹使用呼吸道防护器材防烟雾
七、火灾发生后怎么办
⏹拨打119:
地点、火灾性质、派人迎接
⏹灭火:
3分钟自救灭火;
⏹灭火工具的选择:
(1)水(电,油不能)
(2)灭火器(灭火自救)
⏹疏散逃生
八、灭火的方法
⏹冷却法:
降温,最常用。
⏹隔离法:
迅速搬离已燃物的周围可然物,使用用各中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火灾。
⏹窒息法:
阻断O2与燃烧物的接触。
注意:
对忌水的物质用干燥的沙、土等扑救火灾。
⏹抑制法:
用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燃烧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的分子和低活性的游离基,使燃烧反应终止。
注意:
一定要足量、准确,还需要必要的降温措施,以防复燃。
九、灭火的常识
⏹油锅着火:
关阀们,盖锅盖等其它窒息方法灭火。
⏹电器着火:
不能用水泼,否则会增加导电和爆炸。
应该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或干冰灭火器灭火。
⏹燃气罐着火:
用浸湿的棉被等覆盖灭火。
⏹图书馆着火:
用干冰灭火器最好,没有任何污染;也能用干粉灭火器,对图书少许污染,但不会损毁图书;不能用泡沫灭火器。
⏹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火势蔓延
十、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四个字:
拔、握、瞄、扫
拔:
拔出保险销握:
握住瓶体瞄:
喷嘴瞄准火源根部扫:
左右扫射,将火扑灭
十一、灭火器的种类及配置
⏹泡沫灭火器:
AB(触电,被淘汰)
⏹CO2灭火器:
BCE(防冻伤,主灭电、贵重物品及图书)
⏹干粉灭火器:
BC(BCE)(两年);ABC(全能;顺风灭火,防腐蚀)
⏹1211灭火器(卤代烷):
(全能,破坏环保,被禁止使用)
⏹环保型阻燃型灭火器:
(全能,无毒、无害、
无污染,具灭火阻燃双重作用。
药剂有效期三年)
十二、浓烟环境下的避险逃生
⏹用毛巾或棉织物捂住口鼻,水浸湿更好。
身上淋水,或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外跑。
⏹依着墙壁跑:
防止被砸伤
⏹弯腰或匍匐前进:
离地面越低,温度就越低
身上着火的避险逃生
⏹着火时候千万不要奔跑呼喊。
也不要用手拍打灭火,以防损伤。
⏹脱掉着火的衣帽,或就地打滚。
或用湿棉被等将着火的人包起来。
轻易不使用灭火器灭火,以防伤口感染。
⏹如或实在太猛,不易灭火,可跳入到水中。
如已被烧伤,则不易跳水,以防止加重感染。
十三、楼房发生火灾时的避险逃生
⏹如是上层着火,下层的人可讯速逃生;如是下层着火,下层的人不可盲目跳楼,乱跑。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实际的方法。
往楼上跑的条件:
距顶楼的距离很近、天台的门必须是开的。
⏹如楼梯以被烧断,使用逃生绳或攀爬栏杆等,逃往地面。
⏹实在没办法,二楼的可跳楼。
⏹不要上电梯:
往往会被困在电梯内。
⏹利用避难层逃生:
高大建筑物内,一般都有避难层。
⏹开避“临时避难所”
十四:
火灾现场的急救
⏹烧伤的急救:
熄灭火,再根据情况急救。
⏹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急救: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射抗生素、解痉剂。
⏹中毒急救:
⏹摔伤急救:
除去硬物,不要随意拔出刺入体内的异物;包扎伤口,但颅脑损伤的病人切忌做添塞。
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心肺复苏。
⏹挤压综合症的急救:
解除受压,固定伤肢,适当降温;妥善包扎伤口,但不要加压;给予含盐饮料。
十五、其它意外伤害的急救
⏹眼部损伤:
挫伤,冷敷;穿透伤,不可清洗或插试,更不可压迫眼球。
要双眼同时包扎。
⏹脊髓损伤:
处理并发症,送往医院。
⏹胸腹部损伤:
固定肋骨的骨折,头高脚低位送医院;观察患者生命体症,判断有内出血,包扎伤口,但是肠、胃外漏,不要自行回纳,应改以清洁物体送医院。
⏹断肢急救:
包扎止血;固定尚未完全性骨折的伤肢;离体伤肢应用无菌敷料包好,放入密闭塑料袋内置于加盖的容易内,外围已冰快保存。
注意不要用液体浸泡断肢。
送医院急诊,6——8内还可再植树。
地震
一、认识地震
☐地震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动,它与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
它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的结果,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地面距震源最近的地方叫震中。
构造性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战90%以上,火山地震欲占7%。
此外,还有崩塌导致的陷落地震、冲击地震等。
☐地震的大小和对地面影响程度可以用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来衡量。
☐震级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大小,一次5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在花岗岩中爆炸一颗2万吨级黄色炸药(TNT)的原子弹的能量;烈度则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烈度为X度的地震,表示地面绝大多数一般房屋倒塌。
二、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死亡认数有83万之多。
