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021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docx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根据现代医学分类方法,将西医疾病与相对应的中医病证分为十一章,分别讨论疾病的概念、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思路及中西医治疗。

目的:

使学生掌握西医内科学和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论治。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知识诊断、治疗及防治临床常见疾病。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修完中医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西医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研究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式,使中、西医优势互补,从而更好地解决内科临床问题。

四、课程学时分配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共216学时,其中理论课时189学时,临床见习课时27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

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课

实践教学

习题

讨论

小计

实训

见习

其他

呼吸总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

慢性支气管炎

2

阻塞性肺气肿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

支气管哮喘

3

支气管扩张

2

呼吸衰竭

4

肺炎

3

肺结核

3

胸腔积液

3

呼吸系统共33

3

循环总论,心力衰竭

5

心律失常

4

高血压病

6

动脉粥样硬化

1

心绞痛

3

心肌梗死

2

风湿性心瓣膜病

3

感染性心内膜炎

3

心肌病

3

心包疾病

3

循环系统共36

3

消化总论,胃炎

3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4

溃疡性结肠炎

2

胃癌

3

食管癌

2

原发性肝癌

2

大肠癌

2

肝硬化

3

胰腺炎

3

消化系统共27

3

风湿总论,类风湿关节炎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干燥综合征

2

骨关节炎

2

风湿疾病共12

3

〔上半学期,96+12学时

泌尿总论,急性肾小球肾炎

2

慢性肾小球肾炎

3

肾病综合征

3

尿路感染

2

急性肾衰竭

2

慢性肾衰竭

3

泌尿系统共18

15

3

血液总论,缺铁性贫血

3

再生障碍性贫血

3

溶血性贫血

3

白血病

6

淋巴瘤

3

紫癜

3

血液系统共24

21

3

内分泌总论,尿崩症

3

甲状腺功能亢进

3

甲状腺功能减退

2

嗜铬细胞瘤

2

皮质醇增多症

2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

内分泌系统共18

15

3

代谢营养总论,糖尿病

5

血脂异常

2

肥胖症

2

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失常

6

痛风

3

代谢营养共21

18

3

神经总论,周围神经疾病

5

脊髓疾病

1

脑血管病

7

帕金森病

2

癫痫

3

痴呆

4

重症肌无力

2

神经系统共27

24

3

〔下半学期93+15学时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熟悉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二、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0.5学时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要求]

掌握

本病定义、临床表现与分类、诊断要点、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辨证施治。

本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熟悉

本病的西医病因、病理。

了解

本病的一般治疗、其他中医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内容]

一、介绍本病的概念

二、介绍本病的病因病理。

主要病原体。

一般病理改变。

三、中医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邪郁卫表,肺失宣肃。

四、主要分类与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鉴别,与急性传染病前驱期的鉴别。

六、治疗思路。

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无特效药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可以使用抗菌素。

中医思路是急则治标,对于正虚明显者,应标本兼治。

七、介绍本本病中医其他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1.5学时

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掌握

本病定义、临床表现与分类、诊断要点、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辨证施治。

本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熟悉

本病的西医病因、病理。

了解

本病的一般治疗、其他中医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内容]

一、介绍本病的概念

二、介绍本病的病因病理。

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微生物和理化等因素。

一般病理改变主要局限于气管和支气管。

三、中医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外感六淫之邪,邪郁卫表,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四、主要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与流行性感冒鉴别,与其他有咳嗽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

六、治疗思路。

西医对症治疗,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以使用抗菌素。

中医以疏散外邪,止咳化痰平喘为主。

七、介绍本本病中医其他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2学时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

[目的要求]

掌握

本病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辨证施治。

久咳的病因病机、中医疾病鉴别诊断。

熟悉

本病本病病因、病理,X线表现、痰培养及肺功能、血液检查临床意义。

了解

本病的一般治疗、其他中医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内容]

一、介绍慢性支气管炎定义及流行病学,久咳中医病名定义。

二、讲解慢性支气管炎病因极为复杂,迄今有许多因素表明吸烟、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病因。

兵病理改变主要为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增生或鳞状化生;杯状细胞增生;黏膜腺体肥大增生;分泌过度旺盛等。

