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967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药药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药药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药药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药药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对.docx

《中药药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药对.docx

中药药对

有剂量的

附子白术

功效:

温肾散寒,健脾除湿。

主治:

用于凡脾肾阳虚,双膝关节以下酸楚沉重者。

用量:

白术可以用到30克,附子先煎1小时,20克用量即可见效,不必依照火神派用至百克。

法半夏夏枯草:

功效:

清热化痰散结,

主治:

痰热型失眠。

用量:

法夏30夏枯草30

白术厚朴:

功效:

健脾化湿,行气通便

主治:

脾虚气滞湿阻的腹胀便秘

用量:

生白术40以上,厚朴20以上

黄芪牵牛子

功效:

利水消肿

主治:

腹水

用量:

黄芪50-60,牵牛子逐渐加量至20-30克

佛手香橼皮

功效:

理气宽胸止痛,疏肝和胃化痰

主治:

肝胃不和,慢性胃炎引起的嗳气

用量:

佛手15香橼皮15

枳实白术

功效:

消痞止痛,补脾燥湿,助升清降浊

主治:

脾胃病或积聚

用量:

枳实15白术15

桂枝葛根

功效:

通经活络

主治:

各种颈椎病或者颈部软组织疾病

用量:

葛根30克以上

冬瓜子配红藤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升阳

主治:

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及妇科炎症

用量:

冬瓜子20,红藤20-30

干姜配苍术

功效:

温中燥湿

主治:

治疗属于水寒土湿的各种病症

用量:

二者用量为2:

1。

干姜一般用量30克,苍术用13-15克。

制半夏茯苓

功效:

化痰降逆,渗湿利水

主治:

适用于痰饮上逆所致眩悸、咳喘

用量:

制半夏10-15g,茯苓15g

蜈蚣白花蛇

功效:

祛风、通络、除痹

主治:

久痹病

用量:

1~3g(煎服)、1g(吞服)

黄连吴茱萸

功效: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

肝火犯胃证。

用量:

黄连:

吴茱萸=6:

1

黄连肉桂,

功效:

泄心火,温肾阳,交通心肾

主治:

1.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2.糖尿病之糖毒内滞,阴阳互损。

用量:

主治1黄连:

肉桂10:

1,主治2黄连:

肉桂2:

1

芍药甘草

功效:

缓急止痛

主治:

疼痛而脉细数不涩者

用量:

白芍30克,甘草30克,煎水分三次内服

干姜黄连

功效:

辛开苦降,和胃泻脾开结

主治:

寒热互结之证

用量:

干姜:

黄连=3:

1

仙鹤草大枣

功效:

补虚、强壮

主治:

劳力过度所致的脱力劳伤,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而纳食正常者。

用量:

仙鹤草30克大枣12枚

海螵蛸茜草

功效:

止血祛瘀

主治:

妇女漏下

用量:

海螵蛸20克,茜草5克

桃仁杏仁,

功效:

润肺止咳平喘

主治:

咳嗽气喘

用量:

桃仁10-12杏仁10-12

金樱子芡实

功效:

固涩止漏

主治:

治疗气虚或肾虚的崩漏不止

用量:

金樱子30芡实30

鹿角霜炮山甲

功效:

温督通络

主治:

肾虚腰痛

用量:

鹿角霜12炮山甲6

雷公藤配鸡血藤  

功效: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

主治:

风湿痹痛

用量:

雷公藤6g~10g,鸡血藤30g

仙灵脾生地

功效:

温肾阳,益肾阴

主治:

风湿病,防治激素停用后的反跳现象

用量:

生地常用量为30克~90克,仙灵脾15克~30克。

仙灵脾小伸筋草

功效:

温肾阳,通经络

主治:

老年人腿抽筋

用量:

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30克,连用一周

川楝子延胡索

功效:

清热疏肝

主治:

肝经有热,胁肋作痛

用量:

川楝子8-15克延胡索15-30克

芍药甘草汤配木瓜

功效:

舒筋活络,柔肝缓急

主治:

腿抽筋

用量:

白芍30克,甘草15克,木瓜30克

丹参配菖蒲

功效:

活血养心

主治:

心血不足、心血瘀滞

用量:

丹参20-30克菖蒲8-15克

生白术配枳实

功效:

健脾行气通便

主治:

气虚便秘及术后不排气。

用量:

白术40g-60枳实10g-15

干姜配大黄

功效:

散中焦之寒,清下焦湿热

主治: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结肠炎(畏寒而大便稀溏)

