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15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B卷.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单元金卷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B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

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

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

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

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

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

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

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

2.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

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3.据统计,1820年至1952年中国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1/3降到了1/20,实际人均收入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平均水平的1/4。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部动荡与列强侵略

B.西学东渐与经济衰退

C.生产停滞与民族危机

D.政局混乱与工业落后

4.1841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

“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

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B.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

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

5.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

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

6.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

“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

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

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

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

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

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

7.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

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

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

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

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9.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

“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

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

……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

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

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D.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

10.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

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

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1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

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12.“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nation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1895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

这一变化

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

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

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

13.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

可见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

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

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

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

14.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

“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

“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

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

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15.著名学者茅海建说:

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

北京政府似乎只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

……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

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

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

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

16.有学者指出:

“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

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可见,辛亥革命

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B.推翻了多年的封建制度

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

D.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

17.据统计,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100种,迅速增加至500种,总销量达4200万份。

有的政党还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

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

这说明当时

A.社会舆论影响政府决策

B.民主共和开始成为共识

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D.民权主义实现阻力重重

18.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1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20.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21.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22.1931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

这一做法

A.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B.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

23.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废止苏维埃革命的旗号,放弃此前各项阶级革命的目标,……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改制改编,“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

中共这一举措

A.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一致

B.表明了中共放弃最高革命纲领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24.1940年10月20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发: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9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应绝对禁止登载。

”这说明

A.国民党极力破坏抗战新局面

B.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

C.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

D.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

25.1945年11月,民盟发言人指出:

“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

国家一切的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

谁要用武力来解决党争问题,谁就负内战的责任,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

”这从侧面反映出

A.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

B.内战的爆发激起民盟强烈的反战意识

C.当时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进一步增强

D.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摘编自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中西500年比较》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阶段的中西方历史发展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2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

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

明初朝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