是世界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
•其中,地震引起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引起水灾、火灾、传染病等。
次损害相当严重。
三、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此次地震震感范围很广,除新疆、黑龙江、吉林外,全国范围有感。
☐官方公布死亡人数7万余,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
有地震记载以来,震中附近200km范围内发生过8次7级以上地震
四、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
•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并与大型活动构造带有内在联系的地带,叫地震带。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欧亚地震带;③海岭地震带。
•从20世纪初到1985年,我国境内发生的6级别地震达到648次。
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达到1300多次,其中2010年就达到24次,我国境内有112次,站全球的8%以上。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五、地震灾害的分级
1轻灾:
平原地区4.7-5.5级,山区6.5级左右,震中烈度Ⅵ-Ⅶ。
2中灾:
平原地区5.5-6.5级,山区7级左右,震中烈度Ⅷ-Ⅸ.Ⅸ。
3重灾:
平原地区7级,山区7.5级左右,震中烈度Ⅹ级以上。
我国1980年制定的烈度表分为Ⅰ~XII(1-12)级。
六、地震灾害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不仅是房屋倒塌直接伤害,还会引法如水灾、火灾、滑波、海啸、泥石流、漏电电击、毒气泄露、瘟疫等次生灾害。
☐破坏环境,造成人员大量死亡,照成精神、心理伤害
(一)大震前有征兆
地震,特别是强烈地震之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之为地震的前兆。
1、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动物异常
震前动物有预兆,
密切监视最重要,
螺马牛羊不进圈,
鸭不下水狗狂叫,
老鼠搬家往外逃,
鸽子惊飞不回巢,
鱼儿惊慌水面跳,
冰天雪地蛇出洞。
3、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一般地光和地声之间相隔12秒。
临震前,一瞬间,地发声,又发光,见此情,宜果断,速行动,少危险。
(二)做好震前准备
1、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明确地震时的疏散路线和避震场所。
2、做好家庭成员的分工,如关闭煤气、切断电源、熄灭炉子火等。
衣袋里装上家庭成员名单、工作单位、急救卡等。
(三)地震发生时候的自救
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
(1)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
(2).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
(4).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
(四)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1.被埋压人员的自我求生法——自救
被埋压的人员要有信心和勇气,尽快清理压在身上的物体,脱离危险区。
一时不能脱险的,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
2.家庭邻里之间的救助——互救
(1)听仔细:
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
(2)挖得准:
抢救时,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扒,以防止意外伤亡。
(3)救得法:
救援必须讲究方法。
要先易后难,先救强壮人员、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抢救力量。
首先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
再暴露胸腹部以及其他部位,施行包扎或急救,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注意:
不要强拉硬拖,防止新的伤亡;尽量用小型轻便工具,避免重物利器伤人。
地震造成损伤的急救。
(五)地震造成的各种损伤的急救:
地震造成的损伤往往是多发伤,原则是先救命,再处理其它相关损伤。
根据所学知识急救急救。
•骨折脱位
•出血
•挤压伤和挤压综合症
•休克、感染
•饥饿:
热饮料,静脉输液
•淹溺:
按
•烧伤和中毒
•冻伤
车祸
一、概述
1.交通事故损伤:
指各种发生在各种交通过程中与交通工具有关的损伤。
本质属于机械性损伤的范畴。
2.道路交通事故:
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有关的交通法规和规章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3.分类:
按发生地方分;按受害人分;按交通工具分
二、交通事故及其原因
¢人们常说,交通事故猛于虎。