用量:

干姜15g大黄10g(不用后下)。

煅龙骨煅牡蛎夜交藤

功效:

潜阳安神

主治:

阴虚阳不下潜的失眠。

用量:

煅龙骨30-50g+煅牡蛎30-50g+夜交藤30-60g

木香+郁金

功效:

行气解郁

主治:

气郁不舒的失眠

用量:

1:

3的比例

郁金熟酸枣仁

功效:

安神解郁

主治:

思虑过多导致的失眠,症见昼思萦绕,辗转难眠,心烦,入睡前微汗,脉弦细或细数。

用量:

郁金14g熟酸枣仁30g

当归丹皮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血滞经闭,症瘕,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临床常用于穿山甲的替代药对

用量:

当归:

丹皮=3:

1

细辛+石膏

功效:

散火止痛

主治:

牙痛

用量:

细辛3-5g,石膏20-60g

没有剂量的

大黄附子

功效:

温通泄下

主治:

里寒积滞

全蝎、蜈蚣、露蜂房

功效:

通络止痛

主治:

痹痛

注意:

这三个药走窜辛燥,所以最好配伍养血补血药物免得伤血。

云苓扁豆苡米

功效:

健脾祛湿止泻

主治:

脾虚泄泻

附子配磁石

功效:

温肾潜阳

主治:

肾阳虚衰,虚火上炎之证

杏仁、薏仁、蔻仁

功效:

通利三焦,化湿利水

主治:

湿症

黄芪附片

功效:

益气温阳助卫

主治:

气虚表寒证

紫苑百部

功效:

温肺润燥,止咳化痰

主治:

新久咳嗽均可使用

桔梗白前

功效:

宣肺降气,止咳化痰

主治:

咳嗽

甘草配干姜

功效:

复阳气、生津液

蒲公英炮山甲

功效:

清热解毒抑酸,活血通络

主治:

多年慢性胃炎见嘈杂吐酸,上脘隐痛,舌质偏暗者

枳壳桔梗,

功效:

疏理肺脏气机

黄芪木香(或陈皮;或鸡血藤)

大剂量使用黄芪时(30克以上),配木香10克左右,可以防止服用黄芪后出现腹胀!

配鸡血藤、陈皮等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

如果患者夹有血瘀,配鸡血藤则非常完美!

麻黄+熟地:

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熟地见麻黄而不腻。

麻黄有通络活血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上记载:

麻黄“破症坚积聚”。

栀子淡豆豉

功效:

泻火除烦、解郁止痛

主治:

口腔溃疡、癔症、更年期等有心烦焦躁者

凤凰衣玉蝴蝶

功效:

抑酸护胃

主治:

胃溃疡

生地黄连

功效:

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主治:

用于治疗消渴,中消胃热炽盛,消谷善饥。

黄芩配白术

功效:

健脾燥湿,坚阴清热,

主治:

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的胎动不安

桑白皮地骨皮

功效:

气血双清

主治:

肺热咳嗽

炙麻黄北杏仁

功效:

止咳化痰,宣肺开郁

主治: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多,

生石膏配知母、荆芥

功效:

退热散寒

主治:

外感引起的发热、恶寒

用量:

荆芥一般用10克后下

三棱莪术

功效:

行气活血,破血消徵

主治:

气血郁结,徵瘕积聚之症,如女性闭经,肝脏有肿块,胃有血瘀者

玄胡配郁金太子参配苏梗

功效:

疏肝行气

主治:

肝气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嗳气,泛酸

防风凤粟壳

功效:

利咽止痒

主治:

用于咽后壁滤泡增生、慢性咽喉炎所致的咽痒咳嗽。

如果咽痒明显且无吃虾蟹过敏史,也可用僵蚕加凤粟壳。

葛根、丹参配川芎

功效:

活血通络

主治:

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疾病

干姜、细辛、法夏

功效:

温肺化饮

主治:

寒饮证

女贞旱莲草

功效:

益肾养阴

主治:

对于各类肾阴虚伴有出血的,比如肉眼血尿伴下肢水肿可以配伍猪苓汤,镜下血尿可以配伍六味地黄汤等等

僵蚕地鳖虫

功效:

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主治:

痰瘀互结之风湿痹痛及顽固性头痛,痛风。

藿香配佩兰

功效:

芳香化浊,清热去暑,和胃止呕,醒脾开胃

主治:

湿浊困脾,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证

苍术配玄参

功效:

建中宫,止漏浊,

主治:

糖尿病

大黄配肉桂

功效:

寒热相济,调和阴阳

主治:

用于习惯性便秘;肝郁多怒,胃郁气逆所致吐血,衄血;寒热错杂之胃脘痛。

酸枣仁配元胡

功效:

养心安神,行气止痛

主治:

失眠或风湿痹痛伴有烦躁、失眠

蜈蚣配全蝎 

功效:

祛风除湿,散寒祛瘀,化痰定痛

主治:

 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及痉挛抽搐

桃仁+莪术+白芥子、香白芷+皂角刺

功效:

化瘀散结

主治:

囊肿、包块

丹皮+地骨皮

功效:

清热养阴

主治:

阴虚发热

夏枯草配香附

功效:

清泄郁火

大黄配硫磺

主治:

外用皮肤病

白鲜皮配地肤子,

主治:

皮肤病

羌活配川芎

主治:

头痛

附子配地黄

地黄滋阴补肾,益经养血。

得附子可减少地黄之腻。

阴中求阳。

附子配肉桂

功效:

补阳益火

主治:

下焦命门火衰。

腰膝酸软,行寒肢冷,阳痿,尿频。

妇科囊肿等。

大黄、荆芥配伍

功效:

升清降浊,通便利水

主治:

便秘、痔疮、阴部湿疹瘙痒、小便闭塞不通。

白芨乌贼骨

功效制酸止痛止血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糜烂出血性胃炎

太子参配合欢皮

功效:

调畅心脉,益气和阴。

主治:

气机郁结、气阴两虚的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病症,采用心肝同治,疗效显著。

黄芩法夏

功效:

清热降逆,燥湿祛痰,和胃止痢

小柴胡三仁蛇舌草汤

小柴胡汤加杏仁,苡仁,白叩仁,蛇舌草。

治疗感冒后一定失调症候。

人参(党参)配石膏

功效:

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

温热病

黄芪配知母

功效:

益气生津

主治:

中气下陷,消渴之上消

侧柏叶+茅根

功效:

清热止咳

主治:

肺热咳嗽

淮山+牛蒡子+元参

功效:

利肺止咳

主治:

止嗽定喘

山药+杮饼

功效:

健脾止咳止泻化痰

主治:

小儿咳嗽泄泻

川芎配栀子

功效:

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跌打损伤,红肿热痛,又可配伸筋草内服外洗治下肢静脉曲张,或是动脉斑块,或是坏疽都可随证用之。

原帖

蝉蜕+地肤子

功效:

散风清热,袪湿止痒

应用:

用于风疹湿疹,皮肤瘙痒,还可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并能降肾炎的蛋白尿.

桃仁+莪术+白芥子、香白芷+皂角刺

临床经验:

凡遇囊肿、包块之类,本人常于辨证方中加入上述药对,效果不错。

夏枯草配香附

清泄郁火,周仲瑛教授善用此药对

桂枝3g+鹿角胶6g

缓解腰痛(腰椎间盘突出)腰部坚硬症状……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鹿角胶治肾气不足,腰痛,补血,益精。

《本草汇言》:

“鹿角胶,壮元阳,补血气,生精髓,暖筋骨之药也。

前古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血气精髓筋骨肠胃。

虚者补之,损者培之,绝者续之,怯者强之,寒者暖之,此系血属之精,较草木无情,更增一筹之力矣。

生白术配枳实治疗气虚便秘及术后不排气。

此方源于仲景枳朮丸,生白术健脾益气,且脂多而润肠,枳实下气以辅助白术。

临床有无效果,用量是关键。

常用量白术40g枳实10g水煎服。

一剂药下去无效,白术60g枳实15g,一般就会收到疗效,若不效,继续加大白术的用量。

干姜配大黄疗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结肠炎(畏寒而大便稀溏)

许多病人畏寒,胃痛怕饮冷,而腹痛腹泻,来势急迫,或有肛门灼热。

宜用干姜散中焦之寒,大黄清下焦湿热,干姜15g大黄10g(不用后下)

煅龙骨30-50g+煅牡蛎30-50g+夜交藤30-60g对于阴虚阳不下潜的失眠效果佳。

还有一个颠倒木金散要介绍。

木香+郁金1:

3的比例组合成方,治气郁不舒的失眠,真的有疗效的。

附子、磁石、枣仁、远志,陈苏生用以治疗失眠。

本人临床上也用过效果不错。

白芨陪乌贼骨

功效制酸止痛止血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糜烂出血性胃炎

郁金14g熟酸枣仁30g

主治:

思虑过多导致的失眠;症见:

昼思萦绕,辗转难眠,心烦,入睡前微汗,脉弦细或细数。

病机:

思虑过多,而失于决断,致胆经虚火,扰动心神则失眠。

方解:

郁金行气解郁、凉血清胆;熟酸枣仁补肝益胆、宁心安神。

两药合参,一补一清,疏利胆气,清热宁心,安神之力增强。

出处:

本人临床经验。

太子参配合欢皮

功效:

调畅心脉,益气和阴。

用于治疗气机郁结、气阴两虚的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病症,采用心肝同治,疗效显著。

分析:

情志、血脉同受心肝两脏所主宰和调节,而心脏疾患的心悸、胸闷乏力等见症,除本脏致病外,还与木失疏泄有关,盖气滞则血瘀,心脉失畅,怔忡、惊悸矣。

用此二味,意在益气和阴、舒畅心脉,令心气旷达,木气疏和,则胸痹心痛可除。

大黄配肉桂

寒热相济,阴阳调和。

用于习惯性便秘;肝郁多怒,胃郁气逆所致吐血,衄血;寒热错杂之胃脘痛。

酸枣仁配元胡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入肝、胆、心经,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作用。

元胡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

擅长活血,行气,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酸枣仁含有枣仁皂甙、脂肪油、有机酸等,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

元胡含有延胡索甲素、乙素、丙素、去氢紫堇碱等20多种生物碱,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与安定作用。

两药相伍,镇痛、镇静作用明显加强,可用于失眠或风湿痹痛伴有烦躁、失眠的患者。

蜈蚣配全蝎

  蜈蚣脊柱特别发达,以通达督脉见长,张锡纯说:

“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

”“蜈蚣入药不必去其头足,去掉头足反而影响药力”(恽铁樵语)。

朱良春老中医认为全蝎“并擅窜筋透骨,对于风湿痹痛,久治不愈者,更有佳效。

”两药相配,外达经络,内走筋骨,有祛风除湿,散寒祛瘀,化痰定痛之效。

临床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及痉挛抽搐等有效。

川芎配栀子

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疗跌打损伤,红肿热痛有捷效,又可配伸筋草内服外洗治下肢静脉曲张,或是动脉斑块,或是坏疽都可随证用之。

淮山+牛蒡子+元参

辩证加味止嗽定喘,效果很好。

这是张老的经验,我用了效果好。

侧柏叶+茅根

两药合用对于肺热咳嗽有特效,是我以前也是在一本药对书上看到,据说此药对是古代高丽民间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特效药味,本人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热咳嗽和成人肺热咳嗽应用此药对,收效甚佳,小儿和成人的区别在于剂量,请各位同仁检视。

黄芪配知母

黄芪补气但有温热之性,与知母合用能制约温热之性,二者相配有阳升阴应,云行雨施之妙,始能久服无弊,临床常用于中气下陷,消渴之上消,屡获良效.

人参(党参)配石膏

治疗温热病的重要药对。

张锡纯认为两者组合,参能制约石膏之寒性,且能补助气分以助津液生成;石膏得参,则其凉散之力与参补益之力互相化合,能旋转于脏腑之间,以清深入之邪气使之净尽无遗。

当归配伍丹皮,比例为(3:

1)临床常用于穿山甲的替代药对,功效主要用于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当归活血调经,丹皮调经兼清瘀久化热,二药配伍能活血散瘀、调经止痛,此方常用于处方中开具穿山甲用于活血散瘀的替代药对,功效等同于穿山甲,且价格较穿山甲便宜,值得尝试。

黄芩配白术

乃妇人安胎及养胎的常用药对,白术健脾燥湿,黄芩坚阴清热,对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的胎动不安,恒取二味奏效。

施老先生对于药对的阐释,正是体现了其对万物阴阳变化的深刻理解,其规范的药对模式是一阴一阳,即二元论,万物离不开阴阳,万物都乃阴阳组成,故处方用药,最先调和得是阴阳,因此其所论述的药对多是相佐又相制的阴阳组合,当然药对的理解不能这么刻板,也正如各位同道所给的药对,只要临床有确效,就可以拿来用,就可以用来充实药对的内容。