讲解久咳中医病因有外邪袭肺、七情内伤、肺肾亏虚。

病机为痰浊或六淫邪毒壅肺、肺气被束、肺失宣降。

病位在肺,与肝、肾关系密切,并可涉及心脾;病性多虚实夹杂,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正虚明显。

三、讲解本病临床表现、分型、分期。

四、讲解实验室检查:

X线胸片、痰培养、肺功能、血液检查等。

五、明确本病诊断要点及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心源性哮喘的鉴别诊断。

讲解久咳与哮病、肺络张、肺痨、肺癌、心衰、肺胀、肺痿等的鉴别。

六、讲解本病的治疗思路。

介绍一般治疗,明确西医治疗原则是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有喘息,可行解痉平喘;临床缓解期以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为主。

讲解久咳的中医治则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期重在祛邪利肺,治标为主,缓解期多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治宜标本兼顾。

临证以虚实二端为纲辨证施治。

七、介绍本本病中医其他治疗、预防调护及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2学时

第二节阻塞性肺气肿

[目的要求]

掌握

肺气肿、肺胀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与治疗。

熟悉

本病的病因与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处理。

了解

肺气肿的预后与预防。

[教学内容]

一、讲解肺气肿的概念及其与中医相关病症的联系。

二、病因病理:

讲解导致肺气肿的外因与内因:

细小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和阻塞性通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在原有慢性肺部疾患症状的基础上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重点介绍肺气肿的体征。

简述肺气肿的主要并发症。

四、实验室检查:

介绍X线检查、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等。

五、诊断与鉴别: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X线检查;并与肺部肿瘤哮喘等鉴别。

讲解肺胀与哮病、喘证的鉴别。

六、治疗:

介绍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与西医治疗措施。

重点讲授本病中医治疗要点及辨证分型治疗。

七、预防与预后:

肺气肿预防应重视原发病治疗,并注意预防感冒、避免致病因素,加强自身保护和提高免疫力等。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三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目的要求]

掌握

本病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西医治疗措施及中医辨证施治。

熟悉

本病的病因、病理、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标准、疾病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了解

本病并发症的一般治疗、预防及预后。

[教学内容]

一、介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定义及流行病学、肺心病中医病名定义。

二、讲解本病病因有支气管疾患、肺部疾患、胸部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本病主要病因。

病理改变主要为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扩张、肥厚。

讲解肺心病中医病因有久病肺虚、感受外邪两方面。

病机为肺气亏虚、痰气壅滞、肺叶膨胀、心肺瘀阻、脏真衰竭。

病位在心、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病性多虚实夹杂。

三、讲解本病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介绍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心导管检查、肺功能、痰细菌学检查等。

五、明确本病诊断要点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慢性多发性肺血管栓塞鉴别诊断;讲解肺心病与肺胀、胸痹心痛、心痹、心胀的类病鉴别。

六、讲解本病的治疗思路:

介绍一般治疗:

明确西医的治疗措施。

讲解肺心病中医治则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损其肺者,益其气"。

治疗以温肺化痰、清热化痰、温阳利水、活血祛瘀、降逆平喘、补肾益肺为其大法,进行辨证分型治疗。

七、预防及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目的要求]

掌握

支气管哮喘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支气管解痉药物的应用及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

本病中、西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重度哮喘的处理原则。

了解

支气管哮喘的基本病理、检查的意义及本病的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中医相关病证联系。

二、病因病理致病因素:

与吸入或食入变应原、呼吸道感染、有害气体刺激等有关,诱发因素与气候环境、精神、内分泌等有关。

主要病理与气道变应性炎症和高反应性导致小气道狭窄有关。

三、中医病因病机:

肺有宿痰,触感而发。

病位在肺管;发作以邪实为主,缓解以本虚为主。

四、临床表现:

重点阐述哮喘典型发作的特征表现:

简述哮喘发作时的病情评价中医哮证的证候特点。

五、实验室检查:

发作期血象、X线及肺功能检查可有异常发现;皮肤敏感试验及过敏试验及过敏原试验有助于过敏原诊断。

六、诊断要点:

与慢支、肺气肿、急性左心衰竭、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及其他气道梗阻性疾病鉴别。

中医哮病的类病鉴别。

七、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一般治疗:

西医治疗以发作期支气管解痊剂应用和缓解期预防发作为主;重度哮喘的治疗原则。

中医辨证发作期按寒哮、热哓,缓解期按肺虚、脾虚、肾虚论治。

八、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目的要求]

掌握

支气管扩张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

本病西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了解

支气管扩张的基本病理、检查的意义及本病的预后。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中医相关病证联系。

二、病因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

病理改变。

三、中医病因病机:

肺虚复感外邪,肺络损伤。

四、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咳吐浓痰、咳血。

反复肺部感染。

五、实验室检查:

X线、碘油造影、CT、纤维支气管镜。

六、诊断要点:

典型的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

与慢支、肺结核、肺脓肿等鉴别。

七、治疗:

西医治疗以控制感染,排痰引流为主。

中医侧重缓解期的扶正固本治疗,减少复发,控制病程发展。

八、其他疗法,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2学时

第六章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

呼吸衰竭的概念和分型。

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西医治疗原则;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论治。

熟悉

慢性呼吸衰竭的西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西医治疗方法。

了解

呼吸衰竭的基本病理、血气分析检查的意义及本病的预后。

[教学内容]

概述

一、呼吸衰竭的概念,与相关中医病症的关系

二、呼吸衰竭的病因

三、发病机制。

缺氧和二氧化钛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四、呼吸衰竭的临床分型

第一节急性呼吸衰竭

一、概念

二、西医治疗原则:

保持气道通畅,氧疗,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对因治疗;支持治疗

第二节慢性呼吸衰竭

一、概述:

概念。

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二、西医病因

三、中医病因病机:

脏腑虚损,痰浊壅肺,血瘀水阻

四、临床表现: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呼吸困难和脏器功能紊乱。

五、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

六、诊断:

诊断标准

七、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西医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抗感染,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支持;中医根据标本缓急来进行祛邪扶正固本等治疗。

八、预防与调护

第三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

二、ARDS的病因包括肺内因素和肺外因素。

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病理基础为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急性损伤;主要病理改变为肺广泛性的充血水肿和肺泡内透明膜形成。

三、ARDS的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五、西医治疗包括氧疗、机械通气、改善血流动力学、合理使用激素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支持等。

六、预后。

预防与调护。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4学时

第七章肺炎

[目的要求]

掌握

肺炎球菌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西医治疗措施。

中医对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肺炎的辨证分型治疗

熟悉

3种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实验室检查。

了解

肺炎分类、预后与预防。

[教学内容]

一、肺炎概述,按病因、解剖分类。

二、肺炎球菌肺炎

一、病因病理:

肺炎球菌致病特点:

典型病理有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消散期4期经过:

中医肺热病的病因病机。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寒颤、发热、胸痛、咯吐铁锈痰和肺实变体征。

严重者可表现为休克肺炎。

三、辅助检查:

主要有血象增高和各期X线特征表现:

必要时可作病原学检查。

四、诊断:

诊断要点:

与干酷性肺炎及其他肺炎相鉴别。

三、肺炎支原体肺炎

一、病因病理:

肺炎支原体;病理改变呈间质性肺炎或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二、临床表现:

可有肺炎一般表现,但常不典型或有耳鼓膜炎等症状。

三、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血象、红细胞冷凝集试验、抗体检查等。

必要时做支原体病原检测。

四、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和抗体检测。

四、病毒性肺炎

一、病因病理:

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致病;肺部病理改变。

二、临床表现:

一般较轻.但临床所见差异大。

三、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血象检查,抗原抗体检测:

必要时作病毒分离检查。

四、诊断:

确诊有赖病原学检查。

五、肺炎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辅以对症支持。

中医以扶正祛邪为治则,辨证论治。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九章肺结核

[目的要求]

掌握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抗痨药物的应用;肺痨的概念、病位、病因病机和常见证型的辨证论治。

熟悉

肺结核的病因病理、实验室检查防痨原则与方法。

了解

肺结核的预防与预后。

[教学内容]

一、肺结核的概念、流行病学;中医相关病证联系。

二、讲述肺结核的病因和基本病理:

肺痨的病因为感染痨虫,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继而导致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终至阴阳两虚。

三、临床表现:

重点讲述肺结核全身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与体征:

介绍肺结核的原发型、血行播散型和继发型3个临床类型:

肺痨的临证特点。

四、实验室检查:

介绍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及其他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讲解本病的诊断要点和活动性判定的主要依据。

肺结核应与肺癌、肺炎鉴别;肺痨应与肺热病和虚劳鉴别。

六、治疗重点讲解抗结核药物和化疗方案:

肺痨的治疗则是补虚培元、抗瘸杀虫。

按肺阴亏虚、阴虚火旺、气阴耗伤与阴阳两虚等证辨治。

七、介绍肺结核的预后与预防。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十章胸腔积液

[目的要求]

掌握

胸腔积液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

熟悉

西医病因病理,诊断要点

了解

西医治疗方法,预后。

[教学内容]

一、病因:

掌握病因与各种积液性质的关系。

二、临床表现:

年龄、病史、病状与积液性质、积液量多少有关。

重点说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

三、实验室检查:

X线、B超、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结合病史,X线、胸水等检查等可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应与癌性胸膜炎鉴别。

五、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论治。

[教学方法]

一、以课堂讲授为主。

3学时

第二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熟悉

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常见症状与体征、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

了解

防治方法。

中医学对本类疾病的认识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0.5学时

第二章心力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

心力衰竭的概念。

急、慢性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思路。

急性左心衰的西医治疗。

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

熟悉

西医基本病因病理,实验室检查。

两个常用的中药注射剂。

了解

诱发因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预防、预后。

[教学内容]

概述:

心力衰竭的概念,与中医病症关系。

第一节急性心力衰竭

一、一般概念。

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

二、病因病理:

常见病因。

病理生理基础。

三、主要临床表现。

诊断。

四、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措施。

第二节慢性心力衰竭

一、西医病因、诱因和发病机理。

心室重构。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心功能分级

四、左、右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

七、治疗思路。

西医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重点讲授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洋地黄制剂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

八、中医辨证论治和中成药的使用。

九、预防与调护。

预后。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4.5学时

第三章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掌握

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中医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熟悉

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动态心电图和诊断。

常用的西药和中成药。

了解

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心律失常的概念和主要病因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三、发生机制

四、诊断步骤:

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第二节快速性心律失常

一、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虚证为心失所养;实证为痰火扰心。

三、临床表现

四、室上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室性心动过速、房颤与房扑的心电图表现。

五、西医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六、中医的辨证治疗。

常用的中成药。

七、预后。

预防与调护

第三节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概述。

西医病因病理。

二、中医病因病机:

以气虚和阳虚为本,痰饮瘀血等为标。

三、临床表现

四、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心电图表现。

五、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人工心脏起搏。

六、中医辨证治疗。

中成药心宝和参附注射液。

七、预后及预防调护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4学时

第五章高血压病

[目的要求]

掌握

高血压病的概念与标准,分级与危险因素分层。

高血压的并发症:

靶器官损伤。

中医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五大类降压药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及代表药物。

个体化用药选择和联合用药。

降压治疗的目标〔血压达标。

熟悉

高血压病的病因与病理。

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

了解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实验室检查。

和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教学内容]

一、高血压病的概念与流行病学。

和中医病症的关系。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

病理——靶器官的损伤

三、中医病因病机:

病位在头,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主要病理环节为风、火、痰、瘀、虚。

病性为本虚标实。

四、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多见,但很多病人无症状。

日久靶器官损伤后,会出现相应表现。

高血压危重症的临床表现。

五、实验室检查:

常规应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胸片。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了解血压节律,判别白大衣高血压。

六、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七、治疗思路。

危险因素的评估。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五大类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和ARB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代表药物。

高血压病的合理用药〔个体化治疗和联合用药。

降压目标。

高血压危重症的治疗——迅速降压。

中医辨证论治和常用中成药。

八、预后及预防调护。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

6学时

第六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要求]

掌握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中医病因病机。

西医的防治原则。

熟悉

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了解

非药物治疗。

中西医药物治疗。

预后与预防调护。

[教学内容]

一、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和中医病症的关系。

二、病因和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脂质浸润学说,炎症学说。

病理改变。

三、中医病因病机:

病位在脉,基本病机是痰瘀互结。

四、临床表现:

早期无明显症状。

相关气管受累可出现相应症状。

五、实验室检查。

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