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据统计,2006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10万多。
而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世界排名第一。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据交通警察调查统计,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极少数属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驾驶员或行人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具体有:
駕駛人過失;行人過失;車輛器件故障;交通管制设施的缺失;不可抗力之因素。
三、駕駛人通病
¢一.不遵守号志
¢二.闯红灯、抢黄灯
¢三.任意变换车道
¢四.超速、超车
¢五.驾驶时分心
¢六.疲劳驾驶
¢七.违规停车
¢八.驾驶技术不纯熟
¢九.酒醉后驾(骑)车
四、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
¢第一、打报警电话求救。
遇到交通事故,要及时拨打122或110报警电话。
¢第二、向旁人求救。
遇到交通事故,可立即向旁人求救或通过可利用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号,请求紧急求援。
请求紧急求援时,要将出现交通危险或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威胁或受损情况向球员方讲清楚。
¢第三、同伴被车撞倒,除报警外,要记下撞人车辆的车牌号、车身颜色或其它特征。
¢保护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处理。
五、车祸中损伤的急救
损伤类型和特征:
(一)行人损伤
1.直接撞伤
⏹当汽车前保险杠撞击人体小腿部位,形成小腿内胫腓骨的底端朝向着力部位、尖端指向行车方向(即作用力方向)的楔状骨折,称为直挫伤。
⏹若汽车从背后直撞,身体后仰,由于过度伸展,将在下腹部或腹股沟等处形成多条平行的沿皮纹分布的条纹状浅表皮肤撕裂,仅限于表皮,多不伴出血的创,称之为伸展创。
伸展创火车排障器致双小腿撞击伤
2.摔跌伤:
人体被车撞击倒地或被抛向空中落下时在车头、车顶滑下后由于人体与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相撞击而形成摔跌伤。
3拖擦伤
¢机体与车辆撞击后未与车辆分离,随车运动而与地面或车体的某部分相互拖擦而形成。
¢拖擦伤发生于体表时,凸部有广泛挫伤,而皮肤凹部则没有或仅有轻微损伤,形成的挫伤分布和毛刷刷过一样,故称之为刷状擦伤〔brushabrasionorbrushburn〕该损伤明确指出作用方向及形成机理。
腰背区及双下肢擦伤右侧额部地图样擦伤
4.辗压伤
⏹车辆从受害者身上驶过并发生辗压而形成的损伤称之为辗压伤。
⏹其严重程度影响因素:
①辗压时有无刹车;②被辗压者的身体状况及部位;③车辆底盘的高低及车辆重量等。
(二)驾驶员损伤
1.四肢骨折
2.驾驶盘损伤
在未系安全带时,紧急刹车,由于惯性使身体前倾及座垫前移,驾驶者前胸壁或上腹部撞击在驾驶盘或控制杠上,可形成前胸壁或上腹部相应部位造成擦伤、挫伤,亦可发生肋骨、胸骨多发骨折及肺、心及主动脉损伤,称为驾驶盘损伤。
3.头面部损伤:
4.颈部损伤
事故中车辆突然加速或减速,人体躯干或头部突然而过度的屈曲和伸展,引起颈部椎体旁肌肉强烈收缩而发生的非连续性肌肉出血及肌肉附着点出血,称为挥鞭样损伤
5.撞击部件造成的损伤
6.安全带损伤
(三)车内前座人员损伤
(四)车内后座人员损伤
(五)其它损伤:
如翻车后的烧伤等。
车祸伤以多发伤居多,其急救:
⏹急救原则:
先救命,再处理其它:
观察生命体征,如有休克,先抗休克。
有骨折的做固定、有出血的先止血等等。
⏹伤者的搬运:
注意脊柱伤的搬运。
驾驶运受伤的搬运;汽车前、后地板上的伤员的搬运;座位上伤员的搬运等。
⏹翻车后的伤员搬运:
不要试图把车翻正。
六、交通事故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了解)
(一)案情了解
(二)现场勘验
(三)尸体检验:
1.衣着检验:
是否有油漆、油污、碎玻璃、轮胎印痕及其它附着物。
有无衣物破损及破损形态;2.体表检验:
检查撞击伤、摔跌伤、拖擦伤及辗压伤的有无、形态及部位,检查有无轮胎印痕。
提取轮胎印痕的特征性图像;3.解剖检验:
检查内脏损伤状态及有无其它疾病和损伤。
提取血液、毛发及胃内容、尿液、肝、肾等作酒精及其它毒物检查。
(四)确认驾驶员
(五)确定死亡方式
1.自杀(分为两种)①行人故意撞向车辆(符合行人损伤特点)和卧地(缺乏撞击及摔跌伤);②驾车故意冲向障碍物或悬崖、江河。
多有行、停交替及最终加速。
多有事前情绪改变或其它方式自杀史及证据。
2.他杀:
①驾车故意驶向行人。
多无应急(刹车、打方向等)措施的证据;②故意将车开向悬崖、江河等,与车内人员同归于尽。
多有特殊案由。
3.交通意外、最多见。
多有应急措施或饮酒史。
(六)肇事车辆检查:
车辆突出部位、底盘、车辆等有人体血液、毛发、组织的部位,检查各部件有无撞击痕迹及擦划痕迹。
检查车轮性状。
(七)确认死亡原因
七: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法医鉴定(了解)
¢铁路交通意外损伤常见,在印度和中国等路网庞大且道口防护不力的国家,发生率更高。
¢尽管发生列车脱轨或桥梁坍塌等巨大灾祸时,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大多数铁路交通事故往往仅涉及数人死伤。
绝大多数事件属于意外,如行人穿越道口时疏忽大意或者儿童在铁道上玩耍等,但自杀事件也为数不少。
¢除多人死伤事件频发的情况外,从医学角度而言,铁路交通意外造成的人体损伤并无特殊之处。
尸体可被碾压成多个碎块,并被车轮油污和地面灰土污染。