黄连配肉桂

黄连配肉桂调节阴阳,沟通心肾,原方交泰丸(黄连10份,肉桂1份)主治心肾不交之失眠

我的老师在临床上发现,很多糖尿病人同时伴有肥胖,胖人多痰湿,所以多用此药对(黄连2份,肉桂1份)为主,治疗糖尿病之糖毒内滞,阴阳互损。

主张糖尿病不仅要清热解毒生津,还要佐以扶阳

黄连,肉桂,一清,一温,交通阴阳,清热解糖毒,温阳以化久病而成于体内之痰,湿,瘀,还能通过阴阳互根互用,使体内阴液生化无穷。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连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肉桂的主要成分肉桂酸,肉桂醛也具有降糖作用,且两者同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所以,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的理论分析及临床研究,黄连,肉桂药对对糖尿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三棱配莪术

三棱,色白,质轻,入气分。

莪术,色暗,质重,入血分。

两者配合,行气活血,通流一身之气血,凡气血郁结,徵瘕积聚者,均可配伍使用。

女性闭经者,用此两味,配上桂枝茯苓丸,常常受到捷效!

肝脏有肿块,少此二味则药力大减!

胃有血瘀者,用此不仅化瘀,也可开胃增食!

唯孕妇禁用!

海螵蛸配茜草

《内经》之方(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历史悠久,经典配伍。

本人常用此治疗妇女漏下。

用量4:

1,海螵蛸20克,茜草5克。

细品其义:

海螵蛸止血,茜草化瘀,两者搭配,止血而不留淤,去瘀而不伤正。

玄胡配郁金太子参配苏梗

用于肝气横逆犯胃所致的胃痛,嗳气,泛酸,临床效果显著,常4味药同用。

此4药其实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一位教授用于治疗胃痛的基本方。

药量按照常规用量即可。

桃仁配杏仁,这个配伍受益于千金苇茎汤和胡希恕用柴胡汤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哮喘。

二者均可润肺止咳平喘,一个入肺经气分,一个兼入肝经血分,而且很多痰喘咳的病人都有血瘀的基础,二者配伍,相得益彰。

但是二者均有小毒,虽然见别人15克这样的用,但是我还是比较谨慎,一般是各10克,量大点也就是各12

金樱子30克+芡实30克

治疗气虚或肾虚的崩漏不止,临床上效果不错

鹿角霜12炮山甲6

适用于肾虚腰痛。

鹿角霜补肾补督脉炮山甲活血通络

腰痛绵绵,遇劳加重,如常用补肾之品乏效,可试试从补督脉入手,采用鹿角霜补奇经,佐加通络之品。

此药对出自程门雪,临床验之有佳效。

雷公藤配鸡血藤

  雷公藤味辛、苦,性温,有大毒,入肝、肾经,具有通行十二经络之力。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止痛;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入心脾经,功能养血活血,舒筋活络。

《现代实用中药》载“(鸡血藤)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背酸痛、麻木不仁等。

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雷公藤含有70多种成分,具有10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具有较显著的抗炎作用,且其大多数成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少数呈免疫调节作用,恰好是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主要环节发挥作用。

雷公藤副作用较多,其中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药的应用。

育龄女性服药2~3个月后可出现月经紊乱,主要为月经量减少,服药长者闭经发生率约30%~50%。

男性则见少精,为了减少以上副作用,我们常用雷公藤6克~10克,配用鸡血藤30克(雷公藤能使部分病人出现白细胞减少,而鸡血藤能升高白细胞),有时也配伍熟地、当归、补骨脂等养血补肾之品。

仙灵脾配生地

  仙灵脾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功擅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生地味甘性凉,入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仙灵脾有抗炎作用,能显著减轻大鼠蛋清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

生地水剂或酒浸剂对大鼠关节炎有抑制作用,可拮抗外源性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又能延缓肝脏对皮质激素的代谢,使血中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这样既可保持皮质激素的一些生理效应,又可对抗其某些副作用。

如果病人出现腹泻,我们体会加入骨碎补10克即可缓解。

仙灵脾配生地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对调节免疫功能和防治激素停用后的反跳现象均有佳效。

生地常用量为30克~90克,仙灵脾15克~30克。

淫羊藿配小伸筋草

治疗年老人腿抽筋,一般3天见效,用量各三十克。

许多老人有腿抽筋的毛病,天天补钙还是抽,采用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30克,连用一周,可保一年腿不抽筋。

芍药甘草汤配木瓜

白芍30克,甘草15克,木瓜30克,治疗腿抽筋见效较快,一般3至5剂即获显效。

川楝子配延胡索

凡肝经有热,胁肋作痛者,用之自有神效。

用量:

川楝子8-15克延胡索15-30克

丹参配菖蒲

一味丹参饮,胜同四物汤

配上菖蒲引药入心,对于心血不足、心血瘀滞均有较好疗效!

