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58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总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总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总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总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 总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论.docx

《第一章 总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总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总论.docx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

(一)会计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统称。

(二)会计的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除了货币计量外,还有劳动计量和实物计量方式,但不管采用劳动计量还是实物计量,最终都要转换成货币计量。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控制方法和会计预测决策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注意:

签订合同、制定计划、预算等不属于会计核算对象。

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a.资金的投入企业的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前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企业的负债。

b.资金的运用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企业将投入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等是供应过程。

企业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支付职工工资等是生产过程。

企业将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取得收入是销售过程。

企业将投入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等是供应过程。

企业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支付职工工资等是生产过程。

企业将生产的产品对外销售取得收入是销售过程。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是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

支付工资,支付各种经营费用

c.资金的退出企业的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将离开企业,退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1.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2.向资源的使用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职能。

基本职能:

核算与监督

拓展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拓展职能

(一)基本职能

1.核算职能

A.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发生业务

判断类型

确定金额

登记账簿

编制财务报表

确认

计量

记录

报告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分为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大类

1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单位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销售和购买商品等

2经济事项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如支付职工工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外埠存款和存出投资款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和支配权的证券,包括国库券、企业债券、股票等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有价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

(3)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变现能力)的资产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1)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主要包括:

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存货和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

注意:

无形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预付款项不是财物。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1)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预付账款等应收及预付款项。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预付款项=债权:

购买的加油卡)

(2)债务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主要包括:

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款项。

(预收款项=债务:

发行的加油卡)

4.资本的增减

(1)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

(2)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3)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非日常活动的资金流入叫利得

(2)支出是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支出和损失。

(日常非日常都叫支出)

(3)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非日常活动的资金流出叫损失

(4)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耗费,是按一定产品和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

(成本是费用的一种。

6.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

(1)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区分:

资金的退出包括交税、还债、分红

7.其他事项

B.会计核算的特点

①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对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

②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的核算,同时也为预测未来提供信息。

③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职能

(1)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又称为会计控制职能,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

1真实性审查是指企业是否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合法性审查是指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③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等现象,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2)会计监督的特点

①会计监督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②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

(二)拓展职能

会计的拓展职能包括: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体系

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它们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确保会计工作有序进行。

(二)会计循环

会计循环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1.从会计工作流程看,会计循环由确认、计量、报告组成。

2.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

3.记账、算账、报账是会计的基础工作。

4.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起点,登记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中间环节。

编制财务报告是最终环节。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法律主体(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法人)

3、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部分也可以是会计主体

4、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5、母公司、子公司、总公司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

  海尔公司   海尔公司

         海尔公司车间、事业部

         海尔公司销售分公司

         海尔集团(母子公司的总称)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在同一个法律主体中,也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1、所持有的资产正常营运,债务正常偿还。

2、会计上的一系列处理方法和原则的基础是持续经营

3、企业一旦进入清算,就不再适用持续经营,应改按清算会计处理

4、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

1.是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2.分类: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年度期间是从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短于一年的称为中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3.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需要在会计的处理方法上运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四)、货币计量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不管记账用什么,财报一定是人民币)

二、会计基础

  

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

1、是以收入、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

收入的归属期:

按照收款的权力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收到。

费用的归属期:

按照付款的责任来确定,不管款项是否支付。

2、优点是:

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凡是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

(二)、收付实现制

1、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2、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前四个

首要质量要求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一)可靠性(真实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必须满足三方面需求:

1.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2.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3.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1.纵向比较: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予以说明。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注意:

融资租赁的设备要确认为企业资产反映了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注意:

1.对企业资产计提各项准备、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反映了谨慎性原则。

2.谨慎性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属于滥用谨慎性。

(八)及时性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一、会计准则的构成

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开展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

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

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

《小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经济规模较小的企业。

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

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