如果乘客从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坠落,人体反复撞击地面并翻滚,可造成复杂多样的损伤,铁路路基上的粗大砾石撞击人体造成的形态多样的擦伤较常见。
¢卧轨自杀者通常头枕铁轨,所以颈部可部分或完全离断,现场可形成大量血污。
¢松开两节车厢时,被挤压在缓冲器之间所致损伤,多见于铁路工人,如扳道工。
伤者喉头可完全粉碎,即使损伤程度较轻也可致人死亡,因喉头破碎可引起吸气受阻而导致“外伤性窒息”。
¢电力机车行驶过程中,可发生铁轨意外带电,空中的高压电缆也可意外放电,从而致人死亡。
致死电压较高,通常可达600伏。
雷击与触电
一、定义
电击伤:
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
二、病因
1.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衣物;
2.高温、高湿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击伤;
3.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火灾、地震,电线折断落到人体;
4.医源性如使用起搏器、心导管监护、内镜检查治疗时,如果仪器漏电,微电流直接流过心脏可致电击伤。
5.雷击伤:
雷雨天气不慎被雷击伤。
三、发病机制
1.电流一般接触2mA以下的电流仅产生麻刺感,随着接触电流的不断增大,可分别引起患者接触部位肌肉持续痉挛收缩以致不能松开电极,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和心室纤颤而死亡。
一般而言,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低频率比高频率危险。
因为:
低频率的交流电易落在心脏应激期,从而引起心室纤颤。
低频率的交流电能引起肌肉强力收缩而致屈曲性抓握,使触电部位不能脱离电源,延长触电时间。
2.电压:
低电压和高电压都可引起器官的生物电节律改变。
电压愈高,损伤愈重。
3.电阻:
在一定电压下,皮肤电阻越低,通过的电流越大,造成的损害就越大。
电流对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分裂和电解作用;另一是热效应,使电能转变为热能而引起组织烧伤。
4.电流在体内的径路电流由一侧上肢至另一侧上肢或下肢时,电流恰通过胸部,这比电流通过一侧下肢至另一侧下肢危险性大;同样,电流通过左侧躯干比右侧危险性大。
5.接触时间电流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四、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轻型:
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呼吸及脉搏加快,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
(2)重型:
出现持续抽搐甚至致肢体骨折、休克或昏迷。
低电压电流可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继而发生呼吸停止,检查既无心搏、也无呼吸,患者进入“假死”状态。
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若不及时抢救,10min内即可死亡。
若系高电压、强电流电击,呼吸循环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刻死亡。
2.局部表现
(1)低电压所致的烧伤:
常见于电流进人点与流出点,伤面小,直径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与健康皮肤分界清楚。
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残率低。
(2)高电压所致的烧伤:
常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伤面不大,但可深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
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血管内膜受损,可有血栓形成,继发组织坏死、出血,甚至肢体广泛坏死,后果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
3.并发症
电击伤可引起短期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肢体瘫痪、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高钾血症、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周围神经病、永久性失明或耳聋、内脏破裂或穿孔等。
五、处理
1.脱离电源立即切断电源;救护人脚着干燥的塑料.皮底鞋,踩在干厚木版或厚棉被上.用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
2.现场急救当电击伤者脱离电源后,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停止、脉搏摸不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保护好电烧伤的创面。
积极处理其它并发症。
六、预防
1安全用电.;2雷雨时不要在山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不要在屋檐低下或打开的窗户旁;不要将将手伸出窗外;雷雨时将屋内电器插头没有拔下;雷雨时候不要在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