用量:

丹参20-30克菖蒲8-15克

干姜、细辛、法夏

小青龙汤温散肺中寒饮的经典配伍,在金匮痰饮咳嗽篇也多次用到这个配伍,临床使用对于咳痰清晰量多,咳嗽不止,有感寒而发或者遇寒加重,晚间睡觉不能平卧等审证确属寒饮证无疑的其效如神。

女贞配旱莲草

二至丸,对于各类肾阴虚伴有出血的,比如肉眼血尿伴下肢水肿可以配伍猪苓汤,镜下血尿可以配伍六位地黄汤等等

黄连配升麻

黄连清热,泄胃火,升麻清热解毒,升而散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

僵蚕配地鳖虫

僵蚕善于化痰散结,地鳖虫长于活血化瘀,二者相伍对于痰瘀互结之风湿痹痛及顽固性头痛有效。

法夏30夏枯草30

用于痰热型失眠。

个人体会确如名家所言法夏剂量要大,才能立竿见影。

半夏生于夏至,可引阳入阴;夏枯草夏至即枯,也可引阳入阴,两要搭配可起到交通阴阳的作用

我主要是谈谈对法半夏毒性的认识:

半夏有毒,大家共知,炮制过的半夏毒性已减少到最低。

已基本无毒,可以大胆应用。

但首次应用前两天还是要小心,从常规剂量开始,以除外超敏的情况。

对于附子,法夏毒性的认识,大家看法不一。

我的理解,这两种药炮制后,如果煮法得当,用至30-60g,基本无问题。

我主要谈谈的是超敏现象。

有些人对某些药物存在超敏现象,不仅是西药,肯定还包括中草药。

这种现象的发生跟剂量关系不大,应跟患者的超敏体质有关,当然剂量越大,一旦发生,危险性也越大。

尤其是附子,发生了反应,首先要考虑炮制的问题,其实还应考虑超敏现象。

下面谈谈我亲眼所见的几个病人来认识认识超敏现象

1我管过一个病人,服用黄连素,总共9片,出现了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观察5天后出院。

2一个住外科门诊的患者附子用到15克,就频发室早,住院了

3.我门诊的一病人服药两周发生药物性肝炎,高度怀疑厄贝沙坦,一天一片,常规剂量呀

4一次我给病人法夏18克,病人服后口唇肿胀,声音嘶哑,,两小时后消失,第二天服药再次发生。

我敢肯定是天南星中毒了。

上面四例发生反应跟剂量无关,应该就是超敏反应,患者天生对这种药物有反应,而且很敏感。

所以我建议:

对于药典说的有毒的中药,前一两天,给常规剂量,如无反应,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应用。

这样能减少超敏的发生。

这种情况及其少见,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碰不上一两例。

但这种情况肯定有,还是慎重一下好。

我举几个例子:

1、白术配厚朴。

对于脾虚气滞湿阻的腹胀便秘效果较好,但是前提是两个药用量都要大,白术要用生白术,40克以上才可通便,炒白术小量则是止泻。

厚朴量20克以上。

2、黄芪配伍牵牛子,对于腹水效果不错,我管过的病床以及之前朋友的病人都试过,效果不错。

秘密:

黄芪50-60克是利水消肿的最佳剂量,牵牛子逐渐加量至20-30克,我用过20克牵牛子也没有出现所谓的通逐二便导致的大便泄泻。

此方来源于宁波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一位老中医,姓黄,具体名字忘了。

3、全蝎、蜈蚣、露蜂房,这个是我摸索出来的药对,对于痹痛,止痛效果很好。

但是注意这三个药走窜辛燥,所以最好配伍养血补血药物免得伤血。

佛手配香橼皮

跟一个名老中医抄方时学到的经验。

对于慢性胃炎引起的嗳气效果明显。

一般佛手和香橼皮都用15克。

二者气味醇厚,香而不烈,“疏肝而不伤气”,健脾“为胃行其津液”,并不碍阴,有开上之功,非下降之品。

合用时佛手芳香辛散,苦温通降,以醒脾开胃,疏肝和胃,理气宽膈,行气止痛为主;香橼皮清香之力稍逊,行气之力亦差,然和胃化痰之功见长。

二者相须为用,理气、宽胸、止痛、疏肝和胃、健胃化痰之力益彰,为治疗肝胃不和的妙药。

附子配磁石

附子补肾火,磁石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